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所见所闻

  由于政治和战争的原因,台湾到现在还没有和祖国统一。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内地的人们都想去台湾看看,台湾人也一样,都想来大陆看看。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有着血脉相连、与生俱来的亲情。2011年9月,我和我的同伴通过旅行社来到了台湾,对台湾进行了一次环岛游。

  台湾我们是通过旅行社组团去的,全团16个人。在岛上游的日子里,乘坐一辆大巴车,有一名固定的全程陪同导游,每到一个新的地段、一个新的城市或一个新的旅游点,还要增加一名当地的导游。

  固定导游都是经过比较严格训练的,我们团的导游姓张,是一名不到40岁的中年男子,他当过兵,在军队还是一名中尉军官。这位导游很专业,对台湾岛的情况也很熟悉,导游业务很熟练,还比较懂得政治,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所以,在陪同我们的过程中,对所参观的景点、名胜古迹以及台湾的情况,都能从历史到现状给我们讲得比较清楚,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都能给以令人满意的解释。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东南缘,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北临近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台湾以台湾岛为主,包括周边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

  台湾岛是中国最大海岛,为东亚大陆架边缘上的大陆岛。海岸线约1239千米。岛形南北狭长。台湾岛位处太平洋西北部岛弧群的中段,琉球弧与吕宋弧交会点。台湾岛占全台湾面积的99%,全岛海拔100米以下的低平地约占30%;台湾山系中间谷地是重要的断层线间经过地;台湾北部多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台湾地跨北回归线南北,属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区;气候环境好,地理位置好,条件非常优越,素有“宝岛”之称。

  台湾岛的特点有“十”多:高温天数多、台风多、雨水多、地震多、山地多、森林多、矿产资源多、瀑布多、小溪多、河流险滩多。

  台湾四面环海,台湾海峡是连接东海与南海的重要水道,被称为“海上走廊”,澎湖列岛握台湾海峡咽喉,为南北航道的要冲。

  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夏季风从太平洋与印度洋带来的大量水气,使得这里有丰富的降水,高温多雨是台湾岛的主要特征。台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多达6489毫米,是全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不仅降雨量多,同时也是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除四、五月多降雨外,七、八、九三个月的台风雨水也很多,一年有两次多雨期。

  台湾的夏季很长,可达八九个月,甚至春秋相连,没有冬季,全年皆夏。除了较高的山岭以外,霜雪罕见。由于高温多雨,全年每个季节都可以耕种,很少遇寒冷低温和霜冻。

  台湾岛形似纺锤,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全岛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森林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一半以上。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森林,台湾因此有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樟树尤为著名,是世界上产樟脑和樟油最多的地方。台湾西部是肥沃的平原,水稻种植普遍,素有“米仓”之称。台湾甘蔗与蔗糖产量很大,享有“东方蔗岛”之誉。台湾盛产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飘香,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台湾岛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河流短且陡峻。台湾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岩浆活跃的中央山脉是金铜等金属矿的产地;西北部大屯火山群有丰富的天然硫黄;西部山麓平原是煤、石油等沉积矿的主要分布区;周围浅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沿海还有丰富的水产资源;西海岸又是重要的海盐产区。

  台湾的工农业生产搞得比较好,经济发展得很好。据台湾报纸报道,现在的国民人均收入已达到35604美元,名列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第20位。从20世纪80年代起,也就是蒋经国执政开始,就注重经济建设。首先是抓工业的发展,以高科技、精密度高的半导体晶片等工业为主攻方向,建立工业发展体系,经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经济发展起来了,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香港、台湾)之一。2001年国民党失去了执政权,民进党执政,陈水扁改变国民党的路线,搞“台独”,实行与大陆隔绝的政策,关起门来搞经济,把自己孤立起来。结果,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不搞“台独”,对大陆开放,与大陆搞好关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经济又上来了,尽管这几年世界经济不够景气,而台湾的国民总产值增幅却名列世界前茅,年增长7%~8%,与大陆的国民总产值增幅基本持平。

  导游说,他赞成马英九的政策,不搞“台独”,改善与大陆的关系,走与大陆和平发展的道路,台湾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与大陆和好,与大陆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对人民有利。就拿旅游来说,他是搞这一行的,看得比较清楚。与大陆互通以来,每年大陆到台湾来的游客近一百万人,还在不断地增加。光这一项就给台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啊。

