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基层单位创建

  永新是林业大县,自然条件优越,林业资源丰富。1951-1959年期间,相继创建曲江、三湾、象形等3个国营林场,1960-1971年期间,又相继创建陈山、大沙、洋埠、文竹、禾山等5个国营林场。

  永新县曲江采育林场

  曲江采育林场位于永新县东南部,东靠吉安、泰和县,南与井冈山市为邻,西接烟阁乡、才丰乡、七溪岭林场,北接永新县垦殖场、石桥镇,经营山场总面积84015亩,活立木总蓄积65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曲白、坳南、石桥等乡镇。场部设在坳南乡江口村,距永新县城38公里。

  林场源于永(新)宁(冈)木材支公司曲江流动组,历经牛田作业所、禾市作业所、曲江伐木场、曲江森林经营所、曲江林业管理站。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52年3月,成立江西省木材公司吉安分公司永(新)宁(冈)支公司曲江流动组,共有人员4人,实行合同定点收购木材。

  1953年3月,成立江西省森林工业局吉安分局永新县牛田作业所,办公地点设在牛田村(现坳南乡牛田村)尹燕尔家,共有人员6人,收购木材,属早禾市作业所管理。

  1956年6月,成立禾市作业所,属江西省森林工业局吉安分局管辖。负责坳南、曲江、白沙、石桥等乡镇的木材收购业务。

  1959年9月,成立曲江伐木场,隶属江西省木材公司永新支公司,办公地点设在永新县曲白乡(原曲江乡)曲陇村,管辖曲江、白沙、坳南、石桥等乡镇的木材收购经营业务。

  1962年,曲江伐木场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评为林业先进单位。

  1963年3月,曲江伐木场更名为曲江森林经营所。是年,曲江森林经营所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

  1965年,曲江森林经营所更名为曲江林业管理站,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林场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

  1966年,组建禾市木材转运组,办公地点设在泰和县早禾市。主要转(水)运江口、坳南、牛田等一带木材,1985年撤销。

  1968年,相继组建暖水工区、江口工区、坳南工区。暖水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曲白乡西村暖水自然村,主要管理黄梅、西村、中村、小枧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8年该工区迁至曲白乡中村下村自然村,并更名为茅叶山工区。江口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坳南乡江口自然村,主要管理江口、牛田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5年该工区迁至坳南乡牛田山脚下自然村,1987年迁至林场场部院内办公,2011年11月,林场收购原江口派出所房屋,将该工区迁至其内办公。坳南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坳南乡坳南村覆船洲自然村,主要管理坳南、民主、官田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70年,曲江林业管理站被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评为林业先进集体。

  1971年,组建曲白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曲白乡浆坑村土坪自然村,主要管理曲江、浆坑、土坪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3年4月,该工区撤销并入综合厂管理,1985年11月从综合厂分家恢复曲白工区。

  1974年,曲江林业管理站更名为曲江采育林场。4月,组建综合厂,办公地点设在曲白乡曲江村曲陇自然村,主要经营木、竹加工,生产米酒、食用菌、饲料等业务。1983年4月-1985年11月,该厂接管原曲白工区的全部业务,1993年4月该厂停产并撤销。1998年12月,该厂恢复,生产木地板条、食用菌等,2002年停产并撤销。12月,曲江采育林场被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评为“林业先进单位”。

  1976年3月,组建曲江木材转运组,办公地点设在曲白乡曲江村长潭里,主要转(水)运曲江、白沙等一带木材,1985年撤销。

  1979年,组建白沙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曲白乡白沙村院下自然村,主要管理白沙、拥坑、中坪、球坪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84年底,林场下设白沙、暖水、江口、坳南等4个工区和1个综合厂、2个木材转运站,有职工239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6人,在职职工173人。

