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
孙子说:根据一般战争规律,将帅向君主领受命令,聚集民众,组编军队,到与敌军两相对垒,没有什么比两军相对争夺制胜条件更难的了。两军相对争利之所以难,就难在以迂回的手段达到直捷的目的,就难在化祸患为有利。采取迂回的途径,但引诱凝滞敌人,后于敌人发动,却先于敌人达到目的,这便是懂得变迂为直谋略的人。“军争”为了有利,但“军争”也有危险。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先敌到达战地;丢下辎重轻装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卷甲急进,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军,奔跑百里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会被俘获,健壮的士兵能够先到战场,疲惫的士兵必然落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如期到达;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必然受挫,而军士一般仅有一半如期到达;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如期到达。然而,部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供应就不能生存,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无以生存。
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的地形分布,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队隐蔽时,如藏身乌云;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开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先懂得以迂为直计谋的人才会取得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说:“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容易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处点火,频频击鼓;白天打仗要多处设置旌旗,这些是用来扰乱敌方的视听的。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使得对方士兵丧失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则可以想办法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就会士气衰落。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严整的部队对付混乱的部队,用沉着、冷静的部队对付浮躁喧乱的部队,这就是从心理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用靠近战场的部队等待远途来奔的敌军,用休整良好的部队等待疲劳困顿的敌军,用饱食的部队对付饥饿的部队,这就是从体力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不要拦截敌人严整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图;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军争之难”——如何把“劣势”转为“优势”
在本篇里,孙子认为,用兵打仗,从受命到与敌军交战,最困难的是争取有利的战机。这就是如何把弯路变为直路,把患害变为便利。实际上,就是如何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要根据行军时的具体情况,包括对辎重、兵员、路程以及山林沼泽、艰难险阻等情况有详细了解,判定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决定行动的方式。所以,用兵打仗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战前恐难以预测,这就应当依靠权变的战略战术。如果在战前可以掌握优势与劣势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战前争夺有利条件之法则。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保安司令韩子佩据守华山,负隅顽抗,妄图凭借华山天险保存实力,与解放军对峙。人们常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地势险要,所以韩子佩便集中在山路防守,而对山崖地带疏于防范。
1949年5月,驻扎在陕西北部的人民解放军东路总队决定,剿灭流窜到华山的国民党保安第六旅400余残敌。解放军指挥员经过讨论,认为华山的天险是阻碍,更是机会。侦察参谋刘吉尧奉命率侦察小分队上山摸清敌情。自古华山一条路。但在老乡的指引下,刘吉尧辗转找到了从石崖上爬过华山北峰的王银生。
6月13日,王银生准备好上山必备的绳子及带铁钩的竹竿,带着装备整齐的侦察员们出发了。前进的道路异常艰难!有的地方只是一块光溜溜的巨石,下面只有极窄的立足之处,稍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经过一整天的艰难跋涉,刘吉尧率领的侦察分队终于到达了华山北峰。由于解放军行动隐蔽,出乎意料,犹如“神兵天降”,进攻敌营的时候,在睡梦中惊醒的敌人一时间摸不清解放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当侦察员们冲进房间时,除一人被击毙外,其余50多名敌军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就成了俘虏。
由于敌人猝不及防,随着解放军的行动,华岳的五峰中四峰已经解放,同时韩子佩与逃往汉中的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及胡宗南部的电台联络也已中断。在此情势下,韩子佩才在和约上签字投降,于19日缴出全部武器弹药,20日下山到华阴县城。华山解放。路东总队仅轻伤1名,消耗步枪子弹100发、小炮弹5发。创造了一个出奇智胜的模范战例。
在上面的战例中,解放军成功将自己面前的劣势变成了优势,达到了《孙子兵法》中说的“以患为利”,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因此,想要取胜,首先就要知道敌我双方的优劣之处,然后想办法扬长避短,避实就虚,更要一步步削弱对方的优势。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权衡利害”,明白利弊。不知道利弊就擅自用兵的人,必然处处碰壁,寸步难行。能分清利处和害处的将领,则可以将春秋季节、朝暮寒暑、潮涨潮落、风吹雨打都化作对己方有利的“援助”,这样的话,又怎么会不胜利呢?
