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五章 回门日救人慷慨 新婚夜遇事尴尬

  主持和尚伸在“连体人”鼻子边的手也似乎没有感到明显的呼吸,心中一惊,但仍不放心,便抓起杨振凤的手,摸了摸手腕,似乎摸到了一点微弱的脉跳,也顾不得旁边站着许多和尚道士,又用手伸进杨振凤胸前摸了摸,似乎也有心跳。再摸了摸聂细龙的手脉和心跳。舒口气说:“阿弥陀佛,还是活的,只是喝多了水。要赶快抢救,想办法弄出他们腹中之水。”

  一个和尚说:“要弄一口锅来,将锅反过来放,把他们的肚子压在锅顶上,就会吐出水来。”

  一个尼姑反对说:“寺里又没有闲锅,总不能将灶上做饭的锅取来吧?我看找一头牛来,将他们面朝下,放在牛背上,也会吐出水来。”

  那个和尚不服气道:“寺里没有闲锅,难道有牛?”

  住持用权威的口吻制止道:“阿弥陀佛,你们不要争吵了!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不现实。我看这样,我们蹲下来,将他们放到我们膝盖上,我们一边在他们肚子上揉,一边在他们背上压。这样,肯定也能吐出水来。”说完,带头蹲下来,对两个小和尚说,“快,将那女施主搬到我膝盖上来。你们其他人赶快救男施主。”

  两个小和尚不敢怠慢,连忙抱着杨振凤放到住持膝盖上。住持对小和尚说:“你们轻轻地压女施主的背,我来揉肚子。”两个小和尚遵命压着杨振凤的背,住持右手摸着杨振凤的P股,左手伸进杨振凤内衣里。说是揉肚子,肚子压在他膝盖上,如何揉?因而,住持揉摸的范围自然渐渐扩大,上至山包似的胸脯,下至柔软平坦的小腹,都成了揉摸的范围。两个小和尚看得真切,心中不免微波荡漾,暗自叹曰:要做到六根清净真不容易啊!

  大约一袋烟功夫,杨振凤先是身子动了动,接着“哇--”的一声,口中像决了堤坝一样往外喷水。住持口中念着“阿弥陀佛”,左手渐渐缩小揉摸的范围,最后恋恋不舍地抽出来,说:“谢天谢地,女施主得救了!”

  一会儿,伏在一个大个子和尚膝盖上的聂细龙口里也汹涌澎湃地喷出水来。

  杨振凤苏醒了,见自己伏在一个和尚膝盖上,羞愧难当,挣扎着站起来,哭着说:“我们是去西方极乐世界找来生的,你们为何不让我们去?”

  “阿弥陀佛!今生未了,何谈来生?”住持说着闻了闻左手,顿觉心旷神怡。

  “你们不救,我们不就过完了今生?”杨振凤生气道。

  “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红尘中人不是说‘宁在世上挨,不去土中埋’吗?女施主何事想不开,寻此短见?”住持望着杨振凤曲线优美的身材问道。

  众和尚、尼姑、道士见两人都脱离了危险,心中释然。当初忙于救人,不曾细看,现在都不免仔细打量起两个人来。尤其是杨振凤,湿漉漉的单薄衬衣紧紧贴着身子,衬托得全身线条柔美,凹凸得当,十分诱人,不仅吸引了所有的眼光,而且人们不禁关切地询问起来,问她何方人士,父母是谁。杨振凤虽说就是白马寨人,可是,平日里深居简出,与外界接触不多,更与和尚们没有什么往来,虽说前不久抽过一次签,但抽签的人多如牛毛,和尚们哪里记得许多?自然他们不认识。

  杨振凤只是摇头,并不说话。聂细龙没有细想,心直口快地代替她说出了身份,气得杨振凤连连跺脚。

  住持听说是杨万儒的千金,连忙吩咐两个尼姑:“你们找两件干衣服给女施主换上,守着她,天亮了再送她回家吧。”

  杨振凤知道自己已经画虎不成反类犬,执意回家,怎奈两个尼姑奉了住持之命,忠于职守,严加看管,才不得不在禅林暂且栖身。

  杨万儒躺了几天,服了一些药,血压逐渐平稳。这天,天刚蒙蒙亮,杨万儒想起锁了几天的杨振凤,照例来到女儿闺房前问话。见闺房的门上虽然挂着锁,可是房门洞开,房内没有杨振凤的踪影。杨万儒仔细一看,发现是拔掉炉钉开的门,心中大怒,连忙叫醒睡在旁边厢房里的丫鬟,说:“小姐跑掉了,你不知道?你睡得这么死,没有听见一点动静么?”