  1985年,场部办公地点迁至坳南乡江口自然村。

  1988年,永新县七溪岒林场撤销曲江分场,把坳南乡龙源、北源坑的联营山场面积约2000亩划归曲江采育林场管理。

  1989年,相继组建黄梅工区、圆鱼石工区。黄梅工区:由茅叶山工区分家而成,在坳南乡公益村黄梅自然村借民房办公,主要管理黄梅、早禾田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等业务;1991年该工区撤销,并入茅叶山工区管理;2004年4月,恢复黄梅工区,设在曲白乡曲江村曲陇自然村(原曲江采育林场住宿服务部)办公。圆鱼石工区:由坳南工区分家而成,设在坳南乡坳南村坳上自然村办公,主要管理坳上、南边、官田、石桥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89年7月,组建执勤室,办公地点设在石桥镇官田村(原官田木材检查站内),负责该场辖区内林政管理工作。1992年4月,迁至林场场部院内办公。2001年4月迁至坳南工区院内办公,2002年迁至曲白乡曲江村(原曲江采育林场住宿服务部)办公。2006年4月,执勤室撤销,改设林政办公室,管理林场辖区内的林政工作。

  2004年1月,曲江采育林场被吉安市劳动人事局、吉安市林业局评为全市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2006年,组建官田工区,由圆鱼石工区分家而成,办公地点设在石桥镇官田自然村,主要管理官田、楠木垅、石桥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三湾采育林场位于永新县南部,东邻龙源口镇,南连井冈山市,西毗湖南省茶陵县,北接沙市镇和高溪乡,东北与里田镇接壤。经营山场总面积128280亩,活立木总蓄积6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三湾、龙源口等乡镇。场部设在三湾乡汗江村湖面上自然村,距永新县城32公里。

  林场源于吉安地区木材分公司石口作业所,历经永(新)宁(冈)木材办事处、汗江垦殖分场、汗江伐木场、汗江综合林场、汗江森林经营所、三湾林业管理站,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51年,成立吉安地区木材分公司石口作业所,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石口自然村,共有人员10人,由彭四雪负责。

  1954年,石口作业所更名为永(新)宁(冈)木材办事处石口流动收购组,定点收购木材。

  1959年7月,石口流动收购组更名为汗江垦殖分场,农垦、林业合并,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汗江自然村,隶属永新县垦殖总场。

  1961年9月,汗江垦殖分场更名为汗江伐木场。

  1962年7月,汗江伐木场更名为汗江综合林场。

  1963年3月,汗江综合林场更名为汗江森林经营所。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场部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

  1968年8月,汗江森林经营所更名为三湾林业管理站。是月,相继组建石口、九陇、大湾、汗江、江坑工区。石口工区: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石口村,主要管理石口、谷口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九陇工区: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九陇村油子前自然村,主要管理九陇、练家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大湾工区: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三湾村大湾自然村,主要管理三湾、泥湖、大湾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汗江工区: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汗江自然村,主要管理沙坪、汗江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2012年该工区与执勤室合并办公。江坑工区: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汗江村甑潭自然村,主要管理甑潭、雷公坳、株树下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76年2月,组建沙坪工区,办公地点设在三湾乡汗江村沙坪自然村,主要管理沙坪、洞泥坑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79年5月,组建综合加工厂,办公地点设在汗江工区院内,内设制材、综合、机修、磨锯等4个车间,主要生产杉方料、木衣夹,枕木、包装箱、板材等。1989年8月该厂升格为副场级,并更名为三湾工艺厂。1992年12月,三湾工艺厂降格为工区级,同时更名为综合加工厂。1993年9月停产,该厂撤销,并入汗江工区管理。是年,三湾林业管理站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森工学大庆竞赛第一名”。

  1980年,三湾林业管理站被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大庆式企业”。

  1981年,场部办公地点由汗江迁至三湾乡汗江湖面上自然村。

  1984年7月,成立荷树坪林站,办公地点设在三湾村大湾自然村,主要管理荷树坪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周志鹏任场长,尹享龙、龙宗武、胡学明任副场长。8月,更名为荷树坪采育林场,1985年5月,林场撤销并入三湾林业管理站管理。

  1984年底,林场下设九陇、大湾、江坑、沙坪、汗江、石口等6个工区和1个综合加工厂,有职工236人,其中退休人员43人,在职职工193人。

  1989年1月,三湾林业管理站更名为三湾采育林场。同年,林场被江西省林业厅认定为江西省13个重点采育林场之一。

  1990年3月,组建林业公安执勤室,在江坑工区院内办公,负责该场辖区内林政管理工作。1993年4月,迁至江坑工区雷公坳办公。2002年4月迁至汗江工区院内办公,2012年与汗江工区合并办公。是年,林场被江西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先进单位。

