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
东吴是个有趣的话题,可以大,可以小,今天就让我说说自己眼里的苏州。我的籍贯是苏州,多少年来,遇上填表格时必须得老老实实写上,户口簿上也是这么写的。别人介绍时喜欢说我是苏州人,去年苏州召开了一场规模不小的苏州作家讨论会,我不仅应邀参加这个会议,而且还让一些评论家当作苏州作家批评。报纸上也是这么宣传的,这个做法当然是不准确。首先苏州的作家不答应,苏州的读者也不会认同;其次我的太太更加反对,她清楚地知道这是假冒伪劣,至多也只能算是一个苏州的女婿。我太太在苏州出生,苏州长大,她属于那种土生土长对家乡有着荣誉感的人,对我这种混籍苏州的人非常不屑。
苏州人对外地人的不认同根深蒂固,他们和我所生活的那个城市南京截然不同。南京人很好客,他们从来不歧视外地人,南京人经常跟着外地人一起嘲笑南京人。在苏州不会这样,老苏州人看外地人的眼光总是很挑剔。譬如我的祖父,他是地道的苏州人,我父亲自小在家里说苏州话,可是祖父长期生活在上海,后来抗战又去了四川,我父亲跟着祖父颠沛流离,生长环境总是在变,因此他的苏州话永远也说不地道,结果我祖父经常会皱着眉头纠正他的发音,到了七老八十还是这样认真。在我祖父看来,苏州话是很优美的一种语言,它的语调像音乐一样,怎么能这么说,怎么能这么糟蹋呢?
又譬如我的丈母娘,她老人家就觉得南京人是苏北人,是江北人,跟她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告诉她南京在长江的南边,我这个女婿好歹也应该算是江南人。可是怎么解释也没用,因为老人家骨子里就是这么认为的。在老派的苏州人眼里,出了吴语区的人都是江北人。我丈母娘的区域观很有意思,她把南京、镇江以及苏北的人民,都称为江北人。再往北一点,过了淮河,那基本上就都是山东了。对于老苏州人来说,江北人是一个概念,山东人又是个概念,江北是相对于吴语区,山东则代表着整个北方。
千万不要觉得这个观点可笑,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不这么认为了,可是过去的苏州人就是这么想的。这其实是一种很有历史的观点,举一个例子,以我所在的城市南京为例,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它和安徽的省会合肥,究竟谁在南面,谁在北面。很多人都会说当然是合肥在北面,因为从南京去合肥,首先必须往北过江,可是仔细研究一下地图,却发现真正偏南的是合肥。记忆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错误,我们觉得自己已到江那边去了,谁也没有想到,江是弯曲的,并不是简单的东西走向。同样道理,江苏境内的南通,虽然是在长江北面,可是它的纬度仍然是南于南京。
山东也曾经是一个大概念,说它代表着广大的北方不是没有道理。今天意义的山东省是清朝才建立,而明朝的山东布正使司,他所管辖的区域,包含了今天的天津和北京,也包括辽东和河北。不妨想一想,想当年,我们往遥远的北方张望,连北得不能再北的辽宁东部都是隶属于山东,那么我丈母娘把山东当作大北方的观点显然是正确的。杜甫《兵车行》中有这样一句,“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不仅我们会把广大的北方看作山东,古代的秦国占据了西部,汉朝的首都在长安,在秦人汉人眼里,秦岭之外都是属于山东。
话题转回到东吴来。东吴是什么呢,往小里说,它就是苏州。往大里说,它就是整个吴语区,就是大的东南,相当于整个华东地区。对于北方人来说,东吴就是南方的一大片富庶领土,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苏州。按说东吴的代表,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南京。我们都知道,所谓东吴,其实是指孙吴,也就是三国时的吴国。吴国的首都在哪,孙权死了又葬在哪,这个问题很简单,各位也肯定知道,南京才是东吴的首都,孙权死后葬在南京的梅花山。这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说起东吴,大家约定成俗,首先会想到的不是南京,偏偏是苏州呢。
这会不会与南京人不再说吴语有关,历史上的南京人无疑是应该操吴语的,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行程中,渐渐地失去了母语。当然,也可能与孙权的先人有关,我们知道,三国时的东吴,最初是从苏州发迹的。孙权是浙江富阳人,出生在徐州。
他的先祖孙武是山东人,这个山东就是大北方,今天关于孙武的出生地仍然有很多争论,大家都争,都抢名人,按照我们苏州人的观点其实没什么可争。反正他真正成名是在苏州,苏州才是他的用武之地。关于孙武的故事,最出名的无过于练兵斩姬,这个故事和杀鸡儆猴很像。说老实话,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故事。不喜欢归不喜欢,孙武的军事才能还是值得敬佩。他是个很懂军事的人,他的《孙子兵法》成为中国最著名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著作。
