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12年,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渔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县农业局下达的目标管理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生态渔业,顺利推进了我县现代渔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完成水产品产量15634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实现渔业产值2.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养殖产量达到14900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特种水产为4850吨,增长2%;捕捞产量734吨,与去年稍持平。渔业养殖面积52600亩,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池塘养殖22498亩,农渔两用田9600亩,水库17902亩,河沟2200亩,其他养殖面积(工厂化、网箱等)400亩。生产各种淡水鱼苗1.60亿尾,培养鱼种980吨。
“切实抓好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按照县农业局的安排与部署,继续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水产站派遣2名水产工程师作为科技入户指导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示范;示范面积100亩,主推4项新技术(即节水养鱼技术、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草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和2个新品种(湘云鲫、斑点叉尾),每个指导员培养10户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渔业科技示范户,再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和辐射200户水产养殖专业户。这样提高了渔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为促进渔农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认真做好渔业病害测报和水质监测工作”根据全县渔业生产整体布局的基本特点和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鱼种生产基地及城郊商品鱼基地设4个鱼病测报点,确定监测4个品种(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监测面积近0.5万亩,在禾水河及各大水库等大水面设立了4个水质监测点。实行病害测报由专人负责,要求每个月5日前进行预测并上报,全年共测报病害6种,发布鱼病防治信息20条,为广大养殖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搞好渔业科技培训工作和技术咨询”为了完成好科技培训这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结合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共举办了4期培训班,即水产养殖员培训班、水产健康养殖培训班、池塘生态养殖培训班及水库生态修复培训班。全年受训群众达11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00余份,极大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科技水平。通过广播、电视等播报各类水产实用信息;设立渔业科技咨询台,接待群众咨询,现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012年,共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2次,印发技术资料1600份,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次,现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多个。
“加大水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引进南方大口鲶20万尾,斑点叉尾180万尾,雄性罗非鱼120万尾,淡水白鲳3万尾,异育银鲫120万尾,湘云鲫200万尾。在加强优良苗种的选择和引进上,为确保新品种养殖的成功率和高产、高效,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每年的新品种及其养殖信息,推行良种养殖。在优化养殖模式和先进技术上,对新引进的名特优鱼类进行科学饲养,为养殖户联系特种水产饲料,指导养殖户对名特优鱼类病害的防治。派出技术人员到斑点叉尾养殖基地、泥鳅、黄鳝等小名优水产品的养殖示范试验点驻点指导。
“大力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在全县推广80:20主养草鱼技术,推广面积1万亩;提倡使用全价膨化配合饲料;推广无公害鱼药、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中草药防病治病;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利用生态制剂在山塘、水库开展生态养殖。由于畜禽养殖对水库的污染,山塘、水库养殖效益下降,为提高养殖效益,2012年我站在洞口水库、老仙水库、豪岭水库等水库开展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即进行水库渔业生态修复技术推广,推广面积为6500亩,为今后山塘水库开展生态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模式。
(左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