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江西民间钞票发展的重要阶段

  江西民间钞票自清代同治年以来,历经了初级阶段、繁荣阶段、衰弱阶段以及取缔阶段。各时期幸存下来的实物券,极大丰富了中国近代金融货币史。它是中国近代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段艰辛、动乱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见证。

  (一)从史料记载看江西民间钞票发展过程。自清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清朝国力逐渐衰弱,百姓生活入不敷出,民众怨声载道,加上外国列强的侵入,可谓是内忧外患。据史料记载,在这一历史时段,外国贸易行和外国银行在华发行的钞票对中国白银的掠夺到了最疯狂的地步,中国白银大量流失海外。再加上中国当时实行的金属货币交易,无论是在运输方面,还是安全方面都已不能满足大宗商品交易需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政府开始尝试发行大清宝钞票和户部官票并流通于市面,以取代笨重的金属货币。在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许多偏远的城乡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地区,不能及时得到这些官钞,市面找零之需的辅币券更是严重缺乏,老百姓交易时常起纠纷。这就为民间钱庄钞票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晚清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变幻,江西民间钞票也经历过几起几落的坎坷历程。赵松如先生撰写的《江西钱庄再述》(《江西金融志资料》,1993年第一期总第十期)一文,收录了江西民间钞票经历的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数据、报表和相关报告。此文章的观点及数据都来源于民国十二年、十三年银行月刊,民国十三年、十四年、十七年银行周刊以及民国十八年(1929)江西省政府公报和《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等原始档案和文献中有关江西钱庄业的摘录与汇总,内容与数据真实、可靠。现将文章观点扼要概括如下:

  1.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和初级发展阶段,时间为清代同治年至光绪初期。清同治元年(1862)有赣州信丰县的罗裕丰钱庄号、次年有饶州(今上饶境内)玉山县的苏州钱庄、同治五年有宜春万载县的晋和祥、同治八年有饶州(景德镇)乐平县中衡的吴裕源、同治十三年有(饶州)河口的蔚长厚、朱裕立、同源、源大等钱庄先后成立开业,掀开了近代江西钱庄业的新篇章。这一时期钱庄业务,主要是专营汇兑,以代替银两运送,解决不同城镇间商品流通而形成的货币清算问题。在当时交通阻滞、银两携带不便的情况,采用票号汇兑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还有利于节约现银流通,节省运输费用,节约社会劳动力成本,因而深受市场与业内欢迎。汇兑业务已成为当时钱庄业的主要业务。

  2.第二阶段:繁荣阶段,时间为光绪中后期至北伐战争(1926)之前。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的37年间,江西钱庄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省各地以独资合资股的形式相继设立钱庄59家。其中:南昌17家、景德镇4家、河口镇4家、樟树镇2家、昊城镇3家、玉山县4家、信丰县2家、万载县3家、乐平县2家、九江2家、靖安县4家、吉安1家、鄱阳县1家、赣州9家、于都1家。

  此外,民国元年至北伐前(1912-1926)15年间,由于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政府交替,不少钱庄受到严重打击,歇业者众多。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腐败统治,江西经济与全国一样,渐渐地有所发展,金融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也就是说,旧的票号、典当已不能适应社会融资的需要,而新的商业银行又来不及占领金融市场。这给江西钱庄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形成了江西钱庄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期间,江西境内先后共成立钱庄111家,其中南昌市29家、九江17家、景德镇13家、靖安6家、宜春2家、玉山8家、赣州3家、吉安6家、乐平1家、樟树3家、萍乡1家、万载1家、鄱阳4家、临川2家、吴城2家、河口1家、南康2家。钱庄业成为江西金融之巨柱,在金融市场活动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江西各地方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3.第三阶段:衰退阶段,时间为北伐至民国二十二年(1926-1933)。民国十五年(1926)十一月北伐军队攻入南昌城,紧接着市面货币吃紧,再加上老百姓拒绝使用原江西银行发行的钞票,随即江西银行以周转不灵宣告破产,并酿成了江西全省境内空前的金融风暴。所有银行、钱庄商号均被拖累,一夜之间南昌有63家钱庄被迫倒闭关停,很快南昌及周边钱庄商号相继受到牵连,导致江西大部分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关门。从此,江西钱庄业从繁荣走向衰弱。

  4.第四阶段:取缔阶段,时间为民国二十二年至新中国成立(1933-1949)。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江西省财政厅颁布《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取缔花票办法》。自此,江西民间钞票历经百年时光,就此从法律上来说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二)从重大历史事件看江西民间钞票的变化1.辛亥革命的爆发。每一次新旧政权的更替,都会带来社会的变革,带来流通货币的更新。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打响,全国时局动荡不安,社会治安形势混乱,实体经济停产歇业,百姓生活水平受到极大影响。国内金融业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尤其是金融信托、银行、钱庄业受到打击最大。这些金融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纷纷倒闭或关停歇业。仅数月时间,江西旧银行、钱庄业叫停,歇业者约占70%以上。中华民国以后,江西金融业才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

