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编辑 彭龙太
“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2年,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989.37元,比2011年增加583.47元,增长10.79%。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
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012年,县委、县政府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如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用工信息和岗前技能培训等。劳动力的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044.21元,比2011年增加810.01元,增长25.05%,占纯收入的比重达67.52%。
家庭经营收入呈负增长,比重下降。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213.88元,比2011年减少303.11元,下降19.98%,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0.26%,比2011年下降7.81个百分点。其中,从第一产业获得的纯收入为830.88元,比2011年减少464.21元;从第二产业获得的纯收入为166.49元,比2011年增加99.09元;从第三产业获得的纯收入为216.50元,比2011年增加62.01元。数据表明农民经营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明显提高。
财产性收入略有下降。全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93.71元,比2011年减少0.82元,下降0.87%。
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全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37.57元,比2011年增加77.39元,增长13.82%,占纯收入的比重为10.64%,比2011年提高0.27个百分点。这表明民生建设初步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有力,农民获得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稳步增加,新农合、新农保政策使农民报销医疗费、获得养老金收入更加有保障。这些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转移性收入比重扩大。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改善,农民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式的生存需求,而是步入“吃讲营养,穿讲时尚,用讲高档,住讲舒适,重健康教育投资”的新阶段。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029.75元。农民消费的呈现出如下特点:
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性消费增加。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讲究食品的营养和均衡,饮食习惯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全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692.10元,比2011年增加29.12元,增长1.75%。
居住性消费加大,居住环境改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农民居住消费和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民人均居住消费和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为628.95元,比2011年增加3.25元,增长0.51%。
穿着追求时尚,突出个性。随着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民更加注重自身仪表,穿着方面注重时尚、个性、整洁、精神。全年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51.58元,比2011年增加13.85元,增长10.06%。
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医疗消费增加。农村医疗政策的改革,使农民就医意识增强,农民的医疗保健费稳定增长。全年农民人均医疗保健费支出为252.45元,比2011年增加26.64元,增长11.80%。
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保持稳定。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家庭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越来越重视。
耐用家电商品拥有量增多。“家电下乡”这一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加快了农村家电及相关消费的增长,使得耐用家电商品拥有量迅速增加。小车、电脑、冰箱、洗衣机等高档家庭耐用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周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