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曾几何时,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天之骄子”犹如不愁嫁的皇帝女儿,一直是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然而,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意识的冲击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的相对减少,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稀罕的宝贝疙瘩被人抢了。近些年来,不少学业有成、踌躇满志、准备走上社会一展身手、大干一场的学子们,一走出校门就高不成、低不就地饱尝了择业的千般艰辛、万种滋味……
199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共计89.5万人,其总量比1994年增加38%,而社会总需求却比1994年减少约20%。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剧了1995年大学生分配的难度。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天津等21个城市的29所高等院校的1368名应届毕业生调查表明,92.1%的学子对1995年分配形势不感乐观,不少的“骄子”甚至担心--
走出校门能顺利就业吗?
这种担心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而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和原因的--
原因之一:机关关上了学子直接进入的大门。1993年10月,我国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关上了学子毕业后直接进入机关的大门。政府机关主任科员以下职务的公务员一律实行公开的“开科取士”,面向全社会招贤纳才。各级国家机关不仅把高校毕业生靠分配直接进入机关的大门给关上了,而且近几年国家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机构改革,精兵简政,1995年各级机关还要裁减大批人员。一涨一缩,自然使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形势格外不同于往年。而长期以来,直接进入各级国家机关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主渠道。
原因之二:学子进入大中型企业门路更窄。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看,一方面,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目前拥有可以自主设置专业技术职务的待遇、自主招聘职员、自主决定机构设立和人员编制等自主权,使其可不再按照以前的国家指令性计划进人,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招收毕业生。企业单位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进人都是慎之又慎。加之,不少企业在企业内部改制过程中又多出了不少富余人员,人满为患已是许多企业无法解脱的负担。这样,高校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的路比往年就更窄。
原因之三:学子“自主择业”的人才市场不完善。1985年国家统招统分的惯例被打破,国家计划招生、委培生和自费生等不同的入学形式,决定了学生完全不同的毕业就业形式,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开始出现了自主择业、国家分配、用人单位直接招聘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人才市场并不完善,现今的供需见面,全靠“一见钟情”,可供用人单位参考的资料只是学生档案,而学生仅凭招聘单位几分钟的口头介绍和有限的文字材料,也很难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全貌,这就使得双方的选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就业人数、寻求就业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每年几十万毕业生均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业,这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今年的激烈竞争又甚于往年。
原因之四: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定程度上脱节。1995年高校毕业生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既有绝对数供大于求的矛盾,也有人才结构上的问题。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培养规格不是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预测来确定,而是多出于对自己师资力量的考虑,有的高校甚至是为了提高学校规格,盲目扩大一些社会需求量极少的专业的规模。加上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知识,而有专业知识并不等于有上岗的能力,再说上岗能力也不是靠一两个月的大学生实习教育课所能解决的。但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要求和工作经验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以3月25日北京举办的“1995年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与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为例,农林、文理、艺术类毕业生均供过于求,甚至出现某种专业“零需求”的情况。此外,1995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要求明显提高。如国家体改委研究所的一位姓张的同志说:“我们研究所现在缺的是业务骨干,急需的是那些既有工作经历,又受过专业理论基础训练的人才,来了以后马上就能独立搞课题。”用人单位这种对求职者工作经验的偏重,使得不少学子在求职时四处碰壁。
尽管以上的四种原因以及其他原因使1995年毕业的学子们忧虑走出校门后能否顺利就业不无道理,但是,从更为主要的情况看,学子们的担心又似乎是多余的。
国家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1995年的毕业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置就业,通过“供需见面”和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落实就业方案。
为解决今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级人事部门在尽责尽力地工作着,而且前景看好。国家人事部日前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做好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人事部门积极主动地抓好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工作;利用职能优势,帮助和指导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接收毕业生;鼓励企业在接收急需人才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人才储备,事业单位在编制和国家下达的增人计划内在考试考核基础上,优先考虑接收高等学校毕业生;支持、鼓励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及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单位接收毕业生;积极开展以接收高等学校毕业生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市场活动,促进实现双向选择。
《通知》特别指出,各级人事部门在进行1995年毕业生接收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单位的需要,保证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急需的毕业生;优先收集、优先发布、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人才需求;在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毕业生接收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接收国家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长线专业的毕业生。
《通知》从政策上保证了今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透露,由于各级人事部门、高教局和学校、社会、毕业生本人等方方面面的努力,1995年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不会出现大的困难。对于那些求职遇到困难的毕业生,人事部门将实行二次分配的政策,即回生源地分配。
此外,国家教委也就1995年高校毕业生分配的有关问题发出了通知,《通知》要求,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下达的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各地必须认真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与变动。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一年之内的调整由国家教委负责。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就1995年高校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已在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落实,但可以肯定,最终的就业安排,绝对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子的择业标准和愿望,而且相当一部分学子将不得不服从分配到自己不情愿去的地方或单位工作。这就需要学子们也能自觉地体谅国家的困难,更为实际、更为现实地对待分配。
就业的期望值不可太高
从以往和199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看,存在着求职定位过高的倾向。
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表明,尽管199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92.1%的毕业生对1995年的分配形势不感乐观甚至认为形势“非常严峻”,但学子们仍然不思降低就业的标准。“有发展机会、收入高、合乎兴趣爱好”是大多数毕业生优先考虑的就业因素。97.5%的毕业生瞄准的是中等或中等以上城市。农村受到了包括来自农村的多数的毕业生的冷落。从1995年的情况看,48.6%的应届毕业生来自农村或小城镇,但仅有0.5%的人愿意回那里工作,只有18.6%的历届毕业生来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但想在这30个城市里落户的学子却高达57.2%。于是,中国高等教育这座“金字塔”彻底颠了个儿,半数的学子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的人才基座,但学成之后,准备回到这个大基座去的学子却连1%都不到!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只有不到两成的学子来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却有接近六成的学子经过高等教育的一番冶炼,希望在这30个城市中安营扎寨。
学子们除了对大城市的追求外,其择业意向,如果按地区加以划分,今年毕业生最看好的“热土”是沿海开放地区。据调查,71.7%的学子们向往那方热土,只有1.3%的学子们愿意去边远地区效力。而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都是一些热门看好的单位和行业。在宁波召开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某高校的学生总共签署了12份协议书,去向都是房地产、进出口贸易、建筑及金融等行业,没有一家工厂能要到大学生。
学子们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城市化”、“沿海开放地区化”和“热门行业化”的择业意向,就其个人的角度看,可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从“全国一盘棋”的宏观角度和现实的情况看,又是十分不切合实际、不可能实现的“一厢情愿”。据调查表明,尽管只有18.2%的学子愿意回内地工作,但已落实单位的学生中却有44.1%的人只能回内地。目前,已有不少的学子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择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如浙江大学哲学系应届毕业生王富海说,双向选择就是把毕业分配纳入市场,既然这样,必然有的人有市场,有的人没市场。什么叫好的工作?自己满意就是好工作。期望值太高就很难满足。该校化工系机械专业应届毕业生陈伟勇也说,如果想学习4年就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终身受益的职业,未免有些天真。首次就业单位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后经验的积累,在不断选择中提高。由于浙江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比较务实,一般都能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因而该校9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在4月上旬前都找到了相对来说比较满意的工作。
学子们,在1995年的毕业就业问题上,不管你是心甘情愿,还是最终无奈就范,从现在起,你就得有所思想准备,择业的期望值不可太高!
原载1995年河北《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