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科技推广应用

  综合调查规划

  曲江采育林场调查规划1976年4-6月,中央农林部组织江西、云南等11个省区和4个农林院校技术人员及教师135人,对曲江林区进行林业调查规划综合试点工作,这次调查系采用抽样控制和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县林业公司先后派出刘晓青、陈官祖、龙胜仁等人参加,为曲江采育林场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作出详细规划。

  世行贷款永新县造林总体设计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前期工作是做好造林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由吉安地区林业调查设计队负责。1989年3-8月完成县林业公司下属曲江、三湾、象形、大沙、洋埠、文竹、禾山7个林场的设计工作。参加人数24人,其中吉安地区林业调查设计队科技人员6人,县林业公司参加人员有陈孝义、罗章兴、段元先等18人。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是为森工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主要手段,并为每个5年计划采伐限额提供基础数据。森工企业根据江西省、吉安地区、永新县等林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先后进行9次大规模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有1974年“四五”期间森林资源调查;1978年第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989年第二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983年江西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1988年第二次复查;1994、1999、2004、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工企业技术人员在省、地、县各类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全部完成了辖区内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

  用材林基地质量评价外业调查1993-1994年,县林业局段卫明、汪昌树、李朝栋等人组成《永新县用材林基地立地质量评价及二元立木材积动态模型研究》课题组,获吉安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湾采育林场罗永传、罗生安,陈山采育林场贺再光,大沙采育林场刘来兴,洋埠采育林场左家飞,象形采育林场陈孝义、文生河,文竹林场彭庆先等先后参加本课题组外业调查工作。

  三项工作

  森工企业的三项工作是指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江西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国有林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工作的通知》精神,1986-1988年,按照《江西省国有林二类调查工作细则》、《江西省国有林森林资源档案建管工作细则》、《江西省国有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细则》和补充规定的精神,县林业公司在江西省、吉安地区、永新县林业科技人员协助下,分批完成了8个林场的资源调查、建档与编制经营方案的工作。

  1986年3月5日-6月28日,江西省林业工业公司(现江西省森林工业局)和江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在三湾林业管理站进行全省试点工作,参加试点人员有74人,分成资源调查和总体设计两个队。资源调查队采用分层抽样控制总体蓄积量和小班角规点抽样调查,即实测与角规回归估测,共布设86块样地,区划小班869个,设置角规点2607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包括经营方案和森林区划,木材年产量的计算和确定,木材采伐运输规划设计,营林生产规划设计,木材加工和综合利用规划,多种经营规划,附属工程规划,场址和居民点规划,科研和职工教育规划,组织机构,人员需要量,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等内容。吉安地区12个县市12名科技人员参加,县林业公司罗永传、彭忠云、李忠仁、贺金良、罗章兴、罗松午、左家飞、周富民、刘传书等人参加。

  1987-1988年,县林业公司组织人员,配合县林业勘察设计队先后完成曲江、三湾、大沙、象形、洋埠、陈山采育林场和文竹林场、禾山林场的三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摸清家底,为各林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营林档案并配备档案员。吉安地区林业局和永新县人民政府对调查精度和森林经营方案中各项规划设计的可行性进行检查验收,并作为各林场采伐限额依据,报江西省林业厅审查批准。县林业公司龙茂开、彭忠云、王林、左家飞、陈孝义、段元先、汪海东、吴万山、尹吉元、王春生、罗章兴、罗新华等人参加。

  林业区划

  1982年4月,根据江西省林业厅通知精神,永新县农林垦殖局组织15名林业科技人员进行林业区划工作,按照自然条件差异和内部相似性,将内部特征、经营要求、发展方向一致地段划为一个区的原则,充分利用第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水热条件、土壤植被和森林资源,以地貌类型和森林资源分布特点为主导因子,分区划片,并提出每片林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因地制宜,合理配制林种、树种,调整林业内部结构进行探索,为领导决策提出科学依据。《永新县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得到吉安市林业局和江西省林业厅的批准。县林业公司左传宗、左家飞、陈孝义、段元先等人参加。

  森林分类区划调查

  1999年6月,永新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完成永新县森林分类调查工作,为永新县和各基层林场的分类经营提供了科学数据,县林业公司左新亮、彭忠云、盛国龙、戴英华、罗生安、汤来朵、李明龙、彭庆先、贺再光、刘来兴、罗新华、罗忠、刘义虎等人参加。

  引进良种和树种

  1991年县林业公司开始引进良种,杉木种子普遍使用广西融水、贵州锦平、湖南会同、福建建瓯以及江西省部省联营种子园的种子,国外松大部分从美国进口的优良品种用于育苗和造林。

