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城在今敦煌城以西,为汉代敦煌郡、唐代沙州城。党河水从西南来,绕道旧城东墙外,向东北汇合灌注。解放后,党河水由上游改渠,灌溉农田。《敦煌杂抄》记载:“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经党水北街,圮其东西。雍正三年改城东另筑卫城,周围三里三分,开东、西、南三门。”由此知弃旧城而筑新城的原因。现故城内外均为耕地,其范围东西约宽718米,南北长1132米。在城西角留有城墩,比城墙高出一倍多,下部为夯土版筑,上部多用厚大土坯砌成,通高16米,尚可看出西凉和唐代加固的痕迹。据记载,城有南门、西门,其余东北二墙是否有门,没有记载。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敦煌郡,从内地移了很多人来这里。我们看到的故城城垣就是当时的敦煌郡城城郭。公元400年,武昭王李暠在此建都,称西凉国,后迁都酒泉。公元421年,北凉沮渠蒙逊攻敦煌,敦煌太守李恂率数十骑入城,长史宋承、武卫将军张弘等推李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蒙逊遣世子德政率众攻敦煌城,李恂闭门不战,蒙逊又亲自率众二万攻之,三面起堤以党河水灌城。李恂遣使请降,蒙逊不许,宋承、张弘开门降,李恂自杀,西凉国亡。
唐武德二年(619)在此置沙州,因城南七里有沙山而得名。此后历朝在这里设州或总管府,明永乐三年(1406)置沙州卫,正统十二年(1447)废。城中有白马塔,相传为后秦所造,旧志称“古城晚眺”为敦煌八景之一。
我们还参观了莫高窟。
从敦煌到莫高窟有二三十公里路要走,那天的早餐都提前吃了,饭一吃完,都忙着上了大巴。
为了使游客们对莫高窟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的思想早一点融入敦煌艺术的世界,一上车,导游就跟我们介绍敦煌和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它位于中国西部高原的河西走廊,是一块极富魅力的地方。如果沿着走廊西行,途中的雪山峻岭、边墙塞障、大漠孤烟、古道驻铃、石窟塔景、清泉绿洲,皆如诗如画,让人目不暇接。当来到走廊西端的敦煌时,展现在面前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就更加多姿多彩了。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沃的土壤,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确保了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产举世闻名。这就是美丽的敦煌,一块神奇诱人的土地。
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走廊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生,掌握了原始农业生产技术。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是古代中国的战略要道,可以说谁占有这个地方,谁就可以得到西域,谁就有了通往西域进而通往西亚、东亚、欧洲和全世界的交通要道,因而敦煌是历代王朝和政治势力争夺的一个地方。从西汉到明清,从强盛的汉唐到混乱时期的“五胡”“十六国”,这里战争不断。为了防御外部入侵,加强对敦煌的管理,远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设有敦煌郡,修长城,建关设点。
导游跟我们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莫高窟名称的由来;一个是三危山的佛光。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为什么叫莫高窟呢?原来,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的洞窟中就已经出现,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也有确切的记载。其名称的由来,敦煌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百姓又称千佛山,古汉语中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莫高窟。二是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莫高山”,千佛洞在莫高山下,属莫高山所管辖,故千佛洞又称莫高窟。三是,乐樽和尚在大泉河谷最早开窟,后来的弟子相继也开凿石窟,但道行都“莫同于此僧”,难以超过他。乐樽在此地首开的石窟,以后就叫莫高窟,是为了纪念乐樽开创首窟之功。
关于“三危山的佛光”,导游是这样说的:三危山虽不是名山大川,但它那粗犷雄健的气势、惊心动魄的佛光山色,使人心旌摇荡。每逢雨后,云遮雾罩的三危山时隐时现,被鲜红的夕阳照得五光十色,扑朔迷离。据传,这就是三危山的佛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是在佛光的指引下才开凿的。
那么,是谁在三危山下首先发现了佛光并开凿了第一洞窟呢?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366),敦煌有个叫乐樽的和尚对佛非常虔诚,经常身披袈裟,手持禅杖四方云游。有一天,乐樽游到了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经过一天的奔波,他又饿又渴,十分疲惫,坐在绵软的沙滩上歇息。这时候,夕阳西下,他蓦地抬头一看,奇迹出现了,对莫高窟面的三危山金光万道,放射着五颜六色的耀眼光环;三座危峰的金光中化作“三世佛”现出真容,倏地一晃,好似有无数菩萨在诵经说法;金光明暗交替地闪烁着,又隐约看到飞天仙女在金光中飞舞,有的在撒花,有的在弹奏乐器……一心持戒修行、礼佛诵经的乐樽被这佛国奇景惊呆了,他认为三危山上的金光就是佛光的显现,这佛光照在他身上,他顿感身心愉悦,疲惫尽消,心想,我苦苦寻求、顶礼膜拜的佛祖灵光不就是在三危山吗!还要到哪里去追寻呢?他决定就在此修行拜佛。
