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向往已久的小镇斯特拉福德是在午后。午餐在一个叫“烟寨”的小中餐馆里用过,心里有点不快,有点纳闷,因为它的英文名竟然是鸦片一词,地点在牛津城郊的一个停车场附近。
又过了1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就到了斯特拉福德,心中的不悦登时消失。小镇在午后的斜阳里安谧而洁静。莎士比亚,使这座英格兰中部原本默默无名的小镇享誉世界的名人,他的雕像耸立在美丽的艾冯河畔广场的石柱上。莎翁目光平视着远方,深邃而肃穆,身子微微倾斜着,双臂支在膝上,一只手握着剧本。他的周围是莎剧中四位人物的铜像:哈姆雷特、麦克白夫人和从未见过自己的脚指头的“啤酒桶”法尔斯达夫,以及即将接受神圣使命的哈尔王子——未来的亨利五世。他们分别代表着莎翁的四类剧作:哲理剧、悲剧、喜剧和历史剧。读过莎翁剧本的人,大都能记着这些代表性的人物。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莎翁的剧作从文艺复兴开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中国的现代舞台剧莫不受其影响。在同样饱受过苦难的不列颠土地上出现的伟大文学巨匠,他们在那片大地上产生的灵感,常常激动着我们。莎翁用创作表达的对那个时代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留给了今天在斯特拉福德寻访他的人们。
莎翁的写作生涯是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伦敦开始的,他在家乡斯特拉福德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只身前往伦敦谋生,从事过马夫仆役一类被看作当时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演员和编剧,随团四处演出,与当时的英国各个阶层有较深入的接触了解。他一生写下了37部剧本和大量的十四行诗,优美而动人。16世纪20年代初,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莎翁返回故乡,在斯特拉福德教堂街买下当时城内最大的房子,直到病逝。在这座被他称作“新寓”的房子里,他用晚年的时光写下了《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等名作。莎翁去世200余年后,他的后人将房子卖给一个名叫加斯特里尔的人,但寻访莎士比亚纪念品的人们不断,使这位买主忍无可忍,一怒之下,竟然拆除了这栋房子。如今,“新寓”早已不在,在它旁边建起了“新寓博物馆”,陈列着莎翁后人们所用过的物品。
斯特拉福德小镇上的莎士比亚故居,是莎翁1564年出生时所在的一幢半木结构的两层小楼,从前门的莎翁纪念馆进去,穿过一个小院,来到这栋英国特有的茅草铺顶、造型别致的小楼中。故居内的陈设非常简朴,并尽量还原当年的情景,进门后是起居室,另一侧的房子为双层,楼上楼下各一间,用作展室,陈列同旧居有关的文物和莎翁早年的肖像等等。18岁时,莎翁娶了比他大8岁的安妮·赫金薇为妻,他们搬到了镇北的一间茅舍,参观那座茅舍虽然有车可乘,但人们大都喜欢徜徉在两座房屋之间一条1公里多长的小道上,尽情浏览街两边的风光,回味数百年前莎翁走过的足迹留下的意境。据说莎翁与安妮生活的茅舍里的陈设不少是莎翁当年留下的,壁炉边的椅子、盘子和盛酒的皮囊等等,无不弥漫着莎士比亚时代人们生活的气息。
莎翁故居的右侧是莎士比亚研究中心,这座现代化的大厦是在莎翁诞生400周年时修建而成。大厅里莎剧中的人物肖像在玻璃屏风后面栩栩如生,走进这里使人仿佛置身于莎士比亚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研究中心收藏着3万多册各种版本和不同文字的莎士比亚著作,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剪报和剧照,甚至有莎翁亲笔签名的藏书和书写的遗嘱等极其珍贵的文物。
旧居门前小路的另一端,通向艾冯河畔,那里有耸立着莎翁纪念碑和铜像的班克罗夫特公园。夏日的草地上,零散地摆设着一些躺椅,大人、孩子、恋人、老人、游客或是当地的人们嬉戏在那里,碧绿的河面上,热爱皮划艇的人们在水里划着。安逸悠闲的小镇生活,永远的戏剧大师莎翁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