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姓杨,名杨波,他是伴随着不同的外号成长的。
在部队当兵的时候,那是个全国上下学毛选的年代。他屡次当选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一本《毛主席语录》背个八九不离十。“老三篇”是倒背如流。出口言必“马列”,张嘴便能引用《毛主席语录》哪一页哪一段“毛主席说”。而且言行一致,在思想和工作上都称得上是学毛著的典范。争做好人好事,勤劳吃苦。在学习讨论中,那心得体会是一套一套的。在那个思想和精神要求很高的年代,他的外号叫“杨马列”。
他由于表现突出,很快就提干了。后来从山区调到了武汉这个大城市,当运输队的连长。一些战友及他们的老婆孩子探亲,便大多在他那落脚。因为从部队往返家乡都要到武汉转车。有不少军嫂是不相识的。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他便叫人手里拿张《人民日报》作为接头记号,弄得像是地下工作者似的。我便是那个跟他接过头的人之一。那时,有人叫他“杨中转”。
“杨中转”的身份让他在战友里名气更大,他迎来送往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即使探亲回家,也不得自在。那时的交通和物流都不发达,各地的土产便显得十分贵重。托他带东西的、托他带老婆孩子的都有。有一年探亲,他带着一大堆行李(战友托他捎回家的礼物)和一大堆人(战友的老婆孩子丈母娘)到了九江。没想到老天爷恶作剧,突然下起了大雪,没有了回去的车。如果是他一个人可以转道回去,但是带着这老老小小的,又是转车,又是步行,加上大雪纷飞,肯定是不行的。九江为数不多的几个小旅社都已客满。他只得找到厂里的同学,把她们分开来搭宿,自己也挤在同学一张床上。每天天不亮,就步行十多里地雪路,到汽车站买票,天天都扑空。车不通,就这样困在九江好几天。回到家后,又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地送东西,有的人家住在乡下,要骑几十里地。临返部队时,又到一些战友家,问有没有什么要捎回去的。战友的信任没有让他觉得麻烦,他有一种被信任的自豪。
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县城的他,分到了公安,干上了刑警。可能因为他特别爱钻研,智商也不低,遇上个难案大案,便是着了迷似的,喜欢啃硬骨头,有着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的劲头。因而,破案率高,在业界小有名气。不久当了个大队长,还有个响当当的外号,“杨神探”。
近些年,从工作岗位退居二线的他,和老乡、同学、战友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常常被人叫作“开心果”。
尽管他不怎么能喝酒,但酒桌上的他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笑声。他会主动自觉地揽上主持人的角色,喜欢一板一眼字正腔圆地说话,时不时会来一些流行的段子。来,来,来,大家肃静,听我念:“我们要坚决打破老公终身制,实行小白脸股份制,引入先生竞争制,推广情人合作制,实施靓仔轮班制,外加红杏出墙合法制。”大家起哄,让你老婆先带个头吧。他说:“别急,别急,还有呢,希望大家对照,自己属于哪一类:十类人不宜作大官,一酒量小,二话少,三钱少,四关系差,五疾恶如仇,六才华横溢,七学历太高,八胆小,九性功能差,十有姿色不肯献身。”立马有人说他定是第九条所致没能当上大官,也有人说第五条才是他的致命要害。有时,他也会献上一首歌,或表演一个节目。把气氛搞得很是热烈。对于大家议论的事情,他喜欢分析并总结性地发言,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于是有了外号“理论家”。我们说,论你这个水平,在这里跟大家一二三太屈才,应该到中央给领导上课去。大家吃饭的时候,他一般尽忙着说话,等大家吃完了,他才慢慢吃。有一次,吃过饭要打牌,这些人故意地对他吆喝着:“别吃了,别吃了,吃那么多干吗,三差一呢。”她老婆就很认真又心疼地说:“你们也太不应该了,饭都不让人吃饱。”大家更是乐了。由此,大家都喜欢跟他玩,每逢酒宴和集会的时候,喜欢找到他,和他坐一个桌子。