孙武的军事才能让阖闾成为五霸之一,古义的“霸”和今天学霸的“霸”很像,是牛气冲天的意思,没有什么贬义,譬如项羽也叫西楚霸王。当然,也可以说是阖闾给了孙武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
随着时间推移,历史早就变得模糊不清。不说别的,光是一个读音已让人说不清楚,我始终搞不明白是读阖闾还是阖庐,专家告诉我们,在古代,“闾”和“庐”两个字读音是一样的。我对古音没有研究,因此这个问题我真是说不清楚。譬如吴王夫差,这个“差”,到底怎么念,我的心中仍然是没底的。对于过去的历史,我们已经习惯用眼睛去看,很多字都认识,一看就知道谁谁谁,可是再要准确读出那些古人的名字,已经有着相当的难度。
今天的人说起苏州,总觉得它是文绉绉的,总是喜欢说它出了多少个状元。除了经济的繁荣,那就是科举的成功。好像这个地方的人只会生产,只会读书,只知道农耕,其实不然。接着孙武在苏州的故事往下说,可以说到吴越春秋,说到卧薪尝胆。这些故事就发生在今天这个地方,也许就发生在我们的脚底下。
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吴人输了,战败了,以苏州为代表的江苏输给了浙江。为什么会输呢,是当时的吴国不善战?当然不是。吴国是被美人计打败的,输在美人西施手里,他们虽败犹荣。越王勾践是最后的胜利者,可是我从小就不喜欢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太有心计,太不择手段。当然还有一个“问疾尝粪”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困扰着我。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觉得自己没有反抗之心,他居然可以去尝夫差屙出来的屎。记得我刚开始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为这个没有底线的故事彻底崩溃了。一个人居然可以吃着吴王的屎说:“大王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尝了你拉的屎;那个味道又酸又苦,这说明你的身体没有问题了。”
什么叫不择手段,这个就是。政治往往是不讲脸面,政治往往就是肮脏。一个硬币总会有正反两面,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些光明磊落最后却失败了的英雄,在项羽和刘邦之间,我更喜欢项羽。
同样的道理,对于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更喜欢夫差。我从小就有一个遗憾,那就是美人西施更应该爱夫差,因为这才是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越王勾践只是在利用她,只是把她当作了一个工具。当然,在政治的旋涡中,爱往往是不重要的,如果西施真的只是与吴王相亲相爱,戏剧性的故事也许就没有了。
西施是什么人呢,她也就是山村溪水边一个很普通的浣纱女。民国年间的女作家苏青曾经写文章想象过西施的结局,如果不是被当作美人计的工具,那么她的结局会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被山里的某个小伙子给诱奸了,然后呢,也就是结婚生子,成为一名最普通不过的村妇,拖儿带女,过完平庸的一生。很显然,西施能够成名,成为美女的代言人,不是因为她的美,天下的美女太多了,而是她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美丽。换句话说,如果夫差不是中了美人计,她什么都不是。
在吴越春秋的故事中,我始终认为越王勾践胜之不武,始终认为吴王夫差虽败犹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历史上的吴人是能打仗的,历史上的吴人完全不是今天这个模样。吴人尚武是有历史传统的,譬如到了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上便说当时最老实的人是鲁国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受孔子文化的熏陶,彬彬有礼,讲究中庸之道。当时的鲁国是哪里呢,是山东曲阜和江苏徐州一带。而我们的吴国呢,却是标准的野蛮之地。太史公用“轻生死”这三个字来形容吴人。
