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真的被人为地牢牢焊接在了一起。笔者在京城某大医院的一个病区住院的亲历就是真实的例证。
进入病区,第一件事是签订管理承诺书,内容记不全,大意是遵章守纪不随意离开病区,一旦找不到人即作自行出院处理云云。一应手续办完,病号服一换,就像囚徒穿上囚衣被关进囚笼失去了自由。这不是说得邪乎,而是真实的境况:病区的门是电子锁控制的,一旦关上便铁面无私,任天王老子非刷卡不开,就是有天大的急事,手中无卡也莫想出去。若是有调皮的趁探视时门开溜出去透个气,一经发现立马就叫你卷铺盖走人。好不容易才等到的治病机会,若是这样失去,岂不是要了人的活命?如此,进了这扇门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哪怕没了擦P股的纸想到楼内的便利店去买,还得看这时“监管”的兴致,没准触了霉头,定会碰得鼻青脸肿。吃喝拉撒睡,一天24小时就闷在这不大的病房里,能够自由走动的空间,就是病区里那加在一起也不到200米长的回字形走廊。有太阳不能去晒,有新鲜空气不能去尽情呼吸,有绿树草坪不能去自由散步。病房里没有电视,没有书报,更不要去想那可供病人学习娱乐的阅览室、活动室之类的美事。病区晚9点多就熄灯,睡不着逼着你睡。早上不到5点就开灯查体温,睡得着却搅得人醒。一天到晚除了能在回形走廊里放风转圈,余则,就只能闷在床上往铺板上撒气,可怜见的,这不是坐牢是什么?当然,公道地说,这个“牢”是你争来坐的,谁叫你有病呢,要是往外撵,你还真不乐意。
“坐牢”一说,院方可能会感到委屈。理由是,是病人就该规规矩矩,安安心心地治病,要东跑西窜干什么。管严点也是向病人负责,为病人好。这样说起来还真是蛮有道理。但细细一品味考究,其实骨子里是怕出事担责,担心病人万一离开了病区出了点什么事脱不了干系。于是乎,为了免担这万一才出现的责任,最保险、最便当的办法就是囚笼式的管理。管你是动弹不了的,还是活蹦乱跳的,一天24小时一步也不准离开病区。我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胜过自己对自己的负责。只是悲哀,国人总是这样人为地不时被“负责”。
很遗憾,我不懂医,也不晓得如何治病救人。但却听人说过,病是七分治三分养。还听人说过,没有病憋也能憋出病。此次治病犹如坐牢般的煎熬,使我深深体味到个中道理。不知医院管理者想过没有,病人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外,还要经受着焦虑不安、七思八想的精神折磨。因此,对患者来讲,心理调适、精神慰抚与治病疗伤几乎同等的重要!我一点也没夸张、一点也不敢胡说。真的,入院仅三天,我没缺吃少喝,也没吊过一瓶盐水,只是按医院的规定动作,和所有入院的患者一样被抽了血,查了大小便,拍了胸片,做了心电图,此外,就是做了个颅部磁共振。仅此而已,竟然生生地掉了4斤肉。真是没想到,精神折磨对人体的摧残伤害是如此之重。震惊中,脑海里竟蹦出了贴在病区墙壁上的几句话:“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解病人之所难,忍病人之所怒。”当时,这几句话确实令人感动,特别是那句“忍病人之所怒”,差点叫我落泪。若是病人恶过郎中都能容忍,为何却不能在管理上更为人性地为病人留下一些自由的空间呢?最起码也不能把病区变为囚笼,使病人失去基本的人身自由吧!
我是一个大大的良民,活到六十这把年纪,自由对我来说就像天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真正是应该感谢这些救死扶伤的天使们,不仅愿意给我治病,而且仅仅只对我“负责”了几天,就让我悟透了一生都没能领悟到的道理:自由是多么的金贵,多么的值得人们去特别地珍惜!
原载2013年《九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