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小议易中天《品三国》

  时下,图书出版界最盛行的潮流就是通俗历史。酷暑八月,最瞩目的则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新书《品三国》。该书目前销售情况相当火爆。在首发之前,45万册图书已经发往各地。在福州,《品三国》被放到各家书店的重点推荐区。据了解,就单本而言,该书成为榕城多家书店销量最好的图书之一。可见,随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节目的持续热播及其著作的出版发行,一位普通的大学教授已经红遍中华,如日中天。

  易中天为何能“如日中天”呢?窃以为原因之一是因为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以提高收视率为宗旨,适应了大众媒体的需要(听众乃至读者大多是对历史与文学备感兴趣而又读书不多缺乏研究的普通人),而易中天(包括非红学家的刘心武讲红学,以及颇受好评的阎崇年、纪连海讲清史等)能以他独特的视角诠释《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巨著,能以成熟学者的魅力,口若悬河的辩才,幽默风趣的语言,贴近现代人理解力的类比例证等,“把学术成果交给大家,为当下人民服务”(易氏自云)。

  原因之二则是《三国演义》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无穷的艺术魅力,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结晶。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小说没有一部能比得上它。笔者在大学中文系讲授明清文学二十余年,《红楼梦》与《三国演义》是最受大学生欢迎,阅读面最广的两部小说。

  从取材立意看,《三国演义》以一段国家分裂复又统一的历史为题材,展现了一场历时百年的社会动荡和一幅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小说通过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矛盾和斗争,表达了向往“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作者讴歌精忠大义的伦理道德,赞美贤臣良将的奇谋胜算与盖世武艺,谴责盗世奸雄的阴残与凶恶,客观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作为中国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百科全书”,《三国演义》至今仍强烈地吸引着广大读者,人们往往从中学习、借鉴,受到启迪,获得教益,有人甚至从中领会领导艺术,学习经营管理。一部小说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不多见。

  被易中天先生称为“可爱的奸雄”——曹操,是其“品三国”的重头戏。易先生云要“客观、公平、真实地探讨曹操,把历史人物变成普通人”,其实这也是学术界的共识。冥飞先生在《古今小说评林》中即认为,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痛恨处、佩服处、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豪迈处、风雅处,作者有胆有识地写出了一个极其复杂、极其丰富的曹操。窃以为,小说处处围绕着“能臣”与“奸雄”塑造曹操。曹操之“能”,始终是“奸雄”之能;曹操之“奸”,始终是“能臣”之奸。唯其如此,才是一个真实的曹操:虽劣迹斑斑,令人生厌,但却不失其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范。未知此见解是否与易先生不谋而合?

  诚然,易中天“评三国”对于国人阅读这部小说,了解“三国”历史,无疑都是有意义的。但易中天先生所做毕竟只是普及工作,普及历史并不等于研究历史。普及历史可以大众化,甚至娱乐化、媚俗化,但研究历史与文学,则必须严守学术准则与规范(此一问题远非这一小文所能论及)。国人若要真正了解与研究“三国”,还必须认真地阅读“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和元末明初问世的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本文为福建《政协天地》2006年第9期“品评易中天现象”专栏特约稿)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