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怎么养老
以社保制最健全的美国为例,尽管退休年龄在一再延迟,但社保仍然危机重重。2005年布什总统说:“2018年,社保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自那以后,社保缺口将逐年递增。到2042年,整个社保系统将被消耗殆尽,全面破产。”2010年美国许多州都承认,他们负担不起曾经许诺的养老金,要削减“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福利。现在美国国会希望立法将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但推迟退休年龄无疑将遭到公众的抗议,甚至引发社会动乱,比如2011年英国政府推出了退休金改革计划,就引发了200万人大罢工。
养老投资12345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的靠子女、靠单位的养老方式根本不足以使老年人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关注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的商业保险。资料显示,中国已于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突破16%,届时对养老金的需求将是目前的10倍以上。“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这种“421”模式在现代家庭结构中日渐典型。独生子女政策也在改变着中国的家庭人口结构,“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财政面临沉重支付压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不堪重负。很多工薪阶层也开始选择给自己购买养老保险,用他们的话说,“在相对宽裕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量力而行,为自己购买一份养老险,作为日后养老的经济补充。”需要提醒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这类产品有个特点,年龄越轻每期所缴纳的费用越少,如果想买保险则宜早不宜迟。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如社保)。
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如退休金)。
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如商业保险)。
1.了解社会养老险。目前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公式,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到底是多少,由以下五部分之和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加发金额。总的说,养老金高低,取决于消费者的缴费基数、缴费时间、退休年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年龄越大,到退休时得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缴费基数并非一成不变,是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的。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以后缴费基数也将相应改变。事实上,消费者的养老保险该缴多少钱,到了退休年龄每月能领到多少钱,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养老险是不具备人身保障的。
2.商业养老险也是投资。养老金的准备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安全性,二是收益性,三是稳定性。用商业保险的方式准备养老金,能够做到长期有计划的强制储蓄,保证积少成多,活到老领到老,不再担心长寿无依靠,安全稳定,收益年年增长,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养老商业保险其实属于机构理财,本身就是组合投资。证券投资风险很高,行情随时变化,能确保用钱的时候就是价格最高、市场最好的时候吗?养命的钱是不能拿来赌的,只有把保底的钱准备好了,剩下的怎么变才能不会担心了。至于房产,谁愿意把最后的栖身之所随意换钱呢?银行固定储蓄采用单利计息,且利息随时波动,根本就不能低于通货膨胀。
3.按“原则”投保。购买养老险时一定要搭配一些意外、大病保险,才能真正抵御风险。另外,购买养老险应当遵循滚动投保原则。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传统养老险和两全险。购买后者,无论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身故,还是保险期满依然健在,保险公司均要返还一笔保险金。不论在何时投保养老险,都不应考虑存在是否划算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的收入有个合理的规划,即如何将自己的收入合理地分配到未来没有收入的那些岁月,以保证即使以后没有收入,也不会使生活质量受太大影响。
4.通胀风险的控制及险种选择。在选择养老保险时,可优先考虑分红型养老保险,其次可关注万能型终身保险,且要注意待选产品保障侧重点的不同。分红型寿险和健康险受利率影响较小,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万能型保险虽然受利率影响较大,但其利率采用复利计息,再加上长时间积累,将来养老金会得到保障的。
5.“养老”要趁早。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有投保年龄限制,一般55岁以后很难投保养老险,即使能够投保,难么投资成本也很大。因此,早日投保,保费也会相对便宜。买保险要与自己的年龄、人生阶段、身份相匹配,做到量力而行。购买保险要根据人生各个阶段做好计划,从保费支付角度而言,为了确保生活不受影响,不能盲目购买保险,年缴保费支出一般不要超出自己年收入的20%。
养老保险
社保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公积金等等,下面我们就单看养老金。
养老金分两种,一种是单位缴纳部分占工资的20%(上海是22%),一种是个人缴纳部分占工资的8%,其中单位缴纳部分和你无关,全部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其实就已经花掉了,给现在的退休人员支付了养老金),个人缴纳部分进入个人账户。
如果你缴纳时长不满15年,那么你就无法享受养老金待遇,你可以将个人缴纳部分一次性领走,单位缴纳部分由于已经花掉了,所以跟你也已经没关系了。
假设你已经交满了15年,按照现在的规定有权利拿钱了,那接下来就是退休之后如何领钱的问题。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现在是74岁,你60岁退休的话,14年是168个月,到时候你每个月能给拿的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除以168,每个月领取1/168的个人账户余额。另一部分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其中的×是指你交养老金的年限,如果你只交了18年,那就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18%。15年这个最低限制未来也有可能提高,比如提高到20年。
假设小白领王三在北京工作且长期定居,月薪是一万元,连续交满了30年养老金,那么他交的总额是:10000×28%×30×12=100万,个人缴纳部分是29万。等到他退休了,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除以168,也就是1700元,另一部分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0%,因为他交了30年,4672×30%=1400.两者相加是3100元。这就是他每个月能拿到的养老金。
“养老”理财产品面面观
目前“养老”性质的理财产品特别红。而养老理财与普通理财不同的是以稳健和保本为主,并通过长期、低风险和较高回报的特点来跑赢通胀,保障退休之后的开支。目前,养老保险、银行养老理财、养老基金琳琅满目,究竟哪些产品能真正满足养老的需求?
