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都有赖于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舍此,邦无从兴,国难以盛。
然而,中国的治安形势正面临着刑事犯罪的严峻挑战。
据公安部统计,1979年至1991年全国刑事案件平均年递增12%(重大案件平均年递增24%)。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全国刑事案件发案161万余起,其中重大案件53万余起,1994年全国刑事案件总数比上年上升2.7%,重大案件上升15.6%。刑事犯罪活动的增多,给国人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刑事犯罪猖獗
伴随着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一些地方犯罪活动猖獗,治安形势混乱,严重地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持枪犯罪触目惊心。近年来,持枪犯罪数量增加,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92年10月至1993年底,三名持枪罪犯先后在地处俄朝边境号称东北“金三角”的珲春市作案57次,其中重大特大案件48起,杀死6人、重伤2人,撬盗金库30多个,抢劫现金及其他物品共折款49万元。公安机关破案后,从罪犯的中缴获“六四”式手枪、小口径枪两支、高压汽枪两支和子弹1835发。1995年7月13日,在广东南海金沙镇金沙度假村发生一场长达6小时的警匪枪战。三名恶贯满盈的持枪杀人犯终于被击毙。这三名罪犯自1992年9月起,先后在南海、佛山、番禺、顺德作案9宗,杀死9人,重伤2人。终于死在正义的枪口下!
黑社会犯罪日益突出。近年来暴力犯罪不少带有集团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黑社会性质。甘肃省兰州市和酒泉地区公安处连续破获的“青龙帮”、“逍遥浪子帮”以及“蝴蝶帮”等,都有不成文但内容相当残酷的“帮规”。他们备有电击枪、电警棒和匕首等作案工具。
流窜犯罪愈发严重。作案流速加快,区域扩大,流向集中,成为当前刑事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犯罪分子采用甲地作案、乙地销赃、丙地藏身享乐的“跳跃式”作案方式,使案件往往难以侦破。
流氓势力称霸横行。作为中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中的一种,农村流氓恶势力在乡间为非作歹,横行乡里。海南“南霸天”王英汉流氓恶性势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达6年之久。福建寿口县窑口乡3个地痞流氓团伙以血统关系为纽带纠合在一起,称霸一方,横行乡里,先后作案45起,打伤群众100余名。
车匪路霸活动猖獗。陕西省铜川市一伙“车匪路霸”,流窜于苏、豫、晋、陕等4省的公路沿线,以威逼、捆绑、殴打及枪杀等手段,共抢劫作案22起,杀死3人,逼死1人,轮奸妇女两人,可谓罪不容诛。
犯罪何以增多?
我国近年来日趋严峻的刑事犯罪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利益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摩擦引发刑事犯罪。由于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各种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一些人心理失衡,物欲膨胀,加上对分配不公不满的心态,因而不择手段地谋财害命,以致“侵财型”犯罪日益增多。一些犯罪分子有意识地选择财物比较集中的部门、部位以及富裕户实施盗窃。一旦受挫,即施以暴力,抢劫杀人。
--社会管理机制弱化和社会文化环境严重污染是滋生犯罪的“温床”。人口的流动,改变了原来相对稳定的特点,原有的行政、文化区域限制被打破,基层政权职能被削弱,民事纠纷无人调解,许多民间纠纷转而激化为刑事案件。此外,文化市场上存在的制售黄色、淫秽、凶杀、迷信书刊和录像,也是诱发刑事犯罪的一大毒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差,刑事犯罪屡打不止。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政领导和政法部门忽视群防群治的作用,单纯依赖公安机关,放松了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有些群众怕罪犯报复,不敢检举。少数群众甚至袒护、包庇犯罪分子,致使在一些地方犯罪活动肆无忌惮,流氓恶势力横行,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蔓延,刑事犯罪越来越猖獗。
--教育滞后,党风不正诱发刑事犯罪。由于对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教育不够,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经不起拜金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腐蚀,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准低下,以致行为越轨,走上犯罪。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又从客观上助长了犯罪。
--有些地方执法不严,打击不力,导致刑事犯罪气焰嚣张。有的政法干警执法不严,执法水平不高;有的顶不住说情风,甚至贪赃枉法,办人情案、金钱案。有些地方“严打”不重实效,打击不力,一些本应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却降为治安处罚或劳动教养,形成“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使惩治犯罪大打折扣。同时,各地普遍存在的办案经费短缺、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打击犯罪的力度,导致一些犯罪分子气焰越来越嚣张。
--国内外敌对势力策动犯罪活动。他们通过制造民族分裂,支持非法宗教活动,极力传播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腐蚀青少年一代。同时,随着国外一些新的犯罪手段,如劫机、绑架等通过各种媒介传入国内,使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情节愈加恶劣。
遏制犯罪应有策
安居才能乐业,稳定才能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为我们治国安邦、顺利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因此,必须坚持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宁,进而推进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措施之一:加强市场经济配套管理制度的建设,减少诱发犯罪的因素。通过加快深化改革,减少体制转换中的漏洞和摩擦。加强市场管理,依法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克服竞争的盲目性、贪婪性和疯狂性,抵制等价交换原则向政治、思想领域渗透,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自由泛滥。
措施之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减少流动人中违法犯罪案件。严禁色情、赌博活动,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占领文化市场,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净化文化市场。
措施之三: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群防群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专门工作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大力宣传和表彰见义勇为模范人物。国家要完善奖励制度,消除群众与犯罪做斗争的后顾之忧,为弘扬正气创造社会环境。
措施之四:强化法制教育,转变党风和社会风气。通过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新型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通过开展反腐败的斗争,从严查处党内各种违法乱纪案件,特别是从严查处经济犯罪,进一步端正党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措施之五: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战斗力和执法水平。通过改善办案条件,提高办案水平和能力,加强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
原载1995年《统计分析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