  1991年,林场被江西省林业厅先后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国营林场。

  1992年,林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评为七五期间更新造林先进单位。

  1995年4月,组建三湾工区,由大湾工区分家而成,设在三湾乡三湾村办公,主要管理田西、三湾、龙王番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是年,林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评为全国七大示范林场。

  1996年,林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评为全国森工系统营林先进单位。

  永新县象形采育林场

  象形采育林场位于永新县北部,东临永新县陈山采育林场和芦溪乡,南连莲洲乡、高市乡,西毗龙门镇、禾山林场,北靠安福县彭坊乡和安福县陈山林场。经营山场总面积47340亩,活立木总蓄积15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象形、芦溪等乡镇。场部设在象形乡新风村台洲岭,距永新县城25公里。

  林场源于天龙收购组,历经天龙伐木场、天龙综合林场、象形森林经营所、象形林业管理站、象形林站革命委员会。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58年9月,成立天龙收购组,办公地点设在象形乡坳里自然村,共有人员8人,负责收购象形、莲塘等一带的木材,并管辖大沙、天龙、桃花、繁荣、陈山收购点。

  1959年8月,天龙收购组更名为天龙伐木场,办公地点设在象形乡新风村台洲岭。

  1960年3月,组建溶江木材转动组,办公地点设在埠前镇高川村溶江自然村。主要转运(水)象形、禾山等一带的木材。1982年撤销。

  1960年7月,天龙伐木场更名为天龙综合林场。

  1963年3月,天龙综合林场更名为象形森林经营所,管辖象形、莲塘、大沙、黄岗、天龙、桃花、繁荣、陈山等地的木材收购经营业务。9月,陈山、大沙收购组先后划出。

  1965年,天龙综合林场更名为象形林业管理站,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场部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是年,相继组建天龙工区、桃花工区。天龙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天龙坳里村,主要管理天龙、坳里、大坪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7年迁至合心大坪里办公。桃花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桃花东楼下,主要管理桃花、阁望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77年迁至阁望村祈山办公,2003年迁回桃花东楼下办公,2009年8月迁至象形阁望自然村办公。

  1967年,组建繁荣工区,办公地点设在芦溪乡繁荣村老居自然村,主要管理繁荣、老居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70年划归陈山林站革命委员会管理,1975年划回象形林业管理站管理。

  1968年7月,象形林业管理站更名为象形林站革命委员会。

  1977年9月,象形林站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象形林业管理站。

  1981年,组建厚溪转运站,办公地点设在怀忠镇厚溪村,主要从事火车转运木材并兼营木材加工等业务。12月,平丰林业管理站撤销,降格为平丰工区,划归象形林业管理站管理。1989年12月,该工区归属陈山采育林场管理。

  1982年,组建金桥山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永新县象形马家村,主要管理马家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99年撤销。

  1984年底,林场下设天龙、桃花、繁荣、平丰、金桥山等5个工区和1个转运站,有职工252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8人,在职职工194人。

  1985年,在埠前乡汶水村创建青草湖柑橘基地,1989年划归县林业公司机关管理。

  1989年1月,象形林业管理站更名为象形采育林场。

  1992年,组建林业公安执勤室,设在林场院内办公,负责该场辖区内林政管理工作。

  2012年底,林场内设行政、财务、营林、森工等4个办公室;下设桃花、天龙、繁荣等3个工区和1个执勤室,实行林场、工区、护林点三级管理。有职工164人,其中离退休职工91人,在职职工73人。在职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人,中专(技)学历15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人,工人技师2人,高级工13人,中级工5人,初级工及普工50人。

  永新县陈山采育林场

  陈山采育林场位于永新县东北部,东接安福县洋门乡,南连永新县芦溪乡,西邻永新县象形乡、莲花县路口乡,北毗安福县洋溪乡。经营山场总面积32235亩,活立木总蓄积1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永新县象形、芦溪和安福县彭坊等乡镇。场部设在安福县彭坊乡黄垄陂,距永新县城52公里。