新旧养老保险换汤不换药
以前,个人补充养老保障最常用的手段是购买商业保险。2012年,个人养老保险种类与传统的单纯养老保险产品相比,功能更趋多样化。除了具备目前市场上理财型分红保险“快速返还”等一些基本特征外,还增加了重大疾保费豁免和年金双倍给付功能。
新型的养老保险虽增加了功能和提高了保障的范围,但仍然没有摆脱收益率偏低的诟病。从缴费到领取养老金,时间跨度可能相隔10年~20年乃至更长,这期间投资者不得不考虑投入保费与领取养老险的收益关系乃至通货膨胀的风险。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一般为2.0%~2.5%,其收益甚至低于银行存款,亦无法抵御通胀风险了。
传统型养老险只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分红型养老险保底利率通常低于传统型养老险,只有1.5%~2.0%,但可以享受额外的不确定的分红收益,不过分红型保险费率相对较高,适合追求超额收益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越早领取养老年金,费率越高,对于分红型养老险来说,投资回报率也可能越低。
银行养老产品重“噱头”轻实质
为了打破“养老”只能依靠保险的这种单一局面,许多银行也将获取稳定长期回报的养老投资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目前,养老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介于4%~5%之间,多为短期理财产品,而养老理财更应关注长期养老理念之实,而非一些打着养老之名的短期产品。从本质上看,养老型产品的门槛、风险、期限、收益等都是与现有理财产品区别不大,只是更加强调安全性、“保本或者略有盈利”,照此来看,目前多数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还只停留在宣传噱头上。
不输五年期定存的养老性理财产品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热销的同时,基金也没闲着。
从目前看,想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同时收益不输五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具有此类“养老”性质产品的有国债、长期定存和低风险的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有部分积蓄丰厚的老年人,也可以选择银行发行的养老信托产品。这类信托产品期限较长,到期返本,更方便老年人。此外,长期年化收益率跑赢五年定期存款的债券型基金,也可以作为养老产品的投资标的。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养老保险之外,其他的“养老”产品多为近些年的新产品,投资者在投资养老产品时,更要注意产品本身的收益、风险等因素,千万不要只重“养老”,不重“产品”。
养老理财N种方式如何挑选
国债和定存最稳健
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任何一种理财方法都不如存银行和买国债来得踏实。国债又被称为“金边债券”,国家发行,比较安全;定期存款也同样是最稳健的投资产品。
国债种类很多,如凭证式、记账式等,但期限多为3年期、5年期、10年期甚至更长。不过,国债的收益率相比同期限存款利率稍高,因此也受到很多老年人的偏爱。前不久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凭证式国债利率分别为4.76%和5.32%,比目前央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25%、4.75%,分别高出0.51%和0.57%。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央行实行了新的“利率政策”,部分中小银行将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这样3年期及5年期的定存利率就达到了4.675%、5.225%,与国债相差无几。
国债与定存虽然是比较稳健的养老方式,但是这类养老产品的流动性比较差。国债不可以提前赎回,而定存一旦提前支取,就要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利息。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更灵活
目前中国实现养老保障的模式较少,面对这一广泛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已将触角伸向“养老”市场,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了养老产品。
这类养老理财产品基本只针对老年客户发售。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最低门槛为5万元,部分养老产品只面向高端客户,普通客户难以申购。在期限方面,如:上海银行的养老产品期限大多为6个月到1年、华夏银行为4个月、招商银行为3年。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的金颐养老理财计划以91天为一个投资周期分段计息,若客户不赎回,资金将自动滚入下一周期,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长期并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投资渠道。
目前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多数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等低风险资产,符合养老产品“安全”的概念,预期收益率也比普通债券类理财产品更有吸引力。但目前银行发行的养老产品期限普遍偏短,到期后需要老年人主动申购下期产品,操作繁琐且难以达到长期理财的目的,因此,选择滚动型养老理财产品较为适宜。
