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锋
李剑锋,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3年12月12日,吴国富教授来信告知九江学院打算筹办2014年陶渊明研讨会,并责成在会上汇报“陶渊明与高校教学”的情况。此时,我的研究课题正准备整体转入“现当代陶渊明接受史”研究,于是欣然应允。此时,我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陶渊明与中国文化”和为研究生开设的“陶渊明研究”两门专业选修课接近尾声,同年12月15日,我把设计好的调查表请学习委员吕天泽和研究生赵鑫发放给同学们,附信请他们帮助调查:“可以寒假以后交我。请每位同学多方发放,多多益善;望至少发放到十所高校。我的谢意,仅用调查表中的按语略示一二:‘与君虽未谋面,拖累耗时费言;阁下若知五柳,恕加乞食之缘!’”同时,我本人也向一部分师友发放了调查问卷。截至2014年4月18日,前后历时四个月,所有问卷交齐,参助调查的同学居然达到八十五人,同学们的热情大大超过了我的期望!以非功利的形式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千份调查问卷,还有一份份积累起来的沉甸甸的情谊。无任何利益牵扯,纯粹友情提供帮助。陶公为一饭之恩作《乞食》诗云“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48页。我只有把调查结果报告出来方可略感释然。
下面,针对214所高校2064份问卷提供的相关信息,结合笔者通过网络等搜集到的相关信息,依次就高校读者(98.7%是学生,而其中90%以上又是本科生)对陶渊明为人的评价、诗文的评价、接受的渠道、教师的开课情况以及本次调查的启发等方面报告如下。
一、高校读者对陶渊明为人的评价
对陶渊明为人的评价,调查问卷设计了“隐士”、“圣贤”和“其他”三项内容。其统计情况如下:
陶渊明本“南岳之幽居者”(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选自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470页。唐代及其之前,读者主要把陶渊明作隐士看待;宋代苏轼、朱熹之后读者才逐渐把陶渊明看作圣贤,尤其是清代读者大多把陶渊明看作儒家精神的践行者。当代高校学生显然对“圣贤”并不十分认同,“因为圣贤能够将各种事物都能处理好,陶渊明虽然不为五斗米折腰令人称赞,但是也反映了他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状态”,认同“圣贤”者仅占28.8%,有趣的是,这个比例与下“表二”所选择陶渊明是“忠义坚贞”的比率22.4%比较接近。虽然一部分同学赞赏“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学生在调查表中实际摘录的是林语堂语,见其《生活的艺术》第五章《生活的爱好者:陶渊明》一节。但很显然,与教师相比,大学生不太愿意从完美的角度定位陶渊明。他们更愿意客观地或者说直观地把陶渊明看作隐士,学生选择数与参调学生数比率高达89.5%。此外,还有3.8%的读者选择了“其他”,这些“其他”,有的接受者标明为“饮者”、“生命觉者”、“超世者”、“旷达者”、“安贫乐道”、“未能实现个人理想的人”、“失意者”、“本位主义”、“神话其人”、“想当圣贤的隐士”、“追梦者”、“‘我’之最高追求者”和“豪杰”等。这个结果并没有超出调查者的意料之外,超出意料之外的是“陶渊明在当代的启示”调查板块中反应的一些情况。
第一,高校接受者对绝大多数对陶渊明的精神特点持肯定态度,极少数持否定态度。由于调查表提醒可以多选,所以一个被调查者往往肯定、否定并选,否定与肯定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这也是高校接受者对待陶渊明的主流态度。具体而言,主要是肯定陶渊明身上与接受者自我需要相合之处,而普遍对其“消极”退隐表示难以接受。一位教授中国文学史、接受调查的老师说:“许多学生认为陶渊明在当今社会可学其高尚其事,不可学其行。”这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许多学生说:“我觉得他有一种消极的态度,(但)他的淡泊名利是值得学习的。”“陶的人生态度,尽管有消极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一种达观,一种智慧、一种真实。”“他有着文人固有的高姿态,清高、自闭在当时不算什么,但是在现代社会不能存在。不过他的情操是值得褒奖的,在浮躁的社会值得借鉴。”“感觉陶渊明精神峭拔,但是毕竟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对于陶渊明我只能做到欣赏,却无法去效仿,因为我有我的梦想和对前程的渴望,我希望在竞争中生活,并且活得更好。”“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没有愈挫愈勇的精神,一遇到挫折就隐居,为人不够圆滑,不懂职场之道,这也是他不得志的原因。”“我觉得陶渊明隐居就是浪费生命,没什么意义,人要懂得识时务,要适应社会才能生存下去,要懂得变通。虽然他写的诗不错,但是我不欣赏他的处世态度和性格,他隐居的时候心里肯定更郁闷,何必呢!管他什么世道,能生存下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是本事,天天喝酒作诗只能是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大隐隐于市,陶渊明的生活不切实际,若君非富二代,劝君切勿模仿。”“用当代的视角来看,陶渊明的做法不太适合社会主流,不适合年轻人,可能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是个好模范吧。”