有一次在饭桌上,他得意地告诉大家,你们知道吗,我又有了一个外号“少妇杀手”。一些知情人就揭发,太吹了,哪是少妇,都是四五十岁的半老徐娘。杨波的男朋友男同学多,女朋友女同学也多。他在学校的时候,因为成绩优异,当上了三个杠的大队长,由此还跳了一级,便多了一届同学。他的高年级同学女多男少,又聚得多。我们说他是宝哥哥,林妹妹一大堆,怎么忙得过来。尽管他在女人堆里混,但没有一点嫌疑。坦荡而又乐观的他,有一种让人信得过的人品。他的自誉自夸,弄得满桌子的女人都来给他敬酒,他也洋洋得意乐呵呵地应付,后来招架不住了,便订下规矩,坚持少妇标准,四十岁以上的一律不喝。
在同学中,尤其是林萍,每次同学相聚,她对杨波的夸赞之词铺天盖地,用“歌颂”一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弄得同桌的男同胞总是眼红吃醋。也许是因为她在省城工作,一年才回来一次,要“集中火力”“攻击”。他说杨波不仅读书好,工作好,人缘好,最最大的好,是对老婆好。这些年,就没听到他有任何绯闻。大有一种要把他树作模范标兵的意思。想想也是,如今,但凡带了一个长字的,要没一点绯闻,还真是凤毛麟角。女人们喜欢他,就是把他当作哥们似的。女人们对他信任,没有任何防范,是因为他在这帮人心目中像个道德君子。
他凭着在学校练就的组织力、号召力,加上他的似火的热情,实际上成了同学战友的召集人。远道来了朋友,他是信息的最早知情人,呼呼地把人召集起来。集会,轮流做庄,都是他管辖的事,即使人不在本地,也能遥控指挥。哪个家里有个什么事,他也会亲自出马,有点大总管的派头。有一次友人相聚,给我们打了多次电话,没接,他就急着往我们的亲戚朋友家联系。后来见到我们,说:“怎么你们两个老家伙没一个接电话的,我还担心是不是煤气出了问题。”我们骂他是一把破嘴,不说好话。嘴里虽然在骂他,心里却是十二分温暖,知道这便是友情。在集会上,他创造了一个称谓,是人不论长幼,概称哥姐。我和老头子的名字后面都是林字,他对我们便称,林哥,林姐。有几分戏谑,几分亲昵。一时间大家都是哥呀姐的叫起来。他也被称作波哥。
波哥爱管事,别人的事当自家事。一次跑到我们家,咋咋呼呼地说,这个破沙发还留着干吗,丢人现眼,换了它。“林哥”不顾我的反对,跟着他屁颠屁颠地买了套新的皮沙发。后来他又鼓捣着连同茶几和电视柜都换了,我大声抗议:“你给我打住,你以为你是美国大佬,专干干涉内政的事,还有什么要换的,要不要叫他把老婆也换了。”尽管我能感觉换过的家具带来的变化,还是挺满意的,但我不喜欢夸人,尤其是关系亲密的,说些感谢的话反而生分了。这种责怪应该更能体现朋友的无间,这是升级版的朋友的交流。
在我们家那位林哥刚学开车时,波哥为了检测林哥的开车水平,他要林哥开车去接他。本来只有四五分钟步行的路程,他不惜在寒风中站半个多小时,才坐上了车。后来每每在大家面前嘲弄,他拖长声调,用诗歌朗诵的语气:“远远地看见一部车,像是蜗牛一样地爬行。啊,我断定,这便是我们林哥开的车。”
在我们即将升任爷爷奶奶的时候,波哥又牛皮哄哄如大师般断言:必定是个孙女。几个月后,果然言中。一直希望生个带把的爷爷,气得在家连骂了他两天,“这个狗杨波,一把破嘴。”只是没过几天,林哥又和波哥混到一起去了。
一个人可以给他人带来欢乐,带来温暖,带来帮助,不仅是一种才能,更是一种奉献。
20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