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位伟人挥动巨手,首先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拉开举世瞩目的改革帷幕。一时间,神州大地漫卷改革的春潮。
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改革大潮猛烈地撞击着沉睡的农村大地,也激荡着中国农民满腔热血、万种豪情。一群“泥腿子”率先从“守土盘泥”的古训羁绊中解放出来,他们再也不甘于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耕作,他们再也不甘沉湎于几近麻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刻板生活,他们要摘去贫困的枷锁,他们要走向幸福富裕的彼岸。他们勇敢地纵身扑入汹涌澎湃的改革大潮,他们奋不顾身地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搏击。几经沉浮,他们不仅学会了游泳,而且成了娴熟的市场经济弄潮儿。“土脑壳”里生长出精明,学会了办工厂、管企业;拿锄的手驯服了洋机器,一身泥土味的庄稼汉,居然也西装革履,潇潇洒洒地出入国内外各种高级场所,平起平坐地与外国商贾唇枪舌剑地谈开生意……这样的自豪,这样的骄傲!千百年来土里刨食的“泥腿子”终于从黄土地里走出来,面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幸福路,昂首阔步地登上了国内外经济大舞台。
让历史在这里定格,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三年,在中国农村那希望的田野上已升起了400多个年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亿元村”。中国农民翘首苦望了几千年的富裕梦,竟然于十几年间在这些亿元村里变成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现实。
透过那辉煌的光环,让我们去追寻亿元村创造辉煌的历史轨迹,去探寻其奇迹般成功的奥秘吧!
辉煌里的艰辛
一个亿元村就是一个奇迹!
一个亿元村就是一片辉煌!
--“河北第一村”,唐山半壁店村,12年前还是个有名的穷村,每个工值只有几毛钱,村里欠债8万多元。而今,年工农业总产值近9.6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近1.5亿元;村里工业区一溜排开十几座大中型企业;别墅式的居民区可与大城市的生活区媲美,一家一栋140平方米的小楼,四室两厅,煤气、暖气、闭路电视、电话一应俱全。此外,村民还享受公费医疗和养老保险,孩子上学有助学金。
--“豫南一枝花”,临颍县南街村,15年前人均年配给小麦不足百斤,一村的茅草房。而今,村里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2亿多元,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村民家家有新楼,户户有彩电、冰箱,通讯实现了现代化,还享受用水、用电、烧煤、吃油、儿童入托、学生上学、人身保险、防疫治疗等14项免费的福利待遇。
--南昌市热心村,是一个只有300余人的小村,而今,全村拥有8家大型企业,6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百余户人家百余栋琉璃瓦盖顶、瓷砖嵌墙的别墅楼,村里不仅实现了村民退休制,还实行了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制。
--“山西第一村”,清徐县赵家堡村,昔日破烂不堪,而如今: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和配套建设的水电暖系统环绕全村;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和连片开发的村民别墅新颖别致;一座座敞亮的厂房里机器轰鸣;一处处崭新的商业网点和文教卫生体育设施展现出现代文明;还有那和谐悦目的街心花园,奔放浪漫的冲浪雕塑,来来往往的高级轿车,匆匆忙忙上班的人流……俨然是一个乡村里的都市。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这里后,曾欣喜地称赞赵家堡村“真正显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象”。
……
面对这令人赞叹、倾慕的奇迹和辉煌,你可曾知道,这辉煌中蕴含着多少创业的艰辛?