于是,乐樽四处募款化缘,请来工匠,在大泉河西岸的峭壁上开凿了一个石窟。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就这样于1600年前在这块沙漠圣地诞生了。从此,三危山上的峡谷燃起了拜佛的香火,响起了诵经的木鱼声。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乐樽当时所见到的金光千佛,只是一种自然奇景引发的幻觉。这种自然奇景,我们今天在三危山上仍可看到。因为三危山是剥蚀残山,山上无草木,岩石为暗红色,岩石所含石英、云母等矿物质,遇夕阳反射,灿烂若似金光。当然,生活在千余年以前的乐樽对这种自然奇景无法理解,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完全把它归于“佛”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又有一个和尚来到大泉河谷,也在一个雨后的傍晚看到了三危山上的“佛光”,坚信这儿是佛祖圣地,在乐樽首开的洞窟旁边,又开辟了第二个洞窟。这个和尚名字叫法良。
以后,一代又一代的佛门弟子、达官贵人、商贾百姓,都在这里捐资开窟,兴建寺院。洞窟的规模渐渐扩大,僧侣们来来往往,香客朝拜者络绎不绝。丝绸之路的兴旺、佛教文化的交流,更使莫高窟红火起来。
导游领着我们进洞窟,一边看,一边为我们讲解。我们在莫高窟整整参观了一天。
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600米。那鳞次栉比、重重叠叠的洞窟,犹如蜂巢镶嵌在刀削斧劈的断崖上。窟前栈道曲折,楼阁巍峨兀立,铁马风铃悬响,气势宏伟壮观。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各朝各代都有建造,元朝终止营造。早在唐朝武则天时代洞窟建造已达到一千余龛,因之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莫高窟的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内容极为丰富。历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外来文化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和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完整地保存了千百年间的建筑形式。现存的492洞窟中,有形式多样的禅窟、殿堂窟、景窟等。它是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早期石窟的窟形是中心塔柱式的外来形式;隋唐石窟典型的形式是平方形覆斗顶,后壁一龛;唐代后期以至宋元,壁画佛龛又被洞窟中央的佛坛所代替,腾出一整块石壁绘制大型壁画。建筑形式的演变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融化吸收,使它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形式,其中不少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古建筑杰作。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在石窟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彩塑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身组合。还有阿难、迦叶、十大弟子及罗汉、天王、金刚、力士等,其造型从北魏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变为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艺术风格又趋向雍富华丽。特别是唐以后的许多优秀作品,如轻倩柔媚的菩萨和刚劲勇猛的金刚、力士,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娴熟技巧和真情实感。这些塑像与壁顶部的壁画、地面上的莲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天堂。
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的壁画艺术,真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陈列馆。当你置身窟中,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态妩媚、凌空翱翔的飞天,那五彩缤纷的鲜花纷纷扬扬,那不奏自鸣的乐器演奏着仙曲……仿佛把人带进神仙天国,让人身心随着飞天飘旋,好像整个洞窟都在晃动!按壁画内容,可分为佛像画、装饰画、图案画等。从艺术上讲,它显示了各族艺术家非凡的创造才能和高度艺术成就;从历史上讲,它反映了我国历代民族各阶层的劳动活动、社会生活、科学技术、音乐舞蹈、民族风情、衣冠服饰等等,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历史之悠久,技艺之精湛,举世罕见,呈现了各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美术史。
敦煌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宋明以后海运开通,丝绸之路渐趋冷落,莫高窟也随之默默地沉睡在三危山。
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流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16窟甬道的北壁有一个不知何时封闭的小石窟,里面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因沙漠干燥,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神话中的聚宝洞!它的神秘在于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人将这批珍贵文物放在这里面,并将洞门封闭,从此无人知晓。这就是17窟--藏经洞。