一般地说,传统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也是可以变化。事实上,到了宋朝,徐州一带的民众,在苏东坡嘴里就已经成了让人头疼的刁民。穷山恶水出刁民,经济水平可以改变文化。我们依然可以借司马迁的《史记》来说事,《史记》记录了当时的GDP,我们都知道穷富既是生产能力的体现,也是文明程度的标准。在汉朝,当时最富的区域是哪里,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会相信,是雍州,也就是在长安一带。今天说到西部,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的是经济不发达,但是在秦汉时期,那里却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战国七雄,秦最后能得到天下,和富裕是有关系的,这也是美国佬为什么厉害的原因。
那么当时最贫穷的地方又是在哪里,说出来大家恐怕仍然是不相信,就是大扬州。这个扬州不是今天长江北面的扬州市,而是我们现在最引以为豪的江南地区。我们说中国有九州,“禹别九州”,九州代表着中国,而长江南部偏东的这一大片土地被称之为扬州。在东吴之前,整个江南地区基本上都处在蛮荒年代,那时候,江南到处都是沼泽地,人烟稀少,它的文字可以记录的历史,差不多都是虚无的,都是一些不太靠谱的传说。
江南的文明应该是从东吴才开始,东吴是我们文明的源头。再往前,就没什么太多的东西可说了。大家可能还知道一个泰伯奔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吴地是一片蛮荒之地,我们的文明要想追溯源头,就必须提到一个来自北方的泰伯。周王一个叫泰伯的儿子跑到我们吴地来了,在他的带领下,吴地开始被开发。和别的地方的历史一样,东吴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地被开发的历史,什么叫开发,说白了,就是不断地加入了人工,让蛮荒之地变得越来越文明。
我们说南京是六朝古都,这个六朝,打头的便是东吴,而东吴的发源地又在苏州。东吴能够立国,可以成为江南的领袖,就是因为最初在苏州一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东吴时期的江南,经济仍然还非常薄弱,三国鼎足,其实吴国和蜀国加在一起,才可以勉强和曹魏抗衡。北方的曹魏为什么强大呢,如果细心研究一下,会发现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的北方生产能力远远强于南方。
江南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富裕呢,应该是在东晋时期。东吴和西蜀当年对抗北魏的策略,诸葛亮用的是打仗,老是喊北伐,所谓“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这口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竖起一个高大目标,让大家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让蜀国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始终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战争时期永远是非常时期,而非常时期的日子都不会好过。我们的课本对诸葛亮评价非常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汉族常常遭遇外患,常常是危急存亡,在这样的时候,以攻为守便是最好的策略,抗战自然而然就成了主旋律,而《出师表》便成了最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
三国时期的西蜀因为战事不断,最穷,东吴相对要好得多。因为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开始坐大,开始对东吴形成威胁。因此在后期,东吴的策略是北向魏称臣,这个策略是成功的,结果东吴最后杀了关羽,收回了荆州。西蜀是以攻为守,东吴则是以守为攻,攻和守都是三国鼎立的国策,但是最后统一中国的还是来自北方的司马氏,我们都知道,魏晋是可以当作一家的,司马氏窃取了魏国江山,不当回事地就拿下了西蜀和东吴。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东吴只是个开创期,江南真正形成气候,非要到东晋才行。东晋是江南兴旺的转折点,不妨跟大家说一说苏州的虎丘塔,这个虎丘塔,据说是整个江南最早的古建筑物。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苏州的两个古塔是江南地区最悠久的,一个虎丘塔,建于五代,一个北寺塔,建于南宋。可以这么说,东晋以前的江南地区,经济已经开始发展了,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相对于北方,它的最美好时刻还没有到来。
