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章 文天祥论江万里

  刘文源

  江万里是南宋的一位爱国丞相,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做过池州教授,还创办了白鹭洲书院、宗濂书院,为国家培育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著名的状元宰相、忠臣烈士、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一位高足弟子。现存的《文山先生全集》,收有文天祥写给江万里的书、启18篇和诗2首,展示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的师生情谊。

  从年龄上来看,文天祥比江万里小39岁,只能算孙执辈,他在《通潭州安抚大使江丞相》书中,就是这样自称的:“某在门墙诸孙辈行中,而所以蒙钧天造就,知爱绸缪,独出乎诸生之右。”但文天祥不像一般的再传弟子,他有幸亲自登上江万里的门庭,出入江万里的门下,亲聆江万里的教诲。正如他给江万里的一封信中所说:“某半生出门下,幸甚。”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文天祥在大多数场合就直接称江万里为“大丞相古心老师”,而自称为“门人”。

  学生是最了解先生的。作为学生,文天祥是怎样认识和评价他的老师江万里呢?

  首先,使文天祥感受最深的,是“古心先生度越常情,嘉惠后学”,关怀和培养下一代,为优秀人才的出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知道,人才问题,历来就是国家、民族所关注的大事。有远见的政治家,大都重视教育,注意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文天祥认为,江万里在用人方面的最大优点,是“以君子不用为我耻,以小人未退为己忧”。只要发现优秀人才,他就千方百计地加以搜罗,并及时向朝廷推荐,使有才之士能破土而出,为国家所用。嘉熙四年(1240)吉州解试,欧阳守道贡于乡,当时江万里刚好来到吉州,就以慧眼识出了这位自学成才的年青人。第二年他创办白鹭洲书院,就特地把在赣州任司户的欧阳守道请回吉州,为白鹭洲书院诸生讲说。欧阳守道执掌教事以后,作为太守的江万里,还亲自听了他的讲课。课讲得非常好,江万里赞扬说:“岂直诸生无出其右,予固已逊之矣!”果然,欧阳守道以他那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把白鹭洲书院办成了江西乃至全国的一流学校,培养出了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后来江万里入京为国子监祭酒,还特向朝廷推荐欧阳守道为史馆检阅,因而使得守道得以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累官景献府教授、崇政殿说书,迁著作郎。每讲官缺,江万里更是怀念着欧阳守道,并充满深情赞叹着:“欧阳守道老儒,真讲官也。”

  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正直之士步入仕途,谈何容易。作为一位政治家,江万里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忠直与奸邪、“君子”与“小人”的严重对立。对于那些遭受权贵压制、排挤和打击的“君子”。只要有可能,他就尽力给予扶持,使之不被扼杀,而能为国家出力。景定三年(1262),刘辰翁在廷试策中,因言“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竞可撼”,大忤贾似道意,而被置于丙等。刘辰翁只好以亲老为由,请就赣州濂溪书院山长。当时江万里正在朝廷任职,亟称赏其文,向朝廷推荐他宜史馆,因而被授予临安教授。后来江万里出知太平州兼江东转运使,又辟刘辰翁为江东漕幕。文天祥遭到贾似道集团的排斥和打击,接连几次被罢官,而隐居在庐陵家乡文山。江万里知道后,对这位白鹭州书院高材生的遭遇深表同情。要知道,早在宝祐四年(1256),他就为文天祥那种“法天不息”的改革进取精神所激动,预料他将来一定能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那时他还应文天祥之请,为其父革斋先生写了一篇墓志铭,给后世留下了一篇研究文天祥家世的最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当国家不断遭到强敌的侵略,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才能而隐居山林,这怎能使江万里的心平静?咸淳五年(1269)三月,江万里当上了左丞相兼枢密使,与右丞相马廷鸾共柄国政,立即起用文天祥知宁国府。紧接着,他又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把文天祥调来京城任军器监、崇政殿说书、学士院权直、玉牒所检讨官等职,以加强正直之臣在朝廷的势力。晚年,他更是把挽救国家命运、复兴宋室的希望,寄托在文天祥身上。他对文天祥说: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必当有变。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必勉之。”