  丫鬟揉揉眼睛,脸色立即煞白,摇头说:“我晚上睡觉死,真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听见。”

  “还愣着干什么?找人啊,赶快找人!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这是要气死我啊!”杨万儒捶胸顿足,高声大叫。

  因为刚上梁没几天,杨振远父子都还没有出去做生意,家里上上下下二十几口人,顿时全部起床,你呼我叫,东寻西找,好像翻了天,乱成一锅粥。

  正在一片忙乱时,两个尼姑带着穿着尼姑衣服的杨振凤来了。其中年长一点的尼姑对着杨万儒施了一个礼,说:“阿弥陀佛!杨老爷,我们将令爱振凤小姐交给您了,请照看好,千万莫再出事。”

  满屋的人惊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不知何事。杨万儒见女儿穿着尼姑衣服,又听尼姑说“千万莫再出事”,十分惊诧,向尼姑问道:“女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尼姑将事情缘由详细禀告一番,最后说:“杨老爷家里福大,杨小姐命大,所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阿弥陀佛!”

  杨万儒一听,女儿竟然和聂细龙去“放生池”寻死,真是丢人现眼!顿时心中一股热血直冲脑门,只觉天旋地转,耳朵轰鸣,眼前一黑,身子晃动,像一棵被狂风摇撼着的枯树。

  “爸,爸!”杨振远大惊失色,见父亲身体摇晃,连忙跑过去搀扶,可是,晚了一步,杨万儒已经轰地倒在了地上……

  “老爷,老爷……”顿时爆发出一片惊呼声,人们一个个脸色骤变。

  那个年长尼姑把了把杨万儒的手脉,摇摇头,叹息说:“阿弥陀佛。杨老爷虽然尚有脉象,但十分微弱,生命垂危,恐不久于人世。”

  “爸--”杨振凤歇斯底里地哀叫起来。

  “爸……”

  “爷爷……”

  “老爷……”

  惊呼声、哀号声冲破屋顶……

  杨万儒终于再也没有醒来。

  杨万儒死了,杨振凤半死。杨振凤抱着杨万儒,一下子晕厥了过去。杨振远掐着杨振凤的人中,杨周氏揉摸着杨振凤的心口,丫鬟端来半碗茶水,撬开杨振凤的牙关灌了一些进去。人们手忙脚乱一阵后,杨振凤总算是苏醒了。杨振凤醒来后,一个劲地捶打着自己的头,号啕大哭,边哭边说:“我该死,我该死啊!爸爸,我罪孽深重,罪孽深重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各位施主,节哀顺变,贫尼告辞了。”两位尼姑心里明白,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便向杨万儒的遗体行了个告别礼,向众人作了个揖,匆匆离开。

  杨万儒的尸体停放在堂前,眼睛却睁着,怎么也闭不上。杨振凤跪在父亲身边,哀哀地哭泣着:“爸爸,您就闭眼吧,我有罪,我不但对不起您的养育之恩,也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妈妈,下辈子再做你们的女儿,一定好好听话,好好听话……”一边诉说着,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杨万儒的眼皮,眼泪一滴滴掉在杨万儒的面上。或许是杨万儒冥冥之中感到了杨振凤的悔恨之心,渐渐地,昏暗的眼睛终于闭上,眼角流出两点浑浊的泪水。

  杨万儒停尸三天,杨振凤哭了三天。头一天半,杨万儒光着身子躺在地上的竹簟上,杨振凤就跪在父亲头边,开始哀号,后来干号,再后来哽咽,再后来就默默地流泪,最后,没有眼泪,只是有一声没一声地呻吟。第二天下午,杨万儒穿好寿衣,安放到棺材里,盖上棺材盖,棺材盖下面垫上一些草纸,给棺材留一条缝,便于吊唁者瞻仰遗容。杨振凤便趴在棺材边上,从缝里痴痴地看着杨万儒。第三天,吃过早饭,准备出殡。“八仙”们拿掉棺材盖下面的草纸,将棺材盖放好,一个“八仙”举起直刀,“啪,啪”,敲下两颗长长的棺材钉。就在“八仙”敲下棺材钉的那一刻,杨振凤一声惨叫,头撞在棺材盖上“咚”的一下,额头上立即鼓起一个鸡蛋大的包;接着又“咚”的一下,包上马上冒出血点。杨振凤还要再撞第三下,被杨周氏死死地抱住了。杨周氏哭说着:“振凤姑娘,你要想开呀!不能这样啊!爸爸已经走了,你可不能再有什么好歹了啊!”杨振凤已经三天三夜没吃没喝,也没睡觉,本来只剩下一口气,没有什么力气。可是,不知为什么,她竟十分有力,疯了一般,将杨周氏推倒在地。几个男女顿时涌上去,抱着身子抬起脚,将杨振凤搬开。人们一松手,杨振凤又跌跌撞撞地奔向棺材……