当王圆箓用一双枯瘦的手打开宝库的洞门之后,一批批外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接踵而来,有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俄国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等。他们想方设法、挖空心思从王道士的手中拿走了大批文物,分别收藏在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博物馆。从此,莫高窟的珍贵文物流散到国外,其辉煌的艺术也随之被介绍到了国外,震动了国内外的学术界,吸引了不少学者对莫高窟的遗书和造型艺术进行专门研究,进而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誉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从国外来到敦煌,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对年久失修的莫高窟进行了清理、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1963年,国务院拨款对残破不堪的洞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和维修,使古老石窟的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成立了敦煌研究院。今天,莫高窟以崭新的姿态,欢迎中外游客的观光,迎接中外学者进行国际艺术文化交流。
从洞窟参观出来,导游领着我们参观莫高窟的外景。原来,莫高窟洞窟就在三危山与鸣沙山的怀抱。当地人称“莫高窟坐镇两山”,其地理位置天生如意。
三危山色如紫罗,峥嵘突兀,昂首屹立在大泉河东岸,鸣沙山山形弯环、妩媚温柔地卧躺在大泉河的西岸。两山刚柔并济,隔水相望。在两山之间,流淌着大泉河。这条河每遇山洪暴发,便汹涌澎湃,一泻千里;而平时漾淌着一缕绵绵而清澈的溪水,浇灌着两岸的土地。这里红柳丛生,芳草青青,柳绿花红。穿过浓荫蔽日的杨柳树林,走过松柏夹道的小路,透过疏密相间的绿叶青枝,就会看到砾石峭壁上的艺术宝库--莫高窟。
亲爱的朋友,当你步入艺术的殿堂,在那大小不等、形制各异的神秘洞窟中徜徉,面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彩塑和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壁画,在人间天国的艺术世界中赞不绝口、流连忘返的时候,你可知道莫高窟为什么要建造在两山对峙、荒无人迹的河谷里的断崖上吗?
这时候,导游跟我们讲起了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故事。相传三危山是条青龙,鸣沙山是条黄龙。青龙要向西扩展地盘,黄龙要向东扩展地盘。二龙在大泉河相遇,大战起来,一直斗了九九八十一天,斗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弄得百姓苦不堪言。这天,如来佛祖应观音菩萨的邀请,带领弟子去普陀山讲经说法,路过这里。百姓听到佛祖与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来了,口念阿弥陀佛,请求佛祖救苦救难。如来佛除恶扬善,用佛法将二龙镇伏在大泉河两岸,青龙化作了三危山,黄龙化作了鸣沙山,二龙一除,日晴月朗,大地恢复了生机,百姓也安居乐业了。
但恶龙不死心,互相不服,如来佛走后不久,每隔三天五天就又争斗起来。不久,如来佛返回西天,途经这里。百姓口念阿弥陀佛叫苦连天,请求佛祖想个长久之计,彻底将恶龙制服。
如来佛沉思片刻,说:“恶龙不除,天无宁日,我佛大慈大悲,留下‘阿难’和‘迦叶’为百姓除害吧!”说完先回了西天。阿难、迦叶对百姓说,要想彻底治住恶龙,就必须把如来佛的真容刻在大泉河谷,才能镇住它们。众人齐声响应,愿为造像出钱出力。开工造像时,阿难和迦叶心想,二人合造一尊佛像,以后算谁的功劳呢?不如一人造一尊。于是迦叶在河谷悬崖上的南面造了一尊大佛,叫南大佛(第130窟);阿难在北边造了一尊大佛,叫北大佛(第96窟)。两尊大佛坐镇大泉河岸,青龙、黄龙俯首帖耳,再也不敢争斗了。从此,百姓太平无事,敦煌风调雨顺。
这不过是一个宗教传奇故事,其实莫高窟修建在大泉河谷断崖的真正原因,是古代劳动人民科学地选择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位置。石窟寺是印度佛教的产物,是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为排除世俗生活的干扰,便于学经和修行,石窟寺往往借助壮观的自然景色,选在山势险峻、流水潺潺、景色秀丽的地方,莫高窟的选址也是这样。这里不仅能开凿洞窟、塑像拜佛,还可以开荒种植树木、粮食,为僧侣提供生活资源。
莫高窟开凿的洞窟为什么又大又多?这与它的地质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莫高窟的岩石在地质上属于第四系酒泉砾岩,并夹有砂岩。这种砾石、沙土等自然胶结而成的砾石层,没有整体岩石那样坚硬,容易开凿。由于砾岩松散,不能凿像,只能泥塑,所以莫高窟的佛像都是泥塑、彩绘相结合的。
莫高窟不仅山水优美,而且处在主要交通线上,丝绸之路畅通之后,敦煌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它最先接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不断得到中原文化的充实。印度佛教沿丝绸之路,从新疆传到敦煌,再由敦煌传到中原。因此,敦煌作为一个中西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都市,是佛教传向内地的驿站。在大泉河谷修建莫高窟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