  “复兴隆”事件。民国十五年(1926)江西爆发了臭名昭著的“复兴隆”事件。所谓“复兴隆”事件就是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江西因军阀混战,财政亏空巨大,江西省政府当局命令成立不久的江西地方银行发行大量无准备金的江西银行兑换券1元、5元、10元银圆兑换券,为了此纸币不被老百姓识破,当局命令江西地方银行模仿在市面流通的“江西银行兑换券”1、5、10元三种面值纸币样式,派人到上海进行大量印制,再将这些印好的纸币投放到九江、南昌等地并流通于市面,这套新印制的纸币所承印的时间、图案、设计、纸张尺寸大小等均与原江西银行印发的“江西银行兑换券”基本一样,因该套纸币1元、5元、10元银圆兑换券的背面冠字号分别为“复”“兴”“隆”三字,史称“复兴隆”纸币。1926年11月15日,北伐军攻占南昌后立即宣布江西银行兑换券银圆票新版纸币作废,即“复兴隆”纸币作废,随即江西地方银行宣布倒闭,受其拖累的江西大部分金融机构相继倒闭。“复兴隆”事件使江西钱庄业跌入低谷,是江西钱庄业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3.法币政策。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施了著名的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法定流通货币,禁止银圆及其他货币在市面上流通,同时将白银收归国有。为配合国家法币政策的执行,江西省国民政府特批准江西裕民银行、江西建设银行、南昌市立银行在全省范围里发行壹元以下的辅币券,并流通市面,用于找零之需要。这样一来,江西民间钞票与其他省份民间钞票一样,在法律上和制度上,已被官办地方银行发行的辅币券所替代,民间钞票禁止在市面上流通,从此,江西钱庄业一落千丈。

  4.金圆券政策。鉴于法币恶性通货膨胀,国内经济面临崩溃,南京国民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圆为本位,发行“金圆券”,同时废除法币。由于金圆券币制准备仓促,发行初期出现现钞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辅币券极度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江西部分偏远区域的县级银行、商会、商号等机构,擅自发行了少许金圆券辅币券,用于市面交易找零,仅限本地区流通。这些钞票是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殊产物。

  5.银圆券政策。在国民政府迁到广州临近撤离大陆前,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七月起,在中国华南及西南的江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海南以及西北边远省份的重庆、青海、内蒙、新疆等尚未解放的少数几个省份的部分地区,以中央银行名义发行银圆券,同时宣布废除金圆券。因战局变化的迅速,江西境内仅有赣州地区尚未完全解放,赣州又是当时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临时办公之地,在银圆券推行之初,省府就在赣州责令江西省银行印发1角、2角、5角银圆券用于市面找零之急需(《江西地方银行纸币》第182页)。近年来,笔者陆续收集到了赣州地区宁都县银行和大庚县公库发行的地方银圆辅币券,它们成为我们研究这个时期货币的又一个珍稀品种。

  6.新政权诞生。民国三十八年(1949)六月,南昌解放后,人民解放军颁布了“江西省私营钱庄申请复业暂行办法”等规定,并将原有的泰丰仁钱庄、德丰祥钱庄、源源长商业银行等几家钱庄进行公私合并,其业务由中央人民银行全部接管。至此,江西钱庄、商号等民间金融组织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从存世实物券看江西民间钞票的变迁从这些实物券中,寻觅不同时期江西民间钞票的变迁。

  1.清代晚期的钱庄钞票,承担了当时市面商品交易重要货币的角色。经过短暂的发展初期,在光绪后期,江西钱庄业日渐成熟和快速发展,钱庄钞票在百姓日常生活和大宗物品交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清代钱庄钞票流通券的存世数量极其少见,多为半成品券或未流通券。说明当时钱庄钞票收回率极高,在市场的信誉度很好。二是清代钱庄钞票多以大面值为主,小面值较少。这与民国时期民间钞票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实物券主要有壹串文、壹千文、壹百文等较大面值的钞票,很少见有拾文券或贰拾文券,壹文券更是前所未见。这些较大面值的钞票与当时大清宝钞、户部官票的大面值券基本一致。由此推断,这些钱庄钞票与大清官票一样,已成为大宗商品买卖交易的重要货币。特别是在偏远的县乡农村一带,钱庄钞票的广泛使用,已远远超过了大清官钞的使用,成为百姓商品交易的主要货币。同时,钱庄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金融支柱,这与历史记载是完全吻合的。三是清代官方和钱庄发行的大面值钞票,纸质钞票取代金属货币,解决大宗商品交易中需携带笨重金属货币的不便问题,在清代光绪后期开始了极大的运用和推广。

  2.民国初期至北伐战争前民间钞票。从这些实物来看,这一时期可谓是继清代晚期以来江西民间钞票品种最为丰富的黄金时代。首先,钞票一改清代钱庄单一发钞形式,呈现多元化。有钱庄、商号、地方行政机构、地方武装、合作社、商会等不同性质机构组织发行的钞票,可谓形式多种多样,品种丰富。其次,钞票的设计、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历史典故、祖先神灵、福禄财神及人物头像。钞票似一幅美丽书画、一本史书、一段动人的故事。总之,这一时期民间钞票品种多,性质复杂,地方民俗气息浓厚,内涵极为丰富,观赏性很强。

  3.北伐战争结束后,江西民间钞票地位一落千丈。首先,钞票的设计简陋了,印刷粗糙了,防伪性能差了。其次,票幅变小了,钞票面值变小了,流通范围更窄了。有的钞票仅在本村集市流通,作为找零之用,出了该村就没人认同,可见其信誉度之差。再次,钞票的流通时间变短了,有的只流通了几天就被迫停止使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一时期发行的民间钞票大部分都是未经上级权力部门核准或备案,属于擅自发行的钞票,严格来说,是不受政府或法律保护,在老百姓心目中信誉度低,时常被百姓拒绝使用。这时候的民间钞票是特殊的战争年代催生的特殊产物,是中国近代货币史及江西地方民间钞票的一大特色,属于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实物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史料性、学术性和收藏价值。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