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吹,霞为缀,鄱湖晚景一池泓;
千里寻,月满盈,舟中渔火烟霭中。
——题记
红彤彤的太阳缓缓西沉,渐去渐隐在碧波浩淼中,万丈霞光荡漾在浩瀚的鄱阳湖上,波光粼粼。
从都昌县城的南山看鄱阳湖,感受渔舟唱晚,是最佳去处。这里地处鄱阳湖腹地,到了夏天,不仅水面宽阔,气清云闲,更是渔船集散之地。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苏轼游南山的这首诗是都昌人都会背,而且会用,你要问都昌在哪里?他们会脱口而出:鄱阳湖上都昌县。都昌的迷人之处就是鄱阳湖。
南山与县城原是隔水相望,所以有“水隔南山人不渡”。南山之北有一个深深的避风港湾,渔民避风、卖鱼、换取必要的生活必需品都得来这里聚集。南山以西还有一处“橹声两岸秋,棹破波心月”的美景,称为西河晚渡。南山清静无为的诗境虽然因为东湖大坝的修建而成为历史,但南山之美绝不是几位诗人能写尽的。
南山之美不在山,而在水。其濒临鄱阳湖,鄱阳湖美景尽收眼底。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是这样赞誉南山:“盖南山之于都昌,如娟秀人直其眉目清明处也。”南山树木葱郁如眉,鄱阳湖明亮清澈如目,眉清目秀,何其贴切。这里尤其能让你感受到王勃笔下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意境。
夏天的傍晚,东湖大坝人头攒动。有成群结队的,有呼儿携妻的,有相拥而行的,有形只影单的,他们都怡然自得。
而此时南山脚下的码头,人声鼎沸,渔船前挤满了买鱼的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今年的鄱阳湖地区暴雨不断,湖水猛涨,愁煞了庄稼汉,乐坏了打鱼郎。今年湖里的鱼特别多,渔船每天归来都是满载而归。现在人都吃腻了精养的鱼,更青睐鄱阳湖水中自然生长的鱼。这湖边攒动的人群都是早早守候在这,等待抢购鄱湖鱼。
“看,渔船来了!”
只见波光粼粼中徐徐飘过来一串小黑点,慢慢地,依稀辨认出是一只只渔船,船头上一面面小国旗迎风飞舞。近了,近了,能看见船舱里跳腾的鱼!
渔船在坝头一字排开,船未停稳,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哇!满舱都是肥美的鄱湖鱼。惊叹声,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
我随手抓起一条活蹦乱跳的大桂鱼,问:“这桂鱼怎么卖?”
“二十八元一斤。”答话的是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着一件小碎花的短衬衣,一条又肥又大的长裤,显得她更加瘦小。船尾的男人两手扶着摇橹,眯着小眼睛,微笑地看着这攒动的人群。
“少点吗?”
“没得少!”
身边一位大娘拽拽我,笑着嘟囔:“货比三家。”
我跟着那大娘挨船看过去。这些渔船非常简陋,半敞篷式的,前面是鱼舱,后面是半圆棚顶,顶上摆放着生活用具,还晾晒着衣物,看来渔船是他们流动的家。这些捕鱼人大都是夫妻搭档,丈夫在船舱里把鱼分类装进鱼筐,女人们都是一手提着杆秤,一手挎着竹篮。风里来浪里去,使他们的皮肤黑得泛红。
一条小渔船姗姗来迟,船舱里的鱼似乎不多,年轻的丈夫嘴里叼着烟,没精打采地摇着橹,女人坐在船舷张望。
我跳上船,抓起两条桂鱼:“多少钱一斤?”“十八元一斤。”旁边耳精的人,马上围住这条渔船。鱼被抢购一空。其他渔船也开始吆喝:“便宜卖了,桂鱼18块,鲫鱼5块,黄丫头9块……”人群又呼啦围了过去。看来买鱼比吃鱼更有味。
闲来看风景,馋时访渔郎。这才是活生生的渔舟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