  文天祥铭记老师的教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毁家纾难,舍身为国,为全民族的抗元事业尽职、尽力、尽忠到底。

  庐陵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出现过“四忠一节”。江万里曾知吉州,对那里的民风士气非常了解。后来他任职朝廷,仍系念着庐陵。

  只要见到庐陵人,他就要问:“庐陵曾得士否?”据文天祥回忆:“庐陵之士,凡来谒(古心)先生者,未尝不深念其姓名。”刘辰翁更是明确指出:“古心先生闲居,其志念在国家,其精神在庐陵。”他“尝叹平生士气之乐,惟鹭洲一事。”是啊,创办白鹭洲书院的日日夜夜,怎能使江万里忘怀?他关心后学,进用君子,与权贵作斗争,表现了一个爱国者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南宋末年,皇帝怠于政事,奸臣专恣弄权,忠直人士遭到迫害打击,纪纲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人心思治,盼望忠臣直臣上台,救国家于危亡之秋。在这种情况下,江万里于景定二年(1261)八月,被朝廷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当时“大夫士庶民,皆欣欣然相告”,为“君子终为大用,莫不举手加额”。“文天祥在家乡听到这个消息,也”为之舞之蹈之,中夜以思,不能成寐,于是立即提笔写信向老师祝贺:

  “今先生早以言语妙天下,中以政事动中朝,后以气概风度上结入主之知,而下为四海所倾慕,则先生都范(仲淹)、(司)马(光)之望于一身。”文天祥认为,“方今西有叛将,东有逆离,而江淮与强敌为邻,强兵富财之道无所予讲”。在这“抢攘忧危之间”,先生以“硕德重名”,“镇服危疑,收拾涣散”,从容于庙朝,讦谟于帷幄“以”国久安长治之策活百姓遂在旦夕“为此,他对江万里寄予了极大希望:先生之一身,其关系于方来之世道,诚重且大。”为天下国家计者将范、马不及为之事“而为之,以”得救民之望“为南宋朝廷建立新的”功业。

  江万里入枢密,对于爱国人士和主战派,无疑是一个鼓舞;而对于主和派、投降派,自然也是一个牵制和打击。故贾似道集团把他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排挤他,使他离京去做地方官,免得他在朝廷碍手脚。但江万里的高风亮节是世人皆知的,他在枢密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文天祥赞颂他:“胸中括石渠东观之藏,海内仰天球河图之瑞。眷惟世道,深属我公;整顿乾坤,共屹江流之柱;献纳日月,入旋斗极之枢。非徒耀不世之功名,将有意太平之礼乐。”

  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大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性峭直,遇事敢言,不怕丢乌纱帽。景定五年(1264)十月,理宗驾崩,太子赵基即位,是为度宗。度宗以贾似道有拥立之功,对他尊崇备至。贾似道每次上朝,度宗必亲自答礼,称之为“师相”,而不呼其名。朝中大臣,跟着阿谀奉承,把贾似道誉为“周公”。贾似道更是以退为进,于料理理宗山陵事后,突然弃官还越,而暗中则指令吕文德谎报蒙古兵进攻下沱(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甚急。朝中为此大骇,弄得度宗不知所措,只好与太后共降手谕请贾似道复出,这样贾似道才摆着架子回朝。第二年,贾似道故伎重演,又以去职来要挟昏庸无能的度宗皇帝。度宗不知是计,吓得六神无主,苦苦哀求贾似道不要走,甚至泪流满面,对贾下起拜来。当时江万里在朝廷任参知政事,对此闹剧实在看不下去,于是站出来掖住度宗的臂膀,正言道:“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似道不可复言去。”这样一来,贾似道的“戏”就演不下去了,不得不举笏向江万里道谢。当然,贾似道对江万里也就更加忌恨,江万里也因为这件事而被罢官。忠臣的又一个特点,那就是既爱国,又爱民。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为官比较清廉,能体恤人民的疾苦。江万里是南宋理宗、度宗朝的大臣,但任过中央和地方的各种要职,官高权重,但从不仗势欺人,而是兢兢业业,廉洁自守,丝毫没有当时官场那种腐败习气。史载他由吉州太守改任江西漕运使,途经临江(今江西樟树市)时,曾写过一首《舟中遇风》诗,很能说明他的为官态度。诗云:

