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我省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思路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应着眼于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致力于统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协同,大幅度提升行政效能;强化信息化手段的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最终实现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等职能的转变。

  (一)基本思路

  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按照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消化应用,以整合创新为重点,推进“五大任务”(以信息化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以信息化改善公共服务、以信息化加强社会管理、以信息化强化综合监管、以信息化完善宏观调控),实施“四大示范工程”(全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示范工程、智慧城市综合服务示范工程、信用信息综合服务示范工程、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示范工程),促进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走一条“立足省情、讲求实效、面向未来、面向服务”的政务信息化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统筹规划,抓好顶层设计,强调政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突出发展质量,注重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2.坚持需求导向、协同共建。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和职能边界,实现流程再造、并联审批和业务协同。

  3.坚持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根据轻重缓急和工作基础,选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分步实施,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以业务为主,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4.坚持实用为主、适度超前。注重实效,力求系统应用方便快捷,同时,在顶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牢牢把握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和政务信息化趋势,预留空间,做到适度超前。

  (三)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国家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和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政府职能履责、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到2020年,实现政府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政府服务便捷高效,权力运行阳光透明和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初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以“并联式审批”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技术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权力运行阳光透明。建设公开、透明、廉洁的“阳光政府”,力争政府所有权力事项及流程实现网上公开,80%以上的权力事项实现全程电子化网上运行,并能实时监控和全程监督。

  ——政府服务便捷高效。以公众为中心,运用“业务为主”的思想,对所有相关部门的业务和资源进行整合,淡化部门界线、促进一个政府,引入移动应用、整合服务转型,最大限度地便利公众和企业。争取能在移动设备办理的公共服务覆盖面达到80%以上,“用一个系统办好所需业务”的服务覆盖面达到75%以上。

  ——政府决策科学民主。以信息为中心,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数据的归集、整合、开放和应用,增强政府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利用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加强政府与公众沟通互动,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力争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提高50%以上。

  ——旨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信息化工作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化的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四)主要任务

  围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市场监管效能、规范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依托政府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和监察平台,实现政府廉洁、高效、透明运转。

  1.以信息化提高行政效能。整合政府信息化网络平台,以信息化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探索推进省、市、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并联式”审批,实施行政审批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即时电子监察,实现公平公开“阳光审批”。加快综合办公业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业务协同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作用,提升行政效能。

  2.以信息化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重视相关业务和资源的整合,促进公共服务业务的协同办理,并推动公共服务信息化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3.以信息化加强社会管理。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加强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4.以信息化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推进“信用江西”建设,促进各类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使用,营造诚实守信、规范运作的良好市场环境。

  5.以信息化完善宏观调控。强化行业、企业及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数据资源的归集、整合和共享,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经济监测、预测和预警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强政府数据开放和与公众沟通互动,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五)重大示范工程

  以项目为抓手,重点选择实施一批带动力强、涉及面广、较为紧迫的重大示范性工程。

  1.实施全省电子政务综合服务示范工程。打造全省政府系统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整合省、市、县、乡四级行政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权力边界,推进政府部门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协同服务,提高政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梳理和规范权力事项和运行流程,实现行政权力事项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锁定权力运行的边界,确保行权规范;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权力运行流程和效能的实时、动态、全程监督。

  2.实施智慧城市综合服务示范工程。打造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3.实施信用信息综合服务示范工程。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重点领域,加快“信用江西”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制定和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相关制度,包括信用信息数据采集良性循环机制、完整全面的个人及法人信用展现、行业间和地区内信用信息整合交换共享机制、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等,加快各类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共享和使用,营造诚实守信、规范运作的良好市场环境。

  4.实施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全省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推进全省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立全省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与信息资源整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全省稳定、可靠、高效的信息交换通道,承载任意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服务整合业务的运行。整合经济运行信息资源,构建横向联结省直相关部门、纵向联结省市县乡的业务数据库,形成集经济运行调查、监测预警、预测分析、区域经济分析、政策模拟等功能为一体的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增强我省政府部门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