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国内外运用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经验和做法

  (一)国外经验

  1.美国的“政府数字战略”为民众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2012年5月,美国政府发布了“数字政府战略”的战略目标:一是使美国人民和流动性加强的劳动力随时随地通过任何设备访问高质量的数字政府信息和服务;二是确保美国政府适应新的数字世界,抓住机遇,以智慧、安全和实惠的方式采购和管理设备、应用和数据;三是开放政府数据以刺激全国的创新,改进政务服务的质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信息为中心。政府以开放API接口用于读取的方式发布了上百个政府数据集。这些API接口所包含的数据包罗万象,可供私营行业的开发人员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开放数据和内容碎片可以被标记、共享和安全,并且可以对客户最有用的方式组合和表达。二是共享平台。政府成立了“数字服务创新中心”,开发了Sites。USA。Gov网站来帮助各机构建设即插即用型网站,同时出台移动应用程序开发项目,帮助各机构对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规划、测试、开发和发布。此外,政府还参与到开源社区中,使用众包方式,实施提高政府效率的解决方案。三是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创建、管理数据,通过网站、移动应用、原数据集以及其他分发模式提供数据,允许客户在任何时候以任何他们希望的方式构建、分享和消费信息。同时在各联邦政府层面实施“数字分析项目”,摸清公众都在网站上寻找什么信息、在哪里寻找这些信息,以及他们是否能够顺利找到信息等情况。并对联邦政府网站在移动设备上的使用进行了优化,开发移动应用程序,确保美国公民随时随地通过任何设备都能获取政府信息。四是安全和隐私。出台了首个政府层面的移动和无线安全标准,帮助各政府机构找到合适的安全解决方案,并在联邦政府中共享,确保安全地分发和使用服务,保护信息和隐私。数字战略让美国的民众和政府资源的互动更加紧密,政府与公众共同努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新加坡提出从“政府为你”到“政府与你在一起”的转变。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公认的电子政府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2011年6月,新加坡发布了“电子政府2015”总体规划,旨在将系统、流程和服务的整合由政府内部扩展到政府外部,并促进由“政府为你”向“政府与你在一起”的重大转变,致力于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新的总体规划侧重于三大战略性领域:一是共同创新创造更多价值。开发应用Data。gov。sg(政府公开数据的一站式门户网站,用户能访问和下载由50多个公共机构提供的5000多个公开数据集,用于研究、创建新的应用程序,或者搜索使用官方数据创建的应用程序)和mGov@SG(一站式政府移动服务平台,方便个人和企业搜索、发现和访问能在特定设备上使用的超过100项不同的移动政府服务)等新平台应用,以促进私有部门和政府共同创造,并向公众提供全新的增值服务。二是互联促进积极参与。尝试采纳网民智慧和资源的创新方法,一些政府部门纷纷推出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送公众咨询邀请以及最新的咨询话题实时提醒等方式来吸引公民的参与;也有部门尝试探索公众参与的新平台,如用于了解民众想法和倡议的“众包”工具等,通过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吸引公众的参与。三是促进一个政府,整合服务转型。主要侧重于改造公共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加强公职人员的相关能力,促进跨部门协作。以“业务为主”的思想将该项业务所有相关部门的业务和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对政府部门来说,业务为主;对市民来说,和哪个部门打交道不重要,用一个系统把所需业务办好才重要”的目标。

  3.韩国把公民需求视为政府要务,移动应用引入云政府。韩国政府将公民需求视为政府要务,一切以服务为中心,构建了“唯一视窗电子政府”服务平台,为公民在线提交政府服务申请文件、查询政府信息服务提供了简易有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质量和公民的满意度。同时,政府和各公共服务机构通过该平台共享各类相关重要信息,大大减少了冗余的行政流程。2009年,韩国政府公布《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政府率先引进应用云计算服务。2012年4月,韩国行政安全部发布了《泛政府云计算促进信息化战略》,提出从2013年开始,中央政府部门重新制作或更换信息系统时,全面使用云计算技术。在云电子政府取得良好成绩后,韩国开始关注移动技术在构建电子政府领域的应用,计划将国家公共服务逐渐过渡到移动设备中,使用户能随时随地接入电子政府服务中,并对个人开放国家公共数据,减少公民间的“数字鸿沟”。目前韩国通过短信和彩信方式可提供190个政府部门的335种服务。联合国发布的《2012年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韩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居全球第1位。