  林场源于陈山作业组,历经陈山采购站、陈山森林经营所、陈山林站革命委员会、陈山林业管理站,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63年,天龙综合林场划出陈山作业所成立陈山采购站,有职工11人,负责收购彭坊、枧头等一带木材,办公地点设在安福县彭坊乡枧头村。

  1965年,陈山采购站更名为陈山森林经营所,迁至安福县彭坊乡杉树山自然村办公。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林场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是年,组建金田木材转运站,转(水)运本场木材上交吉安,办公地点设在安福县洲湖镇铜锣洲村。

  1968年8月,陈山森林经营所更名为陈山林站革命委员会。

  1970年,组建医疗室,1988年撤销。

  1971年,陈山林站革命委员会更名为陈山林业管理站。

  1974年,组建平丰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永新县芦溪乡平丰村,主要管理平丰、周坊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0年8月,林场并入吉安地区陈山林场管理,平丰工区从陈山林业管理站析出升格为平丰林业管理站,马友松任站长,刘立庆任副站长。1981年12月,该林站撤销,恢复平丰工区,并入象形林业管理站管理。1989年12月,划归陈山采育林场管理。

  1980年8月,陈山林业管理站并入吉安地区陈山林场管理,列为第3分场。

  1984年7月,吉安地区陈山林场第3分场撤销,组建永新县陈山林业管理站,办公地点设在安福县彭坊乡理坊村黄龙陂自然村。8月,陈山林业管理站更名为陈山采育林场。9月,相继组建杉树山工区、杉木垅工区。杉树山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安福县彭坊乡理坊村杉树山自然村,主要管理杉树山、寄岭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杉木垅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安福县彭坊乡寄岭村牛栏坳自然村,主要管理杉木垅、理坊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2004年撤销,并入杉树山工区管理。

  1984年底,林场下设杉树山、杉木垅等2个工区,有职工101人,其中退休职工16人,在职职工85人。

  1986年,组建立新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安福县彭坊乡江南村,主要管理立新、江南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93年撤销,并入杉树山工区管理。

  1990年3月,组建林业公安执勤室,办公地点设在平丰工区院内。负责该场辖区内的林政管理工作,于1998年4月撤销。

  2012年底,林场内设行政、财务、营林、森工等4个办公室;下设平丰、杉树山等2个工区。实行林场、工区、护林点三级管理。有职工113人,其中退休职工60人,在职职工53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人,中专(技)学历4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工人技师4人,高级工14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及普工31人。

  永新县大沙采育林场

  大沙采育林场位于永新县东部,东邻吉安县天河镇,南连曲江采育林场和石桥镇,西毗埠前镇,北接怀忠镇。经营山场总面积32505亩,活立木总蓄积19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高桥楼、石桥、怀忠等乡镇。场部设在高桥楼镇小沙村。场部距永新县城24公里,距吉安市中心城区75公里。

  林场源于大沙木材收购组,历经大沙森林经营所、大沙林业管理站。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59年6月,组建大沙木材收购组属天龙伐木场管辖,有职工8人,办公地点设在高桥楼镇小沙自然村。主要收购经营大沙、江口等一带木材。

  1965年7月,天龙综合林场划出大沙木材收购组成立大沙森林经营所,办公地点设在高桥楼镇江口自然村。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林场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是年,组建江口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高桥楼江口自然村,主要管理江口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69年8月,大沙森林经营所更名为大沙林业管理站,迁至高桥楼镇小沙自然村办公。是年,组建小沙工区,办公地点在高桥楼小沙自然村,主要管理小沙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78年,组建医疗室,方便职工就医,1986年撤销。

  1982年,组建护林总队,办公地点设在高桥楼江口自然村,负责林场辖区内林政管理工作。1990年3月更名为执勤室,迁至原赣江化肥厂院内办公。

  1984年底,林场下设江口、小沙等2个工区和1个护林总队,有职工73人,其中退休职工12人,在职职工61人。

  1985年,相继组建白堡、杉溪工区。白堡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高桥楼白堡自然村,主要管理白堡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杉溪工区:从小沙工区分家而成,办公地点设在高桥楼大沙自然村,主要管理大沙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7年撤销,并入小沙工区管理。