  杨万儒安葬完毕,杨振凤只剩下游丝一般的气息,不吃不喝,呆呆地跪在杨万儒灵前,看着灵牌边杨万儒的瓷像,既没有眼泪,也没有话语。杨振远、杨周氏、丫鬟等人轮流劝导也无济于事,杨振远唉声叹气,杨周氏、丫鬟泪珠涟涟。终于,杨振凤支持不住,身子一歪,瘫倒在地。

  家中人忙将杨振凤搬到床上。杨周氏找来樟脑油,涂抹于杨振凤太阳穴,吩咐丫鬟道:“去,化一碗白糖水来。”待丫鬟端来白糖水,杨周氏要丫鬟用筷子撬开杨振凤的牙关,自己用调羹缓缓地往杨振凤嘴里溜进白糖水。慢慢地,杨振凤星眼微睁,似有似无地呻吟了一声。杨周氏流着泪说:“振凤姑娘,你可醒了!你刚才吓死我了。”

  杨振凤醒是醒了,可是,拒绝进食。丫鬟将饭端进房间,唤她起床吃饭,她充耳不闻,闭着眼睛,直挺挺地躺着,死去一般。丫鬟只好流着泪,回禀杨周氏。杨周氏心下着慌,和丈夫商量对策。杨振远说:“没想到凤妹这么犟。要是生意上的事情,我还有点办法,可是这女人心里的事情,我还真是没办法。你是女人,女人懂得女人心,你今晚跟她睡,好好劝劝,看她能不能听你的。”

  杨周氏说:“光说大道理没有用,劝人要劝在心上。心病还要心药医。我看她的心病就是聂家那个木匠。为这事,气死了爸爸,她心里难过、愧疚,但仍然放不下那个木匠。要保住振凤这条命,恐怕还是要答应她的婚事。要不然,天王老子爷也劝不了她。现在父母不在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我们要为她做主。爸爸死了不能复生,不能再赔上一个妹妹呀。要我说,我们干脆答应他们的婚事,成全了他们。古话说,‘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你说呢?”

  杨振远十分忧虑道:“问题是他家里太穷,只有一亩田,全靠他做木匠,生活缺乏保障啊。”

  “我倒有个主意,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我们将龙洼滩那十亩田送给你妹妹做嫁妆。那田离聂家不远,过港便是。我们在港上修一座桥,就叫龙洼桥。有了桥,他家里作起田来很方便。不管是自己作还是租给别人作,吃饭还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他家里生活便有了保障。加上聂细龙有门好手艺,日子应该过得下去。再说,夫妻恩爱水也甜,只要两公婆恩爱,日子紧一点也不在乎。你看行不行?”杨周氏目光柔柔地望着杨振远。

  杨振远抓住妻子的手,摩挲着,眼眶湿润,感激地说:“你做嫂子的同意,我做兄的还有什么意见?难得你这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人家说儿好不如媳好,我们这是兄好不如嫂好。你真是我杨振远的好内人啊!”杨振远说得忘情,一把搂过妻子,吻了一下。

  杨周氏推开丈夫,娇嗔地说:“老夫老妻了,还说这种哄小孩子的话!我是不是好内人,光你说没用,要白马寨全村的人说才有用。”

  杨振远又说:“出了这么大的事,聂家那头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们派人过去看看,就说我们同意这门婚事,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杨周氏点头称是,说:“我派一个老成一点的人去,莫误事。”

  晚上,杨周氏果真睡到杨振凤床上,和她头挨头,耐心地劝导着:“振凤啊,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爸爸走了,我和你哥哥也很难过。但是,人死不能复生,死的死了,我们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爸爸的死虽说与你有关,但也不能完全怪你,你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有错,爸爸要是没有高血压,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我和你哥商量了,同意你们的婚事,并送十亩田作为你的嫁妆。我派了人去聂家告知。你猜怎么着?聂家也差点出大事!”