  台湾的气候条件好,所以台湾的农业是很有名的,有“米仓”和“水果之乡”之称。我留心观察,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是山上果树遍地,森林连片。山下田地里的农作物生长茂盛。山上山下和平原看不到一块荒山空地,无处不是绿色庄稼、果木、草坪、树木,台湾的植被覆盖率非常高。台湾基本实现了无城乡差别,无论走到哪里,看不到农村那种古旧的茅栅草舍,看不到农村那种破败落后的面貌,基本都是现代式的房屋,最差的也都是“铜”片瓦房。

  我分别与台北、台南一名姓蔡的和一名姓王的农民攀谈过,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到台湾当前农村农业的一些情况。他们向我介绍,现在是经济社会,传统农业虽然还保留下来一部分,但有很大的改变,例如水稻仍然种了不少,品种全都更新,多种优质米稻,水果也种优良品种,都以经济价值为取向,哪项经济利益大,就种哪项。农田里的经济作物比较多,有养鱼的、种菜的、种花草的、种树苗的、种药物的等等,经济作物要超过粮食作物。政府对农村农业还是比较重视的,政府对农民种田有一定的补助,碰到灾情补助会更多一些,所以,农民的收入一般不会比城里人差好多,有的甚至和城市里人持平。

  我们是环岛游,走遍了台湾南北,住过台北、台中、嘉义、高雄、台东、花莲六七个城市,所到之处,总觉得台湾的城市比较发达,城市建设得比较好。虽然看不到好多高楼大厦,但市容整齐,规划合理,环境优美,卫生搞得很好。街道虽不宽敞,但不显得拥挤。

  我们第一站是台北市,下午2点多钟进入市区,因为是白天,什么都看得很清楚。台北市给人第一印象是市容市貌井然,市内安定,没有喧哗,没有噪音。台北市看过去是一个比较有历史的城市,那种陈旧感随处都可以看得出,老城区房屋比较矮小、陈旧,有的电线都裸露在外。导游跟我们介绍,台湾私有化程度很高,房地产都是私人的,法律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有的人给他再多的钱也不卖自己的地,又不能强拆,所以城市建设,要实现高标准的规划难度很大。

  桃园机场是一个有名的国际机场。机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现代。机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都有很高的素质。他们业务熟悉,工作认真,服务周到,待人热情。我们都是从这里进出的,感觉到这里给人以温暖、亲切。但是用现代眼光看,机场不够宽敞,同时也显得有些陈旧。

  在参观过程中,每住宿一处,我都要利用一些时间到街上去走走看看。通观起来,台湾的城市管理不错,卫生也搞得很好,市内整洁清爽。台湾的机动车辆不少,但在街道上看不到车辆拥挤,这是什么原因?我细心观察才发现,原来在市内街道上行走的大都是摩托车,以摩托车代替了汽车。不管你走到哪一条街,大街小巷或公共场所的指定地点,停放的一律都是各式摩托车,摆放得规范整齐。我做了一点了解,台湾2300万人口,有摩托车1600万辆,真是台湾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奇观!

  台湾的交通很发达,全岛公路已形成了三大特点:一是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纵横框架,以等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为支线,形成畅通的网络;二是环岛公路畅通。我们是环岛游,从台北出发,绕全岛一大圈,又回到了台北,从无阻碍,一路畅通。我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有些路段是在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上用双手和钢钎铁锤开山修起来的,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多么的不容易啊!三是全岛公路四通八达,而且公路质量都不错。

  台湾的交通管理也很好。一路上看到汽车司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意识强,文明礼貌。在岛上走了七八天,无论是高速公路、城内街道还是旅游点上的分支分道,很少有堵车现象。能够做到这样,主要是靠平时的交通管理,靠公民的交通意识和共同维护。