--历史倒回到10年前,江苏省铜山县微山湖畔的前八段村,亩产不到10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这里十分闭塞落后,既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没有特殊政策优惠,硬是凭着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经过10余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
前八段村是从办玻璃瓶厂起家的。没有资金,村党支部书记李庆敏和干部们带头集资。老人拿出了棺材钱;姑娘们拿出了嫁妆钱;小孩们连压岁钱也交给了村里。于是,静悄悄的微山湖畔,第一次耸起了入云的烟囱。
瓶子生产出来了,然而,由于质量不过关,企业陷入了连续7个月没销出一只瓶子的困境。个别干部闹着要辞职,一些职工闹着要退厂,部分村民也闹着要退集资款。此刻,众人的眼睛齐刷刷地盯向了支部书记李庆敏。
李庆敏果然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他亲自兼任了玻璃厂厂长,上任后轰轰烈烈办的第一件事,竟是领着人一气砸碎了积压的40万只瓶子。
真是石破天惊的壮举。这一砸,砸出了骨气、决心和信誉:
前八段人铁定心要跟着李庆敏干到底;
请来的师傅发誓不出优质品不返乡;
前来退货的客户也表示不要退款只等着拉好货。
于是,厂里的工人豁出来了,回家吃饭,进厂干活,每日劳动十多个小时,一连15个月不发工资;
于是,请来的师傅也豁出去了,殚精竭虑,日夜苦研,终于攻克了质量关;
于是,李庆敏更是豁出命来干,几度积劳成疾住院,总是揣着药丸子硬挺着上班……
现在,这个厂子已发展到能生产4个系列、50多个品种、年产2亿多只敞口瓶的规模,无论是产量、质量、销路均在全国同类厂子中名列前茅,就连价格也最为便宜。
玻璃瓶厂的兴盛,给前八段村人带来了不尽的好运。以后,他们又办起了产值最终达8亿元的全国一流的化妆品厂。1993年这个村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达2.5亿元。
--天津西青区王村,1984年全村负债30万元,摊到每个人头上达300元。那年,村党支部改选,于盛挑起了这副担子。
他寻思,这盐碱滩上终难刨出金娃娃。于是,七挪八借凑起4000元,从废品站里买来一台轧钢机,挑头办起个小轧钢厂。
头磕了不少,笑脸赔了不少,苦更是吃了不少。算是不错,一年多下来,厂子竟然赚了20万元钱。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场特大的龙卷风挟着暴雨光顾了这里,试了试王村人的能耐……
劫后的王村,一片死寂,厂房倒塌,机器毁坏,民宅掀了盖,庄稼成了水上漂……历尽千辛万苦积攒起来的几十万元家当连同王村人用心血和汗水营构起来的一个个希望和梦想全都被肆虐的狂风暴雨撕扯得粉碎。
但是,天灾没能让王村人趴下!他们擦干滚烫的泪,高扬起不屈的头颅,在灾后人均负债900元的困境里,破釜沉舟,一次性贷款投资130万元,重起炉灶,很快就恢复了生产。十余年过去了,王村也发展成为拥有40多家企业的宏利集团公司,年产值达3亿多元。
辉煌的经济奇迹是有无数掬心血汗水拌和着无数个艰辛铸就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农村的自然条件都不比亿元村原来的条件差,甚至还好一些,但是,硬是缺少了那么一种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毅力,那么一股不挖穷根誓不休的骨气和艰苦奋斗的干劲。其结果便只能是:只有惊叹、艳羡别人的成功了。
其实,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是相同的,抓住机遇,早点动手,也许你也同样创造出了亿元村那样的辉煌。
求贤重才的赤诚
知识就是金钱,人才就是财富。而今,不管有没有如此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反正已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时髦”了。
然而,10多年前呢?不管真假与否,以此为时髦而唱此高调者不多。但当今的亿元村早在创业之初就晓得了人才的至关重要。
诚招才,才生财,这就是“泥腿子”创造经济辉煌的成功秘诀之一。
而今的亿元村,可谓是人才济济,星光灿烂。山东龙口市西台村1992年6月在《人民日报》的一则招聘广告,就曾引得天下才子“引颈向东”,一个月内,或去函、电,或亲赴西台,应聘者竟至上万。其中具有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厅长、副市长也不乏其人。以致国内40多家报纸竞相报道:天下才子云集西台……
但是,想当初,亿元村也曾有过人才奇缺的羞涩。
于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于是,求贤若渴,竭诚相待;于是,开始了“借脑生才”的工程……
这些文诌诌的说法,庄稼人当初说不来,也真的说不清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他们却实实在在地这样去做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谁曾料想湖北省天门市东湾村的经济奇迹,竟然是靠一个25岁的残疾人领头创造的。他叫欧阳德平,原是在街头摆缝纫摊的,还曾因做“奇装异服”被收容审查。
1984年,东湾村好不容易办起的一家服装厂,眼看就要“黄”掉。这时,村党总支盯上了欧阳德平,觉得他是块做衣裳的料。于是力排非议和阻挠,礼聘他出任了村服装厂厂长。
用对一个人才,全村跟着发财。欧阳德平果然身手不凡。他设计的各种服装,在市场上非常抢手。小厂走出了死胡同,而且大红大发起来。现在已发展成为品种、质量和管理连外商也不得不敬服的东方制衣公司,并在深圳设有分公司。东湾从此以制衣为依托,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富裕之路。欧阳德平也早在1988年就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企业家”、全国青年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名噪全国的人物。