  1989年1月,大沙林业管理站更名为大沙采育林场。

  2012年底,林场内设行政、财务、营林、森工等4个办公室;下设小沙、江口、白堡等3个工区和1个执勤室。实行林场、工区、护林点三级管理。有职工153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2人,在职职工101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人,中专(技)学历6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人,工人技师5人,高级工18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及普工72人。

  永新县洋埠采育林场

  洋埠采育林场位于永新县西部,东邻埠前镇、禾川镇,南连三湾乡、龙源口镇、在中乡,西毗沙市镇,北接高市乡、莲洲乡。经营山场总面积44644亩,活立木总蓄积17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埠前、禾川、里田、在中等乡镇。场部坐落在里田镇芰田自然村,距永新县城14公里。

  林场源于永(新)宁(冈)木材支公司洋埠储运组,历经洋埠木竹转运站、洋埠森林经营所、洋埠林业管理站、洋埠采育林场。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52年3月,成立江西省木材公司吉安分公司永(新)宁(冈)支公司洋埠储运组,共有人员4人,实行合同定点收购木材。

  1963年3月,在洋埠储运组的基础上组建洋埠木竹转运站,办公地点设在里田镇洋埠村。

  1965年,洋埠木竹转运站更名为洋埠森林经营所。

  1968年,洋埠森林经营所更名为洋埠林业管理站,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林场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

  1970年,组建枫渡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里田镇芰田村枫渡自然村,主要管理芰田、枫渡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75年,组建沙尔洲转运组,主要转运三湾、洋埠、里田、文竹等一带的木材,办公地点设在禾川镇秀水村沙尔洲,1979年撤销,同时组建沙尔洲工区,管理金家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9年更名为金家工区,迁至江畔金家苗圃院内办公。1999年,金家工区撤销,组建金家护林组。根据业务需要,2005年,恢复金家工区,2009年迁至里田镇草市坳村洋埠自然村(原洋埠采育林场院内)办公。

  1983年,组建下坑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里田镇芰田村下坑泥屋里。主要管理下坑、牛坪、泥屋里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5年,迁至下坑牛坪里办公,2009年迁至下坑口办公。

  1984年底,林场下设枫渡、下坑、沙尔洲等3个工区,有职工75人,其中退休职工18人,在职职工57人。

  1985年3月,林场在才丰乡创建马荒坪柑橘基地,1989年划归县林业公司机关管理。

  1989年1月,洋埠林业管理站更名为洋埠采育林场。

  1992年3月,组建林业公安执勤室,办公地点设在下坑工区院内,负责该场辖区内的林政管理工作。2006年迁至里田镇荷花塘铁路口办公,2008年4月迁至里田镇芰田村下坑泥屋里办公。

  2008年12月,组建西湖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在中乡西湖村。主要管理西湖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2009年,场部迁至里田镇芰田村办公。

  2012年底,林场内设行政、财务、营林、森工等4个办公室;下设枫渡、下坑、西湖、金家等4个工区和1个执勤室。实行林场、工区、护林点三级管理。有职工130人,其中退休职工49人,在职职工81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人,中专(技)学历14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人,工人技师2人,高级工27人,中级工8人,初级工及普工39人。

  永新县文竹林场

  文竹林场位于永新县西部,东靠里田镇、台岭乡,南邻三湾乡,西接莲花县三板桥乡、湖南省茶陵县,北接禾山林场和莲花县良坊镇。经营山场总面积10146亩,活立木总蓄积57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文竹、沙市、高溪、龙田等乡镇。场部设在文竹镇步里村,距永新县城33公里。

  林场源于文竹森林经营所,历经文竹林业管理站、文竹采育林场。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65年7月,成立文竹森林经营所,管理文竹、沙市、高溪、龙田等一带的木材收购经营业务,办公地点设在文竹镇文竹街上,有职工25人。

  1968年11月,文竹森林经营所更名为文竹林业管理站。

  1969年8月,场部办公地点迁至高溪乡东山村大树下。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林站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场、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是月,相继组建南坑工区、东源工区。南坑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高溪乡南坑自然村,主要管理南坑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东源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高溪乡东山村大树下,主要管理东源、双石门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6年9月,南坑、东源工区划归永新县七溪岭林场高溪分场管理。1989年7月,七溪岭林场高溪分场撤销,南坑、东源工区划回文竹林场管理。

