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文学复古”

  “文学复古”,是辛亥革命前勃兴的近代民族文化运动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文学复古”的口号,并且身体力行的,也正是章太炎。

  “文学复古”,是欧洲“文艺复兴”一词的中译。文艺复兴的主要意义不是复古,而是创新。它在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努力发掘,是为了以更为充实雄厚的力量扫除中世纪文艺的垃圾,创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学与艺术。章太炎所倡导的“文学复古”,包含着同样的精神。

  1902年章太炎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学说例》,是他倡导“文学复古”的一篇纲领性文献。1906年,他在东京于国学讲习会以《论文学》为题所作的专门演讲,同年,据《论文学》增订而成发表于《国粹学报》的《文学论略》,稍后,将《文学论略》复加损益而收辑于《国故论衡》中卷的《文学总略》,则是他《文学说例》一文的继续与发展。这些文献,展现了章太炎“文学复古”具体而真实的内容。

  自从中唐韩愈、柳宗元发动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即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成了“文”与“文学”的正宗和文坛旗帜。经过宋、元、明三代,到清代桐城派手中,古文因在内容上囿于“文以载道”,在形式上陈陈相因,早已从全盛走向衰微。沉寂了漫长岁月的骈文,作为对前者的惩罚,到清代中叶,骤然中兴起来。一大批汉学家,不仅擅长骈文,而且公开树起旗帜,同宗法宋学的桐城派古文家争夺文学的正统地位。萧统在《昭明文选序》中给“文”下过一个定义,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者为文。”清代许多汉学家都利用这一定义来与古文家抗衡。阮元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专门写过一篇《文言说》,挟孔子《文言》而为骈文张目,说:“千古之文,莫大于孔子之言《易》。孔子以用韵比偶之法错综其名,而自名曰‘文’。何后人之必欲反孔子之道,而自命曰‘文’,且尊之曰古也?”这就是以既用韵又尚偶俪的骈文为“文”,为此,他建议改“文章”二字为“彣彰”,以显示其特征。章太炎为“文”与“文学”所下的定义,是对以上这两种倾向的否定。

  他在《论文学》中写道:

  何以谓之文学?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凡文理、文字、文辞,皆谓之文。而言其采色之焕发,则谓之彣。……或谓文章当作彣彰,此说未是。要之,命其形质,则谓之文;状其华美,则谓之彣。凡彣者,必皆成文;而成文者,不必皆彣。是故研论文学,当以文字为主,不当以彣彰为主。

  在《文学总略》中,章太炎对这一段话又作了许多补充。直接针对阮元的《文言说》,章太炎写道:“今欲改文章为彣彰者,恶夫冲淡之辞,而好华叶之语,违书契记事之本矣。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盖谓不能举典礼,非苟欲润色也。《易》所以有《文言》者,梁武帝以为文王作《易》,孔子遵而修之,故曰‘文言’。非矜其采饰也。”

  这里,章太炎以有文字著于竹帛为“文”,以文字著于竹帛的法式为“文学”,给“文”与“文学”下了一个界限最为宽广的定义。按照这一定义,信奉“文以载道”的古文辞固然可称之为文,信奉“以翰藻为归”的骈文也可称之为文,而“文”又不仅仅限于这二者,更不是仅局限于其中的一个。这一定义,显示了“文学复古”将在何等广大的领域内进行。

