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4 基础性概念范畴的界定

  在本研究中,“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高等教育”和“发展战略”等属核心范畴。为了避免误读和消除歧义,有必要对“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等概念的内涵做出阐析。

  (1)欠发达地区。如果把国家看成是区域的一种形态,那么欠发达地区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相对不发达的经济区域。广义的概念则不仅包括狭义概念,而且还包括全球范围内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我们通常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或第三世界地区。本书研究的是狭义的欠发达地区。它是指在特定国家、地区及其组合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某些特定经济区域:由于地域差异、制度差异和生产力空间配置的非均衡性等原因,这些特定的经济区域或次级经济区域同相对发达的经济区域相比,在经济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社会文化发育程度、经济体系的弹性与活力、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社会经济特征:①落后性;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③经济发展水平低;④社会发育程度低;⑤少数民族聚居;⑥富饶与贫困并存。[13]

  (2)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订“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所谓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高等教育。《实用教育大词典》将高等教育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组织形式有全日制的和业余的,面授的和非面授的,学校形式的和非学校形式的,等等。高等教育一般承担着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通常是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14]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日制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在受完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教育的教育,一般入学年龄在18岁以上。”[15]这些界定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有益的启示。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其内涵包括: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它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具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责。

  (4)发展战略。“战略”一词来源于军事学。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e”,其含义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把战略作为一个概念并给予明确的定义是18世纪以后的事。德国军事理论家比洛(1757—1807)是第一个给战略以明确定义的人,他在《最新战法要旨》中说:“战略是关于在视界和大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而战术是关于上述范围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

  1962年,企业历史学家、企业战略研究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中把战略定义为“制定企业宗旨和长期目标,为实现目标选择行动方案,配备必要资源”。1965年,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中提出战略计划的安索夫模型(Ansoff Model of Strategic Planning)。这个模型的核心是简单可靠的差异分析,弄清楚你所处的位置,确定你希望到达的目标,然后确定为实现目标必须采取的行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2004年1月号,在“哈佛经典”专栏摘要中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的新文章——《什么是战略》。在这篇文章中,波特不但对“战略”意义做了新阐述,而且对“战略”含义做了新注释。他说,“战略”一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二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三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

  全美最新工商管理权威教材系列,由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所著《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十版)的说法是:“战略是公司前进的路径地图,是公司经营的蓝图;战略是公司展开业务的一道命令;战略是一个策略规划,公司依此建立其对顾客的忠诚度,赢得一个相对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

  “战略”一词,我国自古就有这一概念,是指战争全局的筹划。《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就是世界著名的战略杰作。毛泽东同志深刻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东西”,“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Maassen和van Vught曾言:“尽管战略概念在不断演变,从一个内涵狭窄的、常规的概念(作为计划或一套引导和控制活动的行为)到一个宽泛的、灵活的途径(即将战略作为行动模式或连续的行动)……但却并没有一个意义明确的指标体系来标明‘这就是’战略,或者相反。”[16]因此,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书中对战略的使用主要指“对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问题的谋划”,具有长久性、竞争性、层次性和全局性等特征。每一种战略的形成都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战略的分析、制定和实施。

  §§第2章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理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