举一个例子,以人才看,在唐以前,第一流的大诗人都不是出在江南地区。像苏州籍的陆龟蒙,在苏州基本上已经是最出色的,可是放在浩瀚的唐诗中,恐怕就算不上一个大诗人。以古代文化看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论,唐宋八大家中,竟然没有一个是我们这一带的江南人。以科举的数字看,根据统计,江南文人在隋唐以及北宋,实在没什么太大作为。经济上,江南似乎再也不会萧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但是文化上又不得不仰望北方。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人名统计,唐朝人才分布的比例,排名前五的是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虽然排名第六,其实中间还包含苏北的缘故,像徐州,完全应该算作北方。至于浙江,竟然排名于甘肃之后,差不多只是排名第一的陕西十分之一。
到了宋朝,东吴的这一片肥沃之地,早已经成为标准的鱼米之乡。说起鱼米之乡,不能不提到江苏的苏字,因为繁体字的“苏”,里面既有鱼又有米,“禾”就是水稻就是米。好像当初故意挑了这么一个字,今天我们说起江苏,简称“苏”,很显然,大家已经习惯了用“苏州”的苏来代表江苏。那么这个苏字是不是有鱼米之乡的意思呢。
我想大概不是的,学者研究的结论是,苏州的“苏”其实和苏州胥门的“胥”有关,大家只要上百度搜一下就明白了,百度上是这么写的:
苏州自古有两个名称,吴县的“吴”和苏州的“苏”。
吴的来历:相传商代末年,周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亶父喜欢季历,但是按照制度,必须传位于嫡长子。泰伯、仲雍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到当时古越人聚居的江东,并随乡入俗。当时的江东人有个习俗,就是喜欢边跑边呼喊,泰伯造了一个“吴”字代表他们。在梅里,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勾吴”。“勾”是当时古越语的拟声词,无义。
苏的来历: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姑”是当时荆蛮语的拟声词,无义。“胥”字不常用,就改用一个读音相近的“苏”。“蘇”(“苏”的繁体字)由草、鱼、禾组成,象征鱼米之乡。于是“姑胥”就成“姑苏”了。后来,吴王阖闾在灵岩山造姑苏台,灵岩山就成了姑苏山。今苏州仍有胥江、胥门、姑胥桥等地名。到了隋代,大批量的“郡”升格为“州”,苏州所在的“吴郡”本要升格“吴州”,但已被其他地方用了,所以就采用“苏州”了。
说起吴语中拟声词,我还想说一下无锡的“无”,过去有人说到无锡的锡山,总是喜欢讨论这个锡山到底有没有金属“锡”,无锡明明是有一个锡山,可是为什么又叫无锡呢。地质学家已经考证过,无锡的锡山不可能有锡,所谓锡被开采完了,只是一种想象,它的地质条件不可能有锡矿。其实无锡的“无”,也是古吴语的发声词,就跟老虎老鼠的“老”一样,这个“老”是没有意义的。与姑苏的“姑”,勾吴的“勾”,都是差不多的道理。又譬如我们说起金陵的“陵”,在江苏境内,有四个陵,江南有金陵和兰陵,江北有广陵和海陵。金陵是南京,兰陵是常州,广陵是扬州,海陵是泰州。关于这个陵,很多人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古人望文生义,总觉得与埋葬或者陵墓有些关系。譬如说金陵是秦始皇巡游时,认为此地有王气,因此埋了些金子镇住了金陵王气。又譬如广陵,隋炀帝叫杨广,因此广陵就成了埋葬他的地方。这些解释当然是很牵强的,是一种附会,早在秦始皇和隋炀帝之前,金陵和广陵这个地名就已经有了。所谓陵是楚语中一个词,它的本义也就是水边的一块高地。
为什么苏州的苏会成为江苏的代表,因为清朝设置江苏省的时候,从江宁府和苏州府中各取了一个字,这就好比安庆和徽州合称安徽一样。苏州的苏不仅代表了江苏,而且江苏的省府在很长时间里,也一直设在苏州,因此,用“苏”来代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问题是苏州为什么会成为江苏最好的一个地方,为什么时至今日,它仍然还是江苏甚至全国最富庶的地方。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很值得大家去探索,去研究。
