s 阅读页

第二节 江西智慧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一)江西智慧城市建设优势(Strengths)分析

  江西省地处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域经济活跃带向内陆辐射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享有良好的科教优势和人文素质,通过近年实施数字城市公共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为全省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智慧城市”的优越条件。

  1.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一是加大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江西省将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光纤到户和“光进铜退”等项目,让光纤网络基本覆盖城市家庭,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兆位/秒(即宽带速度达到6.25兆/秒),50%家庭达到100兆位/秒(12.5兆/秒),南昌部分家庭达到1000兆位/秒(128兆/秒)。同时,江西省将继续推动4G网络建设,加快城市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二是提升城市规划的信息化水平。江西省将创新城市空间布局和规划建设模式,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建筑管理、房产管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水平。

  2.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居领先水平。多年来,江西省按照“集中统一、整合共享、联合协同、高效安全”的总体要求,集约化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原则推进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以“一网通”的方式解决省、市、县、乡政务部门横向和纵向联网需求,创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质量、高效率、集约化、低成本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江西模式”。目前,电子政务外网分省市县乡4个层级,横向联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纵向联接11个设区市、122个县(市、区、开发区)、1772个乡镇(街办),形成了“四横一纵”的政务外网体系。二是全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粗具规模。江西省建设了全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监察平台、全省政府信息统一公开平台、全省数字安全认证平台4大电子政务应用基础支撑平台。以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应用基础支撑平台为依托,部门纵向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以及跨区域、跨部门、综合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到目前为止,全省建设了900多个政务应用平台,为全省各级政务部门完善宏观调控、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促进了全省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

  3.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尽管我省电子商务应用尚属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有从事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发、运营的企业20余家,主要集中在高新园区内。重点的项目有中国网库“江西电商谷”项目、江西风尚家庭购物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项目、妆点网女性商品电子商务项目、极限户外运动产品电子商务项目、袋鼠网电子商务项目、中智信息电子支付项目、大集电子商务及电子支付项目、新海传媒畜牧产品交易平台、思迈斯中小在线跨国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贷贷通大宗商品网上交易平台、子略信息电子支付项目、缴费通第三方支付项目、我的爱家家居生活网络销售平台、江西省E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先锋软件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等。与此同时,高新区正在积极采用一楼多企的模式,通过租赁、出售办公场所的方式吸引一大批电子商务企业入驻高新区,同时推动区内一批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盘活存量土地,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物理空间,极大地促进了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拟将高新区打造成江西最大的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建成为中西部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

  4.城市管理智能化全面发展。对于城市管理,江西省通过设施智能化改造和各类系统的整合,构建基于统一网格的“大城管”格局,建立城市全要素、全过程、全动态、可视化、空间化的智能化管理新模式。积极推动智能水利、智能交通、绿色农业、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智慧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实施物联网,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2011年正式启动了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最先进的交通指挥中心,标志着江西省交通正式迈入智能时代;同时通过建设城市级智能化管控中心,实现城市关键运行系统状态自动感知和事件智能处理,提升城市运行效能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

  (二)江西智慧城市建设劣势(Weakness)分析

  1.经济实力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浙江、广东、江苏等作为智慧城市发展较快的省份,在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均迅猛发展。2013年,浙江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75万亿元、广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23万亿元、江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9万亿元,而作为中部中心的江西省201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仅1.43万亿元。经济实力较弱以及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受限制约了江西省智慧城市的发展。据江西省住建厅资料显示,在创建智慧城市上,共青城共设计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预计59亿元。樟树、婺源、新余分别计划投入43亿元、43亿元、13亿元,萍乡仅低碳经济智能产区项目就需要60亿元。如此巨额投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资金保障,造成城市智能化工业园区建设滞后,致使一批高科技企业无法落户当地并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2.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整合较弱,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通过对江西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调研,发现江西信息化基础工作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整合程度低、资源开发能力弱、信息共享化意识淡薄、网站兼容性差等问题。要建设智慧城市,共通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是基础,但至今为止,江西省仍没有城市真正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创新性、特色化信息资源匮乏,自建网络特色数据库、创新性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未得到足够重视,信息增值服务尚未得到有效开展,未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和整体建设的特色性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使用受限,网站的开放性差,造成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低。人们的信息共享意识淡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资源的分散和异构加大了信息获取的难度,致使大量信息资源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与传播,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造成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滞后。

  3.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相对落后,高层次人才短缺。江西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江西每千人计算机数、家庭上网百分比、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百分比、中小学生人均计算机量与先进省份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些会直接制约信息产业、电子商务以及电子政务的良好发展。在通信能力方面,尚未完全实现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在信息化环境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和素质、计算机技能等因素,导致江西研发力量弱、产业规模较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偏低等问题。

  4.智慧江西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形成,标准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近年来江西省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一个城市没有形成具有可采集性、可加性、认知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就不能衡量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出引导性强、可操作性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能够实时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提高并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设江西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江西省智慧城市发展,特别是为研究制定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制定全省发展纲要以及资源共享的政策和标准,解决各自为政、互相封锁等问题,以便统一规划,加强城市数字地理空间数据的产生、使用、协调和管理。研究制订江西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国家有关加快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加强同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实力较强的大公司的联系与合作,组织技术研究开发,技术指导和监督,培养技术人才,以及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等。