透过这些难免稚气而充满朝气的文字,陶渊明也许会莞尔而笑。他们的主要意见是赞赏陶渊明的优点,而对陶渊明归隐、谦退的人生选择不理解,认为是“一种逃避,不敢面对事实”。而“能屈能伸,融入社会,让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这才是现代社会的为人至真”;“丈夫处世应有大局意识,能为之,为之,不能为之,当力为之。没有路上的牺牲者,何来未来的开拓人?”第一要生存,第二要发展,因为“亲老家贫”而出仕的青年陶渊明也曾经如此吧?
第二,持肯定态度超过50%的项是“高尚其事”、“顺任自然”和“独立自由”三项。尤其值得住的是“独立自由”一项占第二,与“顺任自然”比率几乎只差两个百分点,体现出当代读者的时代精神。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当代大学生接受陶渊明时体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因此也能理解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如云:“陶渊明的后半生是在田园里度过的,他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宿;离开了官场的喧嚣和污浊,诗人获得了自由、宁静、畅快、舒坦的心境。这也告诉我们现代人与其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换一种方式生活。”“陶渊明追求自由,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归隐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足够的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的。”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有时真是烛照到了陶渊明的内心深处。
第三,选择“饮酒自娱”的居然没有超过50%。陶渊明性嗜酒,且很早被怀疑篇篇有酒,王瑶先生提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酒入诗的诗人,这逐渐成为文学史的常识。但即使是文学史常识,对于没有系统学过文学史、非中文系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陶渊明的理解依据基本停留在中学教材所选录的有限几篇文章上,陶渊明的好酒远没有李白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如针对西藏民族学院等30名同学的调查,除二人外,都没有选择“饮酒自娱”,这说明仅受过中学影响的读者很容易忽视陶渊明好饮酒的特点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赞孟嘉“好酣饮,愈多不乱”,参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71页。本来,陶渊明就不是狂饮的酒徒,而是“逾多不乱”的高士,他的酒香需要仔细品味,而非因熏人的酒气引来接受者的粗糙捧赏,陶之好酒并非当代大学生的第一好印象从陶渊明自身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选择“劳而后食”和“忠义坚贞”两项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忠义坚贞”是明清时期读者接受陶渊明的基本认识,“劳而后食”是建国初期强调人民性的一代读者首先重视的因素,实质上也是陶渊明的底色,而以大学生为主的高校接受者对此并不格外赞赏。一学生说:“节操要适度,不要过度迂腐。”透露出当代青年人较为宽容的节操观念,也透露出选择肯定“忠义坚贞”比率仅占22.4%的主体原因。但在小范围内也有例外,如针对山东农业大学30名同学的调查,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同学选择了“劳而后食”,这当有专业背景的影响。
第五,至于“其他”方面的肯定性启示还有不折腰、留恋亲情、珍视存在、安贫乐道、平淡与慷慨、固穷守节、为文自娱、安贫乐道、任真自适、贞志不休、仁者襟怀等。
第六,关于对陶渊明为人的否定选项居然每一项都有一定量的读者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在被调查的27名教师中除一名软件专业的教师选择认为陶渊明“不达时务”外,其他没有老师认为陶渊明有表格中涉及的缺点。否定中难免有浅薄,但也往往见出青年人的朝气,如云:“固然仕途险恶,人心叵测,但是逃避仍是自私的。”“人生在这个社会里,就对这个社会有责任。如果当时像陶渊明一样的文人志士都站出来,为国家效力,那么,中国历史将要改写了吧?”“我不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种和平安静,与世隔绝的生活,或许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仙境,可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只会安于现状,缺乏理想,不求上进。与世隔绝只会让人们思想落后。如果陶渊明的桃花源真的实现了!那最终只会导致国力衰弱,国情落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陶渊明在当代许多大学生心目中并非完美之人,这是可以肯定的。
