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禄百金:信息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战前和战争期间对敌方情报的刺探,是己方制定正确作战方案的依据之一。孙子说,贤明的国君和善战的将领,都十分重视战前对敌方情况的了解。孙子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战争,是要依赖人力、物力和财力,耗费惊人,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破坏作用。
在中外战争史上,有很多经济战争的实例。1991年的海湾战争,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国很显然在这场战争中占有巨大的优势。不光在武器装备上有优势,在经济上,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更是数倍于伊拉克。这就注定了,这场战争是没有悬念的战争,伊拉克最后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孙子认为,对待间谍,一定不能小气。因为和一场战争的损耗比起来,花费在间谍身上的钱再多,也只能算是“小钱”。如果能凭借间谍的作用而取得至关重要的情报,那么即使花费再多又算得了什么呢?古代的时候,使用间谍往往花费“千金”。田单在使用闻名中外的“火牛阵”之前,便是动用千金,招募间谍去散布乐毅要自立为王的谣言,最终使得乐毅被调走;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也花费千金送给赵国宠臣郭开,最终使得赵王罢黜了老将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接着才会赢得长平之战的胜利。
宋朝开国以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统一全国,着手逐步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对此,南唐后主李煜非常害怕。他为了保持偏安江南的地位,派人去朝见宋太祖,自动削去南唐国号,贬称江南国主,表示臣服。宋太祖出于全局战略的考虑,同意与南唐和好。
南唐大臣林仁肇,常想收复被宋朝占去的江北土地。有一次他奏请李煜:“淮南(今江苏扬州地区)宋朝驻兵很少。宋朝前些时候灭了后蜀,现在又夺取南汉,已经是兵马疲惫了,臣愿领兵数万收复江北旧境。出兵那天,王可以宣称我反叛了,并故意让宋朝知道。这样,成功了是国家得利,失败可杀臣的全家,也不致得罪宋朝。”李煜权衡了双方力量之后,没有听从林仁肇的计谋。
宋太祖十分忌恨林仁肇的威名,决心除掉这个灭亡南唐的障碍。公元972年,宋太祖派间谍去南唐买通林仁肇的随从,盗取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一间豪宅内。一切安排妥当,赵让一个与南唐驻大宋使臣关系要好的臣子偷偷地领着南唐使臣来看这处豪宅。使臣不看则已,一看不由一惊,这豪宅中怎么会挂着林仁肇的肖像?宋臣悄悄地告知:林将军已经归顺了大宋,这肖像画便是信物,又指着空着的豪宅对使者说:“这座公馆是为林仁肇准备的。”
不久,李煜得到了使者的这个报告,竟然相信了这简单的计策,用毒药毒死了林仁肇。三年后,宋朝灭了南唐。
上文之中,南唐的林仁肇善于用兵,有勇有谋,如果他能够在世的话,就不知道宋朝要损失多少力量了。然而宋太祖一行“反间计”,胜过千百精兵,出掉了自己的一名劲敌。而反观李后主,因为无法正确判断信息,损失的已经不仅仅是多少金钱,而是一座江山。
在今天的竞争中,经济实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信息的价值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因此,想要获得准确而及时的信息,就千万不要爱惜“爵禄百金”。正如孙子所说:“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将领爱惜爵禄百金,不肯花费在间谍身上,最终损失的就是自己将士的姓名;今天我们爱惜“爵禄百金”而忽略信息的价值,最终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我们的金钱,还可能是我们的理想与事业。
知敌之情:信息如“瀚海淘沙”,情报如“披沙拣金”
孙子在书中说道:一个好的将领和一个明君,出兵必胜就因为“先知”了敌情,而所说的“先知”不能祈求神来取得,也不可以用过去的事来对比,更不能用夜观天象来验证,必须靠了解敌情来得到准确的消息。这是孙子用间的基本的出发点,是他军事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而关于情报是否准确,就需要将领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综合的考虑了。古人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对待获得的信息情报,也一定要进行自己的综合思考,辨别真伪,否则的话,正所谓“一招棋错,满盘皆输”,一个错误的情报带来的损失可能比一个正确情报带来的利益更让人震惊。
公元前284年,魏与秦、赵、韩、燕一起伐齐而攻破临淄,齐王出逃而死于淖齿之手。于是齐国被瓜分,魏国得到了原属宋国的大部分土地。这个时候,燕想趁机吞并齐。于是,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攻齐,乐毅破齐临淄,随后又攻占齐城70余座,齐仅剩莒、即墨二城。齐国面临着亡国的灾难。
后来,燕昭王死后,他的儿子惠王不信任乐毅。这件事被齐将田单得知,于是,一条用间之计就形成了。田单派人去燕国到处散布谣言,进行间谍活动,宣扬说:乐毅借攻齐为名,实际想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如果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被撤换,不仅使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人,且使燕军将士愤慨不平,军心已开始涣散起来。田单加强了用间的攻势,又利用当地人的迷信,制造了“神帅”助战的故事,燕军的军心更加动摇。田单没有就此罢休,他又花费千金,让人在外面造谣说:“齐国人最怕被割掉鼻子,最怕被挖开祖坟,燕国如果这样做,齐国一定投降。”燕军果然割去所俘齐军的鼻子,挖开齐国人的祖坟,使得齐国军民义愤填膺。