“卖老鼠药的也是人才。”有人听到此话可能会忍俊不禁。的确,街头练摊,卖狗皮膏药般叫卖鼠药的人,在某些人眼里是“下九流的角色”。然而,在湖北潜江市张金村党总支书记周作亮的眼里,卖鼠药的也会是个“宝”。一天,周作亮走在街头,被一阵渔鼓调吸引住了。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青年人唱着渔鼓调在卖老鼠药。说来也怪,围观的人竟被那小青年鼓捣得似着了魔般地你一包我两包地争购老鼠药。见此,周作亮眼睛一亮,推销成衣的人才不就在眼前!他挤进人群,言辞恳切地聘请这位名叫李大华的青年人为村办企业的推销员。
果然是慧眼识人才。小李走马上任后,推销如有神人相助,头一年就做成了40多万元的生意,相当于4个推销员一年的推销总量,成为村里生财有道的“推销王”。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千百年来妇孺皆知。但是,比比当今一位村党支部书记48次上门求贤才的赤诚,就是刘备也自叹不如。
那是在一次出差途中,辽阳县兴隆台村党支部书记沈广顺在别人的闲唠中,听到辽阳有个叫金福州的能人,不仅精通业务,而且财大气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沈广顺回来后,千方百计打听到了金福州的住所,连续47次上门,不是人不在家,就是请不动这尊“神”。但他不死心。一天傍晚,他第48次来到了金福州的家。
金福州正在陪朋友玩麻将,随意招呼沈广顺在客厅等一会后,便头也不抬地继续玩。或许是玩兴太浓,抑或是根本没把一个小小的村支书放在眼里,金福州压根忘记了还有人在客厅候他。下半夜2点送朋友走时,见到两眼熬得通红的沈广顺还在客厅等候,不禁大为感动。他当即答应到兴隆台村投资办厂。第二天,金福州便带着助手来到村子里,一次就投资100多万元,帮助该村建起了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塑料纤维厂,使兴隆台村逐渐靠办厂真的兴隆起来了。
亿元村不仅求贤若渴,而且竭诚待才。他们投巨资建科研所,修专家楼,从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知识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的不尽财源。
士为知己者死。求贤重才的赤诚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江苏前八段村从北京聘请的一位教授,为该村设计建造了迄今全国规模最大、设备一流的大型化妆品厂,年产值达8亿元。前八段人也一次性重奖他50万元。吉林省长春市英俊村,10多年来先后有150多位专家学者为村里的振兴,出谋献策,辛勤工作,他们先后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50多项,获国家农业部、国家科委及省、市科技奖29项,其中列为国家“星火计划”的有7项,英俊村也成为吉林省政府命名的“星火科技密集村”。
经济的竞争,实质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谁拥有知识、拥有高科技人才,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制胜权,拥有了希望和明天。
构建大厦的“基石”
亿元村的经济大厦,是一批从黄土地上站立起来的共产党人,以超人的胆识、智慧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拌和着心血汗水砌砖,在竭诚奉献的坚实基础上建造起来的。
一个经济奇迹就是一位乃至一批共产党人竭诚奉献的业绩和故事!
他叫吴志泉,一个跳出了“农门”,曾在乡长“官位”上干得春风得意的共产党员。为着家乡的脱贫致富,他毅然放弃了仕途前程,自行摘去“乌纱”,回到养育他的山村--湖南临澧县太平村。从此,他和党支部一班人开始了扭转“乾坤”的壮举。
乡长辞官不做,在今天的确算不得稀罕,但在10多年前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若是没有一种为民造福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谁能为之?但是,吴志泉以自己亲身的实践和太平村今天的辉煌向人们昭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走对了一条为民造福之路。尽管他个人付出了很多,但换取了整个太平人的幸福。
他先是领着太平人集资6万元从脱水菜厂干起的。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办起了冷冻厂、畜产品加工厂、锑产品化工厂、生化厂等10多家企业,仅食品类就能生产十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而且远销到日本、泰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昔日满目茅草房,人均收入不足100元,人称“太贫”的太平村,如今富甲湘水两岸,村里拥有上亿元固定资产,人均纯收入已达2000多元。
山东龙口市西台村是一个只有600多人的小村,10多年前背负着7万元债务。王影胜,一个26岁的共产党人勇敢地挑起了西台村治穷致富的担子,以他的智慧、勇气和决心,以他的冲天干劲获得了成功。西台,终于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在已先后办起石棉厂、塑料厂、刹车片厂和绝缘材料厂,四家小厂像4只聚宝盆,终年给西台人带来财富的基础上,王景胜以超人的胆略,帮助西台人从“小富则满、平安是福”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以人均负债2万元的气魄和决心,举债兴建起一座占地18.7万平方米,年产1500万平方米的大型印染厂。机器转动一天就是10万元产值,1万元利润。
--1988年,新上一条年产1500万平方米的大型宽幅印染线。至此,西台村实现了印、染、漂系列化生产,仅印染厂就年产值达亿元,利税千万元。
