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县志敏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坐落在弋阳县城内,面临信江,占地面积216亩,建筑面积7676平方米。校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游廊蜿蜒,曲径相连。校园树木葱郁,清幽宜人,具有典型的园林建筑风貌。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900余人,教职工150余人,专任教师121人。理、化、生等教学仪器以及电教和医疗设备价值约6万余元。
志敏中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叠山书院。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谢枋得的门人虞舜臣为纪念谢枋得(号叠山)先生而建。历代名官远宦、文人学士来弋阳均到此瞻仰或讲学。前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于1962年10月来此瞻仰,题写了“叠山书院”的匾额。1989年11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叠山书院改建为弋阳县高等小学堂,1913年改名为弋阳县高等小学校,1938年更名为圭峰中学,以后迭易校名为弋阳县初级中学、城镇中学、弋阳县第二中学。198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命名为“志敏中学”。次年11月16日,国家副主席王震为“志敏中学”题写了校名。
这所学校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烈士和前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方志纯的母校,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方志敏、邵式平于1916年秋至1919年夏在此求学,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思想进步,勇于探索革命真理。他们曾在校内“望江楼”成立“九区青年社”,指点江山,畅谈革命,组织青年同学上街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痛斥当时连县太爷也惹不起的中国社会党头面人物江亢虎的反动谬论。邵式平则在此建立了弋阳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校园内印下了他们的光辉足迹,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遗产,是对革命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生动课堂。
新中国成立后,师生们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认真学习,辛勤耕耘。至今已培养初中毕业生约1万人、高中毕业生约1400人,为中专和高校输送了大批学生,有的被国家送至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实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焕发了青春。学校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每年都为重点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初中毕业生,初升高考试连续几年超过全县平均分,同时为高等院校培养了一些合格新生。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颇有声色,1985年曾获共青团中央嘉奖,同年又获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在省、地、县学科知识竞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1988年三省一市语文知识竞赛,1人获2等奖,3人获3等奖;省地理知识竞赛,1人获3等奖。政治思想教育和其他方面,1989年省少工委曾授予该校方志敏中队“英雄中队集体”称号,1984年学校团委被评为上饶地区“先进基层团委”,1985年被评为地区“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地区“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学校党支部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学校各项工作在县教育检查评估中多次领先。目前,学校力图在努力提高文化学习质量的同时,在德育工作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已经制订并施行《革命传统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意见》和《班主任工作量化评估实施细则》,使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化、经常化、正规化。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积极引导团员、队员生动活泼地自觉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该校解放前在崎岖道路上艰难地行进。解放后,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较大发展。被命名为志敏中学以来,全校师生受到极大鼓舞,决心不辜负中央和王震副主席厚望,同心同德,弘扬革命精神,把志敏中学办好。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院学报》199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