选择否定选择项中“其他”的言论还提到陶渊明是一个“仕途失败者”、“避世的懦夫”、“过于孤芳自赏”的人,甚至过激的言论称陶为“自恋狂”、“一个逃避现实的胆小鬼”、“有病,不像个男人”(卫生学院学生言论)等。有位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认为陶渊明只是隐士和二流作家,值得肯定之处只有“顺任自然”一条,他在留言中反弹琵琶,对陶渊明谈了如下否定意见:“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代表,虽然诗性自然,但难免因袭消极的人生态度,个人不认同。虽然人不知为何降生生存,但也不至于荒颓至此。陶既无济世情怀逊于杜甫;乏探究生命的欲望,不若老子、耶稣;明达修心浅于《大学》《中庸》;随性而适不比《逍遥游》;想象不如《楚辞》瑰丽大胆。就所学的诗词贸然评价,陶渊明如一个居家小娘子,悠闲自得无甚可取,可以远观品味这一闲人作消遣一笑,却不值得效仿。”他虽自谦为“妄语”,却也见出从浅表层面理解陶渊明者的思路。
青年学生之所以有否定陶渊明的选择,基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于陶渊明退隐生活选择的不理解,不能设身处地从陶渊明的生平和心路历程看待他的归去来兮;一个是学生毕竟年轻,生活阅历相对简单,看问题较为机械和表面化。
二、高校读者对陶渊明作品的评价和接受途径
有学生调皮地留言说:“没跟陶渊明喝过酒,不熟。”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和学生没有不知道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人,关于对陶渊明作品的评价,在下表中有一个基本体现。
只有热爱陶渊明的专门研究者才称扬陶是“无数作家心中的标杆,文学圣人”,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认为陶渊明是第一流作家者仅占被调查者的75.7%,这个比率并不太高;而认为是二流作家者竟然达到了16.1%,甚至从“其他”选项中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陶渊明看作重要作家。这说明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对陶渊明作品存在较大的隔膜,尤其是理工农医科的学生。值得指出的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陶渊明属于一流作家,这与被调查者大多属于中文专业的教师分不开。
关于陶渊明作品的特点,在当代大学生的感言中偶有值得关注的言论。大多是肯定者,有学生说:“陶渊明几乎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了”,一研究生说:“毫无疑问,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最为显著的诗人。他的田园诗歌是最天然、最纯粹的诗歌,为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这一意见是符合文学史和当今影响实际的。有个学生说:“我非常喜欢他的诗,每逢闲暇之际都会读一读,受益颇深。”“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或极品。诗的抒情沁人心脾;诗的写景,豁人耳目。读过后叫人终生难忘。什么时候读,都是一种美的享受。”“陶渊明文学成就很高。人们常赞颂他隐士高洁,但我觉得,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强调自己的清贫,并喜欢拿自己的清贫与富贵的俗人对比,隐约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我觉得真正的隐士应该像王维,诗里只谈山水,不谈人事,不管他身处闹市还是山林。”这种带着清新阅读体验的文字显示出陶诗的自然感发力量,可惜量极少。
否定性的作品评价偶有惊醒之论。如云:陶渊明“作品也没有觉得有特别好,不过在那个时代算是别出心裁了”,“陶渊明的格调不高,作品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跳出自我的狭隘面,走出小我,发现大我。在现代,更是难以生存。”可谓直率却不乏独特的见解。
关于高校读者接受陶渊明的途径,调查表中曾设计过三项供被调查者选择,即:(1)“如某位朋友、某个网站、博客、学术视频等”,(2)“历史上某位学者讲授过陶渊明,如朱自清等”和(3)“其他”,在统计调查结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没有选择,其原因不知道是认为这三项都是影响途径还是都不是影响途径,而从调查表其他栏目对陶渊明的评价来看,学生肯定多少都在这三个途径中接受影响,于是放弃全面考察,仅选择了两组141份卷子作抽查,其情况如下:
第一种途径实际就是当代途径,第二种为历史途径,第三种为特殊途径。
