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探问蒙古族

  “蒙古”这个词,汉文中最早见于唐朝。当时写作“蒙兀”。据有关史书记载,蒙古人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被称为蒙古的部落与另一个被称为突厥的部落发生了战争。蒙古部落战败,遭到屠杀,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害怕敌人,逃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叫“额儿古涅昆”。那两家人的名字叫“涅古思”和“乞颜”。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数增多了,额儿古涅昆这个地方再也容不下这么多人了,于是,他们用70张牛皮做了鼓风箱,用炼铁的方法熔化悬崖绝壁后,走进了广袤的大地。

  蒙古族还有一种传说--“太阳的后裔说”。在天地初分之际,太阳就生了两个女儿。当黄河注入东海的时候,人世间就有了第一叶轻舟。太阳的两个女儿并坐在舟上,一路观花赏景,来到了山清水秀的神仙大地。以后姐姐嫁到南方,妹妹嫁到北方。这一年,姐姐生下一个婴儿,用丝绸给他做襁褓。因为婴儿啼哭时,发出“咳咳”的声音,所以把他叫作“孩子”,取名为“海斯特”,意为“汉族”。据说海斯特降生时,手里握着一块土地,他长大后就种植五谷,成为农业民族的祖先。第二年,嫁到北方去的妹妹也生下了一个儿子,用毡裘给他做襁褓。这个婴儿坠下母胎时,发生“安啊!安啊”的哭声,因此,就叫他“安嗄”,取名为“蒙高乐”,意为“蒙古族”。蒙高乐生下来时,手中攥着一把马鬃。因此,他长大以后,就放牧马群和牛羊,成为游牧民族的祖先。

  蒙古民族兴起之地在斡难河不儿罕心,即今蒙古国温都尔汗东北石勒河支流,今名鄂嫩河。公元8世纪中叶,蒙古本部先世西迁到三河之源的辽阔土地。

  蒙古民族的先祖属于北方“东胡室韦”的一支。公元8-10世纪中叶,“蒙兀室韦”被称为“迭儿列勒蒙古”,即一般蒙古人。一千三百年前,他们在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岸的山林中以狩猎为生,后来人丁兴旺,就全部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开始了“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的游牧生活。一千多年前,他们逐步向西扩展到鄂嫩河、克鲁伦河、土垃河的上源地区和不儿罕山(今外蒙肯特山)以东的广大区域,并先后形成乞颜部、札答兰部、泰奔乌部、弘吉剌部、翁吉剌部、篾儿乞部、乃蛮部、克烈部、汪古部等游牧部落。蒙古各部落与其他游牧部落为了争夺牧场和牲畜,连年不断地发生争斗,相互杀掠,最后形成了蒙古、塔塔儿乞、克烈、乃蛮五大集团。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征服了各个部族,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北至贝加尔湖、南到阴山的广大地区,并将所有蒙古各部和游牧部落统一在他的蒙古汗国之下。

  图腾崇拜,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是在图腾崇拜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哪一个民族能跃过这个阶段,蒙古民族也不例外。蒙古民族崇拜的图腾除了狼以外,还有龙、马、鹰等。据考证,狼,其实只是蒙古民族乞颜部落的图腾。蒙古人对天地的崇拜情结深厚。古蒙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所以把日、月、雷、电、山川、土地甚至树木都奉为神灵。在这些神灵中,把天当作最尊贵的神加以崇拜。“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称天,闻雷则恐惧”,蒙古人称天为“额其格腾格里”(苍天父亲),称地为“额赫嗄扎尔”(大地母亲)。他们认为,天神是万物的缔造者,而神是保佑其子女、牲畜、田麦者。这种天地崇拜的情结久久扎根在蒙古人的心灵中。

  蒙古人自古以来崇敬火。因为火与生活密切相关,火有毁灭一切的威力,所以,蒙古人认为火可以驱邪避恶,是清洁之源,相信万事万物是被火所净化的。因此,当使者、王公或其他普通人来到他们那里,不论是谁,都被强迫携带着他们的礼物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因为崇拜火,蒙古人禁止用脚踩火、跨火,但每逢远客前来或娶新娘入门,都要跨火而过,表示用火去除了污邪。

  蒙古人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基本特征是以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信念为思想基础,既有自然崇拜,也有图腾和祖先崇拜,具有一定的崇拜内容和祭祀仪式。萨满教主要流行于蒙古语族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和通古斯语族的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等。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与阶级的分化、社会的发展,后来只有达翰尔、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民族信仰,其他族都不再信了。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在蒙古地区的日益加深,蒙古族上层社会接受了佛教的理念。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土日汗正式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宣布蒙古“萨满教”非法,收缴并焚毁蒙古萨满教各类法器。至此,结束了萨满教在蒙古族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但在东部的蒙古地区,萨满教在与佛教或明或暗的斗争中,逐步转入民间,并以民间风俗的形式生存了较长的时间。