  (二)国内经验

  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各地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广东省率先启动大数据战略推动政府转型,上海市推进政府数据开放,以“透明”助执政方式现代化等,这些尝试和探索给予我们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1.广东省启动大数据战略,推动政府转型。2012年12月,广东省宣布在全国率先启动大数据战略,相关部门起草了一份《广东省实施大数据战略工作方案》,提交省政府批准。广东大数据战略将坚持以“开放共享”推动大数据应用,以“开放应用”带动大数据在国内发展,再试图通过大数据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创新,为“智慧广东”建设助力。在报批的方案中,广东省政府准备在财政、环保、招投标等领域率先开展数据公开试点,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开放数据。通过大数据应用,一是让政府职能更好地得到履行,服务社会。二是政府公开的数据将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价值。三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变得更加有效,决策变得更加准确。四是政府公信力因为出色的服务和高效率的运转以及正确的决策,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公信力大大提升。

  2.上海市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助力执政方式现代化。上海推动数据开放,以“透明”助执政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目前,上海数据服务网已上线运行,并在下一阶段全面推进政府数据开放;政府信息公开已转向前置公开,引导市民参与决策过程,并向“百姓关心但暂时不知道的重要信息”转变,贴近社会需求,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已发布,将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智慧交通等领域探索服务模式;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正式面向社会开通运行;“大数据局”正研究筹备。

  3.四川、北京等省、市推行“行权平台”,让权力在制度笼子里公开运行。一是四川省、市、县三级“行权平台”实现互联,确保了行权公开、规范。该平台包括“一目录、一厅、二平台”,即行政职权目录、电子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基础平台和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平台。平台对全省近80万项权力事项逐一制定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固化后,实现全程电子化网上运行,有效锁定权力运行的边界,确保行权规范。同时,各级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平台均实现了实时监控和全程监督功能,可对办理时限、执法主体资格确认、环节退回、证据固化、决定依据、自由裁量、处罚执行等七个方面进行实时监察,确保权力依法、便民、高效运行。二是北京东城区开通“政务百度”,办事一查便知流程。全区近2万个事项全部上线公开;每项职权均标明办理时限、部门、地点、监督渠道、法律依据、受理条件、权力流程图、服务表格、常见问题等12项基本内容。部门职权目录、代理目录、办事状态查询等多个目录,使政府有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一目了然,利于公众的监督;每个事项如何办理、受理后可监督进程等,让百姓办事更为便捷。同时,“政务百度”也开通了互动平台,邀请百姓参与政府的政务建设、监督政府的权力运用、提出批评和建议等,是政府与公众关系良性调整的创新尝试和有效举措。

  4.苏州市实施政务地理信息云服务新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苏州工业园积极探索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在云环境下的创新模式,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升级后的“政务地理信息云管理平台”及“政务地理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平台应用“空间化思维”,将地理信息技术推广到政府日常工作的各环节中,使得事前、事中、事后等状态都能在统一的地图上进行可视化表示,实现政府“直观、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两点经验:一是平台利用先进的ArcGIS/OneMap服务共享技术,注重服务的可用性、应用的快速开发和用户体验,采用“我共享,我使用”的模式,充分调动数据生产加工、数据权威发布管理、系统应用消费等各环节的“共建共享”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方参与者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政府日常工作的各环节中去,从而推动公共服务水平的极大提高;二是应用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业务创新上,方便地在应用中“嵌入”空间化思维能力,产生了更好的应用价值和效益。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