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七章 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的兴国战场

  1937年10月陈毅在兴国写了一首诗,名叫《车过兴国老营盘》: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认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巍巍老营盘,循着先辈的足迹,耳际不断响起战火连天的枪炮声,崎岖的山路在告诉我那段坎坷的记忆,满山的映山红像一面面飘扬的红旗在告诫我革命精神要薪火相传。这片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仿佛给我们诉说着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兴国战场的历史故事。

  挥旗千里回兴国

  国民党反动派第二次“围剿”失败不到一个月,蒋介石于1931年6月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亲任“围剿”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又3个旅,约30万人的兵力,发动第三次“围剿”。

  蒋介石采取“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企图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而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主力分布在闽赣边界,总前委根据敌情,立即下令全军停止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迅速投入反“围剿”准备,果断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和“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略方针,先依靠赤卫队、少先队等地方武装与敌人周旋,阻击敌人前进。主力则从闽西地区开拔,绕道千里,挥师回到赣南群众基础较好的兴国地区。

  1931年7月10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约3万人,从闽西回师赣南,7月28日抵达兴国高兴地区。百姓们一听主力红军返回了苏区,准备抗击国民党反动派新一次的“围剿”,竞相奔走相告,以多种方式热烈欢迎主力红军。

  “穿隙”避敌寻战机

  7月31日,红一方面军得悉国民党正向兴国方向行动。毛泽东决心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确定第一步骤是红军首先突破西面的富田,然后由西向东横扫敌后方联络线;第二步骤是置敌人于无用武之地,再待时机,乘隙打其可打者。

  当日晚,红军先头部队进到石坡以北时,发现敌第十一、第十四师已先到富田。敌人有所准备,再去进攻就危险了。毛泽东、朱德当即决定改变计划,命令部队连夜折返高兴圩,另寻战机。此时,形势对红军很不利,西有赣江,南、北、东三面有国民党9个师在逼近。毛泽东、朱德决定采取积极的行动,派一部分红军部队佯装主力吸引敌军。根据敌情观察,发现驻西面江背洞的敌赵观涛第六师与驻崇贤的蔡廷锴部队之间,有一个40华里的空隙地带,总前委当即决定主力“穿隙”。这是个绝招,更是一个险招。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8月4日,行军命令传开后,夜行军准备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着。各单位规定伙食担子、行李挑子等会发声发光的大小物件一律捆扎好,包裹好。骡马牲口都要穿“棕鞋”,包扎蹄子。白马身上涂上锅灰,变黑马。行军不准点火,不准吸烟,不准说话,不准咳嗽出声,岔道口不准画路标,一律改设“标兵”,要求行动十分秘密。经过严密伪装的红军从高兴圩出发,偃旗息鼓,衔枚疾走,翻过座座山峰,攀越峭壁。就这样,3万余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迅速跳出敌军的包围圈,6日拂晓终于安全转移到莲塘附近的山林中隐蔽起来。

  首战告捷振心志

  国民党军对红军这一行动没有察觉,在红三十五军、红一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的牵引下,正扑向赣江边,而敌第三路军由良村分两路向莲塘和城岗前进。6日午后,敌四十七师先头第二旅到莲塘附近时,红军当即决定集中兵力歼灭敌旅。莲塘战斗即刻打响,全歼该旅。战斗后,来不及打扫战场,红军主力即向良村急进。途中与良村出援的敌五十四师第一六〇旅遭遇,战斗打响至当日下午,红军消灭良村圩内敌人,该旅余部逃向永丰县龙冈、沙溪。

  一天之内两战告捷,歼敌两个旅,毙伤敌4500余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莲塘、良村战斗可说是首次与敌的遭遇战。首战告捷,大大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振奋了革命群众的斗志。

  乘胜追击遇恶斗

  良村初战告捷后,红军急奔3天,赶到宁都黄陂,再歼敌毛炳文师的两个团,毛炳文率残部溃逃吉安。愚蠢的敌人这才发现红军主力所在的位置。敌军掉头8个师,以密集包围圈态势朝宁都方向猛扑。毛泽东、朱德审时度势,将计就计,再出一步险棋。派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率两个师佯装主力,扬旗呐喊,暴露目标,引诱敌军向东追。红军主力则掉头西进,从一个叫尖脑岭的地方,隐蔽穿过敌军之间的间隙地带。天亮时,3万红军再一次从敌军眼皮底下突出重围,安全转移到兴国的白石、城岗和枫边地区隐蔽休息,寻找破敌良机。

  国民党军被红军拖着在根据地来回折腾近两个月,“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疲惫不堪,而红军却经过长达半月之久的休整,养精蓄锐,斗志旺盛。

  8月底,国民党军队终于发现了红军主力的所在,立即西进寻找红军,以第一军团为先头,其他各部随后跟进,队形紧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恰逢“两广事变”爆发,蒋介石即令各路“进剿”军从苏区陆续撤退。歼敌良机,稍纵即逝。毛泽东、朱德果断指挥部队,乘胜追击逃敌。9月7日凌晨,红三军在红独立五师配合下,在兴国与泰和交界的老营盘,一举歼灭敌第九师独立旅3个团。同日中午至8日下午,红三军团、红四军、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和红三十五军,在高兴地区与敌近3个师展开一场恶斗。由于兵力不集中,打成对峙,敌我双方都遭受重大的损失,各损兵3000余人。最后双方都撤退。

  9月15日清晨,恶战后未及休息的红军追至方石岭,将驻吉安退去的敌五十二师铁桶似的包围起来。仅用半天时间,全歼该师。其他各路敌军纷纷撤出根据地。至此,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被打破。不幸的是,当天战斗胜利结束后,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东固六度坳指挥部队防空时,突遭两架敌机横扫,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从7月1日到9月15日共76天,六战五胜歼敌万余,缴获2万余件枪支和大批弹药。蒋介石提出的“三个月消灭共军”的誓言,又一次破了产。如今,兴国莲塘的毛泽东旧居和罗子坳红军烈士公墓,良村的万寿宫红军总部旧址和红军纪念塔,高兴的红军战场遗址,都是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历史见证。

  (张扬法 收集整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