  蒙古民族关于冬夏两季一冷一热这一自然现象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司寒老人(寒神),要和司暑老人(暑神)比试威力。司寒老人说:“我在九天之内能把大地变成冰雪世界,你能融化吗?”司暑老人道:“我只要八天就能把冰雪世界化为海洋。”于是立下誓约,败者须受胜者的支配。司寒老人果然在九天之内使大地变成了冰雪世界。接着司暑老人修炼出一轮红日,从四面八方射出了强大的热量,果然在八天之内将冰雪世界化为汪洋大海。两人神威相等,只得将一年分为寒暑各半,从此人间有了冬夏季节的交换。

  蒙古人的最早纪年法,是从草木纪年的自然历法开始的。在远古代时代,人们对年轮的转换、四季的更迭没有确切认识,对一个猎牧民族来说,寒暑变化和草青草枯的更迭是决定他们生活形态的最大因素。面对寒来暑往和周而复始的草青草枯现象,人们逐步有了年的概念,进而形成了“草青为一年”的自然历法。在早期,一年分成两个时段:一是春季时段,牲畜开始繁殖,人们要开始春祭,祈祷兴旺;二是秋季时段,这是草木将枯的季节,人们要庆祝一年的丰收。蒙古人确实从远古以来就有春秋两个祭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对自然现象认识的深化,后来从春季和秋季中又划分了冬、夏两个季,再后受到中原汉民族历法文化的影响,改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蒙古人的草木纪年历法延续了很长时间。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蒙古人与周边民族接触的增多,开始启用十二兽名纪年法。启用十二兽名纪年法的确切年代很难确定,十二兽名的起源也难以详细探究。但可以肯定,蒙古族先民最迟在东汉时期就改用了十二兽名纪年法。

  古代蒙古族就有五色阴阳与十二兽名相配的纪年法。研究者认为:蒙古人从公元1220年起改用了干支纪年与十二兽名纪年并用的历法。纪年法的变化,一是说明着人对自然的了解在加深;二是说明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和促进。但是,从变化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习俗不可能随着上层的变化而立刻发生彻底的变化。十二兽名纪年法并未因改用干支纪年而消失,却以十二属相的形式在民间使用。

  蒙古自古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座席的位置方向等。蒙古人把佛龛、祖像都要供放在蒙古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墓地也是以西为大。蒙古人无论在自己的家里,还是到他人家里做客,都要注意辈分。住房,长辈要住西间。吃饭时,客人要礼请年长者入席,并让上座于他。蒙古人热情好客,特别讲究生活礼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蒙古人都要出门迎接客人;主人和客人相见时,晚辈要向长辈屈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要站在蒙古包或房门前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俯首微躬请客人进家。在蒙古包内,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座,其左方为妇人席,右方则为客席。客人如比主人辈分高,主人要让出自己的座位,请客人上坐;客人辈分比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坐;客人走时,要以礼相送。

  蒙古人敬茶很讲礼节。蒙古人饮茶的风俗,盛行于元代,到明清时期,普及到每一个家庭。蒙古人主要喝奶茶,也喝砖茶和红茶等。客人来家,主人必须给客人上茶。蒙古人很讲究茶具和茶具的清洁。茶具样式好,工艺精美,用过的茶具必须洗涮擦拭干净。奶茶一般用小碗,红茶则用杯子。蒙古人讲究满碗茶以显示对客人的热情。客人喝茶时,还要摆上奶皮子、奶豆腐等奶食,供客人食用。

  蒙古人敬烟也很讲究礼节。据考证,鼻烟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582年带进中国的。康、乾年间吸鼻烟的人数量庞大。后来,随着纸烟和旱烟的广泛流行,吸鼻烟的逐渐减少,但在一定阶层的蒙古人群中,都会拿出一个非常精制的小扁瓶递给客人。客人接过鼻烟壶,要拿到鼻子底下嗅一嗅或从壶中倒少许烟粉吸入鼻内,然后将鼻烟壶还给对方。

  祭天是蒙古人古老的祭祀礼俗。起初祭天仪式,多由萨满教主持,成为人与天的中介。后来,随着萨满教社会地位的下降,由可汗指定的长老或由部族的长者主持。祭天分“白祭”和“红祭”,“白祭”用传统的奶制品上供,“红祭”是指杀羊,也叫“血祭”。祭天的规模大小不等,形式也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但理念都是为了表达对上苍恩典的谢意或祈求上苍的保佑。