  杨振凤先是背向着杨周氏,任她絮絮叨叨,一声不吭,后来听说聂家也差点出大事,吃了一惊,急忙费力地转过身子,面对着杨周氏,吃力地说:“嫂子,聂家出什么大事了?”

  “唉,也是好事多磨吧。”杨周氏轻言细语地说开了。

  那天早上,一个和尚将聂细龙送回家,告诉聂老根事情的头尾。聂老根一听,先是短暂的发呆,继而暴跳如雷,扇了站在身边的妻子一个耳光,说:“你这个憨货,差点送了儿子的性命!”说完,转向聂细龙,说,“我说了你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不听,相信算命先生什么‘猪牛同栏’的鬼话!哪个有钱人会看上我们这样的人家罗?你自己去死也就算了,怎么还带着人家杨小姐?杨万儒老爷是个十分爱面子的人,知道了这事还得了?还不翻天?你这个孽畜!”说着,操起一根扁担朝聂细龙的头上劈去。聂老根满以为儿子会躲让,没想到儿子经过昨晚的事情后,有点懵懂,并没有躲让。结果,一扁担劈在耳朵背,儿子当即倒在地上……

  “细龙死了?”杨振凤像电击一般,奇迹般地坐了起来,圆瞪着眼问道。

  “差一点点罗。他爸马上请人跑到我们村请金刚去推拿,扎针。还好,活过来了。”杨周氏说。

  “哦,谢天谢地!”杨振凤重新躺下。

  “所以,不为别人,为了聂细龙,你也应该好好活下去。”杨周氏因势利导地说。

  “我饿了。”杨振凤忽然轻声说。

  杨振凤的声音虽然如同蚊子叫,可在杨周氏听来,不啻一声春雷,在心头轰然炸响,全身为之一振,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说:“我的好小姑呃,你终于知道饿了!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你等着。”说着就穿衣下床。

  “嫂子,叫个佣人老妈子去做点什么就行了,你就不要去了。”杨振凤说。

  “深更半夜的,人家都睡了。还是我去。”杨振凤说着迈出了房门。

  不一会,杨周氏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蛋来了,说:“小姑,你饿得太久了,饿得肚子都黏到了背脊骨,现在不能多吃,只能吃两个开水冲鸡蛋,明天早上吃点锅巴粥。中午,我炖一只红参老母鸡给你补补身子。”说着,放下碗,扶起杨振凤,用调羹舀上一调羹开水蛋,嘬着嘴巴吹了吹,放到嘴唇边试了试,送到杨振凤嘴边,哄小孩子似的说:“来,慢慢喝,小心烫着。”

  杨振凤喝下一调羹开水蛋,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说:“嫂子,妈在世也不过如此啊!”

  “妈走得早,嫂子我就要代替妈来呵护你。我就你这么一个小姑,金贵着呢!”杨周氏笑笑说。

  “嫂子,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要嫂子费心,真没用。”杨振凤说着又伤心起来。

  杨周氏慢言慢语地说:“姑嫂之间,还说这话?我想好了,过两天,就要聂家派人过来提亲。今年是不好嫁过去了,爸刚走不久,尸骨未寒;明年正月初六,帮爸做了新年,再选个日子让你出嫁。按照规矩,做了白喜事再做红喜事,叫作以红盖白,是吉利的事情。等爸满了末七,你哥也要出去照料生意上的事情,从上梁到接末七,前后接近两个月,你哥急呢!你哥出去了,我就来为你筹办嫁妆。”

  “送了十亩田做嫁妆,其他嫁妆就不要了。十亩田做嫁妆,白马寨还没有人这么做过,这就已经太脸面了,还办什么嫁妆?”杨振凤泪花闪闪道。

  “田凡田,嫁妆凡嫁妆。田是送给你们活命的,嫁妆是日常要用的。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床上盖的,日常用的,包括棺材,一样都不能少。你出嫁,要像爸妈在世一样,风风光光,不能让人说不像嫁女像嫁小姑。你从小失去母爱,挺不容易。”杨周氏说到动情处,不免流下泪来。

  “嫂子,我的亲娘……”杨振凤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一把抱着杨周氏,号啕大哭起来……