第一种途径中网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学者——尤其是一些时兴名人的媒介作用很有时代特点。调查提到的网站有中国文学网、国学网、陶渊明研究中心和彭泽的网站等;学生提到的流行名人有于丹讲《诗酒流连》讲到陶渊明,腾格尔新歌《暗恋桃花源》第一句就提到了陶渊明,歌手韦琪有一首歌叫《陶渊明》等。此外还提到各地的桃源景点、陶渊明纪念馆、陶学研讨会、菊花等。
第二种途径中的历史文化名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哪怕是只有只言片语也会对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影响。从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古代名人到鲁迅等现代名人,他们涉及陶渊明的经典言论都成为陶渊明传播的重要中介。如学生提到“第一次知道陶渊明的时候是在周敦颐的《爱莲说》里,知道花中君子如陶渊明”,“李清照‘易安居士’的称号正是取自陶渊明的诗文”,“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引用过陶渊明的诗句”,“顾城谈过,中国古典美有两次完美的显现,一个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的世外桃源,一个是《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
第三种途径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学教育。陶渊明的诗文在当今九年义务教育或是说十二年(包括幼儿园时期)义务教育中的语文科目中占有相当比例,对于学子的影响也较大,他还曾成为“高考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大天王之一”,调查表中设计的陶渊明名篇《饮酒》(“结庐在人境”)、《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等在中学教材中基本都选录了。所以大学生说:“这些都了解啦!高中学过的,现在还能背出来呢。”“高中时老是背他的文言文,最讨厌啦!”“高中作文老写他”,因此,“对陶渊明的了解还停留在初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上,进入大学之后好像没有再过多了解过其相关内容”。调查表明确提到中学途径的虽只有31份,但可以推论,作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他们对于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基本理解,中学教育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
此外,阅读面宽的学生、中文专业的学生又提到许多现当代陶学论著。如陈寅恪、梁启超、朱自清、林语堂等关于陶渊明的论文,钱钟书《谈艺录》,王瑶《陶渊明集》,逯钦立《陶渊明集》,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研究》,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杨勇《陶渊明集校笺》,龚斌《陶渊明集校笺》,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等。其中提到袁行霈的学生相对较多。
当然,在目前高校教育体制中,大学语文类的课程和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大学生接受陶渊明重要的基本途径,此不赘述。当然还有其他大学课堂,如专门的陶渊明选修课和专题课等,此点详参下一节文字。
有兴趣一提的是本次调查也成为一次传播陶渊明的活动,从中反映出大学生了解陶渊明的愿望和想法。如:“本调查问卷非常好,可以让我们对陶渊明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希望可以继进行,普及到更多的范围。”“看过此问卷后觉得自己对陶公知之甚少,感到很惭愧。以后希望可以多读些关于他的书吧。”“以后打算从多渠道了解一下陶渊明。”“很喜欢陶渊明和他的作品。求推荐与陶渊明有关的著作或讲解视频。求推荐古文文章或著作。”“个人认为陶渊明很值得研究,希望能听一场有价值的讲座。”“希望学校和老师们能更加关注此类研究,为陶渊明研究提供支持。”“通过这个调查问卷,我发现我对陶渊明大作家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希望学校可以多开设此类讲座和选修课,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这个调查做得很好,让我们去思考到底陶渊明的做法是否正确。希望以后能多做一些这种调查。”“觉得这个调查问卷很有意义,可以洞察高校对人文类知识的掌握。希望有机会加强对我们理科类学校对中国文学方面知识的教育。”这是学生对本次调查意义的肯定,也折射出他们对陶渊明深入了解的心愿,甚至不止一个学生表达了开设关于陶渊明的选修课的愿望。如果要求高校学生必须通读三到五个作家作品的话,陶渊明集无疑是当然选择。
三、高校教师是陶渊明传播的核心力量