--1990年,投资1800万元,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筹建起烟台新华印染厂,生产国际市场上走俏的仿毛、仿麻、仿丝绸等各色染织品。
--1992年3月,引进港商投资1500万美元的新华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同年5月,又成立了西台北方边贸公司。
--1992年6月,投资2000万元,年产20万吨的水泥厂破土动工,当年11月形成批量生产。至此,烟台新华集团公司成立,拥有固定资产1.1亿元,年产值2.3亿元,全公司1200多种产品质量均达到部颁标准以上,远销到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他,过早谢顶的脑门,爬满皱纹的脸庞,使人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年仅35岁的昔日装甲兵--庞乐明。
是啊!7年的光阴,他使浙江海盐县庆丰村变了样,同时也使自己换了貌。
他27岁接任村支部书记。当时村里外债7.53万元,手头上可动用的资金只有2元7角钱。如今村里总产值已达近2亿元,人均年纯收入近3000元。
7年穷变富。这种奇迹的背后是庞乐明的牺牲和付出。
他是个孝子,可当父亲病危时,他却为了企业购买设备,噙泪离开了弥留的父亲。
他喜欢孩子,可当他陪妻子到医院生孩子时,厂里一个电话,说外商要来洽谈业务,他便匆匆地走了,当他再来到妻子床前时,儿子已生下了4天。
他是条钢铁的汉子,可毕竟是血肉之躯。他的声带息肉曾几次开刀,后来又长出新息肉,医生怕病变多次催他去上海诊治,可他却硬挺着,总是沙哑着嗓子上班,并因为过度的劳累昏倒在企业的厂庆会上。当人们把他送到医院,护士卷起他的左衣袖准备作静脉注射时,忍不住叫出声来。原来整个左臂上已是针眼累累,简直无法再下针。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他积劳成疾,身患多种疾病,平时生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硬抗着在办公室里输液。他只准医务人员往左臂上打针,时常是左手上方吊着盐水瓶输液,右手依然在忙他忙不完的工作……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些共产党员,这样一些有胆有识、竭诚奉献的农村“领头雁”,才使得这些昔日贫困的山村,在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率先实现小康,走向富裕,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富翁”们的情操
穷思变,富骄奢。几多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的财大气粗者无法跳出这个怪圈。他们在聚敛钱财的同时也是在作茧自缚,终而为金钱所累,陷入纸醉金迷的奢侈中不得自拔。
作为亿元村的主要缔造者、当家人他们完全可以任意支配这诱人的巨额财富。然而,他们在创造财富、聚敛财富的同时,也在金钱的炼狱中,再一次净化、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纯洁灵魂,塑造出熠熠生辉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
唐山半壁店村的干部们有一句名言:“干部把钱看重了,群众就会把干部看轻了。”在金钱面前,半壁店村党总支一班人堪称是强者。他们带领群众创下了数以亿计的家业,却始终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自创业至今,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他们一以贯之走自己“多奉献、少索取”的路。无论企业的工资拿到多高,村干部的月工资至今没有超过500元。1992年,按照上级的奖励规定,村党总支的主要领导可得到奖金14万元和8辆奥迪车,但他们全部留给了集体。他们说:“我们要那么多钱、那么多车没有用,带领群众富了再富,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近几年,半壁店村基建项目一个接一个,投入的资金有几亿元之多。村党总支书记韩振国等主要干部自然成为“金钱”重点进攻的目标。可他们面对送过来的几寸厚的百元票子连看都不看一眼。当送礼的人对此茫然不解时,韩振国正气凛然地相告:“别说几千元、几万元,我韩振国共产党员的名誉,你纵然花上100万也买不动!”
半壁店村的当家人是这样,其他亿元村的“领头雁”又何尝不是这样?名贯天下的河南刘庄党委书记史来贺,当干部几十年一直参加集体劳动,脏活、累活、苦活,总是抢着干;村里盖起新楼,他最后一个搬入;群众的收入超过了他的工资水平,他一个子也不愿多拿,也不要村里任何补贴。安徽省合肥市王大郢村党总支书记王世清,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响当当的安徽第一村。按照当年他领头承包一个厂子与村里签订的合同,这些年来,他应得奖金100多万元,可他分文未取,全部交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就连他家的拆迁费3.6万元钱也全部花在改善村里群众的生活中。
说来人们也许不相信,但这的确是真实的。河南省的赵寨村,这个亿元村里至今居然没有一辆小轿车。村干部外出开会,远的坐公共汽车,近的就骑自行车。村里的群众看到周围有的村都买了小轿车,感到脸上无光挂不住,纷纷给党总支提意见,要村里也买辆小车用。但党总支书记李升基说,不是我们没有钱,而是我们急需花钱办的事情还很多。
是的,亿元村尽管是富了,但他们脚下的路还很长,他们的目标更远大;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奋进的脚步。有这样一些目光远大、廉洁自律、艰苦奋斗、不断开拓进取的当家人引路,谁个不信,亿元村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原载1994年宁夏《共产党员》、湖北《经济纵横》、《中国乡镇企业报》、《江西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