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孙子兵法的智慧解析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指的是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所谓“天”,指的是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所谓“地”,指的是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所谓“将”,指的是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所谓“法”,指的是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确保己方胜利,否则便不能胜利。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试问: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可以预判战争的胜负情况。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君主就可以重用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然会导致战争的失败,君主就需要罢免他。

  将领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后,便要为他创造一种积极的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指的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用兵作战,是以诡诈为原则的。因而,“能”要使敌人看成“不能”,“用”要让敌人看作“不用”。“近”要让敌人看作“远”,“远”要让敌人看作“近”。敌人贪利,就诱之以利而消灭它;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它;敌人实力雄厚,则须时刻戒备它;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它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就设法使它骄傲起来;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这些,是军事家用兵之佳妙奥秘,是无法事先规定或说明的。

  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会胜利的,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不能胜利的,是具备的致胜条件少。具备致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胜,何况一个致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通过对这些情况对比分析,就足以得出来胜负的情形。

  智谋——“谋”而后动的“智”慧

  “始计篇”作为《孙子兵法》的第一篇,首先确定了“谋而后动”的战争原则。“始计篇”的名字,就表示了做一切事情的“起始”开端,首先就是要确定一套完整可行的“计划”。战争无策划不足以取胜,事业无计谋不足以成功。勇而无谋的人,做事必然处处碰壁,计划不周的人,做事必然捉襟见肘。

  春秋时期,孙子受伍子胥推荐,在受到吴王重用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进攻楚国。一直准备三年之后,孙子才开始拜将行军,正式进攻,最终,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舒国,吴王认为此时可以开始直接攻楚,孙武却认为准备还不够充足,计划也不够完备,因此说:“民劳,未可。”于是班师回朝,继续开始筹划和准备。这一准备就是六年,六年后,吴国国富力足,兵强马壮,孙子制定的进攻战略也已经完备,于是开始大举攻楚,直捣郢都,孙武最终立下不世之功。试想,如若吴王不听孙子劝告,未等到准备充分便贸然进攻强大的楚国,那么历史会不会改写呢?

  虽然这个假设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二战时期意大利的表现和结果,我们却可见一斑。

  在硝烟弥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意大利作为轴心国的一员而参战。然而,与凶残冷血的德国“纳粹”军团不同,意大利的战斗力,整体上远远逊于同时期的欧美其他大国。而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大利在战前的计划不够周密,准备不够充分。

  意大利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宣战之后才开始着手准备作战计划的国家。当时墨索里尼以一名发动暴动的投机者身份上台,并与德国法西斯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最终对英、法宣战。但是宣战之后,才开始计算自己的兵力与装备,在地图上思索自己的进军路线。另外,意大利拥有自己的空军,此时却发现了战斗机燃料不足。经过多方调查之后,终于找到原因:意大利军方根本没有为自己的空军配备燃料管理部门!堂堂一国竟然失误至如此,二战中意大利作战计划和作战准备的仓促和不足,可见一斑。

  正是由于二战中的意大利没有能够做到“谋而后动”,所以即使在与北非贫穷落后、部分军队尚在使用大刀长矛的埃塞俄比亚交战的时候,也要使用毒气作战才能够获胜,面对盟军的现代机械化部队,则更是一败涂地。

  孙子认为,有计划和没计划的人相比,有计划的人一定占有优势,计划周全和计划不够周全的人相比,计划周全的人一定占有优势。这句话听来浅显,但是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人。更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之中抱有的反而是这样一种心态:“不管行不行,试一试吧。如果能行最好,如果不行就算了。”正是这种心态,让很多人做事情难以成功。打败这种“看运气”的心态,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前进,而不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难以决断,徘徊没有目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即使计划周密的人,还有可能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一个不做计划或者计划不够周密的人,岂不是必定会“迎接”失败?

