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2 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部战略

  环境分析内部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是确认自己所具有的优势,认识自己的劣势,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优势和克服内部缺点。

  4.2.1 各类高等学校数量、规模和水平状况

  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推动了我国高教规模的迅速扩张。普通高校数1999—2010年从1071所增至2681所,增长了1.5倍。其中,民办高校数达到353所,独立学院已增至323所。

  就高教学生规模而言,其当量和存量都有大幅提升。从学生规模当量来看,普通高校招生数从1999年的159.7万人增至2010年的661.8万人,毕业生人数从84.76万人增至575.4万人,在校学生数从413.4万人增至2231.8万人。扩招以来,在校生的平均增速为16.8%,且头7年增速高达26.5%。其中,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比重逐年攀升,截至2010年民办高校在校生占9.05%,独立学院占10.81%,高职院校占28.44%。[81]

  近年来,东中西部地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不包括独立学院)数量都明显增长,成人高校数量则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从东、中、西部地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数量逐年增长的趋势看,不同区域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增长速度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排列的递减态势,这既反映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原有的区域间高等学校布局不均衡的状况。同时,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公办高校数、成人高校数、民办高校数三者的比例呈现出梯度结构:东部地区为5.94:1.63:1,中部地区为9.41:2.49:1,西部地区为9.51:2.49:1.显然,公办高校仍旧是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主体,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民办高校数量增长明显,在整个高等学校体系结构中的比例已明显提高,东部地区民办高校占整个区域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大于中西部地区。

  4.2.2 高教经费投入状况

  “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缺2010年数据),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491.52元,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长较快的前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宁夏(39.37%)、四川(23.39%)、新疆(23.09%)、内蒙古(21.32%)、江西(20.86%),但是江西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增长率排在中部地区却是倒数第二,略高于河南。在中部的7个省份的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中西部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5491.52元。其中,江西(3559.51元)、安徽(3709.79元)、湖北(3718.28元)、湖南(3905.57元)、河南(4221.08元)、河北(4278.92元)、山西(4928.37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倒数第1,3,4,5,6,7,10位。西部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普通高校每生平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334.78元。其中,西部12个地区的名次依次排列:西藏(12337.66元)、宁夏(9125.92元)、青海(8040.80元)、云南(6432.11元)、内蒙古(5732.03元)、甘肃(5432.98元)、广西(5415.04元)、新疆(5396.70元)、贵州(5236.16元)、重庆(4710.2元)、陕西(4575.08元),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第1,2,3,4,5,6,7,8,9,11,12位。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十五”期间明显高了很多,但仍然排在中部地区倒数、中西部地区倒数第六位,而且年均增长率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倒数,位居西部地区倒数第二的陕西省(4575.08元)也比江西省高,可见,江西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显得捉襟见肘,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显得迫在眉睫。[82]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尽管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致命的是教育投入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教育经费和有效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扩招以来,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欠发达地区高校加大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势在必行。但由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地位难以与中心城市的大学的地位相比,因此得到社会的重视程度也相应较低,得到政府的资金投入明显少于其他大学。学校的发展资金除了靠政府拨款外,不少高校不得不走上了贷款的道路,而年复一年的贷款,也就成为压在这些高校身上的一副重担。近年来,银行加大了对高校贷款风险的评估,欠发达地区高校由于地处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贷款的风险明显较大,得到的贷款也日益减少,资金的短缺必然影响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4.2.3 师资队伍状况

  人力资源是高等学校的战略性资源,也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更是欠发达地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特别是高层次师资力量的明显匮乏。有资料表明,2001年东部高校教师的研究生学历比例为34.61%,中部为33.68%,西部则为26.00%,西部比东部低8.61个百分点[83]。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我国欠发达地区在稳定现有人才、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虽苦苦探索,但收效甚微。目前各个高校都在进行扩招,都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引进,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大学和重点综合性大学,更是在待遇、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来吸引高素质人才,欠发达地区高校在人才的引进上没有多少优势可言,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由于资金的紧缺,不少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师资引进上出现了“先热后冷”的现象,使引进的人才工作不安心,作用发挥不出来。甚至出现人才二次外流的现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两难境地,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200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兰州大学校长李发伸忧心忡忡地说:“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84]。兰州大学绝对不是一个特例,它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成为欠发达地区众多高校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投资力度的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十分明显。据统计2004年全国专任教师858393人,其中,东部地区390869人,中部地区为292497人,西部地区为175027人。有些地区,如贵州、宁夏、青海和西藏地区,虽然国家每年财力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使得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依然很低。[85]

  4.2.4 生源与就业状况

  由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较薄弱,在生源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重点大学、中心城市高校的分步扩招,考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往往选择那些条件好、名气大、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就读,以期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在这方面,与重点大学、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欠发达地区高校完全处于劣势。因此,虽然在招生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源却无法在规定的分数线上满足,只有通过降分、补录的方法来保证录取人数,生源的质量出现明显的下滑,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将影响学校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提升。此外,由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对人才总量的需求不旺盛,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使高校毕业生的出口不畅。

  4.2.5 管理体制状况

  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依法办学、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合法的、规范的、系统的、科学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办学效率,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和发展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公立高等教育而言,管理体制仍然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集举办权、办学权、管理权于一身,自上而下做出决策并进行管理,学校没有明确的自主办学和独立决策的权力。在高度集中控制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无法顾及地区、行业、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前提下,往往制订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政策和统一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对欠发达地区弱势高校利益的制度性损害。规则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错位,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分离与失衡,这种明显的制度缺陷,是导致高等学校自身制度建设僵化、制度创新动力不足的关键因素。

  在高校内部管理上,由于学校规模扩大与提升的需要,许多欠发达地区高校的领导长期陷入跑经费、跑项目等诸多具体事务中,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时间认真学习和提高,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真研究与思考,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仍然沿用老一套的管理制度和方法[86]。而对社会转轨、教育转型、学校超常规发展等多方面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只能依靠领导们的应急决策应对,缺乏长远的管理目标和管理体制。学校领导事事亲为,而基层干部缺乏管理的自主权和积极性,整体管理效率低、效果差。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