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参考文献

  [1]John Aubrey Douglass。The California Idea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1850-1960 Master Plan[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Neil J。Smelser,Gabriel Almond。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3]John R。Thelin。A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4.

  [4]Philip G。Altbach。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5.

  [5][荷]佛兰斯F。范富格特,王承绪等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王道余译,周满生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9]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姚本先,汪海彬,王道阳。1987-2008年我国安全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9,29(4):93-96.

  [1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2]胡建华,周川,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5]方展宏,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16]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8]黄建如,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社会之需-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2(7):45-46.

  [19]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4-6.

  [20]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88-193.

  [21]邓晓春。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布局结构的研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l):22-25.

  [22]董泽芳,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25-30.

  [23]李严,调整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9(2):46-48.

  [24]朱先奇,积极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中国教育结构体系[J],理论前沿,2002(2):8-10.

  [25]文东茅,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毕业生就业[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4):81-84.

  [26]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7]练晓荣,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协同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28]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9]曾昭轰,对江西高等学校结构调整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9-123.

  [30]黄亲国,丁群安,陶友青,大众化北景下江西高等教育层次及科类结构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2-67.

  [31]欧阳侃,江西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22-127.

  [3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音版)[M],长沙:岳麓书社,2006.

  [33]张炎,夏承焘校注,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4]魏宏森等,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5]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乌杰,系统哲学(第四章),[DB/OL]。http://www。wujie。org/wenku/xitongzhexue/4.asp,2007.

  [37]齐亮祖,高等教育结构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

  [38]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9]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58.

  [41]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2]钟玉海等,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5.

  [43]教育部人事厅,教育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0.

  [45]魏宏森等,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六卷)[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7]张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8]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省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49]钱学森,论系统工程[C],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

  [50]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1]李静,基于差异化战略的大学定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52]闵家胤,系统和系统科学[J],系统科学学报,2011,19(4)。

  [53]叶立国,国内外系统科学文献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

  [54]《钱学森书信选》编辑部,钱学森书信选(上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55]魏宏森,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设想[J],系统科学学报,2013,21(1)。

  [56]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2001.

  [57]魏宏森 现代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J],哲学研究,1982(5)。

  [58]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59]申仲英,系统中的结构与功能[J],哲学研究,1983(8):42-48.

  [60]宋秋蓉,[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思想及其启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4):84-87.

  [61]曾卫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62][西德]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6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64]钟海秋,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高教服务体系的现实问题[J],高教论坛,2004(4):76.

  [65]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4):14-16.

  [66]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6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68]冯立新,孙勇,调结构的关键是改体制--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4)。

  [6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授权审核制度[[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19/200506/7301.html,2014-11-07.

  [70]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D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dfrd/jiangxi/2007-01/23/content_357062.htm,2007-01-01.

  [71]半岛网-半岛都市报,民办院校招生乱象调查[DB/OL]。http://bddsb。bandao。cn/data/20120724/html/41/content_1.html,2012-07-24.

  [72]王骥,吴立保,省级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1(8)。

  [73]黄子杰,程广文,区域性高等教育规划意义及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74]刘俊荣,结构概念的再解读[J],系统科学学报,2010(4)。

  [75]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

  [76]张国强,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历史脉路[J],现代大学教育,2011(4)。

  [77]张国强,论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与调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8]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8):72--77.

  [79]刘青秀,贾云鹏,关于实施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80]王骥,吴立保,省级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1(8)。

  [81]罗良针,周姗姗,张阳,省域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4(12)。

  [82]荣跃明,区域整合与经济增长 经济区域化趋势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8.

  [83]戴永安,张曙霄,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化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城市经济效率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1(6)。

  [84]潘懋元,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可行性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0(5)。

  [85]周桂钿,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大一统论[J],中国哲学史,2007(4)。

  [86]章仁彪,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J],复旦教育论坛,2005,3(3)。

  [87]张阳,罗承选,大学第四功能之辨[J],高教探索,2009(1)。

  [88]麦可斯。2013年就业蓝皮书连连看之三[DB/OL]。http://www。mycos。com。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ID=10899,2013-06-09.

  [89]麦可斯。2013届毕业生签约分析[DB/OL]。http://www。mycos。com。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ID=10906,2013-06-28.