  “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如今若有亏心事,一任碧波深处沉。”正是这种为官态度,使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做到“平生不受半文钱”,“富贵外物总休论”。他历官九十一任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做到“官民相近”,“乐在田家欢笑中”。真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像这样的官,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多见的。文天祥了解自己的老师,所以对于江万里这种廉洁作风和爱民品质极为钦佩。他在给江万里一封信中说:“先生进而庙堂,退而江湖,德于其人,如出一日,传所谓生死肉骨之情也。”并颂扬江万里的“盛德大业,如山如河”。

  江万里72岁的时候,就任左丞相兼枢密使。他虽然年高,但壮心不已,打算和右丞相马廷鸾一道,刷新政治,起用能人,增师襄、樊,推进当时全国人民所关注的抗元事业。故以文天祥为代表的爱国人士,赞扬他是一位“真宰相”。但南宋王朝这时已经彻底腐朽,度宗皇帝不过是一个傀儡,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权奸贾似道手里。很显然,江万里关于益师援救襄阳、樊城的主张,与贾似道推行的投降主义路线大相径庭,因而被罢官,先后出知福州、潭州等地。在地方,这位七十余岁的老人,仍念念不忘国事;即使退休隐居,也不忘全民族的抗元事业。文天祥从江万里一生的坎坷政治生涯中,看到了老师的最可宝贵的品质:赤心为国;

  最可宝贵的性格:不屈不挠。所以他在一封给老师的贺信中,对江万里的人品作出了非常崇高的评价:“尚论公之平生,有报国之大节。”

  的确,赤心为国,这就是江万里的全部人生信念。过去,为了报答国家的养育之恩,他奋斗了一辈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当国运已不可挽救,他则以身殉节,来表明自己对祖国的忠诚。襄阳、樊城沦陷之后,江万里便在饶州(今江西鄱阳县)自己府第中的芝山后圃,凿了一口池塘,题曰“止水”。当时人们都不理解他的用意。等到江上警报一到,江万里即拉着门人陈伟器的手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元兵陷饶州城,他于是从容赴“止水”殉国。时为德祐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275年3月19日)。儿子江镐和手下人,也都相继投池自尽;其弟江万顷,则被元兵残酷地肢解而死。真是满门忠烈!文天祥听到老师以身殉国的消息,悲痛不已,曾集杜诗哀之。诗云:“星折台衡地(《送苏州李长史》),斯文去矣休(《送王信州崖北》),湖光与天远(《过洞庭》),屈注沧江流(《奉同郭给事》)。”

  应当指出,江万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而且还是一位著作大手。早在太学,他就有文声;中年以后,议论风采更是倾动一时。当时向他求文的人很多,都以得到他的美文为荣。文天祥读了刘辰翁出示的江万里为其母亲写的墓志铭,“惊怆靡已”。他深有感触地对刘辰翁说:“古心先生藻发清言,垂光罔极。慈灵有知,含笑地下。若此,可以无愧人子矣。”

  一篇文章,表面看来是文字的组合,实际上是作者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就是一切。人品好,文品才会高。品格低下的人,决不可能写出具有高尚思想的作品。

  所以古人特别强调:“诗人不可无品,至大节所在,更不能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文天祥论述了江万里的言与行、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赞颂江万里的“文章若雷霆河汉,玉色金声;言行质天地鬼神,丹心白发”。其道德文章,堪称一代宗师。

  中国有一句俗话:名师出高徒。作为江万里的弟子,文天祥的成长显然与江万里的影响分不开;而作为文天祥的老师,江万里也会因学生成为民族英雄而含笑于地下,而增加其光彩。文天祥对江万里的一系列论述,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江万里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文这对师生,就像天空中的双子星座,南北闪烁,光耀千秋,永垂青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