此时,齐国的时机已到,田单要大反攻了,他制造了种种假象,让燕人以为齐国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就等亡国了。田单通过种种渠道,找来一千多头牛,给它们穿上画有五彩的绸子,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牛尾绑上有油脂的苇草,在城脚下挖了几十个洞,还挑选了几千名士兵,跟在牛的后面。
一切准备就绪,田单乘夜点燃了牛尾上的苇草,牛被烧痛,疯狂地冲向了燕军。城里人又擂鼓助威,燕军十分惊恐,溃不成军,燕军将领被杀,齐国人一下收复了全部的失地。
在上面的例子当中,燕国的燕惠王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分析信息的真实性,错误地相信了别人的谣言,结果才导致了自己的失败。由此可见,信息如瀚海淘沙,多而繁杂,真正的明智之人一定要能够从中挑选出真实而有用的“情报”。这些“情报”,不一定是直接消息,很可能只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之中自己推断出的结论,但是正是这些经历过千锤百炼的结论才是真正有用的“金子”。
所以,信息的收集贵在范围“广”、内容“博”、数量“多”,而情报的提炼则在于对信息的筛选、提炼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真的使情报具有价值。在近代战争之中,各国往往都有自己的情报部门,用来收集和分析情报。在今天的社会,及时我们身边没有“情报部门”,但是处理信息的手段和态度却应该是一样的慎重,一样的仔细。要知道,仔细不会让人错失太多情报,却会让所有有用的情报发挥价值。
用间有五:使我为“棋手”,使敌为“棋子”
孙子提出“用间有五”,即是说间谍有五种,而“五间”者,一为“因间”,就是利用敌方的普通人为间谍;二为“内间”,是指收买敌方的官吏做间谍;三是“反间”,是指收买、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己方效力、服务;四是“死间”,就是有意制造虚假情况,让我方间谍传给敌方间谍。我方间谍常会因事发而被敌人处死,故称“死间”;五是“生间”,是指在了解到敌方情况后,能够活着回来报告的间谍。
《孙子兵法》认为,对于这五种间谍,将领应该灵活运用,使得他们能够围绕着主将互相配合,一起发挥作用。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么将领对于整个战场的形势便会了然于胸,对于敌我双方的形势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到“胜而后战”。
理查德·佐尔格是二战时期的德国人,1925年加入苏联共产党。30~40年代,佐尔格在德国、日本等国长期为苏联获取有价值的情报。他在日本创建的反法西斯国际主义者组织,为苏联统帅部提供了有关德军侵略计划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在远东的企图等重要情报。
1938年,日苏关系十分紧张。佐尔格从日本社会的种种事件和收集到的有关材料分析得出结论并报告莫斯科;关东军正在积极准备向苏联发动武装入侵。苏军为此加强了战备。哈勒欣河之战前夕,关于关东军部署、武器装备、战争物资的运输等详细情报,又及时送到了莫斯科。开战后,苏军获胜。日本被迫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停战协定。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几个月前,有关这个问题征兆的报告同样送到了莫斯科,遗憾的是没有引起苏联的重视。
1941年5月,德国新任驻泰国大使馆陆军武官肖尔中校来到东京。作为佐尔格的朋友,他向佐尔格透露了希特勒可能将于6月20日或推迟二三天进攻苏联的情报。佐尔格彻底摸清情况后,用无线电通知莫斯科:德国将于6月22日进攻前苏联,兵力为170-190个师。
1941年8月23日,日本最高统帅部在东京开会,作出“今年不向前苏联宣战”的决定。佐尔格立即向莫斯科报告了会议情况。斯大林从东线抽调准备用于对付日本进攻的11个步兵师约25万人到西线作战,将德军遏制在莫斯科城下。
约在1941年10月中旬,佐尔格又向莫斯科报告:日美关系相当紧张,日本不可能几周内向前苏联开战。果然,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遗憾的是,佐尔格在报告了这一消息之后,1941年10月18日便被日本警察逮捕。在审讯中和法庭上表现宁死不屈。1943年9月29日被判处死刑,1年后处以绞刑,葬于东京。
在上文之中,佐尔格等一大批情报人员对于战争的胜败走向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中,很多盟军方面的优秀情报人员都为此显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可以说,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一批特殊的军人。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现代社会中,“用间”有时候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竞争中,合理而有效的“用间”是取得商业成功的一大关键,在美国,有人形容现在是“小公司偷大公司,大公司偷小公司,人人都在相互地偷窃”。由于科技成果被偷窃,使美国厂商每年的损失达到了200多亿美元以上。现在一些企业公司情报网花样纷繁,手段多样,又十分的迅速和准确。但是不论时代怎么变化,他们的用间都没有超出孙子“用间”的范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许多外商进到国门内收买“内间”,他们曾在很多地方来收买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使国家受到很大的损失,这些教训应该及时而认真地汲取。