  说到修通环岛公路,台湾人民很自然会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蒋经国。

  台湾夜市蒋经国在台湾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台湾人民对他评价很好,至今还很敬仰他。蒋经国之所以受到台湾人的好评,是他做了两件造福于台湾人民的大好事。一件是前面说到的修通台湾环岛公路。走到台中燕子口,公路穿过高山峻岭,又在悬崖峭壁上,游客们都望而生畏。导游说,50年以前台湾的交通状况非常落后,更不要说公路环岛通,那时物资不得进,有货不得出,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蒋经国看到这样的情况,提出要修通环岛公路,他亲自组织,亲自指挥。为了打通燕子口,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调十多万退伍老兵来修公路,这样做不但解决了老兵去路问题,而且解决了修路的人力问题。蒋经国亲自担任修路总指挥,坐镇指挥。1956年动工,1960年竣工,光隧道就有7000多米。在当时,全靠双手用钢钎铁锤凿通这样长的山洞,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啊,即使这样,硬是把路修通了;第二件是蒋经国接班执掌台湾以后,搞开放,发展经济,狠抓工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变了台湾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台湾人民脱了贫。

  在台北,导游引领我们去逛夜市。原来台湾人很兴夜市,而且每天都要到深夜一两点钟才收场。夜市简直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成群结伙,市场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夜市上的东西应有尽有,有小吃,有茶座,有水果、蔬菜、鱼肉、野味、鸡蛋、山药、百货和各种糕点。市场的繁荣程度和热闹气氛,把我惊呆了、迷住了。

  我想了解当地的物价,特地买了杧果、苹果、草莓,还有一种叫“青皮果”的果子,这些果子大陆都有。台湾每一斤台币75元,折合人民币是14块钱,大陆一斤只要7~8元。

  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叫一邵族,在阿里山区,是台湾一个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现在共有人口280人。台湾当局给了这个少数民族很好的优惠政策:一是鼓励其增加人口,生一个孩子政府补其一年三万元,直至完成学业;二是划了一片森林山地给他们,让他们保护野生动物,尤其发展野生鹿,让他们自由打猎,增加收入;三是该族有一个名医,他用鹿产子的“包衣”制药,曾治好过宋美龄的气管炎及其他病,得到蒋介石的好评而出名。所以这种药特许他们生产销售,增加了他们一大笔收入。

  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原住居民。我对高山族的一些情况有浓厚的兴趣。导游也介绍了不少高山族的过去和现在。从历史讲,高山族是最早居住在台湾的民族,是中国南方古越族的一支。高山族按其语系和习俗可分为泰雅、阿美、排湾、赛夏、布农、曹卑南、鲁凯和雅美等族群。其中排湾族实行贵族世袭制,其他各族都保持着氏族制度的某些传统,而阿美族至今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习俗。

  长期以来,高山族就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16世纪,高山族已有发达的农业,甘蔗和棉花的种植逐渐发展起来。农业方面不能用锄头耕作,狩猎则已普遍使用铁工具,狩猎得来的剩余产品用于交换。高山族社会的基层组织是部落,若干部落结合成社,一社成千人或五六百人,已有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随着东南沿海产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渡海到台湾。沿海之民有不少渔船到澎湖和水港之间打鱼,也有很多人与高山族进行贸易,或在山口设店,或径自入山,以玛瑙、瓷器等换取鹿茸、鹿角,很受高山族人的欢迎。

  高山族人内部的婚姻习俗各有不同:泰雅人妇女婚前都要“黥面”,即在脸上刺上三道蓝色的花纹,有的在额前和下腭刺上放射形的粗蓝纹,表示自己擅长织布,善于持家。男子的下颚刺上一条蓝纹,则表示威武勇敢。阿美族青年在初恋一个月以后,女方必须到男方家里劳动一段时间,叫作“米达别”。原来,阿美人的传统习惯是由妇女当家做主,故“米达别”是对女方的一种严格考验。女方在男家吃饭,但不住在男家,每晚由男方陪同回家,一般经过两三个月至一年的考验后,如男方不满意,可辞退对方,并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一般来说,除个别外,绝大多数妇女都能获得男方的认可,获得美满的婚姻。举行婚礼时,男方摆上喜宴,请女方全家及亲朋好友欢聚畅饮。宴会后,点起篝火,全村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欢庆新婚,直到深夜。

  现在不同了,高山族人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有很大的提高,经济上有了大发展,富裕起来了;政治上,参与地方和地区行政管理。婚姻习俗有了一些改变,如现在的婚姻提倡男女恋爱,设定婚酒要在酒店举行,当然结婚仪式仍在家里举行,并要在晚上。那天,我们在住酒店时,就看到一家在酒店里摆定亲酒,很是阔绰,好不热闹。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