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功利境界

  冯友兰所说的人生境界的第二个层次是功利境界。从其名称可知,此境界的中心观念在功利二字。因其在第二个层次上,故与自然境界相比,又属高一层次的境界。冯友兰论及此境界的特征时说:

  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为利”底。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在功利境界中底人,对于“自己”及“利”,有清楚底觉解。他了解他的行为,是怎么一回事。他自觉他有如此底行为。他的行为,或是求增加他自己的财产,或是求发展他自己的事业,或是求增进他自己的荣誉。他于有此种种行为时,他了解这种行为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自觉他是有此种行为。

  这里有三点可注意:一是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目的是有觉解的,即自觉地了解其行为目的是怎么一回事;三是其所谓利,是私利,其中包括名誉、地位等。

  冯友兰指出,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都有他们所确切了解底目的。他们于有此种行为时,亦自觉其有此种行为。他们的行为的目的,都是为利”。那么,什么是“利”呢?冯友兰认为,在普通语言中,利与名并称。如“求名于朝;求利于市”、“名利双收”、“追名逐利”等。“我们此所谓利则不是与名并称者。我们此所谓利,亦包括名。”这就是说,功利境界中的利,不仅仅是平常所理解的“财利”或“物质利益”,它还包括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照这样的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能使他“名利双收”,固然是对他有利;但他的行为,仅使他有名无利,他的行为也是对他有利。因为是求自己的利,所以这种利,从本质上说,都是“为我”的,都是“自私”的。冯友兰认为,按照这样对利的理解,“大多数普通人的行为,都是为其自己的利底行为”。因此,“大多数普通人的境界都是功利境界”。

  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虽然是“为我”的、“自私”的,但并不是说,他的行为都是损人利己的。不但不是损人利己的,有时甚至相反,“他亦可有损己利人底行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冯友兰认为,上述问题并不矛盾。在冯友兰看来,“他所以如此作,是因为这些行为,往远处看,亦是对于他有利底”。冯友兰认为,中外哲学史上快乐论和功利论者所主张的学说,从本质上看,均具有上述特点。如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可以使社会安宁,这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因为在墨子看来,实行兼相爱,交相利的人,上帝赏他,鬼神赏他,国家赏他,别人爱他,所以兼相爱,交相利,对于他自己,更是有利的。又如宗教家亦多教人爱人,认为爱人是为自己积福,行道德是上天堂的大路等等。“诸如此类,虽说法不同,但都是以求别人的利为求自己的利的最好底方法。他们虽都是教人利人,但其实都是教人利己。”冯友兰的这一看法,实际上是从人生境界论的角度对历史上快乐论、功利论及一些宗教信仰的批评。因为在上述各种学说中,他们往往把在功利境界中的人求利的方法与道德行为混为一谈,从而把以求利为目的的合乎道德的行为解释为道德行为。而在冯友兰看来,“合乎道德的行为”与“道德行为”是有区别的。正如上节所述,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也可以有“合乎道德的行为”,但其“合乎道德的行为”,是自发的,因此也是不持久的。“在功利境界中底人,有合乎道德底行为,是将其作为求自己的利的方法。但以为道德行为不过如此,则即是对于道德,未有完全底了解。”在冯友兰看来,在功利境界中的人,把合乎道德的行为作为谋利的手段,因此其行为,充其量“只是合乎道德底行为,而不是道德行为。其境界是功利境界,而不是道德境界”。

  根据以上原则,冯友兰在《新原人》“功利”一章中,对英雄、才人、圣贤等从境界说的角度作了生动的对比。

  首先他认为,“一个人的学问或事功的大小,与其所常处底境界的高低,并没有必然地相干底关系”。他从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三不朽”说起,以为立德的人,谓之圣贤。圣贤虽有很高的境界,但未必有很大的学问事功。立言的人,谓之才人,他们有许多知识或伟大的创作,但不常有很高的境界。立功的人谓之英雄,他们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但也不常有很高的境界。