反间之用:将计就“计”,将错就“错”
《孙子兵法》之中指出:五间“中以”反间“最为巧妙和高明。使用”反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收买,二是将计就计。收买就是用金钱、美女来收买敌间,使之成为双重间谍为己方服务。将计就计则是发现敌间后,并不将其逮捕,也不加以收买,而是故意制造一些假象,让敌间当成重要情报送回去,以造成敌方指挥官在判断上的失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就会露出破绽,从而被敌人识破,以致前功尽弃。
古今的战场之上,有很多使用“反间计”的例子,这其中有的让人感觉义愤填膺,有的让人感觉手段高妙,但是不可否认,反间计不但作用巨大,而且因为其利用了人性之中多疑的特点,所以竟然在几千年来屡用不爽,屡屡见效。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势。主战的著名将领宗泽、岳飞、韩世忠筹坚持抗击金兵,使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韩世忠镇守扬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绘等去金营议和。二人北上,经过扬州。韩世忠心里极不高兴,生怕二人为讨好敌人,泄露军情。可他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两个家伙传递一些假情报。等二人经过扬州时,韩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队开出东门。二人忙问军队去向,回答说是开去防守江口的先头部队。二人进城,见到韩世忠。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韩世忠故意让二人看,原来是朝廷催促韩世忠马上移营守江。
第二天,二人离开扬州,前往金营。为了讨好金军大将聂呼贝勒,他们告诉他韩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营守江。金将送二人往金兀术处谈判,自己立即调兵遣将。韩世忠移营守江,扬州城内空虚,正好夺取。于是,聂呼贝勒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扬州挺进。
韩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头部队”返回,在扬州北面大仪镇(分江苏仪征东北)的二十多处设下埋伏,形成包围圈,等待金兵。金兵大军一到,韩世忠率少数兵士迎战,边战边退,把金兵引入伏击圈。只听一声炮响,宋军伏兵从四面杀出,金兵乱了阵脚,一败涂地,先锋被擒,主帅仓皇逃命。金兀术大怒,将送假情报的两个投降派囚禁起来。
现代企业竞争和古代军阀割据以及现代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既有人才的大流动,也有企业间的纵横捭阖,为反间计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般来说,分化联盟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用的不多,所以这里主要说离间上、下级的关系,其他几种情况可触类旁通。
现代企业的人事结构和古代军事上的人事结构很相似,即一帅数将下有兵。大多企业在各方面都有一个“偏将”支撑门面。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有同感,使对手的老总下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除掉对手的“偏将”,使其在某一方面的运转受到阻塞,相对来说比较现实。通常,可行的办法是使用反间计,让对手从内部分解,在无形中达到削弱对手的目的,并且配合“挖墙脚”的手段。这种方法,已经使很多公司流失了大批人才。
在现代社会中,无需很复杂的操作,即可成功地实施反间计。反间计是成功率很高的谋,很多人曾在多方面应用,屡试不爽。因为反间计所利用的心理缺陷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尤其是针对现代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嫉贤妒能的心理,为反间计的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嫉贤妒能的心理和前面所说的虚荣心、自负心理是一样的,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只是藏在内心的深处不易察觉而已。不管是领导者,还是下属,遇到能力高的人才,都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心理。有了抵触心理,在对待他人时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大道来的信息,半信半疑;小道来的消息,坚信不疑。既然是反间计,错误的信息很难走大道传递给对象,只能走小道。这本是反间计的一大弱势,不想在人的心里过滤一下,反而成了优势。属下的尽忠职守是有目共睹的,而亲信的一句话只有传话的人自己知道,哪一个更可靠?当局人却以为小道消息可靠,这倒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公理。
第三,反间计是上了保险的计谋。反间计和其他计谋不同,它是操作人的情感的计谋,即使当事人发现自己中计了,也会在内心留下抹不去的阴影。所以,反间计的成功,只是个时间问题。
第四,现代人不但对使用计谋的意识淡薄,防范计谋的意识也淡薄。所以对眼前的各种情报,很少做怀疑的判断。使得反间计能够长驱直入,而无须任何隐藏。
因此,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定要有着宽广的内心,有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觉悟,既然能够实用人才,便能够相信其人的忠诚度,不予人可趁之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