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2)

  政法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概况”2012年,全省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第一位任务,全力服务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大局,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执法能力建设,迈出了江西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新步伐。

  维护稳定成效进一步提升。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作为首位任务,加强重要节庆、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段的维稳安保工作,确保了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全力以赴完成党的十八大安保任务,以江西的稳定支持了全国的稳定。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确保了全省未发生有影响的政治案件。全面落实维稳机制,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组织了县(市、区)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服务大局成效进一步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跟进、主动融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提高了服务保障的实效。积极服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及时出台了一批综合性指导意见,积极落实服务保障的各项措施。总结推广政法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进一步提供了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净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全力打击整治了非法集资、商业贿赂等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著战果。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对江西优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司法保护,维护了良好的文化市场管理秩序。主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严肃查处危害民生民利和涉农惠民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件,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加强民生服务热线、查询服务窗口、网上警务室等建设,运用网络在线接访、微博、QQ等新平台,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为人民群众办一大批好事实事,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全年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3万余件,受援人2.4万余人,同比分别上升3.5%和4.1%。

  化解矛盾成效进一步提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和社会和谐的新期待,加大政法综治工作力度,有效巩固了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结合政法干警下基层大走访活动,着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同时,按照“矛盾分类解”的思路,依托“三调联动”平台,对全省突出的行业矛盾纠纷逐类建立化解机制,分类实施化解,提高了化解成功率。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了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在县(市、区)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在公安机关建立三级响应机制,全省调处医患纠纷成功率达92.5%。组建交通事故纠纷速调速裁中心,由法院派驻法官,交管及司法行政部门派驻调解员,速调速裁了大批交通事故纠纷。全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5.8%。

  社会管理成效进一步提升。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改进管理方式,有效激发了社会管理活力。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经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出台了《江西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15年)》,提出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十大体系和十大机制,以系统的思维、统筹的方法、创新的精神,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加强实有人口和虚拟社会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和《江西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着力破解“人员交接、过渡安置、就业扶助、社会保障、接茬帮教”五大难题,对社区矫正人员,在县一级设立监管中心,同时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全省刑释解教人员和接受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仅为0.24%和0.02%。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构建了排查收治、分类管控、经费保障、部门联动四项工作机制,排查出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全部送精神病院收治管控,未发生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危害社会的案(事)件。针对六类重点青少年教育帮扶工作,在丰城市先行试点,分类出台教育帮扶的政策措施,预防和减少了违法犯罪,丰城市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公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积极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的动态变化,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组织开展“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四黑除四害”“缉枪治爆”“夏季无声风暴”“鄱阳湖区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严打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了一大批治安乱点和“黄赌毒”等治安突出问题,成功破获一大批大要案件,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视频监控“天网”建设应用,全面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成功举办中部五省第三届暨赣浙闽粤警务合作联席会议,积极参与泛珠三角警务合作,有力促进了区域警务常态、共享、联动、共赢。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共安全管理,组织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和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有效遏制了重特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高发势头。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有机结合,集中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保持了城乡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全省公众安全感达到96.14%,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队伍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升。坚持政治建警,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奉献”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建立政法领导干部联系点,创新活动载体,引导政法干警自觉把“忠诚、为民、公正、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坚持文化育警,依托江西省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组织政法干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政法文化活动,确保政法队伍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坚持素质强警,大力加强学习型政法机关建设,分批组织省、市、县三级政法委书记赴中央政法委参加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政法委书记新形势下履职尽责、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水平。狠抓业务培训,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执法监督,着力提升办案质量,促进了公正廉洁执法,法院系统深入推进反规避执行工作,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检察系统自侦案件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逐年提升;公安系统办理的一批案件被评为精品案件。坚持夯基兴警,提高了基层经费保障力度,继续推动为基层政法机关选拔录用优秀法律人才,社区警务室和农村警务室覆盖率分别达到86.65%和71%。坚持从严治警,严格执行中央政法委有关禁令及江西政法领导干部“五不准”规定,对政法干警严格监督管理,确保政法队伍纯洁性。建立派出督察工作机制,有效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警车配备、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对全省警车交通违章情况及时通报、督促整改,不断巩固拓展工作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全省各级政法机关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先进典型,人民群众对政法单位的满意度达到92.8%。