  就英雄说,又有与奸雄之别。英雄虽与奸雄不同,但就其境界说,他们都是功利境界。这是因为,“在功利境界中底人,其行为可以不是不道德底,可以是合乎道德底,但不能是道德底。其行为可以不是不道德底,但亦可是不道德底”。也就是说,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可有两类:一类是合乎道德的,一类是不道德的。合乎道德的行为,只能说是“合乎”,而不能说是道德的,这是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以不道德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成其利己的成就者,其行事是损人利己的,因此就是奸雄;以合乎道德的行为来达到利己的目的,以成其利己的成就者,则是英雄。英雄的行事,利己而不损人,而且有利于人。冯友兰认为,“历史上底大英雄,其伟大底成就,大部分都是利己而且有益于人底。就其有益于人说,其人其事,都值得后人的崇拜。但就其利己说,其成就不是出于道德底行为,其人的境界,是功利境界”。

  就才人说,他在学问或艺术方面的成就,总是有益于人的。因为学问或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果,它是出于精神的创造而非自然的产物。因此无论那一种学问或艺术,只要能成为一种学问或艺术,总是有益于人的。冯友兰认为,那种以为只有有益于所谓“世道人心”的学问或艺术,才是有益于人的观点,是道学家的偏见。这种偏见实际上只是以政治的或伦理的标准去衡量学问或艺术。他们没有看到,在政治的或伦理的标准之外,还有别的标准,如学术的或艺术的标准等等。这里,同样表现了冯友兰在价值标准方面所具有的辩证思想。尽管才人的学问或艺术有益于人,但它又不是判断其境界高低的标准。在冯友兰看来,“才人研究学问,或从事创作的目的,可以只是为求他自己的利。若其目的是如此,则他的境界是功利境界”。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英雄与才人,在行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也有不同。其不同在于,才人在学问或艺术方面的成就总是有益于人的,而英雄所作的有益于人的事,往往是以与自己的利益相一致为限。

  冯友兰还指出,英雄、才人之所以常在功利境界中,还有一些具体表现,如好名、争功、嫉妒等等。冯友兰认为,“人多好名。有名亦是一人的自己的利。任何有益于人底事,皆可以使人有名。所以任何有益于人底事,皆可以与一人的自己的利相一致”。因此,才人、英雄尤多好名。好名能使才人努力于研究创作,能使英雄做有益于人的事。但好名,其境界是功利境界。除好名外,还有争功。“我们常见讲学问底人,总好争某某事是‘我’发现底。讲事功底人总好争某某事是‘我’作成底。他们总要‘功成自我’。往往学问或事功越大底人,越不能容忍,别人争他的发现权,或分他的功。”“他如于此争竞,以为必是‘我’的,这即可见,他是为私底。他是为私底,他的境界,即是功利境界。他这些争竞,即证明他不能超过这种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天资高的人。“天资高底人,大多是过于重视他自己的天资。多以为他自己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过于重视他自己的成就,他过于重视他自己。他不能容忍,别人与他并驾。他不能容忍,别人对于他底批评。”这一类人的境界,当然也是功利境界。

  总之,英雄与才人的境界,与其所有的成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把境界与成就混为一谈。也就是说,既不能因为英雄、才人有伟大的成就,因此就认为其境界也是高的;同时,也不能以为,英雄、才人的境界既低,则其成就亦不足观。冯友兰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

  与英雄、才人相比,圣贤则不同。英雄、才人都是功利境界中的人,而圣贤则是天地境界或道德境界中的人。冯友兰强调,圣贤与英雄、才人,从境界的角度看不是一类人,但“这并不是说,圣贤不能有如英雄所有底丰功伟烈,不能有如才人所有底巨著高文。圣贤亦可以有如才人英雄所有的成就,但才人英雄不能有如圣贤所有底境界”。冯友兰认为,英雄、才人与圣贤相比,不但境界不同,其行事亦不同。圣贤的为人行事,“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所以都是可以为法,可以为训的。而英雄、才人的为人行事,如奇花异草,“虽大都可成为赏玩赞美的对象,但亦大都是不足为法,不足为训底”。

  根据以上所说,冯友兰认定,功利境界中的人,虽然比自然境界中的人多了一些觉解,但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看法,并无太多的觉解。因此在功利境界中的人,他们的行为的过程和手段可以有种种不同,但最后的目的是不变的,那一定要为自己求利。同时,他们求利的态度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消极地为我。他们有时也会完全积极地去奋斗,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或者事实上他们所做的对其他人也是有利的。但是,他们如此去做的动机及最后的目的,明显是为己的。这样,冯友兰对功利境界的判定,主要强调了动机,也就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的决定性作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