  [90]麦可斯。2012届不同专业大学生签约质量分析[DB/OL]。http://www。mycos。com。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ID=10513,2012-04-10.

  [91]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著,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2]\[加\]约翰范德格拉夫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3]王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9(6)。

  [94]马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

  [95]曹淑华,高等教育体制分权化改革的理论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1)。

  [96]卢勃,试论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问题[J],高教探索,2006(1)。

  [97]周三多,管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2.

  [98]乌杰,系统辩证论纲要[J],系统辨证学学报,1993(1)。

  [99]谭卫和,袁旦,李宁生,关于社会系统层次性的初步设想[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85,3(2)。

  [100]魏宏森,曾国屏,系统的基本规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4)。

  [101]沈小峰,王德胜,系统层次律是自然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J],人文杂志,1985(2)。

  [102]教育部人事厅,教育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3]王少媛,高教强国战略与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104]王少媛,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105]王少媛,协同发展:产业集群背景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3(2)。

  [106]王少媛等,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的新思路--基于辽宁的案例研究[M],沈阳: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107]新华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7-04/29/content_6044684.htm。

  [108]中国日报网。2012-2013年美加州经济发展形势预测[DB/OL]。http://microreading。chinadaily。com。cn/hqcj/gjcj/2012-08-23/content_6803787.html

  [109]陈慧娟,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现状、经验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1.

  [110]加州高中教育后教育网站[DB/OL]。http://www。cpec。ca。gov/StudentData/StudentSnapshot。ASP?DataReport=1.

  [111][美]约翰道格拉斯,周作宇等译,加利福尼亚思想和美国高等教育-1850-1960年的总体规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12]Clark Kerr。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Issu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ate[M]。New York: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113-116.

  [113]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5.

  [114]John Aubrey Douglass。The California Idea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1850-1960 master plan[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246.

  [115]王道余译,周满生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6]马崇刚,从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看我国高校分类定位问题[D],西安:西北大学,2008:15-17.

  [117]The 1960 Master Plan[DB/OL]。http://sunsite。berkeley。edu/~ucalhist/archives_exhibits/masterplan/1960.html。

  [118]Major Features of the California 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DB/OL]。http://www。ucop。edu/acadinit/mastplan/mpsummary。htm

  [119]The 1960 Master Plan[DB/OL]。http://sunsite。berkeley。edu/~ucalhist/archives_exhibits/masterplan/1960.html

  [120]John Aubrey Douglass。The California Idea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1850-1960 Master Plan[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21]Charles J。Falk,Th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alifornia,Harcourt,BraceWorld,Inc。,1968.

  [122]Roy W。Cloud,Education in California:Leaders,Organizations,and Accomplishments of the First Hundred Year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123]胡振敏,美国加州高等教育考察报告[J],高教探索,2000(1):80.

  [124]George A。Baker III,Judy Dudziak,Peggy Tyler。A Handbook on the Community College in America:Its History,Mission,and Management。Greenwood Press,1994,p。219.

  [125]杨振宇,李慧清,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变迁[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6)。

  [126]Monroe E。Deutsch,Aubrey A。Douglass,George D。Strayer,A Report of a Survey of the Needs of California in Higher Education,Legislative Interim Committee on the Survey of Higher Education,1948,p。1.

  [127][美]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陈恢钦,周京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28]马万华,功能分层: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的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2008(2):60-62

  [129]黄莹,美国州立大学总校管理体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130]甘永涛,美国加州社区学院治理结构的模式转换--从“政府时代”走向“平民时代”[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86-89

  [131]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加利福尼亚总体规划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http://www。ucop。edu/acadinit/mastplan/mpperspective。htm。

  [13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55.

  [133]李德贵,李坚,系统结构功能理论的扩充[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9):324-326

  [134]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1:67.

  [135]Kathleen Maclay,Clark Kerr’s Legacy:1960 Master Plan transformed higher education,taken from URL:http://www。berkeley。edu/news/media/releases/2003/12/03-master。shtml,2003.12.3.

  [136]佘甲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研究及启示[J],教育管理,2008(7):24.

  [137]邹放鸣,美国加州的高等教教育体系概观[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0-87.

  [138]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151-152.