  “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2012年,一是社会治安评估预警系统基本成型。省综治办组织科研单位协同科技创新,研究开发了江西省社会治安评估预警系统,运用现代管理学、统计学及先进信息技术,对全省、11个市和100个县(市、区)每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社会治安状况进行评估预警,针对社会治安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应对措施,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到年底,该系统已通过省领导、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评审,2012年第一季度正式运行。二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推开。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列为重大建设项目全力推进,省综治办协调三家运营商及三家软件开发商进行总体设计,规范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建设模式,并在鹰潭、宜春市和部分县试行成功,并继续完善和推开,2012年内实现全省联网互通。三是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加快。省综治办在南昌市及黎川县、月湖区、吉水县等地试点,已经运行的社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适时搜集更新相关信息,社区配备专门人员管理,实现社区管理网上跟踪,社区治安网上监控,社区服务网上办理,社区基础信息工作明显加强,服务管理效能明显提升,2012年在全省城乡各地全面推开此项工作。

  “加强政法舆论宣传”2012年,坚持和健全政法宣传联席会议例会制度,强化对政法宣传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增强了宣传工作合力,提升了舆论引导水平。引导政法宣传工作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深入开展“和谐平安赣鄱行”一线采风活动,精心组织“全省政法综治好新闻”评选活动,推出了一大批好典型、好经验、好新闻。加强江西政法网群建设,在各级政法单位建立通讯员队伍,开通了一批政法微博,推出了一批网上警务室,打造一批政法宣传工作品牌和栏目,相关工作多次受到中央政法委表扬推介。

  “法学研究取得新进展”2012年,省法学会利用第六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第七届“中国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第四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法律研讨会”、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中国与东南非洲国家经贸投资法律研讨会”等学术研讨平台,组织引领省内外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绿色崛起法律机构构建、诚信体系建设法治保障等热点问题的研讨交流,共征集相关论文近百篇,其中20余篇获奖。省法学会组织的课题《中央苏区法学研究工作及其机构的历史沿革》,列入了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专项法学研究课题,丰富和还原中国法学会历史,填补此方面的研究空白。

  (文敬峰)

  农村工作

  “概况”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西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克服持续低温阴雨、早汛历史少见、市场波动异常、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较大辐度增长,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和农村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江西始终坚持把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开展十大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农业生产呈现出多年少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75.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744.2千公顷,增长1.2%;棉花种植面积85.0千公顷,增长3.7%;蔬菜种植面积548.4千公顷,增长2.4%。全年粮食总产量2084.8万吨,比上年增长1.6%,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九连丰”。油料总产量117.1万吨,增长1.8%。棉花总产量15.2万吨,增长6.5%。茶叶总产量3.9万吨,增长10.3%。蔬菜总产量1213.1万吨,增长4.1%。园林水果总产量370.3万吨,下降4.5%。肉类总产量333.9万吨,增长5.4%。年末生猪存栏1911.6万头,增长4.6%;生猪出栏3130.6万头,增长5.7%。水产品总产量237.0万吨,增长6.4%。牛奶产量12.8万吨,增长0.7%。禽蛋产量56.4万吨,增长5.6%。

  农业产业化经营较快发展。江西继续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强龙、增值、富民”工程,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5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27家,实现销售收入18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实现利润90.9亿元,增长2.1%;直接带动农户368万户,增长5%,户均增收2260元,增长11%。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02家,增长7.2%;实现销售收入2320亿元,增长16.0%。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91万个,增长24.7%;合作组织成员达20.8万户,增长27.6%。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江西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努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同时,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全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756.3万人,比上年增长3.0%;其中省外务工522.7万人,省内务工233.6万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28元,比上年增加936元,增长13.6%。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江西年初出台省委1号文件,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具体部署,并全面启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0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5%;联合收割机6.3万台,增长24.5%。实际机耕面积达2950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374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43.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江西继续大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水利建设投资突破200亿元。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展顺利,列入规划的2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列入规划的666座小(一)型病险水库有655座全面完工,中小河流治理进展良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扎实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明显加快,10.6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完工。

  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江西在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全年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近110亿元,完成造林面积19.91万公顷,巩固提升国省以上通道绿化里程569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718千米、国道1401千米、省道(含旅游公路)2577千米,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继续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新选择了2.02万个自然村点、200个集镇开展以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一大批村镇面貌焕然一新。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已创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4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462个省级生态乡(镇),427个省级生态村。积极做好农村环境保护,争取了2500万元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用于44个村镇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面源污染、农村土壤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工矿企业污染等问题;大力推进农业重点污染源减排,重点抓好318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扎实做好农村重点污染区域专项治理,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第一批涉及的18个受重金属污染的重点县(市、区)开展土壤修复和污染源治理。