如果说学生是高校陶渊明接受的生力军,那么教师就是陶渊明传播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对陶渊明的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种是中文专业以中国文学史为主的章节讲授,第二种是专门讲座,第三种是陶渊明选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现代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体制中的基础课,陶渊明又是文学史上的大家,因此陶渊明一般被选作专章介绍,介绍的基本内容是陶渊明的生平思想、田园诗等作品内容和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专门的讲座涉及的比较少,只是某位学者偶然的一次传播活动,调查中了解到讲座中涉及陶渊明的学者有张伯伟、鲁枢元、范子烨、吴树勤、于丹等。最为稳定也是对文学史教学逐渐起到深化作用的、是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陶渊明研究”。此仅就所知35所高校中“陶渊明研究”选修课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博士论文,除上面提到者外,又如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田晋芳《中外现代陶渊明接受研究》(复旦大学2010年)、罗洁《陶渊明图像研究》(上海大学2011年)等三篇质量上乘,研究卓有开拓和深入。硕士论文质量并不都是很好,但也有出色者,如张艳《宋前“桃源体”小说研究》(西南大学2010年)、赵琰哲《文徵明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关系》等把陶渊明的接受研究引向具体领域,材料丰富而新鲜。
第四,选修课大多倾向于对陶渊明作大而全的讲授,这利于学生全面了解陶渊明各方面的概况,但程度不同地存在忽视原始作品阅读的倾向。有接受者指出:“陶渊明似乎在一次又一次的解读中逐渐失了他本来的面目,期待能有研究,带我们廓清风尘,还原故纸堆里的温度。”“陶渊明形象在大众心目中已严重符号化,显示出现代文学、历史或汉语教育的贫血,也显示出学术研究与大众教育的脱节。”在这方面,刘中文的“陶诗选读”和苏怡如等人针对具体作品生发问题的讲授倾向值得肯定。今后高校陶渊明教学应当重视陶渊明原始作品的解析,作为教师不但要告诉他自己理解的陶渊明和作品是什么样子,更应该让学生自己感受陶渊明及其作品是什么样子,而后者是更根本的方向,也是当前高校包括陶渊明研究在内的专业课的教学缺陷之一。一位文学院的受调查者说:“评说陶诗,历来多端。六朝贬之太深,两宋誉之过浮。今人说陶,往往宗宋人成说,不顾事实、一味推崇,尤为下者。若还归本相,遍阅魏晋南北朝间一切诗,然后以观陶诗,则美丑妍媸毕现、褒贬高下自定、来龙去脉澄明,何待烦说?观今日诸生,动辄谀陶,採摭孤篇即大言炎炎,而其实未能遍阅陶诗,于魏晋南北朝间众家诗更无些许了然,出言无据、随意指点,轻侮古人甚矣!故曰:通读无碍,熟读成诵,而后论诗可矣!”偏激中不无中肯,“通读”、“熟读”应该成为大学选修课的基本目标。
第五,要重视网络视频在教学和传播中的作用。超星学术视频公开课中讲及陶渊明专题的有八位学者,他们是徐公持的《魏晋那北朝文学概说》、陈引弛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吴云的《魏晋文学名家研究》、邓小军的《魏晋南北朝唐宋诗》、戴建业的《走近大诗人系列》、王宏印的《新译诗学论坛》和王小舒的《神韵诗史》;专门的视频课目前仅有李剑锋的《陶渊明与中国文化》。此外,中文考研网等还流传着胡大雷的《陶渊明诗歌的魅力与意义》、孙静的《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上、下)等少量视频讲座。教育部正在推进视频课建设,高校陶渊明课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这一教育和传播平台以扩大陶渊明的影响。
研究陶渊明的学者,尤其是处身高校的教师和领导一定要关注以上问题。首先是要争取陶渊明研究或者作品精读进入课堂,最好由专业选修课升级为通识课,然后是改进教学方式,在对作品的解读中提高学生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除了专门的选修课,有些文学专题课也有针对陶渊明所做的比较集中的讲述。如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韩国良每年上半年讲授“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有陶渊明专题,浙江大学林家骊的相关课中讲授过陶渊明,又如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邹然讲授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之六·陶潜诗文的生命体验》涉及七个方面的内容,即“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与人格精神(概述)”、“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验:‘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对生存乐趣的真切感受:‘含欢谷汲,行歌负薪’、”“对回归田园的由衷喜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对亲情友谊的率性动心:‘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对意中性爱的热烈向往:‘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和“对死亡降临的坦然直面:‘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所选择讲授的陶渊明侧面很有代表性。
