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九章 关于赣东北兵工厂的几个问题

  汤勤福

  弋横暴动后,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经过艰苦的斗争,到1930年初,扩展为纵横数百里、人口约100万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赣东北兵工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对赣东北兵工厂的情况,历来论述很少,并且语焉不详。下面,根据我们所接触到的史料和采访记录,对兵工厂作个粗略的阐述。

  弋横暴动胜利后不久,赣东北出现了一支20余人、30余支枪的革命武装,到1930年7月,赣东北红军发展到3万余人,各县还有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地方武装装备很差,除拥有极少的步枪外,绝大部分是土枪、鸟铳、松树炮、梭镖、大刀之类原始武器。即使在红军主力部队中,也是“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远远达不到一人一枪。

  当时,红军的枪支弹药的主要来源是从敌人手中夺取,另外也设法从根据地外采购一些。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赣东北苏区实行严密的封锁,要从根据地之外运入大量武器弹药是不可能的。即使能买到,价格也十分昂贵,例如一块银圆仅能买两颗子弹,而根据地内一块银圆可购买8至10斤猪肉或半石谷(另一说4元买1石米)。红军作战时武器损坏也急需修理。在这种情况下,创办兵工厂,自力更生地制造武器弹药是十分必要的。

  一、兵工厂概况

  1929年底,信江特区军事委员会决定建立枪械修理所,地点在横峰县密坑,共百余人(其中工人90余人)。1931年元旦,在枪修所的基础上,于横峰塘湾村成立了赣东北兵工厂,4月,迁徐家坦;11月,迁弋阳江冲源;1931年5月,又迁德兴县洋源村,从此定居生产。大约在1930年底,闽北兵工厂派张昌龙等10位技术工人支援赣东北兵工厂,福建崇安县苏维埃也派来10个技术工人。到1934年11月,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受挫,国民党反动派对赣东北大肆进行“围剿”,兵工厂的工人埋藏了车床等大型机器,带着一些小工具,分散到德兴(洋源附近的筏木坑)、婺源、横峰、弋阳、贵溪、开化等6个县,分别成立小修理厂,继续坚持斗争。

  洋源村是个仅有20余户的小村庄,位于磨盘山下,离弋阳、横峰都很近。它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只有一条小道与外间沟通,地势险要又隐蔽。德兴县又盛产硫、磺、硝,为制造弹药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洋源特殊的地理条件,便成为理想的兵工厂所在地了。

  兵工厂迁到洋源时,仅百余人,其中工人90余。洋源的群众让出全部的10余栋住房,而把村中一所祠堂隔成许多小间,每家住一间。此外,兵工厂也为洋源群众搭了一些草棚。兵工厂还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拆掉附近山上的一座叫东山寺的小庙,把砖木运来建厂房。以后还陆续添造过一些厂房。

  后来兵工厂直属省军委领导。开始,厂政委是宣有元,不久,中央委任戴良为政委,厂长是黄令正(弋阳人)。兵工厂有管理委员会,下设供给科、接洽处和生产科。供给科负责供应原料和添置技术设备;接洽处设在离洋源3里多路的大田村,负责与各地方机关、各部队联系,并发放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生产科下辖制造(包括修理)、炸弹、子弹、硝磺、翻砂(即铁工)和木工6部。制造部开始主要是修理枪械,后来改为制造各种枪支,并造过迫击炮,同时也制造刺刀、马刀等等,负责人是庄炳荣(上海人);炸弹部制造手榴弹和各种地雷,负责人是徐荣修(乐平人);子弹部专造各种子弹,由杨道成(横峰人)负责;硝磺部碾制各种硝药,负责人不详;翻砂部主要是翻砂,造地雷外壳和枪炮铁铸件,也生产一些厂内所需的工具,负责人是曾耀发(德兴人);木工部专制枪炮的木制部件和弹药箱,负责人是严高纯(弋阳人)。平时,6个部各干一行,忙的时候则互相支援。另外,供给科下辖一支二三十人的运输队,负责人是张志兴(德兴县人)。兵工厂没有专门的保卫人员,而是由工人组成赤卫队,日夜轮流站岗放哨,约有30余支枪。

  兵工厂发展很快,1934年已有800来个工人,其中有300余女工(均为工人家属,主要做炸弹蕊、擦旧子弹壳之类杂活)。工人主要是苏区各县招来的革命群众。厂内技术工人不多,除闽北兵工厂和崇安县支援的20余人外,还有少量是从国民党军队中俘虏来的技术兵。

  兵工厂设备极为简陋,只有一台手摇车床,还是红军攻占乐平鸣山时缴来的,几台小磨床和铁锤、锉刀、老虎钳之类简单工具。翻砂部的熔铁炉是用汽油桶改制的,六七天开一次炉。翻砂一般用泥模。硝药是用原始的水力碾米机械碾碎加工而成的。

