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西学的误区

  熊十力虽然反对全盘西化,但并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对西方文化一概加以排斥。他主张对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的哲学加以解剖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开西学的误区,开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思潮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实证论者宣称,哲学就是认识论,把“形而上学”(即本体论)排斥在哲学研究以外。他们称形而上学为“概念的诗歌”,认为任何本体论观点都无法得到实证,因而都是站不住脚的。他们主张取消哲学基本问题,把哲学研究限制在认识方法、分析技巧、规范语言等领域,拒绝讨论宇宙本源、人生价值等与人们精神生活关系极其密切的问题。熊十力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他指出:“治哲学不能不深究万物之原”,“谈知识论与本体论不相关涉,流于琐碎,习于浅薄,此是哲学衰落现象”。针对实证论者“哲学就是认识论”的口号,熊十力反其道而行之,声言哲学就是本体论。他宣称,他建立“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就是要解决本体论问题。

  西方哲学为什么会走到“本体不可知”这一步呢?据熊十力分析,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哲学家们没有找到认识本体正确途径。其实,并不是“本体不可知”,而是西方哲学家“不知本体”。熊十力指出,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不外乎两“希”:一个是希腊思想,另一个是希伯来(犹太教以及基督教)。前者以科学崇拜为基本特征,后者以宗教崇拜为基本特征。换句话说,西方哲学受科学与宗教的影响最大。

  由于受科学的影响,形成西方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传统。熊十力认为:“西洋哲学,发源希腊。其哲学上之一元唯物论,当初只是粗而未精之科学思想。及科学从哲学分离以后,哲学中仍有唯物一派之论,而亦无甚精采。”他对唯物论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唯物论者没有把科学与哲学区别开来,因而不能透过物质现象而直探本体。他对唯物论提出质疑:“物质有无本体?科学决不许过问。易言之,科学唯肯定物质为唯一实在。其实物质变动不居,是本体之功用,而不即是本体。”所以,沿着唯物主义的思路,至多能接触到“用”的层面而永远无法达到“见体”的程度。

  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形成西方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传统。唯心论者把精神当做本体,而他们所说的精神不过是“上帝”的代名词。“伟大之唯心论者,如黑格尔氏,其所谓绝对精神即上帝之变形也。若以中学体用之义相衡,则精神物质,实为本体流行之两方面。神、质根本不可剖析。易言之,精神非可超脱于物质之上而独在,胡为而有绝对精神可言欤?黑格尔不穷宇宙之原遂为宗教所惑而虚构一变形之上帝,谓之绝对精神。其学问宏阔,多精辟之论,而于本原处乃如此迷谬,斯亦不足观也已。”熊十力认为精神与物质都是本体的“功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精神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精神,并不存在着什么“绝对精神”。他分析说,唯心论者把精神直接当成本体,表面上看同唯物论者把物质当作本体的观点正好相反,其实则是半斤对八两。因为二者都在“用”的层面上半途而废了,都未能达到本体。

  总之,据熊十力看来,西方哲学中无论是受科学影响较深的唯物论,还是受宗教影响较深的唯心论,都不能算是“见体”之学。他套用《荀子解蔽》中“庄子敝于天而不知人”的句式,给西方哲学下一断语:“蔽于用而不见体”。为什么西方哲学会走入“有用而无体”的误区呢?据熊十力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西方哲学家往往把本体当作与人相外在的“东西”来寻找,这就不能不陷入倒见。熊十力指出:“哲学家谈本体者,大抵把本体当作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物事,因凭理智的作用,向外界去寻求。由此之故,哲学家各用思考去构画一种境界,而建立为本体,纷纷不一其说。不论是唯心唯物、非心非物,种种之论要皆以向外找东西的态度来猜度,各自虚妄安立一种本体。”他强调,本体并不是“东西”,因此,采取向外找东西的方法,是永远找不到本体的。

  第二,西方哲学家谈本体时,常常向外推求第一因,这就必然走上歧途。“夫第一因者,自下而上推去,重重因果,推至无可推,始建立第一因,再从上向下,顺序而玩之,因果重重,递相钩锁,则吾人与天地万物,真是一副机械耳。”这种向外推求第一因的作法,有意无意地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把本体想象为现象之外,或现象背后,亦或现象之上某种抽象的实体,并将它描绘成人类的主宰,这就势必“使吾人自小,而皈依上神,起超越感,易流于绝物、遗世、离群种种变态”,从而导致人生意义或人生价值的丧失。

  第三,西方哲学家在谈本体时,过分依赖理智,不知道应当通过性智实证本体。他批评说:“今世之为玄学者,全不于性智上着涵养工夫,唯凭量智来猜度本体,以为本体是思议所行的境界,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境界。”熊十力指出,西方哲学顺着理智这条路找本体,如同盲人摸象,永远也认识不了本体。于是西方哲学本体论学说只能陷入两条歧路:“其一只是把本体当做外在的东西胡乱猜疑;其次便是否认本体一路。”他分析说:“西学所以迷谬而终不悟者,根本由于偏用分析法,遂致将万物讨论的全体妄行割裂,既已割裂,则随意之所乐,执取一片,舍弃一片,此乃必至之势。”

  以上三点归结起来,表明西方哲学家在寻求本体时,始终没有把握住体用不二和天人不二这两条原则。熊十力认为,西方哲学家不明白本体与功用(现象)是既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可分又不可分。本体既不在现象之外,也不在现象之上,更不在现象的背后。本体全部显现为现象,因此,绝不可以离开现象去寻找本体。西方哲学家也不明白本体是人与天联系在一起的哲学范畴。本体与人同在,因而绝不可以离开人去寻找本体。熊十力提出:“我人的生命,与宇宙的大生命原来不二。所以,我们凭着性智的自明自识才能实证本体,才自信真理不待外求,才自觉生活有无穷无尽的宝藏。”他坚信,本体就是对于人而言的形上意义,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以上就是熊十力站在东方哲学立场上对西方本体论思想的清算。熊十力不通外文,对西方哲学的了解很有限,他的一些说法难免有偏激、片面、武断等毛病,并不是不可以商榷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某些观点竟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主义者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评不谋而合。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讲了千余年,哲学家们各持一说,相互辩难,竟然使人莫衷一是。问题出在哪儿?海德格尔的看法是: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西方哲学家们一向习惯用对象性的思维方式看待本体,盘旋于“认识论--本体论”的窠臼。传统的本体论思想以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与对立为基本特征;哲学家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世界当作客体,并试图以静观的、抽象的方式把握世界。海德格尔主张跳出传统的由认识论而本体论的思维框架,直接从“存在”入手重构本体论。他的设想是:彻底突破“科学”的狭隘眼界,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本源性问题;超越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把“存在”作为“一”或“全”来研究、探讨、把握。熊十力没有读过海德格尔的著作,可是他对西方哲学中本体论思想的批评却与海德格尔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反对对世界作对象性或工具性研究,都主张消除主、客体之间的原则性分离。熊十力反复申诉“体用不二”、“天人不二”,无非是提倡从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原则出发解决本体论问题。他对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批评本想彰显东方哲学的优势,不意曲径通幽,竟然与现代存在主义者殊途同归,追寻到现代西方哲学的前沿。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