我个人觉得应该有这么几个因素。首先是它的太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般人都认为这句话是形容此地的富裕,对于老百姓来说,富裕,不愁吃不愁穿,这就是天堂。好像天底下的事情,只要有了钱,就什么都可以搞定。然而一个地方的经济要能得到正常发展,和平和不折腾是非常重要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另一种解释,这就是作为一句口号,它最初是由来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喊出来的。宋朝的北方区域,饱受异族入侵之苦,他们含辛茹苦地来到苏州,突然发现这里远离战乱,发现这里竟然可以不打仗,于是发自内心地称赞这里为天堂。天堂的必要条件就是和平,没有和平的岁月就不会有天堂。
其次是有很好的规划,一个地方的太平总是相对的,像苏州这样的好地方,北方人肯定是很觊觎。1129年金兵南下,原有的苏州古城几乎毁于战火,这是有文献资料以来,苏州城遭受的最大的一次伤害。在其后一百年间,废墟中的苏州不断恢复和发展,很快又生机勃勃地繁荣起来,当时的郡守李寿朋令人绘制了平江城地图,精细缕刻在一块石碑上。苏州又名姑苏,姑苏之外,用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平江。《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古代城市规划图,绘图手法是以平面和简练的立体形象相结合,它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苏州的基本格局是人家尽枕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城,都是在水上大做文章,并且做好了文章。同样出于人工,与威尼斯不一样,苏州城并不是像精明的意大利人那样,把一座美丽城市凭空建造在一排排结实的木桩上面。苏州城的基本格局,是借助了一条条人工开凿的河道。要想解释清楚这个城市的基本格局,举世闻名的宋《平江图》是一份最好的说明书。《平江图》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苏州的繁华风貌,勾画出了宋代苏州人民的生活景象。苏州城充分利用了水这个自然条件,以城外的河湖为依托,十分大胆地引水进城,在城内有计划地开凿了一条条河道,构成了非常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茫茫的太湖在城西,大海又在城的东面,湖水经苏州城潺潺东流,最后进入大海,因此城里的河道更多是东西走向,而传统的中国民居是南北朝向,于是前街后河,家家临水,“水陆相邻,河街并行”,成了古代苏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常态。
当然了,苏州地区能够长期维持富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人民特别勤劳,有着一种持续发展生产的能力。大运河像个抽血的针管一样,多少年来一直扎在我们东吴的胳膊上。我们总是在为国家多作贡献,在源源不断地献血。没完没了地输送财富。南宋时向金国称臣,苏州承担着非常重的税收。这以后的元明清,包括后来的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此地一直都是缴税大户。沉重的税收并没有把这个地区的经济压垮,恰恰相反,却是一直在刺激着它的发展。财富的积累有时候就是生产再生产,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江南人或许没有在军事上做出什么太大贡献,但是却有幸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柱。
苏州的现状可以当作一个文明标本,而东吴的故事就是一个文明的结局。这里曾经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著作,但是它的成功,更多还是靠文化,靠经济生产。当然,吴人骨子里的强悍,在关键时刻依然还会顽强体现出来。
明朝年间阉党乱政,苏州的老百姓拍案而起,就有了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这篇文章是《古文观止》的压卷之作,又被选人了中学教材。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的还有林昭女士,这位苏州女子的刚烈程度,几乎可以和鉴湖女侠秋瑾相媲美。
苏州的历史更像是人类应该有的一段文明史,苏州的奇迹在于人工,所谓人文化成,所谓道法自然。苏州人在历史的进程中,有意也好,无意也好,最终选择了文明,选择了大力发展经济,事实证明,只有文明的方式,只有发展经济的方式,才会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率的方式。换句话说,在和平的大前提下,文明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明,而经济和文明则是最好的政治。
原载《花城》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