  兵工厂所需的原料,木炭、竹炭由接洽处向当地百姓购买;土硝也向百姓购买,再进行加工;铁砂、硫、磺则要从根据地外设法运入。铁砂产地是上饶灵溪、茗洋,硫、磺则出于德兴杨村、祝家等地。这些地方有国民党军队驻守,严禁挖掘。但运输队的同志暗中买通敌守兵,乘黑夜冒着危险挑回来不少,保证了生产的需要。造子弹的铜比较困难,因此,省委要求红军和地方武装在作战中保存子弹壳,以便重新加工,各地苏维埃也发动儿童团、少先队拣子弹壳,并尽量收集废铜器,供兵工厂加工生产。

  兵工厂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操作。把子弹壳擦干净后,灌入硝药,按上锡弹头,换上底火便可使用。手榴弹、地雷也是靠手工灌硝药。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2小时,生产忙时点桐油灯加晚班,星期天休息。开始,每天生产子弹仅三四百颗,后来可生产一千三四百颗;地雷大小不一,大的一百余斤,小的也有六斤半,一般每天生产约三百只,最多达六七百只。其他如各种枪支、刺刀之类武器也生产较多。兵工厂还生产过机枪和迫击炮。1932年春,省委要求兵工厂生产迫击炮。厂里的翻砂工人用土高炉冶炼铁砂,铸成炮筒。制造部的工人用手摇车床来车炮筒,一天分三班,每班8人,两人一组摇半个小时车床。这是十分累的,其他部门的同志便主动帮助加班。一个炮筒整整要车48小时。迫击炮的底座、轮子,是铁工师傅一锤一锤打制而成的。工人们就是这样造出了五六门迫击炮,送到红军部队中发挥了威力。

  兵工厂的干部是按照红军优待办法,实行供给制,技术工人每月工资十余元,一般工人六七元,徒工三至五元。在厂里吃饭不要钱,吃饱为止,肉类蔬菜也很丰富。根据地内很缺食盐,但省委千方百计保证工人的食用。其他福利也较好,治病不要钱,病号还发补助费,工人理发不要钱,家属来探亲,由接洽处负责招待,照顾颇为周到。

  工厂里还设立俱乐部,工人们可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进行娱乐活动,工人还组成演出队,自行编排一些节目演出。厂里还有识字班,对工人进行文化教育。总之,工人们在生活上受到照顾,在精神上比较充实,有利于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二、兵工厂的作用

  赣东北根据地既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屡次“围剿”,又遭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严重干扰和破坏,但能奇迹般地坚持了数年,其原因除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赣东北党组织的正确领导、红军指战员顽强奋战和根据地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外,兵工厂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第一,兵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给红军和地方武装,在保卫苏区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兵工厂每月能生产5万余发子弹,1万余颗大小地雷,还生产了迫击炮、机枪、步枪和刺刀之类武器,装备了红军和地方武装,使他们有能力反击前来进行反革命“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反动武装,从而有效地保卫了红色政权。担任过闽浙赣省政治保卫部部长的汪金祥同志认为:赣东北苏区的“军事工业搞得更为出色”,“从修理到制造,从造子弹到地雷,从造枪支到迫击炮,群众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以后,我带队去中央苏区,带去了两支步枪样品和一些材料。我们赣东北苏区在生产上的做法,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口赞扬”。

  在保卫苏区的斗争中,赣东北军民利用兵工厂生产的地雷(有一部分是各县自造的),首创地雷战,摆下地雷阵,严惩来犯的敌军。例如1932年10月,敌第五师周浑元部进犯省苏维埃所在地葛源,就陷入苏区军民布置的地雷阵中。他们像乌龟爬行,五六十里路足足走了五天。据不完全统计,1932年被赣东北军民歼灭的敌军达3000余人,其中有相当部分是被地雷炸死的。赣东北军民首创的地雷战的经验,方志敏同志在1934年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介绍,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肯定和赞扬。1934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在《给战地党和苏维埃的指示信》中发出号召,“利用赣东北苏区的经验,充分使用挨丝炮、拉丝炮等各种各式的地雷,轰炸进攻的敌军”。

  第二,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基本上适应了红军和地方武装迅速扩大的需要,使他们有力地打击敌人,巩固和扩大苏区。

  赣东北苏区建立后,战事频繁,对武器弹药需求量很大。兵工厂建立前,从敌人手中缴获或暗中购买的武器弹药不能满足红军和地方武装迅速扩大和抗击敌人的需要。兵工厂建立后,随着生产逐年增加,才基本上满足了需要。

  1930年9月下旬,赣东北红军主力红十军第一、第四、第七旅和一个特务团共约6000人,步枪仅1600余支,机枪4挺,但子弹大部分是自造的。1931年正月,红军攻打德兴县暖水,全歼敌第五十五师的一个营,缴获步枪300余支,机枪5挺,迫击炮2门。同年3月,方志敏代理红十军政委,带领红军从江西铅山出发,突进闽北,驰骋二月余,连战11仗,开辟了建阳等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反革命“围剿”。这些战斗基本上是使用自造的武器弹药。当然,用自造的武器弹药进行的战斗还很多。

