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外网业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务部门对电子政务外网认识不足

  1.混淆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各级电子政务外网均部署了互联网出口,电子政务外网用户均能够访问互联网。虽然电子政务外网城域网带宽足够大,但是由于互联网出口带宽紧张,用户在访问互联网往往会出现访问不畅的问题。由于体验感不佳,会让有的用户认为电子政务外网不够稳定,带宽低,把互联网带宽瓶颈问题混淆为电子政务外网的问题,进而导致这部分用户在部署业务系统的时候不会优先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实际上访问互联网慢并不会影响电子政务外网上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为互联网出口位于城域网边界,业务系统的数据根本不会经过互联网出口。

  2.对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性认识不足。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电子政务外网可以访问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不能主动访问电子政务外网。但是有的用户过分强调物理安全,并没有理解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隔离性,片面地认为只要和互联网连接了就不能做到高级别的安全,这也导致很多用户认为要进行高级别安全防护的业务系统没有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

  3.对电子政务外网承载各类型业务认识不足。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由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构成。电子政务内网承载涉及国家秘密的机密级及以下的业务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外网承载非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信息系统。有的用户把存在敏感信息的业务系统均部署在了电子政务内网上,这与国家的总体规划不符,因为电子政务内网虽然安全级别更高,但是电子政务内网上承载了涉密业务系统,存在敏感信息的业务系统并不是涉密业务系统,而是属于非涉密业务系统,这就导致了涉密业务系统和非涉密业务系统共存于一张承载网上。由于目前我省并没有相关文件能够准确说明什么样的业务系统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什么样的业务系统部署在电子政务内网上,导致了用户在选择业务系统的承载网时,存在主观性,致使本应该在电子政务外网上承载的业务系统出现了流失。站在政府全局的角度,这种业务分割不利于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不利于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利于将来整个政府大数据的处理、应用、共享。

  (二)网络承载能力不足

  1.广域网络可靠性不高。虽然我省电子政务外网自建成以来,骨干网络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网络由原来的单线路单核心组网结构发展成了现在的双线路双核心的组网结构,但是现有的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各级核心路由器既是骨干网的边界,又是城域网的边界,MPLS VPN用户的网关直接承载在核心路由器上,这样容易导致骨干网核心路由器受到攻击而影响全网。将来需要对骨干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骨干网边界和城域网边界分离,骨干网核心路由器专门用于路由转发,城域网核心路由器专门用于用户接入。其次,广域网部分线路存在光电转换设备,没有采用光口直连模式,这样会增加故障节点,增加运维难度,将来需要进行线路改造,使用光模块接入逐步取代光电转换器接入,同时和运营商合作,在全省各县(区)信息中心部署运营商传输设备,实现核心路由器和传输设备直接对接。再次,省、市、县(区)、乡广域网链路带宽有限。目前,电子政务外网还不能完全满足各厅局视频大数据的传输。

  2.城域网可靠性较差。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之初,为了节省投资,简化运维,各级城域网采用了单星形、交换模式组网,网络没有冗余保护,存在单点故障,并且容易出现“广播风暴”导致影响全网。随着电子政务外网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这种组网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业务的发展。现在网络冗余技术不断在推陈出新,比如虚拟化技术、路由快速切换技术等,将能够有效解决交换双线路组网所面临的环路问题,提升网络的可靠性。

