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有乐于心--爆竹声中的记忆》跋

  我与王春柳先生相识,得益于同事邹志刚的介绍。一日,我接到他的电话,说南昌铁路局有一位领导是他的同乡,与我一样雅好文艺,什么时候找机会见面聊聊。我说好啊。接下来的几次见面,似乎都正下着或者准备下着雨。南昌的冬天比较湿冷,但是和新朋友见面,其情景却是暖融融的。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学府中埋首书业,与外界人士接触不多,且此前与春柳先生也从未谋面,故心里有些忐忑,生怕自己木讷愚拙,贻笑于人。春柳先生不仅好客,且甚健谈,他春风化雨般的谈吐和举止让我很快化去心中的垒块,推杯换盏,酒入热肠,最后竟然弃装卸甲,散发跣足,忘乎所以起来。

  从交谈中得知,春柳先生已经在铁路部门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自南昌铁路局建局初期开始,就专门负责接待工作。可以说,春柳先生首先是一个虔诚忠实且地道的共和国“铁路人”,只这一点就让我对他产生了一种敬意。对我而言,这种敬意不是产生于后天的知识涵养或文化积淀,而是导源于幼年时期对火车和铁路的短期亲密接触。我的伯父一家住在景德镇市郊,屋前一百米就是铁路,听人说火车响起来像猪叫,我想去见识一下。在伯父家呆了一个暑假,既听到也看到了真正的火车,还有那不知通到哪里的延绵不尽的铁路。那个时候想,那火车头上的人真是了不起,竟然能够驾驭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没有火车的时候,我喜欢在枕木上边走边想,铁路肯定通向更发达更美丽的地方……二十多年后,我负笈京华,经常坐火车往返于南昌与北京之间,火车与铁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然而,于我乃至更多的人而言,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火车与铁路。因为,我们只是一直在享用铁路,却没有志趣或机缘去关注背后的文化以及创造这种文化的人。在席间,春柳先生说要出两本书,是他从事二十多年铁路工作的见闻及随想录,同时也涵盖了共和国近二十载铁路事业的辉煌历程。我听后深为感佩,顿觉眼前此公诚非一般国家干部可比,至少是一个难得的“有心人”。这两本书其一题曰《无处不在--当代接待文化见闻随想》,谈的是他从事接待工作的见闻以及对当代接待文化的思考。该书已经完成,即将出版。其二题曰《有乐于心--爆竹声中的记忆》,记载了近二十载中国铁路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作者在接待工作中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佳缘厚谊。该书已初具规模,他因公务撄神,无暇案牍,嘱我帮他分担一些文案工作。出于对铁路人的尊敬和自己了解铁路文化的莫名冲动,我欣然答应了春柳先生。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新视阈的开启,不仅能增长识见,而且能启人慧思。读春柳先生的《无处不在》,就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接待,我的认识止于一般的待人接物的日常礼节,并未能深入到其中的文化内蕴。读了该著,才明白接待确实“无处不在”,大到国家之间的外交礼节,小到平常百姓之间的日常交往,无一不贯穿着接待之“道”。对应于“无处不在”,春柳先生又推出该著的姊妹篇--《有乐于心--爆竹声中的记忆》。如果说《无处不在》以知识性和文化意蕴见长,那《有乐于心》则以时代性和情感力量打动人。全书分为“神州脉动”、“春风送暖”、“盛世情缘”三个篇章,作者采用金线串珠的方式结构全书,每个篇章都由五到七篇文章连缀而成。上篇讲铁路线的建设,中篇谈江西、福建两省的重要站车的发展历程,下篇直承上两篇而来,将作者在近十几年铁路建设工作中的交友结谊等人情物事都收归笔下,读来情味绵长。实际上,这十九篇文章都可以独立成篇,每一篇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作者记忆深处的一掬清泉或一朵浪花。

  作为一个“铁路人”,春柳先生见证了中国新时期以来铁路事业史上的历次重大变革,对这段时期全国重要线路及站车的建设、改造历程可谓了如指掌。也因此,每当这些工程竣工的时节,专门负责接待工作的春柳主任总是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豪迈之情,他不仅马不停蹄地筹备着每次的庆典盛会,而且在工作之余付诸纸笔,形诸文字,及时地记录着中国铁路史上的重要时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达并分享着祖国繁荣强盛所带来的巨大快乐。我们现在读到的,就是春柳主任在多年文字积累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精美篇什。从这些文章里面,我们既可以比较具体地了解到铁路建设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也可以重温一些鲜为外人所知的动人场面与生动细节。这其中既有各界领导的亲切关怀,也有地方百姓的慷慨大义;既有无数“铁路人”风雨无阻、日夜奋战铁路一线的感人场面,也有千万民众奔走相告、击节而歌庆祝胜利的动人景象。作者手里,就像握了一支神奇的画笔,笔迹所至,无不走云连风,春意盎然。

  春柳先生身上处处透着一种诗性气质,古人说“文如其人”,诚哉斯言!从春柳先生的笔墨文章里,我们读到的是他的为人、他的德性和艺术才情。由于工作的性质,同时也源于其上善若水般的处世风格,春柳先生交友甚广,而且都不是泛泛之辈。我们从他的书里可以见到,他经常引用孔子的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春柳先生深谙此言所包含的人生智慧。这里的“远”不仅仅指空间距离,而且还指心理距离。所以,若有朋友来归,我们就应当打扫物理空间中的庭院,同时也要清扫心理空间中的家园。对待朋友,不怀机巧布算之心,而是虚位以待,诚心应物,“远方”的朋友自然乘兴而来,乐而忘返。他交的朋友中,有学者、作家、诗人、陶瓷艺术大师、道教主持、将军、老红军、各界政要等等。对于作者而言,这不啻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因此,他以一种活泼流美的笔触如数家珍般地叙说着与朋友之间的心灵奇遇,通过一幕幕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其交友经历中的点点滴滴。春柳先生是一个热情的人,这种热情也表现在他的字里行间。无论是记述重大庆典的前后过程,还是叙写交朋结友的丰富感受,作者就像一个忠实热忱的朋友,在为读者滔滔汩汩地讲述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其文字平达流美,又时见文采。读这样的文字,犹如坐一条竹筏顺流而下,沿江风景秀丽,却又无暇细观。

  《有乐于心》还有一个副标题--“爆竹声中的记忆”。打爆竹是国人表达喜庆的特殊方式,有这样的记忆留存在心中,如何没有快乐?但既然是记忆,总得有记忆的痕迹。作者此著,不仅用文字承载记忆,而且还穿插了不少的书画作品、珍贵的照片等图像形式,这使得本书更具艺术含量,同时也增强了它的可读性。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此书并不是为了藏之名山,流传后世,而只是为了实现一个简单而澄明的愿望--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正如作者所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个世情变幻、白云苍狗的年代,也许只有水一般的文字才能给人一片心灵安憩的胜地。窗外的路灯在雨中迷蒙闪烁,寒冷的冬夜里有美妙的文章相伴,无疑也会“有乐于心”的!

  当然,读书也是一种需要亲历亲为的体验,如人饮茶,冷暖自知。蒙春柳先生抬爱,大著问世在即,嘱我写些读后感。我有感于春柳先生之高义宏愿,于是不揣浅陋,信笔置喙,聊作引玉之砖。

  是为跋。

  詹冬华

  2010年1月27日雨夜于江西师大

  §§第三章 当代书画艺术批评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