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春秋]孙子
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艰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微的事情往往指向最高大的目标。--[英国]莎士比亚
1931年2月,蒋介石组织了二十万大军卷土重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无疑,这次他又遭受了惨败。只有三万多人的红第一方面军,是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呢?那是因为红军拥有了“顺风耳”--无线电队,从而知己知彼、克敌制胜。
其实,红军的“顺风耳”还是蒋介石“送”的呢!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红军缴获了敌人的收报机和发报机,两名报务员也投诚参加了红军。毛泽东、朱德对此十分重视,指示立即成立红军的第一支无线电队。
第二次反“围剿”战斗打响后,按照毛泽东“拣弱的打”的战略安排,红军准备从富田地区的敌军王金钰部打起,向东横扫,击破敌人的“围剿”。然而,王金钰部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硬攻,红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上都处于劣势,很难取胜。于是,毛泽东、朱德指示红军在离富田20公里的东固集结,长时间隐蔽,耐心等待时机。
这其实是一招“胆大包天”的险棋。因为东固的西、北、南三面皆有敌军,且相距不过数十公里,一旦走漏消息,红军就将陷入三面夹击之中。然而,红军3万多人在东固集结二十多天,近在咫尺的敌人竟然因为轻敌而毫无察觉。
一天黄昏,红军无线电队截获一份重要情报--王金钰部第二十八师将于第二天清晨出发前往东固。敌军一直认为红军没有电台,他们甚至肆无忌惮地使用明码通话。
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立即被送到了毛泽东和朱德那里,他们当即拍板:红军从东固三面敌军之间25公里的空隙中隐蔽西进,以两翼包抄的形式攻击行进中的第二十八师,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拂晓,以为红军还远在宁都,毫无戒备的第二十八师大摇大摆地向红军的阵地开进来了。随着一声炮响,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轻重机枪和步枪交叉攻击,将敌军紧紧围住。红军指挥官黄公略一声呐喊:“冲啊!”上万名红军战士跳出密林,像猛虎一般冲向敌阵。真是“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第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根本来不及部署抵抗,敌军顷刻间分崩离析,被打得落花流水,惊呼道:“你们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吗?”大约到下午3点,这个一万多兵力的第二十八师被全部歼灭。
“点评”此仗胜利后,红军由西向东横扫,短短半个月之内,五战五捷,歼灭敌军3万多人,以排山倒海之势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也是我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对我党我军军事思想的形成和日后的用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