  蒙古人献哈达很讲究礼节。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哈达是吉祥的象征。蒙古人献哈达的时间始于何时,无确切的说法。有学者认为,献哈达的礼俗,可能与喇嘛教传入蒙古有关。《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旦这一天,大汗统治下的各省和各王国中,拥有领地或握有管辖权的要员,都纷纷给大汗晋献金、银、宝石等贵重礼品,并且配上‘白布’。”白布就是哈达。可以肯定献哈达的礼俗是从宫廷官府逐步向民间流行的。献哈达不仅表示尊敬,而且表达着吉祥如意的心愿。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哈达要对折起来,折逢向着接受者,否则就是失礼。献上哈达后,敬献者下半跪请安,接受者再将哈达回献主人。

  蒙古人祭火的习俗很有意思。蒙古人认为,火是天地分开之时产生的“圣物”,所以蒙古人对火特别崇拜。按照蒙古人的习俗,继承财产的幼子,在名字之后通常都要加上“翰惕赤斤”字样,父亲最珍贵的遗产就是--火。火与蒙古民族崇拜的天地、祖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祭祀活动的主要对象。祭火分年祭、月祭两种,年祭常在阴历的腊月二十三日,月祭一般在每月的初一、初二举行。祭火时,除了念祭词外,还要把火种敬献诸种“得吉”(饮食的首份或第一口称为“得吉”)。

  蒙古人对鹰很有感情。蒙古人对鹰有着类似图腾的崇拜。研究者认为,其原因与两件事情有关。一是成吉思汗十一世祖索端罕儿被家人抛弃后,无奈之下养了一只鹰。索端罕儿依靠这只猎鹰捕来的猎物维持生存。索端罕儿的后代兴旺发达,形成索儿只斤氏,因此,索端罕儿只斤氏把鹰作为保护神而崇敬。二是成吉思汗有一天打猎归来,没想到他的安答札木合在途中暗暗挖下陷阱,意欲陷害他。成吉思汗的鹰发现一只小鼠钻进陷阱而泄露了机密。因为鹰有功于成吉思汗,萨满教巫师才铸铜鹰戴在神帽上,表示鹰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鹰就成了蒙古人崇敬的对象。蒙古人还对天鹅、熊等动物也极为推崇。

  蒙古人的婚姻,从古到今形式多样,也多有跟汉族人通婚的。“抢婚”,抢婚是古代蒙古人婚姻形式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婚姻形式已被淘汰。但是作为一种习俗,人们将象征性地抢婚形式安排到了后来的婚礼中。其大致过程是:经双方父母同意,并交付聘礼之后,新郎在亲友的陪同下,骑马来到新娘的毡包。新郎和亲友们走进包后,从众女友围坐的圈子里,把新娘“抢”过去。强壮的小伙子们把新娘接到新郎的毡包,新郎家里便大摆喜宴,招待亲友。这种习俗现在也已基本消失。

  在古代,蒙古人实行族外婚姻制,禁止血亲结婚,但不限制姻亲结婚。这一古老习俗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并且多限于姑作婆。很少有舅家娶外甥女的,人们认为那是“姑血倒流”。如今这种婚姻形式被禁止。

  呼日格乐胡婚,是古代蒙古族婚姻习俗的一种形式,蒙古语是做女婿的意思。古代蒙古人把儿子送到未婚的姑娘家当“呼日根”,蒙古语音“女婿”,此名称也是古代送女婿的一种反映,字面意义就是“送来女婿”。把儿子送到女方家里生活几年,经过几年的考察,女方家长同意把女儿嫁给他,就可以举行婚礼,然后带着妻子回到自己家里。

  “转房婚”是古代蒙古族婚姻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如果家中的哥哥死了,嫂子可转嫁给其弟弟;弟弟死了,其弟媳也可嫁其哥哥;也有父死后其妻转嫁给儿子的现象。这是原始社会蒙古族外婚制的一种遗俗,蒙古人自古以来就禁止氏族或部落内部通婚。男子要到遥远的外氏族或部落去求亲,历经艰难才娶回外氏族女子,女子一旦嫁到一个遥远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成了那个部落的一员。所以,她丈夫死了就只能转嫁给家中的兄弟或近亲。