  章太炎强调“文者,包络一切著于竹帛者而为言”,首先是为了反对将“文”引向专门崇尚形式而忽略现实内容的歧途。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说过:“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阮元借用文与笔的这种分别,极力抬高专务华辞偶俪的骈文,而贬低朴简写实的散体。章太炎直率地指出,专以用韵、用偶等来限定“文”完全不科学。他指出,魏、晋以前,并不存在什么“文”、“笔”分别。那时,“所谓文者,皆以善作奏记为主”,并非如后人那样“摈此于文学外,沾沾焉惟华辞之守”。晋代以后,文与笔渐渐有所区别,但当时许多著名作者都文、笔并重,并没有将笔摈之于文苑之外。他认为,由于所要反映的实际不同,骈体、散体,或文、笔,都有必要得到运用与发展。“盖人有陪贰,物有匹偶,爱恶相攻,刚柔相易,人情不能无然,故辞语应以为俪;诸事有综会,待条牒然后明者……反是或引端竟末,若《礼经》、《春秋经》、《九章算术》者,虽欲为俪无由。犹耳目不可只,而胸腹不可双,各任其事。”很明显,章太炎并没有对骈体简单地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只要内容需要,运用骈俪也是应当的。在这一点上,他同古文家的立场大相径庭。事实上,当他坚持应当把作品的内容放在第一位、形式必须服从内容时,他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了古文家。在作为《文学总略》姊妹篇的《论式》中,他就指名道姓地批判了韩愈、苏轼等人,说:“夫李翱、韩愈,局促儒言之间,未能自遂;权德舆、吕温及宋司马光辈,略能推论成败而已;欧阳修、曾巩,好为大言、汗漫无以应敌,斯持论最短者也。若乃苏轼父子,则佞人之戋戋者。凡立论,欲其本名家,不欲其本纵横。儒言不胜,而取给于气矜,游豮怒特,蹂稼践蔬,卒之数篇之中,自为错啎。古之人无有也。”这恰好证明,他关于“文”及“文学”的定义,与骈文家、古文家这两大传统流派都截然不同。

  章太炎提出“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彰为准”,把文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探索几乎所有文章的“法式”,实际上也就提出了全部文风、文体如何改革的问题。早在《文学说例》中,他就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写道:“文学之始,盖权舆于言语。”然而,言语并不等于外界事物,一旦表现为文字,则必然会与外界事物产生更大的距离。他引用姊崎正治的《宗教病理学》“言语本不能与外物吻合,则必不得不有所表象”、“人间思想,必不能腾跃于表象之外,有表象主义,即有病质”等论点作证,说明“言语不能无病,然则文辞愈工者,病亦愈剧”。他指出:“是其分际,则在文言、质言而已。文辞虽以存质为本干,然业曰文矣,其不能一从质言可知也。文益离质,则表象益多,而病亦益甚。斯非独魏、晋以后然也,虽上自周、孔,下逮嬴、刘,其病已不訾矣。”正因为如此,对中国整个传统的文辞便都有进行变革的必要。为了克服“文益离质”的毛病,章太炎提出,一要“断雕为朴”,二要勇于“解剖”。他指出,“中夏言词,盖有两极而乏中央,多支别而少概括”,“所以为名词、形容词者,亦甚纯简”,这对于缜密而准确地反映实际非常不利。所谓勇于“解剖”,就是要求能够更为细致、更为深入地揭示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为此,他大声疾呼,要敢于打破自诩为“天然之完具”的旧文辞,而锻造出“真完具”的新文辞。他写道:“金之出矿必杂砂,玉之在璞必衔石,钘攻锻,必更数周,而后为黄流之勺,终葵之圭。夫如是,则完具之名器,非先以破碎,弗能就也。破碎而后完具,斯真完具尔。任天产之完具,而以破碎为戒,则必以杂砂之金、衔石之玉为钜宝也。”

  章太炎追溯文的起源,将文分作“有句读文”和“无句读文”两大类。“无句读文”包括图画、表谱、簿录、算草四种;“有句读文”又分“有韵文”与“无韵文”,“有韵文”包括赋颂、哀诔、箴铭、占繇、古今体诗、词曲六种;“无韵文”包括学说(诸子、疏证、平议)、历史(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国别史、地志、姓氏书等)、公牍(诏诰、奏议、文移、批判、告示、契约等)、典章(书志、官礼、律例、公法、仪注)、杂文(符命、论说、对策、杂记、述序、书札)、小说六种。章太炎认为,“文学复古”所涉及的范围,应当包括所有这些方面;至于它们究竟应当如何变革,则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提出具体的要求。

  章太炎首先说明,“有句读文”与“无句读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纯得文称”,主要表现了“文字之不共性”,而前者“兼得辞称”,主要表现了“文字、语言之共性”。他说:“文字初兴,本以代言为职,而其功用有胜于言者。盖言语之用仅可成线,喻如空中鸟迹,甫见而形已逝,故一事一义得相联贯者,言语司之。及夫万类坌集,棼不可理,言语之用,有所不周,于是委之文字。文字之用,可以成面,故表谱、图画之术兴焉。凡排比铺张不可口说者,文字司之。及夫立体建形,向背同现,文字之用又有不周,于之委之仪象。仪象之用,可以成体,故铸铜雕木之术兴焉。”这里所说的“言语”,指口语。他指出:“文字本以代言,而其用则有独至。凡无句读之文,皆文字所专属者也。文之代言者,必有兴会神味;文之不代言者,则不必有兴会神味。”正是以这一分析作依据,章太炎分别给各种“有句读文”及“无句读文”提出了变革的标准。