  1974年4月,场部迁至文竹镇步里村。

  1975年4月,组建沐江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龙田乡胜利村五梅洲自然村,主要管理沐江、凤山、田心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84年底,林场下设南坑、东源、沐江等3个工区,有职工89人,其中退休人员11人,在职职工78人。

  1986年4月,组建楠桥工区,办公地点设在沙市镇龙南村林家祠,主要管理楠桥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90年2月撤销。

  1988年10月,组建沙市湿地松基地,办公地点设在沙市镇沙市敬老院内,主要管理沙市湿地松基地一带国营山场的基地建设、项目管理、林木采伐、山场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89年1月,文竹林业管理站更名为文竹采育林场。4月,更名为文竹林场。

  1990年3月,组建林业公安执勤室,在场部院内办公,负责林场辖区内的林政管理工作。

  2012年底,林场内设行政、财务、营林、森工等4个办公室;下设南坑、东源、沐江等3个工区和1个沙市基地、1个执勤室。实行林场、工区、护林点三级管理。有职工156人,其中退休职工61人,在职职工95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专(技)学历16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工人技师2人,高级工10人,中级工1人,初级工及普工79人。

  永新县禾山林场

  禾山林场位于永新县西北部,东邻象形乡、高市乡,南接里田镇,西与沙市镇接壤,北与龙田乡、莲花县、安福县为界。经营山场总面积53535亩,活立木总蓄积17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台岭、龙门等乡镇。场部设在龙门镇六团村台洲自然村,距永新县城25公里。

  林场源于黄岗木材收购组,历经禾山林业管理站、禾山采育林场。隶属永新县林业局(原农林垦殖局),1984年政企分开后属县林业公司主管的二级法人国营森工企业单位。

  1971年1月,象形林业管理站划出黄岗木材收购组,成立禾山林业管理站,办公地点设在龙门镇黄岗村。有职工30人,开始收购集体荒山,实施采伐、造林、抚育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林站根据业务需要下设工区、护林点(工队),实行林站、工区、护林队(生产工队)三级管理。是年,相继组建铁镜、禾山工区。铁镜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龙门镇铁镜村,主要管理铁镜、夏田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82年,该工区迁至夏田村办公。禾山工区:办公地点设在龙门镇禾山自然村,主要管理龙门禾山、台岭曹居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

  1974年4月,场部迁至龙门镇六团村台洲自然村办公。

  1984年,秋山用材林基地管理站撤销,划归禾山林业管理站管理,增设秋山工区,办公地点设在台岭乡布尚村。主要管理台岭乡布尚、秋山等一带国营山场的采伐、造林、抚育、林政等业务。1990年撤销。

  1984年底,林场下设铁镜、禾山、秋山等3个工区,有职工75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1人,在职职工64人。

  1989年1月,禾山林业管理站更名为禾山采育林场;4月,更名为禾山林场。

  1990年12月,组建林业公安执勤室,负责林场辖区内的林政管理工作。1999年12月撤销。

  2012年底,林场内设行政、财务、营林、森工等4个办公室;下设铁镜、禾山等2个工区。实行林场、工区、护林点三级管理。有职工68人,其中退休职工42人,在职职工26人。在职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人,中专(技)学历6人;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人,工人技师1人,高级工3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及普工16人。

  1976年8月,成立永新县木竹转运站,主要集运县内木材,办公地点设在永新县城北武功坛,隶属永新县林业局,有职工18人。1984年政企分开后划归县林业公司管理,有职工45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人,在职职工41人。1985年9月更名为永新县木材厂,内设铅笔板、竹席、木竹制品、木地板条等车间。1995年底,有职工107人,其中离退休10人,在职97人。2000年,生产项目相继停产,人员停薪留职外出务工,留厂人员靠场地租赁的租金维持生计。2012年5月撤销,人员分流到县林业公司所辖的各基层林场,财、物等其他事宜并入宏达木材经销有限公司管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