  “交换婚”是古代蒙古族婚姻的一种形式,是两个氏族或部落的男方应该互换其姐妹为妻或互换女儿为媳的一种习俗。这种交换婚姻的形式,目前在蒙古族民间仍有一定的影响。

  “订婚习俗”是蒙古人延续至今的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习俗。经男方家的媒人多次到女方家求婚后,待女方家同意,就选定良辰吉日,举办婚礼仪式。仪式由男方家筹办,招待女方家人、媒人以及亲朋好友,并互换礼物。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要摆整羊席,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朗诵赞美词,以祝日后吉祥、幸福。订婚后,若男女已到年龄,就按商定的日期筹办婚礼,若未到结婚年龄,逢年过节男方派儿子赴女方家请安、问候。

  蒙古人对婚礼是很重视的。蒙古人认为,结婚娶妻是人生大事之一,所以蒙古人特别重视。豪放的蒙古人,自古以来为婚礼仪式设计了许多喜庆的内容,其宗旨就是为了营造隆重热烈的气氛。蒙古族婚礼,在形式上因地城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套路是一致的。蒙古族婚礼主要由“求婚宴”“沙恩叶宴”、拜天礼、拜火礼和男方婚宴等组成。《赞沙恩》《新家歌》《观家歌》等是婚宴过程中必唱的歌曲。蒙古人的婚宴视主人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摆单席,新郎新娘向客人逐一敬酒。客人告辞时,主人绝不让客人空手而归,要回馈礼物。男方在女方送亲的人起程前,要设宴饯行;临上马或上车前,男方还要向送亲者一一敬酒、致谢。

  蒙古族妇女怀孕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分娩的难易、孩子的健康状况是否如意,因此产生了种种禁忌和习俗。有些地方妇女怀孕期间有“三禁”,即禁止从拉牛拉马的绳子上横跨过去,禁止孕妇把围腰带搭在手腕上,禁止坐在小孩子的背袋上。“三禁”的目的是为了孕妇顺利生产。也有些地方,如果一个女人生下几个孩子都夭折,产妇再生下孩子后,就会邀请一个多子女的女人从孩子身上迈过去,日后孩子称她为“额吉”(即母亲)。也多有给孩子起一些表示健康、长寿之类的名字的,目的是让孩子一生平安无事。

  蒙古人大多有为孩子过一周岁生日的习俗,其特点热烈祥和。过周岁生日时,孩子由父母领着,给每个参加仪式的人叩头行礼,参加仪式者都有馈赠。此外,还有两项重要内容,其一是“抓岁”,在一盘子内或桌子上放有吃、穿、衣物、书笔等。若为男孩,要放入小型铜佛、弓箭、火镰、蒙古刀等;若为女孩,则放入针线、金银、玉石、手镯等。孩子抓到的物品就是他将来最喜欢或最擅长的。其二是“打珠脚线”。内蒙古东部地区,有打“珠脚线”的习俗,即用单根的棉线把孩子的双腿绑住,然后再用帽子打断。这一习俗,在一些地区今天仍有。在有些地区和进了城市生活的人群中,这些习俗正在被淡忘。

  蒙古人在孩子出生后的第30天要举行小型仪式,这一仪式叫“过满月”,有的只请近亲,有的还请邻居或更多的人。满月既是对孩子出生的庆贺,更是对孩子未来成长的祝福,因此较为隆重、热烈。宴会开始时,父亲要以孩子的名誉给每个人敬酒,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给每个人叩头。家族、舅族来祝贺的人都会馈赠礼物,一般为食品和衣物,重则赠羊、牛,也有赠钱的。小孩子满月时可以剃胎发,但不能剃完,脑门上要留一块,有“胎发保命”的意思。

  蒙古人习惯上以虚岁来计算年龄。蒙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年龄应从胎儿计算,孩子出生时就是一岁,到新年“白月”又长一岁。蒙古人对孩子周岁生日祝贺甚为重视,届时广泛邀请亲朋好友,对前来的小客人款待尤为热情,尽量让他们玩得高兴,吃得痛快。客人们来后,家长将过生日的孩子带到客人面前,听取长辈们的祝词和接受人们的礼物。习惯上青壮年不过生日,只为老人祝寿。祝寿的宴席丰富而隆重,不但儿女子孙前来拜寿,亲朋好友也前来祝贺,对老人的祝寿词充满敬意。此外,还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如同一次小型“那达慕”大会。

  蒙古人在家庭经济财产继承上自古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习俗。普通百姓人家,长子、幼子往往在父亲的蒙古包里继承家中的“火灶”。在幼子继承观念里,除具有享受父亲的遗产之外,还包含继承父亲蒙古包的火灶,取延续血统、维系后嗣之意。但也有少数例外。