  关于“有句读文”,章太炎指出:“凡有句读文,以典章为最善,而学术科之疏证类亦往往附居其列,文皆质实而远浮华,辞尚直截而无蕴藉。此于‘无句读文’最为邻近。”然而,“魏晋以后,珍说丛兴,文渐离质”,作史者即“不能为表谱书志”;中唐以后,降及北宋,“论锋横起,好为浮荡、恣肆之辞,不惟其实”,学术科的“疏证”之学也日渐粗疏,以至文辞“日趋浮伪”。怎样改变这一状况呢?章太炎提出:对于书、志说来,“必不容与表谱簿录同其繁碎”,它的要领当在于“训辞翔雅”;对于疏证说来,“必不容与表谱簿录同其冗杂”,它的要领则在于“条列分明”。他并提出:“以典章科之书志,学说科之疏证,施之于一切文辞,除小说外,凡叙事者,尚其直叙,不尚其比况。”他以为,在“有句读文”中,除去“有韵文”情况有所不同外,这一准则应当为所有各科共同遵循。“夫解文者,以典章、学说之法施之历史、公牍,复以施之杂文,此所以安置妥帖也;不解文者,以小说之法施之杂文,复以施之历史、公犊,此所以骫骳不安也。”在这里,他便将“质实”、“直截”、“训辞翔雅”、“条列分明”的写实主义,确定为“有句读文”中全部“无韵文”所应追求的共同目标。

  至于“有韵文”,章太炎认为情况不同,应当按照另外的标准加以要求。他说,“论辩之辞,综持名理,久而愈出,不专以情文贵”,韵语则不然,“由其发扬意气,故感慨之士擅焉”。正因为两者有这样的区别,诗歌便应当以抒发情性为重。“语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此则吟咏情性,古今所同,而声律调度异焉。”纵观韵语发展的整个历史,可以发现,当“其民自贵,感物以形于声,余怒未渫,虽文儒弱妇,皆能自致”时,当诗人“其气可以抗浮云,其诚可以比金石,终之上念国政,下悲小己”时,当诗赋能够“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故温雅以广文,兴渝以尽意”时,诗歌便能兴盛,卓然有成;否则,即必然颓败情弛。比如,中唐以后,“近体昌狂,篇句填委,凌杂史传,不本情性”,诗赋便由是不竞;到了清代,“考征之士,睹一器,说一事,则纪之五言,陈数首尾”,致使“歌诗失纪,未有如今日者”,更是明证。韵文除去以抒发情性为灵魂外,表现形式又自有特征。章太炎认为,韵文所重,不在直叙,而是比兴,这就是所谓“韵文贵在形容”。诗体由四言而五言、七言,代有变更,反映了不同时代声律调度的差别。这一更迭是势所必至,“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据此,章太炎便将“本情性,限辞语”确定为发展诗歌创作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断言:“要之,本情性,限辞语,则诗盛;远情性,喜杂书,则诗衰。”从形式上看,诗歌创作所要求的似乎不是写实主义,从实质上看,其实并不例外。本情性,是反映和抒发真实的志向与感情,它同样“不得以兴会神旨为上”,而必须坚持“修辞立诚其首”,所以,这仍然要努力贯彻写实主义。

  于此可见,章太炎所倡导的“文学复古”,中心就是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旧习气,反对雕琢、浮华、颓败、陈腐的旧文风,而要求树立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新风尚,树立立诚、质朴、抒情、新鲜的新文风。他不仅要求狭义的文学领域必须这么做,而且要求哲学、历史、公牍、典章等等领域也必须这么做,以便在各个文化领域进行一场全面的变革。

  经过对历代诗文的权衡比较,章太炎以为,魏晋古文及五言古诗最能适应“文学复古”的需要。他不仅大力鼓吹提倡,而且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

