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时令节日

  一、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后天气逐步回暖。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立春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迎春,是在立春当天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古时立春要祭祀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清代立春仪式已成了官民共同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清嘉录》记载,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明万历吉安府志载,立春日,太守率府衙官员在吉安城后河太平桥举行迎春仪式,牵牛以示劝农,旧时每临立春,官民有“扮春官,迎春牛”的习俗,地方各级官员在春官老爷率领下,在衙门前摆设香案,高挂春牛图,隆重举行迎春仪式,官民一起参加活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迎春仪式一直延续到清末。吉安民间受官衙影响,特别注重立春迎春活动。吉安民间至今仍流传“立春大过年”的说话。立春的这一天,出嫁了的女儿不回娘家,不得已在娘家,在交春的前后一个时辰,无论如何得离开家门。男丁则尽量在家候时以庆。先书写“迎春接福”、“春到太平”的红条幅张贴在大门上,在神案上烧红烛,插香,备上三牲,等候交春时刻。时刻一到,鸣炮、祭拜天地四方,奠酒。至今,人们还仍有兴致地在立春时刻,将鸡蛋在桌面上竖立,以验时刻正点之乐趣。

  吉安民间还注重有春、无春年。有时遇无春年,诸般大事不办,尤其是娶亲嫁女,建祠造宅,一般都会避开无春年。所以,此俗造成提前迎娶或推后办喜事的现象。

  二、惊蛰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6日前后。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季节,乍暖还寒,吉安人称“冻惊蛰”。旧时代,农家对害虫一筹莫展,相信惊蛰日治害虫有作用,以石灰点屋柱脚和鼠洞,边点边念“点惊蛰,点银蛰,点得害虫笔笔直”。意为消灭虫害和鼠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普遍使用杀毒剂后,此俗不再流传。

  三、谷雨

  谷雨是农忙开始前的时令节日,吉安一些地方有为耕牛过节的习惯。这天,农民要清理牛栏,铺垫稻草,还要打水冲洗牛身。家中大人或小孩牵牛到草地踏青,回栏时要用米饭、鸡蛋、细糠拌少量的冬酒饲喂;条件好的人家还到药店购买中药苦参研末喂牛。这天耕牛不下地干活,因为“牛息谷雨马息夏,人息端午冇(没)事哇(说)”。这是吉安人对耕牛养护的态度。吉安农田多,全靠牛帮忙,牛是农家的重要帮手,没有牛,就没有一年的收成。让牛长膘,就是让牛在春耕时多出力。谷雨节是吉安的耕牛节日。只是如今耕田方式大有变化,喂牛、护牛的习俗逐渐淡化。

  谷雨节的这一天,农家饮食中要有一碗炒黄豆,一是应对“吃了谷雨豆,咬碎小石头”的说法,二是希望风调雨顺,“春来落雨大如豆”,祈祷春插后禾苗不缺水。

  四、立夏

  夏日劳动强度大,易神疲而体瘦,立夏之日,吉安人有吃盐蛋、粉蒸肉的习俗。立夏当天人人要吃“立夏蛋”,有些人还会吃“立夏狗”。俗话说:“吃了立夏子,榔头打不死;吃了立夏狗,两腿忙忙走。”立夏正值春插季节,农事太忙,虽然不会大张旗鼓地弄吃,但要得到营养补充,所以吃蛋、吃狗肉、粉蒸肉差不多是固定的。粉蒸肉的做法,据传与南宋朝廷名臣吉安县值夏人胡铨有关。南宋建炎八年(1129),宋高宗之母隆裕太后被金人追赶,逃至吉安,吉州太守杨渊已逃命,只有在家守孝的胡铨带义军前来护驾,当时乡民杀猪慰问义军。义军人多,肉不够吃,厨师想了一个办法,肉不够,用芋头,芋头切片,芋头和猪肉,拌上炒过的米粉,用火蒸,香而不腻。这一做法后来传遍了吉安各地,因成习俗。

  立夏日,是吉安农耕中一个重要标志日。传统的水稻插秧以立夏日为期,春插一般都在立夏之日前完成。立夏后插的秧,结穗的颗粒少,产量低。

  五、三伏

  夏季的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节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初伏至中伏十天,中伏到末伏十天或二十天。初伏的第一天,吉安民间叫进伏,要吃一些降温厌火的食品,有的杀鸭,如节日般对待。

  六、霜降

  霜降在农历九月中旬,是农事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日。霜降节一到,天气渐冷,吉安各地大面积种植的单季水稻和晚稻,收割季节最晚不得后于“霜降节”。俗话说:“霜降不割禾,一夜去一箩”。意思是说天气渐寒,禾秆易倒伏。又说:“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其它旱作物如薯类等都必须于此时全部收藏起来,以避霜冻。

  山区收摘油茶籽也是按时令于“霜降”前三天进山。油茶籽是果皮包裹物,其熟不熟,无法从果皮上识察,吉安各地气温差别不大,皆以霜降节来确定摘采时日。如果不及时摘采,后数日,果皮皴裂,果仁掉在地上,很难拾取,产量受到影响。

  吉安民间对“霜降”还有一句俗谚,说:“九月霜降霜不降,十月降霜白茫茫”,说的是下霜的时差。

  七、冬至

  吉安民间的冬至习俗与清明节相类似,家人带三牲、酒去祖坟祭拜,以尽孝道。不同的是“清明祭在前,冬至祭到年”。一年中只有冬至日以后才可在坟地动土,为祖坟更换、安放墓碑、修理墓圈、填土加高等,寓意后代为先祖加固寝陵、添被保暖,可使先人安魂守魄,后世添丁发财。

  旧时,有的村子在宗祠上厅的祖宗牌位前举行公祭大典,撞钟击鼓,鸣锣放铳,祭品丰盛,礼仪隆重。祭祖后摆宴会餐。有的地方还按辈分、资历、参加男丁数分发胙肉。给贞节寡妇送蹄花1只,以示关怀嘉勉。此俗今不流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