  转过年来,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初六,杨万儒“做新年”。按照风俗,人去世的第二年正月,不论是否满了一年,儿女要为登仙的老人摆酒宴,请吹打锣鼓,张挂祭联,寄托哀思。俗话叫“做新年”。没有“做新年”,孝子不能出去拜年,外人也不能来家里拜年。所以,新年是一定要做的。二老如果有一人健在,做新年的日子选逢单;两人都仙逝,日子则选逢双。杨万儒夫妇都仙逝了,所以,日子选在逢双的初六。

  做过新年,杨周氏请人选了个日子,正月初九为杨振凤出嫁。一乃初九隐含着“天长地久”之意,二乃初九白马寨当街,格外热闹。

  初九这日,白马寨街上人山人海,都争着观看杨振凤出嫁的场面:别人出嫁是两人大轿,她是四人大轿,且装扮得金碧辉煌;轿夫穿着一律的大黄衣服,扎着红腰巾;六顶吹打,吹打上都吊着红穗子;六个伴娘,个个披红挂彩,穿金戴银,天仙一般;挑被子、枕头、衣服、家具的担子排成一条长龙;棺材上盖着红毯子。迎亲的队伍前面到了白马桥,后面的还没出总巷口。

  “送了十亩田做嫁妆,还送这么多东西,真是大方!”

  “人家有钱啊。”

  “有钱也要舍得。”

  “这哪像没有爹娘的人出嫁?比有爹娘的人出嫁还风光万倍呢!”

  “这个嫂子做到了家。”

  看热闹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到了晚上,喝过喜酒,折腾了一天的人们纷纷离去,新郎新娘好容易盼到了同床共枕的良辰美景。聂细龙一边宽衣解带,一边像上梁喝彩一般催促杨振凤说:“新娘新娘快上床,新郎等得心发慌!”

  杨振凤尴尬极了,红着脸说:“细龙,上床可以,但你不能碰我。”

  “为什么?新郎不碰新娘,这叫什么同房?”聂细龙惊奇地问。

  “我身子不方便,还要过两天。”杨振凤站起来,背向着聂细龙,说,“你看看我背上。”

  “你背上没什么啊!”

  “你看仔细点。”

  借着蜡烛的亮光,聂细龙认真察看,发现杨振凤背上棉袄上穿着一个针,针上一根红丝线。

  “不就是一根红丝线吗?”聂细龙不以为然道。

  “对,就是因为有那根红丝线,所以才不能……”

  “这话怎么讲?”

  “你真不知道红丝线的意思啊?”

  “不就是说月下老人为我们穿针引线,美满姻缘一线牵么?”聂细龙常听人们说起月下老人穿红丝线的故事,估计这也可能是那个意思。

  杨振凤摇摇头,说:“这是一种乡俗,新娘身上穿着一根红线,表示她身子没干净,不能同房。”

  “啊?”聂细龙呆了。扳着指头算日子,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盼到了洞房花烛夜,新娘却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能看不能用!年轻的男女睡在一个被窝里,搂搂抱抱,摸摸捏捏,却不能来真的,岂不比死还难受?聂细龙全身顿时凉飕飕的,十分沮丧,说:“那……你睡吧,我就不上床了。”

  “为什么?”

  “我怕忍不住……”

  杨振凤仅仅脱了棉衣棉裤,慢慢睡下,说:“那你这一晚上怎么办?”

  聂细龙叹口气,说:“细龙心中好凄凉,新婚之夜难同房;左思右想没办法,背诵彩词熬时光。我就在这里背诵上梁喝彩的彩词吧。”

  聂细龙说是背诵彩词,可是一颗心却一直在杨振凤身上。过了许久,听见帐子里的杨振凤仍在长吁短叹,辗转难眠,内疚地说:“凤,是不是我声音大了一点,吵得你睡不着?”

  “不是。你认为我好受啊?我也……唉!”杨振凤唉声叹气道。

  “算了,我不背诵了,我来创作彩词,免得吵扰你。你好好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聂细龙说着,找来文房四宝,苦思冥想,开始创作彩词。他不忍心弄得妻子也睡不着,否则,明天起床晚了,父母会不高兴。

  按照风俗,新娘新婚的第二天早上,要早早起床,为公公婆婆烧好洗脸水,煮好面条,端到公公婆婆手上;婆婆则要为媳妇洗内裤,看看媳妇内裤上有没有血迹,目的是检验媳妇是否处女,倘若不是处女,媳妇在婆婆面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所以,新娘的内裤都是白颜色的,有无血迹一目了然。这叫婆媳缘。如果一切正常,则标志着婆媳关系有个良好开端;否则,婆婆会一辈子看不起媳妇,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必然时常磕磕碰碰。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杨振凤牢记嫂子的嘱托,毅然起床,为公婆烧洗脸水,煮面条。刚下床,只见聂细龙伏在梳妆台上呼呼睡着了,面前放着几张写满彩词的毛边纸。杨振凤轻轻唤醒丈夫,说:“现在去床上睡吧。”