信托产品收益较高门槛也高
除了理财产品外,通过信托产品为自己赚取养老金也成为部分高端人士的选择。国内首款老年保障性信托产品诞生于2011年7月,为“元勋居养老年保障性(信托)基金”,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维权基金与北京沣沅弘投资有限公司、中融信托等金融机构联手推出,门槛为50万元。随后,华宝信托、上海国际信托等信托公司也推出了养老信托产品。
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和起点普遍偏高。目前以100万元起点的信托,1年期预期平均收益在9%~10%。另外,信托是一次性投入,期限固定、中间环节较少,收益按年分配,到期返本,中途无需其他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方便。
信托与许多银行理财产品一样,不承诺保本保息,但信托作为一种固定收益类产品,实际上有按期并按预期收益率来兑付的刚性要求。因此,投资者在投资信托产品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实力强、业绩优秀、重视风险控制的信托公司,选择风险小、还款来源和抵质押保证充足的信托项目。
实物黄金可适当配置
虽然“金本位”时代早已告终,但黄金这个昔日的“货币之王”的地位依然稳固。黄金具有抵抗通货膨胀的长期保值功能,因此,投资实物黄金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养老方式。
目前投资金条的规格主要有10g、20g、50g、100g等。目前10g投资金条的买入门槛在3600元左右。从2008~2011年,仅3年的时间,金价涨幅高达196%,收益翻倍增长,成为近年来最保值最赚钱的投资品种。鉴于黄金的避险及保值功能,普通投资者可以用手头的闲钱或者准备养老的钱购买黄金,将自己财产的1/4或1/3变为实物黄金。
实物黄金投资占用资金量大,资金流转周期长,适合资金量大的长线投资者。但黄金已经历了10年的牛市,从去年登顶1920.3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黄金时常出现宽幅震荡行情,因此黄金投资者在购金的时候不能冲动,应分批入市。
按揭养老尚待时日
“按揭养老”是近年发展起来比较“时尚”的养老方式,但要让国内的老年人接受还尚待时日。
一些银行面向中老年客户推出了专属借记卡,就包含“按揭养老”业务,即老年人本人或法定赡养人可以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养老。银行核定贷款额度后按月将贷款资金划入指定账户,借款人只需按月偿还利息或部分本金即可。按月偿还的利息或本金金额,银行在发放养老金前扣除,贷款到期后再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不过,养老人本人须年满55周岁,并且拥有2套或以上住房。
“按揭养老”也可以看做“以房养老”的另一种方式。传统的“以房养老”就是将手中多余的房产进行出租,然后通过房租养老,而这种新的模式类似于国外广为人知的“倒按揭”。但是由于国内比较传统的观念,这种“按揭养老”方式并不能让很多人接受,更多的老年人还是希望通过存款、理财、退休金的方式养老。
丁克族如何趁早积攒养老金
45岁的老张是典型的小城市“丁克”家庭,夫妻二人没有孩子。老张下岗后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月收入1000多元;妻子40岁,下岗后在一家商场干促销员,月工资800多元,目前有存款2万多元。自有一套70平方米的回迁房。老张单位还好,上了养老保险,妻子是临时工,没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养老保险自己缴。两人现在最担忧的是医疗保障。目前他们办的是居民医保,大病住院可报销50%左右,门诊只有60元的看病金额。想请教专家如何积攒养老金安度晚年。
号脉问诊
老张夫妻二人生活在小城市中,相对来讲日常生活费用的支出水平略低于大中城市。家庭风险保障比较缺乏,急需完善改进。
从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来看,虽然尚无负债余额,但资产略显逊色,仅有2万多元的存款和70平方米的安居房固定房产。
对症下药
投资规划:根据张先生家庭情况,建议不要投资较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要以稳健、保守的投资策略为主。
建议老张可以考虑将这2万元存款取出转投入到银行定期推出的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中,相对于银行储蓄来讲,在利息收益上还是略高一筹的。
其次也可考虑选择购买国债,国债从其安全性、流动性的角度考虑,完全符合老张家庭的投资属性。
另外,货币型开放式基金也不失为在风险收益权衡考虑后的较佳投资选择(每月结余30%后的一半左右金额用作定期投入),特别是它以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用、管理费用相对其他类型基金较低的优势特点著称。但投资者要承担不确定的利率风险。
保险规划:由于老张夫妻的年龄条件在投保个人商业保险下,无优势可言,特别是像医疗费用报销的险种,保险费用很是昂贵,再加上保险公司一些“起付线”、“免赔额”等条款的限制,显然得不偿失。在这里,建议自建一个家庭专项“医疗账户”,即从每月的结余中拿出55%左右投入到该账户中,可选择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兼顾的投资品种。
退休养老规划:以现在3.5%~4%的养老金增长率来看,退休养老的筹划不当将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以每年约2160元的保费支付水平,投保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一般以万能型、分红型的险种为主),交费期限不要超过15年,尽量不要选择有因被保险人在保障期间身故,便停止年金支付的条款约定的保险产品,待到夫妻双方退休时,便可领取养老金。
给父母的退休理财规划