  从红军和地方武装的装备来看,也得力于兵工厂。到1933年,赣东北红军与地方武装共有5万余人。红军的装备基本正规化了,而地方武装的装备也迅速好转。例如:1928年4月,德兴县游击队只有6条枪,到1934年2月,他们除去几年中支援红军主力的人员外,发展成为独立营,共有3个连,每连有枪七八十支。贵溪县游击队在1929年有300余人,三四十支枪,但到1931年7、8月间扩充为一个补充师,枪支弹药也更多了。万年县游击队在1932年初分为一个游击大队,三四十人,20余支枪,另有3个分队,每个分队5~8人,都只有3支枪,弹药也很缺,但到同年8、9月间改编为赤警师的一个连,人数为130余人,枪支弹药由上级发给,子弹每人3排,手榴弹2颗。仅此几例,可见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基本上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些老同志回忆说当时的“军工产品逐步适应战争需要”,“军事工业搞得更为出色”(汪金祥语),是完全可信并极为正确的。

  当然,由于当时生产条件的限制,兵工厂生产的子弹是锡弹头的,射击时烟火较大,容易暴露目标,射程也较近。但是这种子弹的弹头一入人体便炸裂,受伤后难以救治。当时,敌军对这种子弹是十分恐惧的。

  第三,兵工厂大量生产武器弹药,为苏维埃政府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如以当时一块银圆买两颗子弹计算,兵工厂每月生产子弹5万余颗,约合银圆2.5万元,加上生产的迫击炮、各种枪支、地雷、刺刀等军工产品折合的钱,是十分可观的(目前未查到机枪、步枪的价格,而迫击炮、地雷是无法购到的。据说当时缴获一挺机枪奖给50~100元,步枪5元,可见枪支的昂贵)。兵工厂建立约5年,为苏维埃政府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使这笔资金可用于其他方面,这对于巩固和扩大赣东北根据地的作用是绝不能低估的。

  第四,兵工厂对以后三年的闽赣游击战争起到了一定作用。

  1934年底,国民党军队进攻闽浙赣根据地,敌第二十一师向洋源一带进犯,兵工厂便把车床埋在筏木坑(一称翻木坑),遣散女工,男工除留一部分在德兴外,其余分散到婺源等5个县,各带一部分工具,分别成立了小型修理厂,坚持斗争。留在德兴的工人组成游击队,与省委无线电台游击队、德兴一区游击队并肩作战。从此,兵工厂的工人既是游击队战士,又是枪械修理工人,在今后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兵工厂发展的原因

  赣东北兵工厂之所以能从小到大地发展,能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数年,并对巩固和发展苏区、支持红军和地方武装起到积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受到方志敏为首的赣东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

  方志敏、邵式平等赣东北党政主要领导人,对兵工厂极为重视和关心。他们多次到兵工厂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他们召开过工人大会,动员广大工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更多地生产武器弹药,支持红军。

  赣东北党组织对工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也很关心。厂里设立俱乐部,有演出队、识字班,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工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丰富工人们的业余生活。对兵工厂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尽量照顾,比如首先满足工人们所吃的食盐等等。

  第二,受到根据地广大人民的有力支持。

  根据地的人民对兵工厂的支持是很大的。绝大部分厂房是洋源群众主动让出的住房。生产弹药需要大量的硝药,根据地的群众便熬制土硝送到兵工厂,让工人进一步加工使用。这样基本保证了弹药的生产。

  根据地的党组织和广大群众也十分关心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兵工厂所在的德兴一区表现尤为突出。工人的粮食由德兴一区负责供给,肉类蔬菜也是如此。

  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十分关心兵工厂的安全,严格保密,因此兵工厂在洋源的4年中,敌人始终不知道兵工厂的确切地址。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失败后,国民党军队进攻赣东北苏区,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及时向兵工厂通风报信,使兵工厂能及时转移,减少了损失。

  第三,兵工厂内的干部、党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在兵工厂建立后的几年中,由于战事频繁,弹药消耗很快。兵工厂党委提出:前方需要多少弹药,兵工厂保证供应。

  厂里党政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普通劳动者。政委、厂长都参加劳动,各部门的干部也都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厂内普通工人中的党团员也积极工作。有些危险的工作,党团员们都抢着干。一次国民党飞机在筏木坑附近丢炸弹,其中有个约50磅的炸弹未爆炸,大田村的农民便背着炸弹送到兵工厂。当时,大家都未拆过这种炸弹,因而拆时有极大的危险性。子弹部的党团员纷纷要求拆卸,后来从中选了3人。在拆卸中不幸发生爆炸,3个工人都牺牲了。在广大干部、党团员的模范榜样带动下,普通工人也积极工作。工人们经常加班加点,饿了吃点冷饭,困了就在工作台边打个瞌睡。就这样,兵工厂的生产逐年上升,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的需要。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专学报》1984年04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