  聂老根夫妇俩早早醒了,但是不起床,要等着儿媳妇端来洗脸水。聂老根说:“我看还是起床吧,人家是大户人家小姐,哪里烧过洗脸水,煮过面条?”聂陈氏怯怯地说:“他爹,我们一世就这一个媳妇,再等等看吧,这是规矩。说不定越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越懂规矩呢。我说得对么?要不,我起床?”聂老根想了想,点头道:“没想到你这个憨婆子还能说出一点道理。好吧,那就再等一等。”

  聂老根话音刚落,杨振凤便端来热气腾腾的洗脸水,甜甜地说:“爸,妈,请二老洗脸。”一会儿,又端来两碗鸡蛋煮面条,送到公公婆婆手中。聂陈氏端着面,热泪盈眶地对聂老根说:“他爸,我们真有福气。”聂老根满意地点点头,吃了一口面条,突然问道:“振凤啊,细龙怎么还没起床啊?”

  “他正在睡觉呢。”杨振凤轻声说。

  “还在睡?你都起来了,他还好意思睡?”

  杨振凤勾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他昨晚一夜没睡呢……”

  “那你也一夜没睡呗。你不是早早地起来了?”

  “我……睡了。”杨振凤的声音更低。

  “他没睡,你怎么睡得了?”聂老根笑了起来,心想,这个媳妇真好,说谎都说不圆。他看着杨振凤黑黑的眼圈,想起自己当年新婚之夜也是一夜未眠,暗暗为儿子感到高兴,别看媳妇是千金小姐,心里还挺顺从丈夫的。于是满意地说:“那就让他再睡一会。”

  吃过早饭,聂陈氏趁着杨振凤洗碗的空隙,连忙来到新房寻找媳妇的内裤,见榻凳上的一条白色内裤干干净净,一点血迹也没有,心中大惊,赶忙推醒睡得正酣的聂细龙,拿着内裤对他说:“细龙,这是怎么回事?啊?”

  聂细龙揉揉眼,说:“我们没……”

  “为什么?”聂陈氏更是惊诧。

  “她身上穿了根红线。”

  “哦……这么巧?”聂陈氏满肚子高兴劲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她是过来人,自然明白新娘身上穿红线的意思。心里为儿子深感委屈,猜想儿子昨晚活受罪的情景,不觉滴下泪来。

  两个难熬的夜晚终于过去了。第三日,是新娘去娘家回门,新郎去岳母家上门的日子,称之为“回门”。别的地方,新娘回门是必须回婆家过夜的,白马寨则不然,新娘新郎须在白马寨住。当然,不是住在岳母家,岳母家是不能住的,而是住在村里一栋叫作“龙凤楼”的房子里。“龙凤楼”是专门供白马寨女儿、女婿歇息之所。回门的新婚夫妇住进“龙凤楼”,能增进夫妻恩爱,家运旺盛。所以,不论远近,回门的夫妇都不回家,而要住进“龙凤楼”,来一晚刻骨铭心的龙凤呈祥。

  杨振凤离开白马寨才两天多一点,好像离开了两年多,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十分激动,颇有一种游子回家之感。走路时,脚下一阵风,脸上满脸阳光,说:“又可以看见我嫂子了!”聂细龙却好像没有吃饱饭一般,走路踩死蚂蚁,慢慢挪动着脚步,沉默寡言,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你怎么了?不高兴?”杨振凤问道。

  “高兴什么?结婚三天,味道都没尝到。哼!”聂细龙懒洋洋道。

  “不是情况特殊吗?我不也没……”杨振凤脸上不觉红了,指着白马寨西南方向“得其门”一栋巍峨的砖瓦房说,“今晚去‘龙凤楼’尝,让你尝个够……”

  “说起白马寨的‘龙凤楼’,可真有点特别。”聂细龙听说今晚可以同房,心中的高兴劲儿顿时上来了,话也多了起来,说,“细龙我自认为走得远,上至抚州、临川,下至丰城、高安,也算见过世面。可是,哪里也没有‘龙凤楼’这样的旅馆。”