  以文而论,章太炎认为,汉代之文与唐、宋之文都不足为法,只有魏、晋之文,最值得作为楷模。他说:“夫雅而不核,近于诵数,汉人之短也。廉而不节,近于强钳;肆而不制,近于流荡;清而不根,近于草野;唐、宋之过也。有其利无其病者,莫若魏、晋。”魏、晋之文,长处在哪里呢?章太炎写道:“魏、晋之文,大体皆埤于汉,独持论仿佛晚周。气体虽异,要其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矣。”他特别指出,师法魏、晋之文,必须以雄厚的学力为基础,“依放典礼,辩其然非,非涉猎书记所能也;循实责虚,本隐之显,非徒窜句游心于有无同异之间也。效唐、宋之持论者,利其齿牙,效汉之持论者,多其记诵,斯已给矣。效魏、晋之持论者,上不徒守文,下不可御人以口,必先预之以学”。

  就实践而言,章太炎本人论政、述学、叙史的文字,确实处处表现了魏、晋风骨,处处突出显示了他雄劲的学力。他曾自述:“余少已好文辞。本治小学,故慕退之造词之则,为文奥衍不驯。非为慕古,亦欲使雅言故训,复用于常文耳。……三十四岁以后,欲以清和流美自化,读三国、两晋文辞,以为至美。由是体裁初变。……魏、晋之文,仪容穆若,气自卷舒,未有辞不逮意,窘于步伐之内者也。……秦、汉之高文典册,至玄理则不能言,余既宗师法相,亦兼事魏、晋之文。……由此数事,中岁所作,既异少年之体,而清远本之吴、魏,风骨兼存周、汉。”这一段话大体符合事实。

  在诗歌创作方面,章太炎主张:“今宜取近体一切断之。古诗断自简文以上。唐有陈、张、杜、李之徒,稍稍删节其要,足以继风、雅,尽正、变。”他所宗法的,是魏、晋古诗。他本人的诗歌创作,实际地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他自述:“余作诗独为五言。五言者,挚仲治文章流别,本谓俳谐倡乐所施。然四言自风、雅以后,菁华既竭,惟五言犹可仿为。余亦专写性情,略本钟嵘之论,不能为时俗所为也。”这一段话表明,章太炎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同他的诗歌理论统一起来。

  就狭义的文学创作而言,诗歌代表了章太炎的主要文学创作活动。章太炎留下的诗作数量不多,但确实如他所说,他是在备尝险阻艰难的过程中,“既壹郁无与语,时假声韵以寄悲愤”而写出的,正因为如此,这些诗作,“采之夜诵,抑可以见世盛衰”。

  辛亥革命前,章太炎的韵文作品总共不过数十篇(首)。以五言为主,也有少量四言、七言。除去古体诗,他还写了一批赞、颂、赋、铭、哀辞、祭文。

  就内容言,这些韵文大体分作两类:

  一类,倾吐自己的苦闷与愤懑,抒写自己的志向与胸怀。如《艾如张》、《董逃歌》、《杂感》、《台北旅馆书怀寄呈南海先生》、《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可以看作章太炎革命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一份忠实的历史记录;《狱中赠邹容》、《狱中闻沈禹希见杀》、《绝命词三首》等,激越昂扬,视死如归,真实地表现了章太炎的英雄气概与革命精神,成了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脍炙人口的名篇。

  另一类,则多为叙事,或揭露丑类,或痛剐痈疽,或赞颂志士,或凭吊英雄。前二种有《儒冠》、《安昌谣》、《梁园客》、《哀韩赋》、《哀山东赋》、《吊伊藤博文赋》等篇,后二种有《祭维新六贤文》、《沈荩哀辞》、《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秋瑾哀辞》、《鹊案户鸣》、《山阴徐君歌》、《安君颂》等篇。这些诗篇,明朗豁达,率直真切,具有强有力的煽动性与战斗性。“鸱余乞食情无那,蝇矢陈庭气尚骄。报国文章隆九鼎,小臣环玦系秋毫。”梁鼎芬之流舞文弄墨进行政治投机的卑劣行径被揭露得淋漓尽致。“初既躏吾田稼兮,后又处吾之宫。彼姬姜之窈窕兮,充下陈于憔悴。驱丁男以负担兮,老弱转于沟浍。”这是对德国帝国主义侵略山东所造成的悲惨局面如实的描写,也是对其他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造成的灾难深沉的抗议。“中国既亡,几三百年。哀此黎民,困不得伸。胡虏滔天,政日益专。山阴徐君,生当其辰。能执大义,以身救民。手歼虏酋,名声远闻。”对徐锡麟的事迹的这番描述,如泣如诉,读来平易,却感人至深。这篇诗歌对徐锡麟击毙恩铭的情景所作的描绘,更是令人惊心动魄:“仲夏讲武,虏帅来观,百僚追从,军士万人。觵觵我君,手持弹丸,射虏虏死,魂魄飞扬上天,骑士大呼,诸吏窜奔。攻武库,突其门。天不悔祸,而军实已殚,乌乎我君,遂丧其元,二士与偕,惟马伊陈。胣君心鬲,以享淫昏。心鬲跃起,直上栋间。胡鬼告言!我腹已穿,不能啗饭,何用炮炙心肝?诸虏闻之,忧心愽愽。”革命志士勇猛搏击的无畏气概,跃然纸上。

