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认识与感悟

  我在欧洲十多天,行程近万里,游览了十一个国家,参观了二十多个城市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可以说,已经看到了一个发达的西方社会。这里,首先是没有人口膨胀,人民安居乐业,一路走来,看不到几个游手好闲的人,人们都在忙碌地工作,街道上没有拥挤和喧闹。

  端士

  这里绿化面积大,环境优美,不论走到哪里,展现在眼前的永远是绿地和蓝天。走进瑞士,简直就是走进了一个偌大的森林公园。

  这里是全世界最早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地方,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房屋多为典型的欧洲建筑,高矮得当,大小整齐,宽敞而不影响美观;街道不大,卫生整洁,交通发达,城市公共设施齐全,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好地方。

  这里教育发达,国民的文明程度比较高。

  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公布,瑞士是全世界的“首富”,人均收入超过43000美元(1998年的数字),是世界最贫穷的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100美元的40倍。1998年世界银行对世界十个经济大国排名,西欧五个国家榜上有名,占了一半。人均收入前十名除美国、日本、新加坡外,全在西欧。

  这里消灭了城乡差别,看不出农村人与城市人有什么不同,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人口比例、生活环境,分不清城市与农村的界限。

  这里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从17世纪上半叶到18世纪上半期,英法还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在法国,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封建等级制度还根深蒂固地保留着,全国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教士为第一等级,贵族为第二等级,其余的为第三等级。教士和贵族是特权等级,占有广大土地,却不负担任何赋税义务,他们的上层人物占据高官显位。第三等级里除了农民以外,还包括资产阶级、工场工人、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他们在政治上无权。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封建统治者独断专权,压榨劳动人民,大量搜刮金钱,把持盐、酒、煤、铁等专卖权,造成生产贸易混乱、工商业萧条,大量工人失业,劳动人民无计谋生,使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要求获得土地;城市平民和失业手工业者要生存、要饭吃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640年,苏格兰人民首先起义,点燃了英国资产革命的导火线,他们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王朝,同国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649年1月,查理一世作为暴君、杀人犯、人民的公敌被押上刑场处决。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法国人民,巴黎人民的斗争情绪日益高涨。1789年7月14日,当路易十六暗里调集军队,准备血洗巴黎的时候,巴黎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夺取武器,开始武装起义。

  在巴黎有座巴士底监狱,一向是囚禁政治犯的堡垒,久为人民所痛恨。当时,巴士底狱几座塔楼上的大炮正对准巴黎工人区。7月14日,起义人民喊出了“打到巴士底去”的口号,冲向巴士底狱,经过浴血战斗,打破了这座象征专制统治的堡垒,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但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引起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极大恐惧,俄国沙皇、奥地利皇帝、普鲁士国王公开支持路易十六,并积极准备干涉。逃到国外的法国封建统治者也在德意志境内建立了反革命的巢穴。

  1791年8月,奥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发表联合宣言,表示要为“授权”法国之王共同行动。封建势力的反扑和顽抗,说明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艰巨。

  1792年春,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战争开始了。这时,各地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战场前线。法国人民斗志昂扬,奋勇抵抗,打败了欧洲反法联军,夺得了反击欧洲反法联军的第一次胜利。法国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挽救了革命。

  1792年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在巴黎开幕,国民公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废除君主制的议案,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宣布废除王权。9月22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时间进到18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工业生产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也进入一个飞跃的阶段。

  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使织布速度大为加快,棉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默斯创造了手摇珍妮纺纱机,它同时可以纺出十六至十八根纱。过了四年,阿克莱特制成了水力纺纱机。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吸取了前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它可以同时转动三四百个纱锭。

  1785年,卡特莱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四十倍。

  1785年,机械师詹坶士瓦特经过长期钻研,把这种改良的蒸汽机用来作为纺织机器的动力。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造成了第一辆汽车。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明了铁磁产生电流。

  1872年,产生了电动机。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制成了电灯泡。

  1882年,出现了电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程师本茨提出以内燃机作动力,代替蒸汽机。

  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德等都正在进行,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的一次大变革,它首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以当时的纺织为例,珍妮机发明的前一年,英国加工的棉花不过380万磅,到1789年就达到了3240万磅。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社会财富也极大地丰富起来。工业革命之前,英、法等西方国家都是以农业为主,生产落后,经济收入少,生产主要靠手工业操作,规模小,效力低,国家并不富强,与当时的中国比起来还算不得什么。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资本主义从手工工场阶段进到大机器生产阶段,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迅速的发展,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成了发达的工业国家,西欧这个名字也成了世界发达国家的代名词。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也标志着英法两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英法资产阶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英法等国凭借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发展工业,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在不太长的历史进程中,物质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国家富强起来了,一举走在全世界各国的前头。资本主义两百多年积累的财富等于封建社会一千多年的总和,资产阶级成了“英雄”。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