  为了改善森林环境,使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先后引进了四川桤木、赤桉、龙脑樟、日本柳杉、台湾秃杉、浙江杨梅、河南中华杜仲、桐棉松、火炬松、古蓬松、黄鳞松、雷竹等优良树种,用于造林。

  营造混交林

  1991年,县林业公司打破传统单一营造针叶树纯林习惯,大力营造人工混交林。在杉木、马尾松、湿地松为优势树种的造林中,采用行间或株间混交,在抚育过程中,保留一部分天然更新的阔叶树和其他珍贵树种,同时在防火线、林班线和林道上种植木荷、火力楠等阔叶树,既能起到防火作用和林班界线作用外,又能形成块状或条状多树种的混交林,这对改善林地土壤,促进林木持续生长和森林防火起到一定作用。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县林业公司混交林面积15.55万亩,占整个乔木林地32%。

  林地施肥

  1991年,县林业公司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对项目新造林地实施大面积林木施肥,这是一项提高林木生长量、缩短幼林郁闭年限的重要措施。

  各林场的施肥,主要根据国家林业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中心,1991年6月下发《主要用材林树种施肥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杉木、松类以施磷肥为主,阔叶树以施氮肥为好。施肥量的多少是按立地指数不同而不同,施肥方式可点施,也可沟施,施肥前除尽杂草和林内的萌芽条,以免影响肥效。1991-2012年县林业公司施肥面积7.66万亩,开创了各林场有史以来大面积施肥的先例,经江西省和吉安地区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达到预期目标,林木生长良好。

  林木速生丰产配套技术推广和应用

  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造林、日元贷款造林、亚行贷款造林和其他造林中,推广应用了良种壮苗、芽苗切根与控高、苗木分级包装、195工程技术、幼林抚育、防火林带和林道的修建、环保措施、造林模型等一系列林木速生丰产配套技术。据江西省林业厅多年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一次性达标95%以上,树高株数达标率96%以上,五项指标达标率113%以上,平均树高达标率160%以上,禾山林场已评选两个优质苗圃。1990-1998年经江西省林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实施世行造林的7个林场造林质量和林木生长量,五项指标达标率超过部颁标准。1996年,江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张廷杰带领出席省、地、县三级林业利用外资项目办公室主任会议的全体与会代表和林业高级科技人员到三湾采育林场大湾工区参观项目造林成果,获得一致好评和赞赏。

  通过项目造林,促进速生丰产林的发展,促进科技兴林的进程,促进林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林业的对外开放。

  科技培训

  省级培训1991-2012年,江西省林业厅分别在南昌、赣州、九江庐山、湖南长沙、景德镇枫树山、分宜大岗山(亚林所)、上饶德兴等地,举行关于营造速生丰产林项目管理、造林技术、高产油茶栽培、微机操作、财务管理、施工设计、病虫害防治及数据库建立、资产评估等专题培训,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和教授,讲解林业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县林业公司先后有左新亮、盛国龙、王国新、罗章兴、曾宪球、尹金龙、刘桂成、曾胜祥、周建新、贺再光、何斌、文志俊等人参加。

  县级培训永新县林业外资项目办公室对速生丰产林的营造林技术、生产施工、设计规程、国家造林项目速生丰产林检查验收实施细则举办培训班,实施林场分管营林副场长、相关工区主任参加培训。1991-1998年,每年举行1~2次。

  县林业公司每年根据工作和生产安排,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如木材检验人员培训班,营林科技人员及档案员培训班,计算机应用培训班等,有关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分别参加培训。

  县林业公司先后派出26人次,到江西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干部管理学院、华东交大、南飞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南昌林校等大、中、专院校进行脱产、函授、刊授、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进修。

  科技考察

  为了解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学习先进单位好经验,县林业公司先后组织多种科技考察活动。

  1988年10月,永新县林业局贺林春副局长带队,曲江、三湾、洋埠、大沙、象形、陈山、禾山等林场场长或副场长参与考察信丰县金盆山、九龙、金鸡等林场的营造林技术和林木管护措施。

  1990年5月,江西省森林工业局党委书记王修瑜带队,县林业公司刘先民、龙茂开、罗永传、刘家清、王林、左新亮、曾宪球、龙利生、左传宗、陈新德、尹金龙、盛国龙等人参加,先后考察分宜县、新余市、宜丰县及大岗山实验局的毛竹丰产林培育,板栗等经济林的栽培,用材林速生丰产技术、四川桤木等新树种的引进技术。

  1994年9月26日,永新县林业局徐求安局长带队,象形、文竹、曲江等5个林场的场长,前往会昌等地参观学习南酸枣开发利用情况和栽植培育技术。

  1995年10月,永新县林业局徐求安局长带队,前往河南开封林业科学研究所,考察学习中华杜仲的栽培和营造技术,县林业公司王敏杰、刘宜政等5人参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