  “那当然!这就叫白马寨!”杨振凤十分自豪地说。

  的确,“龙凤楼”可谓天下无二。

  事情要从杨振凤的太祖父杨勤耕说起。

  杨勤耕终年经商,当铺,钱庄,南杂货,什么店都经营过。到了六十岁,身子骨欠硬朗,便告老还乡,生意上的事情交给儿子们料理。那年,最小的女儿杨晓莉刚刚远嫁湖南长沙,听说父亲身体欠佳,带着新婚丈夫来看望。杨勤耕在一个老中医名下就诊,二十服药一个疗程。杨晓莉想观察父亲一个疗程的疗效,如果不行,就带父亲去长沙医治。所以,小夫妻俩打算最少住上二十天。按照规矩,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住宿,不能和丈夫同床共枕;否则,娘家出现什么不吉利的事情,一切责任全部归结到女儿女婿身上。因此,谁也不敢破坏这一规矩。

  开始几天,杨晓莉丈夫还算老实,在妻子面前一本正经。可是,过了十来天,丈夫就有点不自在起来,吃饭没味,喝茶不香,说话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神情恍惚。杨晓莉纳闷,问丈夫怎么了。丈夫愣愣地看着她的脸,看着她的胸。忽然,一把抱住她,流着泪说:“我实在受不了啦,我们回去吧!”

  杨晓莉十分愕然,说:“那怎么行?说好了最少住二十天的,看看爸爸的病情再做决定,怎么能中途回去呢?那多不孝顺。”

  “那你就和我……”丈夫说着就拖着妻子往西边后间走去。

  “你……疯了?就这点出息?你就忍一忍吧……”杨晓莉哀求说。

  “我实在忍不住了……”丈夫说着就要跪下。

  “你……”杨晓莉默默地盯着丈夫,半晌,叹口气,流着泪,走到堂前一张竹床边,缓缓地蹲下身子,将竹床扛上肩,对丈夫说,“走,去屋后猪圈里,反正白天猪圈里的猪出去了。”

  丈夫一愣,奇怪地问道:“去猪圈干什么?”

  “你不是说想做那事吗?”杨晓莉泪流满面。

  “做那事也不能去猪圈里啊。”

  “狗窝太小,进不了人,只有猪圈最合适。你去不去?”杨晓莉掏出手帕擦了擦眼泪,站着不动,严肃地看着丈夫。

  “你……”丈夫羞愧满面,仰天长叹一声,说,“唉!算了。”

  杨勤耕躺在床上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一阵阵酸楚。自己是过来人,知道年轻人的事,新婚夫妻,恩爱有加,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有几个不经常做那事的呢?女婿天天看着妻子在自己眼前晃,就是不能在一起亲热,那滋味也确实不好受。这样生生地让年轻夫妻分铺而睡,忍受煎熬,心里还真愧得慌。可是,老规矩谁也不能破,天知道破坏了这个老规矩会发生什么祸事!世上没有后悔药,一旦有什么三灾两病的,到时候悔青了肠子也没有用。要是城里,这事好办:住旅馆。可是,白马寨离丰城三十来里路,走路要几个钟头,怎么方便呢?要是白马寨有旅馆多好。想到这里,杨勤耕忽然有了一个主意,轻轻地敲了敲床屏风,招呼杨晓莉进去,说:“晓莉,你扶着我到族长家去一趟。”

  “去族长家干什么?”杨晓莉莫名其妙,问道。

  “商量一件大事。”杨勤耕喘着气说。

  到了族长家,一番客套后,杨勤耕说:“族长,女儿女婿来白马寨不能同床睡,这个老规矩实在有点不人性化。但是,老规矩谁也不能破。我有一个想法,既不违背老规矩,又方便两夫妻,两全其美。我想在村里建一栋楼,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龙凤楼’,专门供我们村的女儿女婿住。这样,不是住在娘家,两口子就可以同床共枕,免得后生夫妻在娘家住不惯。按说,我自己完全盖得起这栋楼,可是,那样就成了我私人的楼,别人不好来住。所以,我想请族长出面,全村每户人家出一块钱,家里穷一点的出一个铜板也行,反正是表示意思,剩下的钱我全包。你看怎么样?”