  3.互联网出口带宽和利用率较低。我省按照“省市县(区)分级出口、本级政务部门统一出口、集中管理和保障安全”的原则,建设了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但是各级互联网出口的带宽仍有待加强,大部分互联网出口都进行了流量控制,虽然保障了用户正常业务的访问,但是用户的其他需求的体验感会明显下降。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县的互联网访问区和互联网托管区仍在使用同一个出口,没有分开,而互联网托管区易遭到互联网用户的攻击,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用户上网。还有的市、县虽然有多个运营商互联网出口,但是由于我国存在跨运营商访问慢的问题,用户的上网速度并没有达到理想预计,有的链路带宽利用率高,有的链路带宽利用率低而造成浪费。目前,通过启用负载均衡设备进行引流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4.网络覆盖面不大。首先,随着基层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增加,面向村、社区的联网需求正在逐渐显现,我省电子政务外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虽然覆盖了省市县乡,但是没有向村、社区延伸,目前并不具备基层业务的承载能力。省直厅局需要将业务向村、社区推广时,有的是搁置了这种业务的推广,有的是自行组建面向村、社区的业务专网,未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构建。而这两种情况对电子政务外网来说都是一种不利局面,所有我省电子政务外网亟须将网络延伸至村、社区。其次,我省电子政务外网虽然实现了乡镇全覆盖,但只是联通了乡镇政府,没有横向扩展。和乡镇政府在一栋办公楼的乡级政务部门连入了电子政务外网,但是和乡镇政府不在一栋办公楼的乡级政务部门却并没有连入,这也导致了乡镇电子政务外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再次,电子政务外网没有实现无线接入。很多地方政府都有综合行政办公大楼,办公集中、人员密集,经常会有一室多机的情况出现,但是综合行政办公大楼在建设之初,往往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或者没有考虑充分,办公室所布放的网线不够,要重新再综合布线难以操作,电子政务外网无线接入将能够有效地解决线路不够的问题,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的用户数,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承载能力。

  5.机房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是市电不具备双回路供电,无冗余回路电源。一旦市电中断,机房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二是UPS容量不足。大部分电子政务外网机房UPS只能维持一个小时左右的供电,市电中断后无法长时间保证核心设备运行,影响用户单位业务使用。同时,UPS无冗余,一旦UPS故障,机房设备只能使用市电供电,由于市电的不稳定性,将给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带来极大隐患。三是没有机房监控系统,无法对机房设备及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无法及时发现隐患。四是机房管理不严格,没有配置门禁系统,无法对机房出入人员进行管控。

  (三)安全防护能力不强

  1.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不规范

  (1)政务部门接入互联网不规范。在我省按照“省市县分级出口,各级统一出口”的原则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之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厅局建设了单独的互联网出口。这些厅局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并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直接采用了交换机或者路由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给电子政务外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我省虽然已经对全省各电子政务外网联网单位函发了《电子政务外网接入规范》,但是很多厅局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部署防火墙等安全设备。

  (2)互联网用户接入不规范。利用互联网为不具备专线接入条件的各级政务部门、移动办公人员提供电子政务外网接入服务,使得移动办公、现场执法等业务能够有效开展,但由于资金问题,很多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并没有部署统一的安全接入平台,而是简单地部署了一台VPN接入设备,没有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及日志审计服务器,容易引发安全问题。随着政务应用的不断丰富,移动办公业务及面向村(社区)的联网业务正在逐步显现,规范互联网用户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十分必要。

  2.互联网出口区域、电子政务外网公用区域安全设施薄弱

  一是互联网出口安全设备较差。通过多年的建设,省级互联网出口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市、县级的互联网出口区域普遍设施薄弱,大部分区域只有一台防火墙设备,缺少入侵检测设备、防DDOS攻击设备、流量分析设备及负载均衡设备,虽然防火墙能够过滤一定的病毒数据,但是对于一些通过页面访问植入的木马以及一些主动攻击防火墙设备本身的恶意病毒并不能有效地处理好。二是公用区域安全设备薄弱。区域建设起来了,但电子政务外网公用区域同样面临安全设施薄弱的问题较为明显,安全设施没有同步跟进,导致这些区域在电子政务外网内没有防护或者简单防护。

  3.电子认证服务体系不完善

  首先,认证理念有待深化。普通消费者对于签名的应用、保存、使用和销毁没有任何话语权,而数字签名技术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又使得广大消费者无法领会其重要价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和不信任,从而制约了电子签名的应用和推广。其次,应用领域有待推广。需逐步由单一的电子政务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在电子商务领域,还需促进多方联合。第三,技术形态有待完善,对电子政务网、互联网各类实体进行鉴别和验证的手段较为原始,需要大量的离线和人工操作,这显然与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和发展速度相矛盾,市场呼唤更为便捷、高效的自动化鉴别验证技术。

