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借深化改革之机破除部门壁垒,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围绕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自上而下、协调统一、超越条块的管理协调机构,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各职能部门联合协同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和垄断,特别是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协同办公。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不断完善在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指导下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发展共性基础性工作,协调相关规划、顶层设计、工程投资、应用建设、系统运维、考核评估等环节的管理。地方和部门要重视以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将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及人员,明确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务信息化应用紧密结合,以新技术实现和监督行政改革落实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要改变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固有思维,确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以最大限度便利公众和企业为目标,建设公共服务业务协同平台,淡化部门界线,畅通政府服务流程;在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方面,加强对相关业务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处理,推进数据呈现的主题化、结构化和可视化,同时,通过网络多方筹集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提高政府内部运转效率方面,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构建“网上办公为主、移动办公为辅”的综合办公业务平台,充分利用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的碎片时间进行非涉密公文处理,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在促进部门协作,建设平台型、一体化政府方面,推进政务数据存储、交换和共享机制的完善及跨部门信息系统整合,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分隔现象;在促进公开、透明、廉洁政府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权力运行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等平台建设,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和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刺激全面创新。同时,积极应对公众流动性日益提高的新形势,更多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强政府与公众随时随地的双向沟通,实现发布政务信息、收集公众反馈、接受社会监督的功能。

  (三)统一推进全省大数据应用,大力夯实宏观调控、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的信息基础

  全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托现有政务信息化基础平台,特别是利用政务部门办公地址搬迁之际,根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统一建设全省大数据中心。按照有限共享、约定交换、授权访问、分类管理、动态更新、长效运行的方式,汇集省直各部门、各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务数据资源和共享信息,探索利用云计算及云交换技术,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实现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交换和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应急指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集约化、公益性信息服务,促进政府职能向优向好转变。

  (四)加大政府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投入保障,确保业务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加强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所必需的财政资金保障,研究完善适应我省实际情况的政务信息化投入和管理办法,实现集中统一、高效、低成本的管理制度,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各种渠道的建设资金,实行公共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系统运维的资金分类保障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成效。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统建共用和统一运维服务的集中投入,确保基础设施投入效益,坚决制止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加强业务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投入,满足部门业务发展需要,深化应用,持续提升系统应用成效。保障政务信息化系统运维经费,研究制定部门系统运维费用支出核定标准,落实政务部门系统运维费用,确保可持续发展。

  (五)以服务便捷和高效为重点,加强对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履职的过程监管和考核

  一是积极推进“权力阳光”、“阳光政府”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行政权力运行各环节和流程实施电子监察,实现对政府履职过程监管的高效化、有效化。二是把以信息化促职能转变建设纳入政府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考核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对提高政府职能转变的科学性、流程创新性、办公的高效性,提升行政能力水平和公众服务满意度。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实施依法行政,完善监督措施和办法,健全行政责任制。用法规制度的形式,明确信息化促进职能转变过程中整体与局部、行业与地方、建设与应用、统一与分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建立以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长效工作机制。

  (六)增强科学性和融合性,深化信息化与政府职能相关政策、理论和应用研究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跨部门和跨领域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各类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单纯技术上的应用和填补,没有观念的更新和配套体系的建立,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也不可能形成后发优势。要结合省情,切实加强和深化政府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政府职能转变与信息化流程模式研究、政府信息化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研究、技术创新研究、标准法规研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促进后发优势研究等。把政府信息化建设提高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廉政建设,创优发展环境,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此外,围绕理论研究,开展相关学科建设,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七)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方面,重视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技术创新,把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尤其要重视加强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信息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重视核心技术和关键系统的研发。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国家公职人员的综合考核范围之内,尤其加强基层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观念转变,提高工作能力,以适应全新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

  §§第三章 江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应用研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