同样,一斤天的眼光来看,“以患为利”的思想同样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有一个10岁的美国小男孩叫里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最终,里维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师傅,开始学习柔道。3个月里,师傅只教了一招,里维有点弄不明白。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里维参加比赛。里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对手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里维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里维“稀里糊涂”地进入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里维高大、强壮许多,似乎更有经验。有一段时间,里维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里维会受伤,叫了暂停,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对手放松了戒备,里维立刻使出自己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方,赢了比赛,夺得冠军。回家的路上,里维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细节。里维鼓起勇气道出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凭一招就能赢得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里维一下就明白了:自己失去左臂的最大劣势变成了自己最大的优势。
在现实之中,我们也要学习把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盲人往往有着出色的听觉,很多聋哑人朋友都有着出色的手艺,世界知名的尼克·胡哲生来没有四肢,却是世界闻名的励志演讲家。木纳的人,往往憨厚、稳重;油嘴滑舌的人,通常心思灵敏,妙想频出。因此,我们缺少的,只是把劣势变成优势的心态和方式。
“势”不可均,“力”不可敌——争斗中的“以治待乱”战略
孙子认为,在战争之中,“势均”不可交战,“力敌”也不能交战,一定要想办法让对方丧失优势。如果对方有地利,就想办法让其失掉地利;如果对方有大将镇守,就想办法用反间计除掉将领;如果对方粮草充足,就想办法烧掉粮草;如果对方智力有房,就要想办法使其自乱阵脚。总之不可使对手得安逸,因为对手得安逸就必然是我方的威胁。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古往今来的战例莫不如此。
所以,虽然在战争之中讲求“兵贵神速”,但是发起战争的时间却不能着急。正因为此,孙子在吴国为将的时候,才会进行多年的准备,等到出国内忧外患并生,才出兵攻打;越王勾践也是因人多年,等到自身强大,而吴国忠臣尽去,国力衰退,才发起进攻。“以治待乱”,不但可以达到败敌取胜的目的,有的时候甚至能够“不战而胜”。
春秋时,孔子曾代理鲁国宰相,三个月后,鲁国得到大治。
齐国人得知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面貌一新的情况,对鲁国的变化感到害怕。齐国君臣一起商议对策,有人说:“孔子掌握了鲁国的国政,鲁国必将成为霸主;鲁国成为霸主,我们齐国与鲁国距离最近,我们将首先被鲁国吞并了。我们为什么不先送给鲁国一些土地呢?”大夫黎鉏说:“我们应该先尝试挫败他们,等不能挫败他们时再送给他们一些土地,难道还怕迟吗!”大家听了黎鉏的话,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齐国按照黎鉏的计策,在国内挑选了八十个美貌的女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服装,教她们学会舞蹈《康乐》;此外,准备好一百二十匹披着彩衣的马,将美女和骏马一起赠送给鲁国国君。
齐国赠送给鲁国的美女和骏马到达鲁国都城时,齐国人故意将美女和骏马陈列在鲁国都城南门外进行表演。掌控鲁国政权的鲁国贵族季桓子穿着便装数次偷偷前往都城南门外观看齐国送来的美女和骏马,看得上了瘾,过后不久,季桓子就接受了齐国赠送美女和骏马,将齐国的美女和骏马进献给鲁定公。鲁定公对齐国的美女和骏马非常喜爱,为了观看齐国人的表演,竟然一连三天不上朝听政。
孔子见国君鲁定公和大权在握的季桓子迷恋声色难于自拔,国家政治出现了难以挽回的丧乱迹象,于是毅然决然地抛弃官职,带领弟子离开了鲁国国都。鲁国也就因此衰落了下去。
在上文之中,齐国略施手段,使得鲁国内乱,让伟大的孔子的才华也得不到施展,这样便达到了自己“以治待乱”的目的。宋朝时期,外邦往往与奸臣相联络,狼狈为奸,便是“以治待乱”的典型应用。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解读“以治待乱”这句话:一方面,要想办法让对手“乱”,这样才能趁乱而为,另一方面,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治”,这样才能“以治待乱”,而不是弄得天下大乱,两败俱伤。
因此,与势均力敌的对手去做竞争,是非常不明智的,只有有了“以治待乱”的先决条件,才能够达到孙子所说的“以大搏小”,才能够百战不殆。竞争之中,势不可均,力不可敌,以治待乱,乃必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