  [139]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3):81.

  [140]杨彬,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功能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3):73-76.

  [141]王硕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40-44.

  [142]雷敏,分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美国加州大学系统为例[J],高教探索,2007(3):21.

  [143][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3):3l。

  [144]杨晓波,责任与自治:美国公立高校和政府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3(3):102-106.

  [145]周爱珍,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对黑龙江高教强省的启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19-20.

  [146]陈超,大众化前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89-94.

  [147][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48]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7.

  [149]金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百年寻根[N],中国教育报,2008-6-12(8)。

  [150]新世界数字出版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EB/OL]。http://www。nwp。cn/book/720_34418.shtml。

  [15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201101/114581.html。

  [152]新华网,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11-04/25/content_22604972_1.htm。

  [153]何晓雷,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研究[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江苏南京,2010:372.

  [154]刘小强,美国加州1960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一个成功范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2):101.

  [155]周建民,陈令霞,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之评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2):137-138.

  [156]周满生,避免高校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N],中国教育报,2006-01-06(6)。

  [157]马小健,美国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高教学刊,2002(5):48-51.

  [158]陈厚丰,在分类基础上 引导高校科学定位[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9.

  [159]朱艳,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160]黄家庆,地级市政府管理所属高校的权责及其履行探析-以广西钦州市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1)。

  [161]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与科类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62]中国教育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B/OL]。www。jyb。cn,2009-09-09.

  [163]张正义,霍晓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与创建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

  [164]赵义华,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问题--一个分析框架[J],高等理科教育,2011(1)。

  [165]杜希民,于东红,高等教育结构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1)。

  [166]刘尧,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评论[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299-322.

  [167]尹坚毅,湖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与调整方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68]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战后国际教育思潮发展历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169]吴遵民,现代中国终身教育论:中国终身教育思想及其政策的形成和展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3.

  [170]邹珊刚,黄麟雏,论系统的整体性[J],科学经济社会,1983(1):31.

  [171]邬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到底意味着什么[J],哲学动态,1992(6):15.

  [172]魏宏森,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84(1):21.

  [173]肖玮萍,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2):90.

  [174]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75]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76]吴岩,刘永武,李政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77]于文波,江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5(11)。

  [178]Gunnar 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Gerald Duckworth,1957.

  [179]李朝晖,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J],江苏高教,2003(3):9-11.

  [180]闫卫华,蔡文伯,构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24-28.

  [181]陈杰,许士荣,浙江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思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61-369.

  [182]周航,浙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16-18.

  [183]江小明,关于高等教育分类及应用型大学定位问题的一点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05(3):6-10.

  [184]陈国良,董业军,李芙蓉等,高教布局结构调整与高校特色研究[R],上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9:140.

  [185]欧阳侃,江西高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123.

  [186]谢维和,文雯,李乐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187]苏娜,陈士俊,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47.

  [188]袁蕾,高等教育学科差别定价问题探析--促进基础学科发展的教育经济分析[J],高教探索,2010(3):69.

  [189]韩延明,高等教育学新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190]董泽芳,李晓波,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29-33.

  [191]王娜娜,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09.

  [192]姚小英,江西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研究[D],福州:厦门大学,2007.

  [193]谢秀英,论市场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159-163.

  [194]代蕊华,沈玉顺,高等学校的空间布局与教育的公平和效率[J],高等教育研究,1998,(4):35.

  [195]顾建军,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17.

  [196]刘振,两所大学成立研究生院[N],西安晚报,2012-06-18(07)。

  [197]张小兵,蔡高堂。WTO呼唤江西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239.

  [198]徐书生,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1):48.

  [199]贺建清,与江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江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09(2):27.

  [200]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07.

  [201]刘建林,卞民德,这里的毕业生,很紧俏[N],人民日报,2010-08-06(12)。

  [202]蔡克勇,赵伟,对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探讨[J],高等教育学报,1987(8):20-33.

  [203]孙忠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9-12.

  [204]黄少平,刘金玉,冯孟,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4):86.

  [205]杨晨光,江西省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在2011年开了个好头[EB/OL]。http://www。jxbsu。com/show。php?contentid=8175,2011-03-14.

  [206]朱虹,论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2,(7):5.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