  族长一听,满心欢喜,说:“勤耕老弟,你这做法可是敢为天下先,功德无量啊!好事,真是好事,我一定尽力支持。”

  于是,白马寨全村人凑了两百来块钱,杨勤耕出了八百多块钱,盖了栋一连三进的“龙凤楼”。“龙凤楼”上下两层,楼上是跑马楼,间里和堂前一样平,两边是房间,中间是厅堂,一共二十四个房间,可以同时满足二十四对夫妻居住。

  “龙凤楼”门口青石门框上,刻着一副颜体字对联:“金凤回巢温馨依旧,玉龙探海浪漫愈新。”门楣上横批:“龙凤呈祥。”

  “龙凤楼”背靠塔岭山,苍松翠柏;面对新月塘,波光粼粼;左右两边是丘陵,茂竹修篁。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且与村子隔开一箭之地,夫妻俩在里面做爱时即使弄得地动山摇,昏天黑地,村中也听不见半点动静,真是一个理想的爱巢。丰城方圆百里的女儿女婿,无不羡慕至极。

  “你知道为什么女婿不能在岳母家同房么?”聂细龙问杨振凤。杨振凤摇头说不知。聂细龙说:“我曾听人传言,真假我也难辨。说是一对年轻夫妻,婚后长期两地分居,丈夫在外做生意,妻子住在娘家里。一天丈夫回家转,来到岳母家接妻。岳母对郎真客气,又是煮蛋又杀鸡。吃过晚饭天已黑,女婿只好住在岳母家里。岳母善解女婿意,安排两口住一起。没想到,第二天死了牛,第三天瘟死鸡,第四天,生个孙子没鸡鸡……”

  “你真能编。”杨振凤摇头晃脑地说,“这是你编上梁彩词那样编出来的吧?”

  “信不信由你,我也只是听人传说,没法考证。”聂细龙笑笑说。

  小两口沐浴着初春的太阳,边走边聊,想起晚上可以去“龙凤楼”揭开人生新的一页,心潮澎湃,恨不得一脚将太阳踢下山。聂细龙看看前后无人,趁杨振凤不注意,一把抱住,“啪”,响亮地亲了一个嘴。杨振凤一激灵,指着两里来路远处竹林中若隐若现的“龙凤楼”,惊骇道:“你疯了?羞死人!晚上到‘龙凤楼’让你疯个够。”

  “没事,附近没人。我现在就想疯……”聂细龙说着又将嘴巴凑过去……

  来到堤氹拐弯处,只见一棵高大的乌桕树上结着一个硕大的鸟窝,鸟窝里传出“唧唧戛戛”的小鸟叫声。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像猫儿一般,抱着树干,刷刷地往上蹿,要去捉鸟窝里的小鸟。杨振凤抬头看看,说:“这小孩真厉害,猴子一样。”想起刚才聂细龙亲吻之事,脸上飘上红云,说:“你还说没人,刚才人家肯定看见我们做那事……”“自己老婆,怕啥?”聂细龙说着,一眼认出是刘友新的孙子,可能是来白马寨外婆家做客,忙对小孩叫道:“小家伙,小心,那树枝太细,驮不起人,不要上去。”

  “没事,我总是这样爬……”小孩话未说完,脚下那根大拇指粗的树枝急剧地往下闪了闪,最后没能弹起来,“咔嚓”一声。“嘎吧吧--哗啦--轰!”眨眼工夫,小孩栽进了玉龙港,溅起高高的水柱。

  “哎呀--”杨振凤大惊失色,惊叫道,“不得了……”

  “这个家伙,我还提醒了……”聂细龙说着脱掉棉衣,交给杨振凤,说,“帮我拿着。”说完,纵身跳进了玉龙港。

  “细龙,小心……”杨振凤急了,吓得身子发抖。

  年前连续下雨一个多月,玉龙港里的水满满的,少说也有两丈深。聂细龙在水下没有看见小孩,探出头,喘了口气,又沉下去;还是没看见,又探出头喘口气,再沉下去。如此几次。好一会,聂细龙终于将小孩举出水面,向岸边游来。到了岸边,刚刚将小孩推上岸,伸手想抓住岸上的一棵小树,忽然,脚底抽筋,疼痛难忍,伸手去抓脚板揉搓,不料,另一只脚也抽筋,身子一下子缩成一团,渐渐地沉入水里……

  杨振凤看见聂细龙沉下去了,顿觉大事不好,大叫道:“细龙,细龙……”好一会,仍不见聂细龙浮出水面,杨振凤哭叫起来,“救人啊,救人啊……”可是,附近一个人影也没有。

  这正是:

  如愿以偿乐开花,花烛之夜事尴尬。

  危难之处显身手,毅然舍己救冤家。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