  古今中外的大小事情固然充满不同,但是其中的一些道理缺失想通的。比如,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要成功完成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前瞻性,因为每一个充分的准备都可能成为今后促使你成功的重要要素。因此,做大事需要有长远眼光,做小事需要有合理计划,做重要的事情要有完善周密的打算,碰到突发的事情要有提前准备。

  长远眼光、合理计划、周密打算以及面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准备,这四样在我们事业中甚至人生中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唯有拥有这些的人,才是真正的“潜力股”,才能够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并最终稳健地走向成功。所以说“谋而后动”,这个道理无论在古在今,都可通用。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是根据《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说,英雄也是可以造“时”“势”的。“时”便是时机,“势”便是形势。但是只听说过抓住时机,顺应时势,怎么可能造就“时”“势”呢?

  “始计篇”最后一段中,孙子说:“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意思是计划周全的人,获得胜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计划不够周全的人,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则会少一些。想要造就“时”“势”,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计划”。

  要知道,机会虽然稍纵即逝,但也是可以自己争取的,形势虽然变化无常,但是却仍旧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预测出来,真正的英雄,能够不断地为自己争取机会,并且逐渐改变自己所处的不利形势,最终使得自己获得优势。三国时期,刘备以一个卖草鞋、卖竹席的没落皇族身份,带领着关羽、张飞二人寻奔前程。这个时候,关羽的身份是“马弓手”,张飞的身份是“步弓手”,也就是说只是两名弓箭手,可以说形势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人十分不利,也基本没什么机会可言。然而诸葛亮见到刘备之后,却为他认真分析了“天下大势”,认为刘备可以争取荆州、益州,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想。当时卖草鞋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刘备能成功呢?没有诸葛亮,恐怕刘备就将失去崛起的机会,而没有刘备,则日后“三国”的版图就可能改写,可见不只是时势造英雄,英雄更要争取自己的时机,也足以改变眼前的形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较西方国家仍旧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日渐兴起的对家用轿车的需求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当时,进口汽车的价格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担得起的,然而中国国产家用轿车却也面临着非同一般的困境——资金不足、技术不够成熟、品牌不够响亮等等。

  那么,如何让中国的轿车走向市场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绞尽了脑汁。要知道,英美等国都有着悠久的汽车生产历史,美国更是被称之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而中国在建国初期主要侧重生产的是工业用的重型卡车和农业用拖拉机等。生产家用小轿车,不但技术上不成熟,生产设备也不对路。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了。这家合资公司中方、外方各控股50%,德国大众集团负责提供生产流水线、生产技术、培训工人等,中方负责厂地、宣传等事宜。多年以来,上海大众造就了无数的辉煌,生产出了被称为“家轿典范”的“桑塔纳”系列家用轿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大众的成立使得很多技术得以传入中国,并为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培养了无数人才。连德国大众的负责人也说:“我们没有想到,我们为自己培养了一个这么强大的敌人。”

  可以说,上海大众在中国家用轿车制造业形势变幻之间,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让自己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由此可见,有时候单单顺时应势还是不够的,优势互还需要运用自身的智慧,把握时代的脉搏,为自己开辟出新的道路、新的时势。

  可是,具体如何制造“时”“势”呢?《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已经指出,上下同欲、占据天时地利、将领有才能、而法度又能够得以实行的一方会得到胜利。想要造就“时”“势”,就要在这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使上下同欲,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最强大的力量;其次要懂得利用天时地利,并且有时候要懂得把不好的一面变成好的一面。另外,在领导者才能上,也要有与时俱进的进步,最后纪律也要在时间的考验下,不断得到加强。能够做到这些,便已经掌握了时机,并足以影响形势。

  曾经在一场博览会上,一家公司的展品被安排到了非常偏僻的角落。这样子怎么销售自己的产品呢?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绞尽脑汁,最终想出一条妙计——只做了很多卡片,上面标注出公司展品的位置,作为“藏宝图”,只要能够找到卡片上标注的展位,就可以获取一份小礼物,新颖的手段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很多人都根据小卡片的指示,以寻找上面的展位为乐,最终该公司的地理上的“不利因素”变成了有利因素,产品一炮打响。

  由此可见,只要好好运用自己的智慧,那么便不存在“命运多舛”一说。在现实生活之中,经常有人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推卸到没有机会、形势不好等问题上面。但是,这些真的足以成为不成功的借口吗?曾经有一个人每天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能够中彩票大奖,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很久,最终这个人终于忍不住向上帝发脾气:“上帝,为什么你还不答应我的祈祷?”这时候上帝在办公中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想中大奖,但是你能不能先买一张彩票啊?”机遇就像大奖,连彩票都不买的人,怎么能中大奖呢?不懂得自己争取机遇的人,怎么能成功呢?

