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璐
就像许多编辑对于自己的作者那样,我认识华清要远远早于他认识我。很多年前,他的名字和文章就频繁出现在人民公安报的各个版面,“黄华清”三个字,因此在我和报社许多同事的眼中显得十分的熟稔和亲切,就像本报版面上常见的众多基层作者和通讯员的名字那样。不过当时的认识仅限于此。
真正认识华清本人,是在我们的副刊作者QQ群“剑兰之友”设立之后。说起来,要感谢腾讯QQ,是它让我们--人民公安报副刊编辑部的编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基层作者们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也使得众多之前和华清一样,在编辑们眼里仅仅是报纸版面上的诸多名字的基层作者们一个个鲜活地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的性情、嗜好,他们的关注点和牢骚,他们对于发稿的迫切愿望……那样的平凡、朴实、可爱,令我们真正意识到,稿件之外的他们,原来也都是和我们一样血肉俱全的普通人。这其中,华清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位。
说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华清后来成为“剑兰之友”作者群的管理员,彼此间联络较之前频繁,还因为在他成为管理员之前的一件小事。2013年年底,我们副刊策划了一个旨在致敬本报基层通讯员的报道选题,根据发稿数目排名,十位多年来为本报辛勤写稿的基层通讯员被我们用两个整版的篇幅隆重介绍给读者,华清在其中名列第三。之所以做这个选题,是因为年终盘点是各家报纸每年年末的必选动作,多少已呈疲态,内容亟需出新;而将报道镜头反转过来对准平常为我们撰写报道稿件的基层作者,既角度新颖,又能借机向多年来用辛勤的笔耕支持我们版面的基层读者表达感激之情,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我们而言,这终究只是个年终策划的选题。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选题公布后在作者群里引起的强烈反响。在大家积极报名、报稿件数目的同时,QQ群里和投稿论坛上的气氛在热烈之外忽然间多了几分微妙,华清甚至在论坛上心直口快地和一位作者计较起稿件的数目来。我们先是愕然,继而担忧,担心作者之间的这种竞争心态会影响到选题的顺利完成,最后则是感动。我们最终想明白了:竞争和计较意识的背后,是对浸透自己心血的文字的珍爱,是绝不糊弄,是真诚。一个对本报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用心付出过的人,是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如此认真的。
事实上在QQ群里这段时间的交往中,华清留给我的印象是温和、善良、彬彬有礼,几乎从不和人争执,上面提到的那次争执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的一次。虽天性温和而随和,却有着他坚守的理念,一旦在言语交流中被别人触碰到心底的某条线,就会像蜗牛一般缩回去,以沉默为壳,作无声的抵挡。柔软随和之中偶露个性深处的某种坚持,一如他写的文章,这便是我眼中的华清。
答应华清写这篇序,初衷依旧是为了表达身为一位报纸编辑的感激。对于我们这种行业报,基层通讯员和来自基层的业余作者可以说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强大依靠。我们报纸版面上的报道,许多都出自他们的笔下,虽然他们的名字常常缀在一连串名字的最后;每天的报纸甫一面世,最热切的读者也往往是他们;留意关注着这份报纸每一个版面的每一点微小变化,时时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的还是他们。他们可以说是除了我们之外,对这张报纸付出最多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职业宣传警,为本系统的各种刊物、报纸写报道是他们的日常工作,而维系他们笔下那份热情的,则是对公安事业、对身边战友兄弟的挚爱。有了剑兰之友QQ群之后我才知道,他们给许多地方报纸写稿是没有稿酬的,用心血浇筑而成的文字能够换来的常常只不过是文章发表的喜悦。这些年来,公安宣传红红火火,人民警察的正面形象逐渐占据了各种官方、非官方舆论的主流,这其中,他们功不可没。
而这一切,他们中间也有些人是在完成了一天的繁忙工作之后,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在妻儿沉睡之际伏案夜灯之下完成的,譬如华清。
这本书里的文章,多为华清近十年来刊发于全国各报刊的佳作。它们或为情节曲折、读来引人入胜的案例报道和工作故事,或为文字婉约、情感细腻动人的抒情美文。一字一句,均蕴满真诚、蕴满汗水和心血,字里行间,你能读到一位来自基层公安机关普通“字警”的那颗真挚的心、那片拳拳的情。
(作者丁晓璐为《人民公安报》副刊部主任)
§§第一章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