  很明显,所有这些诗歌,都属于近代革命文学的精华部分。它表明了作者正和革命共命运,正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

  为了利用文学形式,扩大宣传效果,使革命思想深入到下层民众之中,章太炎还用白话写了《逐满歌》等歌谣。比如,他在《逐满歌》中写道:

  滑头最是康熙皇,一条鞭法是钱粮。

  名为永远不加赋,平余火耗仍无数。

  名为永远免丁徭,各项当差着力敲。

  开科诳骗读书人,更要开捐骗贫民。

  ……

  兄弟原是汉家种,不杀仇人不算勇。

  莫听康梁诳尔言,第一仇人在眼前。

  光绪皇帝名载湉!

  这等于洋洋数万言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一篇缩写,通俗易懂,当然就要不胫而走。辛亥革命前,许多革命党人印了这首歌谣,专门拿到新军士兵、会党群众中去宣传,原因也在于此。

  章太炎还关心译诗。他曾积极协助苏曼殊将拜伦的诗译成汉文。苏曼殊在给刘三的信中说:“前译拜伦诗,恨不随吾兄左右,得聆教益。今蒙末底居士为我改正,亦幸甚矣。”曼殊以四言译拜伦《赞大海》,以五言译拜伦《去国行》、《哀希腊》、《答美人赠束发、带诗》,以七言译《星耶峰耶俱无生》,文辞古奥,格调浑厚,明显地留下了章太炎斧凿的痕迹,也说明了苏曼殊本人诗风受章太炎影响之深。特别是《赞大海》一诗第五章,整个为章太炎所译,辞为:

  赫如阳燧,神灵是鉴。

  别风淮雨,上临下监。

  扶摇羊角,溶溶澹澹。

  北极凝冰,赤道淫滟。

  浩此地镜,无裔无襜。

  圆形在前,神光桒闪。

  精鬽变怪,出尔泥淰。

  回流云转,气易舒惨。

  公之淫威,忽不可验。

  钱基博评苏曼殊“抗心希古,依于炳麟,沾溉所被,所译遂称高格,而后生睹其古体,相惊汉魏”,这是符合实际的。

  从这里可看出,章太炎所倡导的“文学复古”,决非无病呻吟,更非抱残守阙,它正表现了中华民族所蕴藏着的力量,所郁结着的反抗精神,希冀创造出能够喊出人们同狂风恶浪搏斗的心声,能够成为人们向旧世界冲决的利器的新的文学、新文风、新文体。

  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也有着严重的弱点。他注重广义的文学全面的变革,却忽略了狭义的或近代意义上的文学所必须注意的变革的特殊性。对于正在崛起的许多新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他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之,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文学与艺术究竟应当如何复兴或发展,他缺乏专门的思考与创见。他同改良主义者政治上壁垒分明,这是他的一大优点,然而,他常常将政治上的这种对立直接延及学术领域,因而,对同时代的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以及他们的先驱龚自珍、魏源等人的文辞,评论时往往过分苛刻,不够公允。对于他们所倡导的“诗界革命”、“小说革命”、“戏剧革命”等等,也有意识地保持了足够的距离。最后,就他自身的创作实践本身而言,他追慕魏、晋,格调高古,然而,这一形式毕竟不是文章自然演变的结果,很难简单地从古代移植到近代来,加上他自己的诗文常常用字奥僻,过于艰深,结果,反而束缚了他自己,也妨碍了他所追慕的“文学复古”的实现。

  §§第六章 齐物哲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