  (三)江西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中国联通积极助力江西“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政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原则,作为业内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将积极推进云集成能力建设,同时将提速助力江西“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江西“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具体承建单位,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拟建设“赣鄱云数据基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力打造现代通信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江西及周边区域经济信息交换、存储的数据枢纽。“赣鄱云数据基地”建成后将用于承载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承载智慧江西政务与行业信息化应用。同时,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也郑重承诺,江西省“智慧城市”建设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西省分公司将把江西“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积极落实。公司将牢牢把握这次战略合作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做具有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公民”为宗旨,以服务民生、服务江西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己任,扎实推进协议的执行和落实,为推动江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凭借自身优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2013年以来,江西共有6个市(县、区)成功列入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名单。其中,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萍乡市为第一批次列入试点创建名单,新余市、樟树市、共青城市和婺源县为第二批次列入试点创建名单。6个试点智慧城市在创建过程中注重突出自身特色、注重顶层设计引领,具有独特的代表性,以“十二大应用”为主要内容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完善光网城市和以无线网络覆盖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按照规划,到2015年江西将初步实现三网融合(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中心城区公共场所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同时,江西省还将加快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和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加快培育信息资源市场,建设覆盖全省统一集中的空间、人口、法人和社会及宏观经济基础信息资源库。

  3.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功能和运行质量。2005年4月,江西在全国商检系统率先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及图像监控,主管机关办公人员利用国际互联网进入系统,系统具有远程温湿度传感检测、远程图像监控、远程自动数据采集、自动打印输出等功能,这一系统可以说是我省当前物联网应用的雏形。近年来,江西又先后建成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电子ETC收费系统、道路运输卫星定位系统以及乳品电子信息追溯系统,这标志着我省物联网应用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借力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江西构建覆盖全省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推广各类在线便民服务,发展远程医疗,实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一本通”,加快社区与农村医疗、保健和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促进医疗、医药与医保联动,实现医疗资源及信息的共享共用,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江西还大力推广RFID、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等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中部物流产业空间整合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4.围绕无线政务、无线商务等公共领域,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在无线城市建设领域,江西移动以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大力推动移动改变生活。目前已经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深入100%的自然村,并推出工业级SIM卡适应高温、高湿的复杂自然环境,支撑多层次的应用开发,并设置特有的短信告警,为生态管理提供从环境监控、安全预警、应急指挥全流程的支持。江西电信2010年完成县以上城市3G网络建设,实现了基于CDMA的无缝无线宽带高速数据网络全覆盖的“县县通”,并已完成“村村通”电话工程、行政村通宽带,WIFI已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党政机关、宾馆酒店和公共场所布点的全覆盖。在无线城市建设上,将以3G宽带无线网为基础,以众多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搭建生态圈内“无线城市”信息化平台,开展“无线党建”、“无线政务”、“无线警务”、“无线城管”、“无线交通”、“无线民生”等城市信息化宽带传输和应用服务,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江西智慧城市建设潜在的威胁(Threats)分析

  信息技术发展在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目前多数信息系统都是由不同厂商负责实施,缺少相应的接口标准和规范,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业务集成难度大。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隐患也尤为突出。

  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等现象。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它们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与业务集成,从而形成“信息孤岛”。随着城市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系统不断增加,对信息共享、系统互操作性和软件重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相对独立、标准各异的“烟囱”式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多,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诸多的挑战。一个个“信息孤岛”常常分属于不同的管理职能部门,由于这些系统技术集成难度大,导致信息共享困难,即不同软件提供商的应用程序之间无法互操作。在多个系统共存的情况下,同一人或单位的信息,通常在多个系统中同时存在,但是各个系统统计出的数据常常不一致,为城市领导层进行正确决策增加了难度。

  2.缺乏相应的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会有大量的技术出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如果各行其是,那结果是灾难性的,大量的传统专用网,相互无法连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更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降低研发成本。因此,应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这是物联网要面对的问题。物联网不是一个小产品,也不是一个小企业可以做出来,做起来的,它不仅需要技术,它更牵涉到各个行业、各个产业,需要多种力量的整合。这就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立法,要制定出适合这个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行业的政策发展。物联网的边界也需要立法界定,明确把哪些对象纳入到物联网是合法的,私人信息是否应该主动或被动“物联”的问题。“主动物联”指私人信息有义务进入智慧城市系统,必须被物联,例如汽车销售的时候是否必须安装传感装置;“被动物联”涉及到合理的物联信息会不会连带透露私人信息,例如手机作为传感器,主人带手机四处旅行,私人旅行被“窥视”是否合法。由此,信息安全保障是智慧城市有序建设、可持续运行的重中之重,包括安保的标准、制度、技术、规程、认证、监控、容灾备份等。

  3.信息安全威胁问题。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直接购买国外产品、服务及方案,试图完全复制国外智慧城市成功案例。缺“芯”少“核”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固有问题,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时如何确保我国大型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政府机构的国家机密不被泄漏,这不仅是一个行政管理的问题,更是公共信息产权系统的立法和司法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这种对信息安全的风险控制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智慧城市作为下一代城市管理模型也会在新的层次上产生风险,这就需要加强系统的风险控制。ID造成侵犯个人隐私问题的关键在于射频识别标签的基本功能:任意一个标签的标识或识别码都能在远程被任意地扫描,且标签自动地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这一特性可以用来追踪和定位某个特定用户或物品,从而获得相关的隐私信息,这就带来了如何确保嵌入有标签的物品的持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问题。

  4.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由于江西省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技术支撑优势并不明显,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依然挑战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节能减排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入、政策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激励约束不强等问题。中小企业节能意识差,对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检测等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落实难,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创新驱动不足,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三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监测、监察能力亟待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江西是一个能源资源缺乏省份,且工业基础薄弱,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节能减排十分紧迫、十分艰巨。全省一次能源中常规能源目前只有煤炭及水能资源,省外调入电煤的比例高达65%以上,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684万千瓦,占全国总量1%,进一步开发利用空间有限;全省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为10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江西省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