现在年轻人工作忙,很少关注父母的生活状况,不了解他们的生活支出状况,以及他们担心什么。所以经常回到家里和父母聊聊家常,问问他们的担心和想法,不仅可以帮助你为他们做好退休后的理财规划,更可以和父母多些交流。
建立保险规划
在做任何理财规划时,保险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项目。子女长大成人后,不仅经济收入超过了父母,也有了自己的独立决策能力。孩子们开始担心父母未来的健康和养老条件,觉得需要给他们购买一份保险。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在一个家庭中,往往是父母先为孩子购买保险,然后再考虑自己的保险。而当子女长大成人后,为自己的父母选择一份合适的保险,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则是让父母们欣慰的做法,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很多细心的子女都打算为曾努力赚钱、辛苦奔波的父母们准备这样一份贴心的礼物。
为老人进行保险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意外伤害医疗和住院医疗保险,两者可以帮助提高因意外急诊或患病住院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且费用不高。但这两个险种通常有投保的上限,最高的投保年龄一般不会超过70岁,很多公司还会要求住院医疗保险在第一次投保时不能超过60岁,另外投保时已经患有的疾病及其可能一起的并发症都会作为除外责任,不予承担。对于重大疾病保险,如果老人已经退休,且未曾购买过商业保险,此时再购买已经非常昂贵了,因此以应急准备金的形式,应对严重疾病导致的大额费用支出。
方法一:转求其他理财方式
“保费倒挂”没必要,一时又找不到适合父母的产品,当然只能放弃保险,转而寻求其它储蓄型的理财方式,为父母积攒养老所需费用。
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丰富,各类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低风险债券、外汇理财都可以成为孝子们为父母攒钱的渠道,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方法二:尽量选择缴费期长的寿险
如果子女本身倾向于为父母投保,那么在购买这些昂贵的保险的同时就要注意选择期缴方式,而不是一次性付清保费,这样就摊薄了保费,等于增加了保障功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没有提供较长的缴费期,投保人不得不选择10年、5年等较短的缴费期,每一期的保费比较高,付出的保险费可能很快就与提供的保险金额等同。因此要尽量选缴费期较长的产品。并且单纯的寿险可作为主险投保,将意外险作为附加险投保,费率会更优惠。建议主险也尽量选择较长的缴费期。
方法三:子女加强自我保障
面对老年人昂贵的保险金,还有一种家庭保障安排技巧,就是让中年父母和子女“按比例分成”。因为这类家庭的子女工作年限较短,虽然工资高于父母,但经济能力还不足为全家都购买到足额的保险,所以不妨让已成年子女保“大头”,母亲或父亲保“小头”,既能让保费成本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又让全家都有基础保障,尽量分散家庭经济风险。
我们可以为自己选购较高额度的意外险,并搭配足额的医疗或大病险,然后为父母安排中低额度的医疗保障或基本社保,而不要给自己太大经济压力。
这种保障安排方法其实是把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作为总体,子女为自己买足保险,万一发生意外能有足够的经济保障,那么也相当于“省”下了一笔钱可以为父母养老所用。
养老生活费用
养老涉及时间很长,养老费用的问题较为复杂,父母现在的积累状况、退休后的收入状况、日常的支出需要、通货膨胀率、预期投资收益率以及计划规划时间等众多因素决定了到底需要多少养老费用。在确定了预期的投资收益后,还需要选择适当的产品组合以实现预期,因此,寻求专业的理财规划人员的建议和方案,是实现制定完整、可行的养老生活费用规划的最佳途径。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计算养老费用:
其一,以先假设计划养老的年限,未来的预期收益,计算退休后每月可支配的养老金额;其二,先假设计划养老的年限,退休后每月期望的养老金,来计算目前的资金用作养老,计算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需要达到何种水平才能达成该项的养老计划。
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养老险产品还是很多的。而各类养老保险各有所长,投保人在购买时还是可以考虑相互组合,以取长补短。通常来说,养老险买得越早,则投保人的负担相对较轻。因为保险公司最终给付被保险人的养老金是按保费的复利计算产生的。所以,投保人的年龄越小,储蓄的时间越长,在相同保额下,所缴纳的保费也就越少。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空账积累的数额越来越大,养老保障基金的支付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有社保的人,本以为每月按规定缴纳养老金便会衣食无忧,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面对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保险制度潜在的风险日益暴露出来。
目前,在中国,“421”的家庭模式普遍存在于当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夫妻二人同时承担双方四位老人的养老责任。因此,养老问题日益成为每个家庭最大的困惑和首要的压力。作为子女,合理帮助父母做好退休后的理财生活规划,不仅可以实现自身财富的增值,也可以减轻自身的负担,同时更是一种孝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