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统战工作

  “概况”2012年,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时代主题,以推进政党、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和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的团结和谐为着力点,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各项工作,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和湘赣边界重要商贸城市贡献力量。是年,被评为全市统战工作重点目标管理考核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县委、县政府召开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1月29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在永新宾馆召开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县委书记刘洪,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劲涛,县委副书记娄致文,县政协主席唐龙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志军,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温阳照,县委常委段晶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杰,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周振盛等县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另有42名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代表人士参加了座谈会。

  “切实做好“同心”品牌工作”动员县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共安排34家非公企业参与驻村挂点扶贫工作,各非公企业积极为挂点村捐资捐物,支援贫困村建设,其中海天药业公司为扶贫村捐资捐物达18万余元。另外还开展了“中央苏区感恩行”、“金秋助学”等捐资扶贫系列活动。5月,深圳民治股份有限公司到龙田乡潞江小学开展扶贫捐资活动,捐资30万元用于学校修建道路;10月,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晓红教授秉承父母的心愿来到龙门镇中心小学和黄岗小学开展第一届“陈文修、邓淑琦奖教奖学金”和第五届“陈文修奖教奖学金”活动,共发放资金8800元。

  “加强党外人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发[04]号文和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党外科级以上干部在结构和数量上发展较大的变化,并有2名党外干部提拔任用为正科级,实现了党外干部正科级实职干部任用的新突破。在县委组织的几次干部公开选拔中也都专门配备了党外干部名额。另外,还开展了党外代表人士调查摸底和政治面貌认定工作。全县共登记上报党外代表人士47名,其中上报市委统战部直接联系人员27名。

  “积极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挂点帮扶澧田镇中洲村。县政协主席、统战部长周振盛带领统战干部多次到村指导工作,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2万元帮扶澧田镇中洲村开展美丽乡村农村建设。

  “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依法加强了宗教事务管理,维护了宗教界的权益和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与全县29个宗教活动场所签订了安全稳定责任承诺书,并帮助符合审批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申报工作,使白云禅寺和中兴寺通过了省、市民宗局的审批。在全县宗教领域开展执法和安全大检查、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专项工作检查验收、民族宗教工作进“四区”、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等多项活动。动员全县宗教教职人员参加医保、社保,完成教职人员医保、社保参保43人,参保率达98%,填补了县社保扩面在宗教领域的空白。协同政法、公安、国保等有关部门对全县所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排查,对“全能神”邪教予以坚决打击,及时有力地防止了“全能神”邪教在境内传播。

  “少数民族政策扎实落实”为三湾高车坳民族村争取到省民宗局6万元公路建设资金。做好了市、县林业局对口支援民族村经济发展的衔接工作,2012年市、县林业局分别为高车坳村提供了12万元和5万元的帮扶资金,有效地缓解了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资金困难。

  (周蔚然)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