四、教学相长——以笔者的陶渊明选修课为例
因为博士论文做的是陶渊明,笔者1998年留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后即开始陶渊明的教学活动。中国古代文学史从1998年秋季学期开始上课,都是周四学时,专章上课,人数在30人到90人不等,至2014年,16年来给近1000名本科生上过课,讲过陶渊明一章。
2005年,笔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开设“陶渊明与中国文化”专业选修课,2009年又为研究生开设“陶渊明研究”专业选修课。具体情况如下表:
笔者针对本科生的授课,以课堂讲观点为主,一般有两次讨论课,一到二次视频课;研究生以介绍文献资料、研究现状、课堂讨论为主,讲授和讨论各占一半的时间。如果不被指定为考试课,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以陶渊明为题完成了论文作业,有许多本科生还因此完成了学位论文,有的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训很多,本报告挂一漏万,仅就近来感受深刻的教学相长一点略作陈述。
第一,老师给学生划定一片领域,学生就能挖掘出你预测到的珍宝。配合笔者对国家课题“辽金元陶渊明接受史”和立意进行的研究课题“现当代陶渊明接受史”的考察,我曾经自制“锦囊妙计”,把一些重要的读者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发放到学生手中,请他们搜集资料并根据资料撰写期末作业。许多学生准此劳作,不但搜集到大量的陶渊明研究资料,而且撰写了质量可观甚至优秀的期末论文,有的还以此为基础撰写了毕业论文,水平达到优秀。如2013届本科生尤丹丹的《从御制诗文集看乾隆对陶渊明的接受》、2014届本科生何晗的《论王瑶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接受》和郭丰煊的《论朱光潜对陶渊明的接受》等三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基本可以达到发表水平。笔者虽然有指导之劳,但也乐在其中,况且也从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和观点中受到不少启发。如何晗的《论王瑶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接受》论及王瑶接受陶渊明受到了朱自清、鲁迅和陈寅恪的影响,有一些资料的价值都是笔者平时没有仔细注意到的。
第二,在课堂讨论的相互激发下,对陶渊明集文本的解读有了新的见解。在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针对研究生开设的“陶渊明研究”课上,我不断布置阅读篇目,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阅读情况,我自己也重读陶诗,教学双方时有启发。门生赵鑫往往能有新见。如解释陶《和郭主簿二首》之一“卧起弄书琴”中“卧起”一词,袁行霈陶集本释为“时不离手”与本义还隔一层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第146页。应该是有时卧弄、有时起弄,或卧或起,见闲逸之态,而“时不离手”则过于执着了。又解释《和郭主簿二首》之二“和泽周三春”,发现逯钦立、袁行霈、龚斌等众陶集本只有逯钦立本“周”选用的“同”,学生赞同用“同”。原因是选择“周”,诗句意思与下句“清凉素秋节”不协调,显得突兀,此其一;其二,古有“十月小阳春”之说,该句是说秋日风物与三春有相同之处。其他新见心得不赘,值得说明的是,学生的论证都有语词和文化上的材料作支撑。在讨论《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时,为了备课,我重读陶诗,始注意到时下诸本只有袁行霈陶集本“早”作“旱”,用“旱”只有一个版本依据,属于孤证,袁先生虽然补充了种旱稻史料,但总觉未能惬意。我的直感,“早稻”是对栽种时间的稻子的称呼,犹如“春玉米”虽在夏天成熟但不会被称呼为“夏玉米”,于是寻找史料,依据唐韩鄂《四时纂要》卷二“种早稻”条、唐陆龟蒙“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高”等史料可证陶诗中的“早稻”乃是对栽种之时的稻子的称呼(唐)陆龟蒙,《刈获》,《甫里先生文集》卷一七,《四部丛刊》本。而非袁先生所谓对收割时候稻子的称呼。到目前为止,笔者仍觉得自己的发现应该是陶诗的实际情况。又如曾讨论到对陶渊明《命子》诗“於穆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几句中“风云”的理解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28页。联想到杨明解释《诗品》评张华“风云气多”之“风云”非通常所理解的骨鲠英雄之气,而是高情远致,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第85页。裴子野《雕虫论》:“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25页。《南齐书·褚渊传》称刘景素“散情风云,不以尘务婴衿”等都是指与自然山水相联系的高情远致(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后汉书》,中华书局年1972版,第760—761页。于是我们有理由推论“寄迹风云”不是说陶渊明的父亲在仕途中奔波过,而是没有出仕,有高世之志,这样解释上下文也很贯通。如此不等,足见教学相长之效。