  而且,形势永远是在不断变换的。在形势变幻中,往往存在这一种蝴蝶效应,也就是说,及时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有可能改变身边所处的环境形势。将萝卜放在水里煮,萝卜只会变软,但是将咖啡豆放在水里煮,却能得到一壶咖啡,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单纯顺应形势,等待机会的人,无非是随波逐流之徒。春秋时期的毛遂就曾经称这样的人是“因人成事”,若想获得成就,就要敢于利用形势,改变形式,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如此,才是“大将之才”。

  “厚积薄发”则“沛然莫可御”

  在中国的文化中,非常注重有“底气”。“底气”,指的就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相对而言,中国人崇尚谦虚,因此若是显现出“底气”的人,往往都拥有不止两把“刷子”。

  在“始计篇”中,孙子不仅仅着重讲述了策划和谋略,还强调了“底气”。“始计篇”的“计”这个字本身除了“计划”以外,便还有“计算”的意思。“计划”要考虑各种外界客观情况,来做长远打算;“计算”则是要分析自身的实力。一定要确定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才会有自己的“底气”,然后才能够谈得上去行军打仗。想要打仗,一定要积累自己的实力,想要胜利,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底气”。

  在战争中,这个“底气”有五条:道、天、地、将、法;有七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意思是说,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如果感觉在这些方面自身都比对手更加强大,那么胜利的机会就会很大,也就可以与之一战了。相反,如果在这些方面自身都不如对手,那么就应该先去强大自身,否则还要坚持一战,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春秋时代,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的实力和郑国相比远远不如,息国国王却要讨伐郑国,并召集大臣来商议。大臣们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问:“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我们出兵的名义是否正义?”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现在遭受到了失败,力量更是削弱,息国的亡国之日还会远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由此可见,“不自量力”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力不足,谋未定,却还要擅自行动,洗过最后迎来的只能是失败。

  无论在古在今,“厚积薄发”都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力量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底气”不是说有就有的。一时的自信必有无数的汗水“撑腰”。如果自己还不够强大,就要等待和争取自身的强大;如果准备还不够充分,计划还不够周密,就要花费足够的耐心去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要知道,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者需要的是“底气”,不是“胡吹大气”。

  在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成为对抗秦朝暴虐统治的最有力量的两股势力,而这当中,又以项羽的实力更为突出。刘邦自知自己力量还不够强大,而项羽是诸侯盟主,力量强大,士气正盛,不可与之争锋。因此刘邦在打下咸阳之后并没有与项羽翻脸,而是处处忍让,并且接受了部下“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建议,这个时候,刘邦可以说是还没有与项羽一决雌雄的底气。因此他选择不断地慢慢壮大自己,等到自己有力量了,再去和项羽一争高下。

  数年之后,刘邦渐渐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开始公开对抗项羽,到了“鸿沟之约”的时候,已经隐隐占据了上风,最终刘邦统一天下,而项羽则落个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结局。

  刘邦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无疑是他积蓄力量,强大自身的结果。战争初期,刘邦无论道、天、地、将、法都不如项羽,然而经过多年筹划,他渐渐转弱变强,最终拥有了一争天下的“底气”。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多年的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刘邦才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正是因为有了不断地“厚积”,最终方才成就了垓下之战“十面埋伏”的“薄发”。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要注重强大自身,做事一定要拥有“底气”。这种“底气”不只是靠着每天对着镜子说一百遍“我能行”得来的,而更多是源自于我们自身艰苦的努力,来自我们平常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来自我们日常积累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做事周密的计划和考虑等。做一件事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了足够的底气,就像已经把江水拦腰截断,建造成大坝一样,再把闸门打开,江水从上面倾流而下的力量才会把眼前的一切障碍冲垮。

  人们常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孙子兵法》讲究“以静使躁,以重使轻”,想要真正获得成功,就不能“根底浅”“腹中空”,而要厚积薄发,有底气在心,自然会“所向披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