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很好写,所以很多人都在写;散文不好写,所以难得看到几篇心动的文章。
在鄱阳湖边上土生土长的一个女孩,她那张脸长得很稚嫩,皮肤很白皙,身材也很丰满匀称,与她真实年龄有些不相符,也与我印象中风吹日晒的鄱阳湖女人不相符。不过,我在她脸上仔细寻找,还是能找到她的眉宇间几缕忧郁的年轮。鄱阳湖很美,这个写鄱阳湖女人的女人也很美。鄱阳湖是我心中的女神,是江西人心中的女神,当她成为最后一湖清水时,一定也是地球人心中的女神。
江西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是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地区倾斜的巨大盆地。鄱阳湖古称彭蠡,汇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聚江西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大川溪流,青山如黛,绿水如绸,势如流云,形同大海。郦道元的《水经注·赣水》写道:“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也。”古彭蠡其实还吞吐长江。这样一个风水宝地,足以让饱受雾霾祸害的北方人垂涎,也足以让甚嚣尘上的城里人流连忘返。
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再加上作者李冬凤笔下的一群鄱阳湖的女人,岂不是人间仙境!
有了这样一些情愫,阅读就变成了悦读。展开散文集,就像是展开了一幅画,人在景中,景在天大地大的山水之间。景随四季变换,人阅百年沧桑。有人之初的天真无邪,有涉世未深的浅妆淡眉,有为人母的慈颜悦色。作者把风景当女人去写,把女人当风景去写,信手拈来,娓娓动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骨中骨、肉中肉的女人从宗教起源中就处于从属地位,而中国的女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禁锢中,饱受屈辱。作者以鄱阳湖的女人为观照,用细腻的笔触探寻女性心灵乡土的关怀与坚守,看后无不让人心动。这种关怀与坚守正是一个作家应有的态度。
《牯父牛母》中记录了作者儿时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咿呀学步的女孩与一头发狂的水牯在小巷狭路相逢,谁都认为小女孩会被踩成一堆肉泥,然而水牯却小心翼翼跨过摔倒地上的女孩。小女孩因此拜牯为父,以牛为母。神奇的故事带给世故的成年人是人性的拷问。《青春二十年祭》是一群人到中年的女人穿越二十年的时空对青春进行的一次祭礼。虽然有“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忧伤,留给读者更多的却是心灵不可缺失的真情。在《鄱阳湖与女人》这篇散文中,我看到了真正的风吹日晒的鄱阳湖女人,皮肤黝黑,风风火火,大声说话,大碗喝酒,风趣率真。鄱阳湖的女人成了鄱阳湖又一道风景。作者让外人对鄱阳湖又多了一层了解:男人的胸怀,女人的性格。男人承受的苦难女人要承受,男人不要承受的苦难女人还要承受。《第一道风景》和《生命之源》就是讲述女人的苦难。女人生孩子延续生命,人们看到的是快乐,其实每一个呱呱降地的生命都是女人在鬼门关抢回来的。作者用魔幻的写作手法,举重若轻地述说女人的承载和人性变异。《篁竹峰,母亲心中的山》则告诉你,女人心中都有一座山,这座山叫爱,叫慈悲。女人为攀缘这座山而生,为攀缘这座山而死。
一个女人最感伤的是容颜老去,但在作者的笔下,女人像酒,越陈越香。《小脚外婆》是一位百岁老妪,“鹤发鸡皮,佝偻着背,嘴巴因为没有牙齿而凹成扁平,一双三寸金莲支撑她那瘦小的身躯总像是摇摇欲坠”。这样一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的老人却被作者写得风韵迷人。外婆的风韵不在外表,而是她内心深厚的人生积淀。外婆最宝贵的财富也不是她的人生积淀,而是子孙满堂,是以她的爱为主干支撑起来的生命繁衍之树,是一个女人完美的生死轮回。在《二外婆》、《大娘》、《青瓷》身上,我们能看到发生在女人身上太多的苦难和悲剧。女人正因为承受着这样的苦难和悲剧,才成就了她生命的坚韧和伟岸。
女人最美的不是她的肉体,而是她的魂魄。这是《鄱阳湖与女人》这本散文集让我心动的一闪念。作者是阅尽鄱阳湖边上一群女人的躯体之后,招引其灵魂,成就其文字。
散文不是靠文字发光,也不是靠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发光,而是靠燃烧其生命而发光。生命燃烧,魂魄就会在烈焰中升腾,就会给另一个生命带来震撼。
是为序。
姚雪雪
2014年12月于南昌
§§第一辑 春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