  古代蒙古人的名字很长,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氏族名为前缀,以部落名为后缀的人名,如:札儿赤兀阳(氏族名)阿当年(本人名)兀良台死(部落名),这种形式的名字最长,而且多在说明身份时使用;二是在本人名字之后以社会称呼为后缀的人名,如把云坛把阿秀儿、也速该把阿秃儿、忽必烈薛禅等,“把阿秃儿”“薛禅”就是“勇士”“聪颖”等社会称呼;三是以氏族名为前缀的人名,如晃豁塔歹氏察剌合翁;也有无后缀的人名,如铁木真、合撒儿、者别、失去忽秃忽等。

  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繁荣发展,蒙古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名字的符号作用,于是慢慢地从古代起名习俗转入个性化起名时代。个性化起名的特点有:一是按氏族的心理习惯起名,如铁木真、格尔斯等;二是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骞者(好运)等;三是按婴儿出生时,以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塔宾(五十);四是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巴拉(虎);五是按自然界万物起名,如阿古拉(山)、牧仁(河)。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的特点是不带姓氏前缀,因而只是名字,不应该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姓氏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普遍。

  女人,是人类的花朵,同样女人的名字也是人类名称中的花朵,蒙古族女性的名字也不例外。蒙古族女性的名字的特点是:一,喜欢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敦(星辰)等;二,喜欢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三,喜欢以珠宝玉器为名,如哈斯(玉石)、塔娜(珍珠);四,喜欢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乌云(智慧)、高娃(美丽)等等。

  骑马是蒙古民族的特点,骑马礼是蒙古民族古老的育儿风俗。当幼儿长到五岁时,家长就为孩子举行此礼。基本形式是:让孩子骑到马背上后,由家长牵着缰绳到邻里亲友那里转上一圈,以示孩子已经长大,跨上了马背。届时亲友们要为孩子祝福、祈祷,还向孩子赠送礼物。这一风俗在牧区至今还一样流行。

  蒙古人的文字,最早使用的是回鹘式蒙古文。多数学者认为,该文字始创于1204年。之后,陆续出现八思巴、索承布、托或、斯拉夫等几种蒙古文字。其中,回鹘式蒙古文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这种蒙古文成为蒙古民族文化积累和传承的主要工具。回鹘式蒙古文,是中国蒙古族通用的文字,一般称为“蒙古文”“老蒙文”或“胡都本文”。回鹘蒙古文,几经改进与提高,已成为比较先进的而又相当成熟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蒙古部落与其他部落的融合,也随着各部落间本根语言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再随着这些部落融合成蒙古民族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就成为蒙古民族的语言。蒙古语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过突厥语、契丹语、女真语等语的影响。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族后,蒙古语从古代蒙古语时代转入中世纪蒙古语时代。中世纪蒙古语又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到17世纪后进入近代蒙古语的时代。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形成发展的过程漫长,所以转向规范化的同时,也存留或出现了地域性方言。

  蒙古人有着浓重的恋马情结。谈论蒙古历史,解读蒙古文化,都离不开马。马是蒙古人创造奇迹的重要工具,所以,蒙古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有一首歌充分表达了蒙古人对马的情感,歌中唱道:“奋蹄飞起赛羚羊/如风穿过绿色原野/虽然自小远离家乡/终能回到出生的地方/美丽的蒙古马/神奇的蒙古马/骑手倒在战场的时候/决不让它落入敌手/守着战友沉睡的身躯/泪流满面不愿离去/美丽的蒙古马/神奇的蒙古马……”

  西方学者在解读蒙古人的历史时说:“游牧民族的迁徙和征战都是依赖马匹,特别是战争。”蒙古人在残酷的环境里学会了驯养战马的优良技术,保证了战马的远征实力。在草原上只要有二三个善养马者,就能管理数以千计的马匹,他们逐水草而行,保证了马匹运达战场时驰骋千里而不困乏。

  蒙古人非常重视靴子,因为靴子是显示蒙古族男子汉气概的装束之一。靴子分布靴、皮靴和毡靴。其主要样式有靴尖上卷式、半卷式和平底不卷式三种。蒙古靴子穿着保暖,骑乘时护腿、护踝,又便于行走,能够张扬男人的威猛气概。

  蒙古人的帽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被认为不吉利。

  系腰带,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系腰带。据史书记载:蒙古人向神灵祷告时,须将腰带挂在头上,将帽子拿在手中。与此相反,在审问或惩罚犯罪者时,首先要去他的衣冠带。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