第三,陶渊明教学是心与心的交流。笔者课堂曾布置学生模仿《五柳先生传》写作自传,居然能得不少佳作,可惜大多发还学生,基本没有留存资料。又曾经以陶渊明为题布置创作对联,真有语意俱佳者,如2011级“闻一多班”宋忻怡对联云:“人生如寄,春酒已熟,耻因斗米羁尘网;晋世成烟,南山未老,愿借扁舟问桃源。”立意深曲拔俗,平仄贴切,当时评为诸生之首。面对学生对联,笔者不禁也涂鸦数联,其中一幅是借用学生句式而成,联云:“志四海,闯半生,彭泽终弃折腰耻;开三径,栽五柳,南岳始觉抬眼亲。”能得陶公精神之一斑。又2013—2014年春季学期所上班级为汉语言专业国家级基地班,因闻一多曾在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班级名称为“闻一多班”,结课时,笔者赠送学生一联曰:“酒入衷肠陶五柳,事关大道闻一多”,师生相视而笑,陶渊明一闪而过,选修课也结束了。
2013—2014年春季学期末,在提交的学习感受调查文字中,大多数同学提到,陶渊明选修课改变了他们对陶渊明的类型化、大众化的看法。总体感受是“一言以蔽之:丰满化,立体化”,“真正鲜活灵动起来”。过去认为是隐士,“仙风道骨多一些”的同学,通过学习认识到陶渊明不是单纯的隐士可以概括的,他对家庭、亲友、世俗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眷恋,学生高爽等人说:“他又不是那些只顾坚守自我的隐士,他内心有着对生活、对周围人的热爱。如果说隐士的内心当是一潭水,冷静,从容,那么陶渊明则是一个热心的隐士。”他懂得与人分享,是生活在人群中、生活在礼仪风俗中,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人;他的“内心也是有冲突起伏的”,“是一个十分有生活情趣的人”。原来觉得陶渊明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不好看’。现在能够慢慢学着体会‘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审美倾向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读者成就了作者”,“没有想到陶诗的价值还体现在后人对他的接受和阐释中”,没有想到萧统、乾隆这些“剥削最顶端的人欣赏陶渊明的作品”,等等。对于老师,我也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使我对陶渊明的理解有了新的感受。至少,本报告没有同学们的超功利帮助是写不成的。
余论
通过这个调查和多年来的上课经验,我们注意到青年学生活跃的思维、独立自由的个性以及求学的兴趣愿望都是足以令老师感叹锦绣华章的斐然难裁,教学中,教师教授知识、谈论高见是当然职责,但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在上课的形式中除了讲授之外,注意适当灵活采用讨论、视频、让学生主讲等形式以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创造力等都是必要的。如,可以增加适当的文学创作和生活体验以利于贴近陶渊明。今人钟稚鸥女士在彭泽开辟的归来山庄已经成为大学生体验陶渊明生活的基地之一,2010年夏中山大学师生率先领军入寨,随后有华中科技大学、南京东南大学等师生也前来赋诗、弹琴、摘豆、赏花,放怀山水之间,领略田园之趣。其所编《归来诗集》为此中体验活动的文学结晶。类似的体验活动,对于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本次调查,多见学生发心之论,十分令人欣慰;但又见不少人云亦云的概念式评论,又令人十分担忧。这不能不说与他们缺少与原典的直接对话密切相关,也折射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不足和遗憾来。如有学生云:“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这段话实际本于罗宗强、陈洪主编,张峰屹、赵季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4页。看似理解到位,但实际原样粘贴得网络现成评价。高校教育一定要把学生对原始作品的阅读和感受放在最基础的位置,孔子有所谓兴、观、群、怨之说,“兴”是第一位的,没有感发,陶渊明及其作品就难以进入学生心灵,学生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接受难免肤浅或者人云亦云。
中学教育让接受者知道了陶渊明和他的名篇名作,大学教育应该在基础上让接受者进一步了解陶渊明和他的作品,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借助选修课、文学史和讲座等形式针对当代学生特点,让陶渊明及其作品的精髓进入他们的心灵,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大学生的审美世界、提醒大学生珍视真我、亲近自然等都具有其他作家所难以替代的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