  (四)运行维护比较困难

  1.管理职能不统一。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运维单位不在统一的系统,有的属于政府办,有的属于发改委,有的属于工信委,还有的属于机要局,如此分散的管理体系,不利于政策执行及工作协调。作为全省电子政务网的建设及运维单位,掌握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及应用的设计与需求至关重要。各级单位在信息化建设项目申请时,应与各级政务网的建设及运维单位进行充分的技术沟通,达成一致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但是目前有些厅局在推广业务应用系统的时候,网络建设方案没有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及运维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导致出现一机一业务,一系统一通道等情况出现,增加了运维工作量。

  2.运维力量不足。一是运维人员不足。全省信息化工作人员既要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又要负责系统运维管理。省级信息中心只配备了20名技术人员,市级信息中心只配备了3-5名技术人员,县(区)信息中心只配备了1-2名技术人员,乡镇未配备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需要完成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等的管理和服务,相当一部分人身兼数职。而电子政务外网承载了大量的业务应用系统,起码需要一岗一人。例如,各级骨干网络需要专人维护,接入需要专人维护,视频会议保障需要专人维护,业务应用需要专人维护,机房建设需要专人维护等。很多地方目前的技术人员只能应对当前的工作,势必会影响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二是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县(区)技术力量参差不起,部分地方的技术人员非计算机或者通信类专业,运维过程中需要依托通信运营商或者第三方机构的技术支持。县(区)人员流动性较大,发生人员调动后,接替人员需要半年至一年才能完全熟悉相关的电子政务网络及应用系统。

  3.运维费用较低。首先,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承载了42个纵向业务应用,10个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及100余个横向业务应用系统。同时,安全防护不断加强,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已得到了全面应用。但是,我省电子政务外网的运维费一直没有增加,仍是2004年申请的运维费,这将极大阻碍我省电子政务应用的推广。另外,各级电子政务外网用户接入省电子政务外网,我省电子政务外网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接入设备,而这块费用没有年度预算,只能在运维费中解决。其次,用户在进行托管业务时,通信费、电费等也只能靠运维费解决,用户基本免费使用,虽然目前勉强能够应对,但不能保障托管业务的持续增长。再次,业务应用系统的运维保障工作,很多时候是由全省各级信息中心的人员进行自主运维,但随着业务应用的增加,势必造成运维压力,如果有足够的运维费,大量的末端维护工作可以委托给第三方公司进行维护,缓解当前紧张的运维状况。

  4.制度规范不健全。全省电子政务外网运维采用分级管理、分级运维的模式,由于全省各级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单位职能不统一,省信息中心对各市、县信息中心只能进行业务指导,并没有完全统筹协调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运维工作。

  5.运维手段单一。目前,全省各级电子政务外网相当一部分运维工作是“被动”模式,不能实现主动监控、主动发现问题,不能提前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故障问题时,往往靠的是人员的经验,手段单一,没有依靠网络管理软件准确定位故障点。这种传统的运维模式耗时耗力,已经不能适应将来网络和应用的持续发展,如果人员流动,后续运维工作将会面临不少的困难。

  (五)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1.尚未采用电子政务外网通信线路。个别省直部门或单位以租用方式依托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线路构建全省纵向业务系统,造成了电子政务应用的重复建设。一方面,每年几百万元的通信线路租用费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业务应用系统核心技术掌握在第三方手里而导致业务应用系统的不安全,在与其他部门政务网业务对接时带来较大困难。

  2.尚未将电子政务外网作为主用通信线路使用。个别省直部门或单位在建设纵向业务专网时,以租用方式采用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线路作为主线路使用,而政务网通信线路仅仅作为备份线路使用。一方面,政务网已实现双设备、双线路冗余,任何租用通信运营商通信线路的方式都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专网业务与政务网业务对接时需增加大量安全设备,造成资金的浪费。

  3.少数运营商在推动厅局专网建设。目前仍有少数运营商为了扩大自身业绩,违背“统一、集约、高效”的建设模式,花大力气下血本在推广厅局专网建设。例如,我省某个厅局就与一个运营商合作,通过一个涵盖应用的全省性项目把专网建设涵盖进去,对外宣称其专网是运营商免费投资建设的,但是这种情况其实都非常清楚,要么把其应用项目的建设成本推高,专网建设免费;要么是运营商为了战略利益,先投入再收益。运营商为了使厅局建设专网,转换概念,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如何获得收益。专网重复建设越多,他们的收益就越大,而最终对政府来说浪费的也越多。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