  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江西整合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25.94亿元,新选择了9282个自然村点开展新农村建设,并在主要干道沿线实施了和谐秀美新农村改造提升工程,“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得到大力推进,一大批农民走上平坦路、住上整洁房、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初步形成了“沿线格局新、村村皆是景”的格局。全年改造建设农村公路5000千米,解决304万农村居民及49.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7.5万户。新一轮扶贫移民工作力度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和国定罗霄山脉特困片区、省定特困片区38个县采取了“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方式;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完成移民搬迁5万余人,落实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计划6万余人,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6513人,其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全面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三峡移民安稳致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省贫困人口由438万人降至385万人,减少53万人。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农村计划生育纯女户家庭绿色养老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293.35万人,参合率98.10%,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29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人均240元。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130元提高到17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由90元提高到1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月130元提高到180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气象为农服务成效显著,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江西农村综合改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由60个县扩大到80个县,村级一事一议不再要求县级配套。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巩固林权登记发证管理,推进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和正规化建设,全省纳入全国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县(市)数达到7个,萍乡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林权管理局;开展全省林权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对县级林权交易市场进行了整合;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了林产品商城在线融资业务。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召开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调度会,出台了《国有林场改革后执行提前退休政策具体操作办法》及《关于未参保国有林场及其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改革配套政策,全省国有林场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8.50万人,参保覆盖率为87.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2万人,参保覆盖率为93.8%;累计转换职工身份人数3.79万人。南昌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扎实推进。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召开”1月13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表彰2011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研究部署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省政府代省长鹿心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张裔炯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小琴,省政协副主席朱张才,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谭晓林出席会议。副省长姚木根作工作报告。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思想上强化认识,在实践上体现要求;要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重要任务,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实现“三化”互促共进;要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大力搞活农产品流通,进一步做强农业农村经济,切实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农业大省打造成农业强省;要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中,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持续发展。会议指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切实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农村工作的责任,各部门、各行业要积极关心“三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12年,全省继续抓好南昌、新余、共青城等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并新增井冈山市为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县市。南昌市按照改造城中村、建设新农村、打造小城镇的思路,积极抓好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农村村点整治、农村垃圾处理、“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工程和通道“五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城乡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新余市一元化户籍改革工作顺利铺开,已换发“居民户口簿”1.35万户,换发区域内居民城镇医保和农村医保实行由居民自行选择确定,低保金、优抚金、五保供养金等已发放到位;进城农民土地、宅基地等退出和补偿机制逐步建立;扩权强镇工作有所突破,分宜县将11个部门28项权限、渝水区将14个部门30项权限分别下放到双林镇和罗坊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在罗坊、双林两镇进行了以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确权、颁证为抓手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青城市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绿色崛起”的思路,全力以赴推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有机统一的先导示范区”建设,并对甘露镇、江益镇、金湖乡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内村落实行了“城乡一体化新区”工程。井冈山市被确定为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全省继续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2月24日,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室召开,副省长姚木根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明确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整合资源,综合利用;主抓服务,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江西省2012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要职能》《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等文件。9月4日,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场会议在瑞昌市召开,副省长姚木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2010年以来的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至2012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已建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站144个,村级信息服务站1165个。

  “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现提升”

  2012年,全省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完成了大专教育年度目标任务,出台了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专升本函授培养的政策性意见。3月,经个人申报,乡(镇)、县(市、区)、市和省逐级审核和考试考核,全省6007名农村专业大户、村“两委”干部和农村优秀青年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首批大学生,其中参加江西电大远程教育学习5674名,参加江西农大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学习333名,圆满完成了2012年度6000名培养目标。6月,2013年度“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工作开始启动。11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通知》,提出在继续开展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专教育的同时,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专升本函授培养,计划从2013年启动,2014年开始实施,每年培养1000名农民大专生升本。11月22日,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座谈会在江西农业大学召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莫建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姚木根主持会议。

  “出台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年,为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富裕农民和农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筑牢江西省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经济基础,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于9月19日印发《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该“纲要”明确了江西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突出创建绿色生产体系、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体系、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体系、全面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打造物质装备体系、显著提升科技支撑体系、巩固完善经营制度体系、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体系、重视建设风险防范体系。

  “出台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若干意见”2012年,为切实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决策部署,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创农村建设新局面,促进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省委、省政府于7月27日印发《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推进城镇和农村统筹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程、和谐文明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贫困群众帮扶工程、深化改革工程、党的建设工程。

  (董兆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概况”2012年,江西紧紧围绕中央“5句话20字”目标要求,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五美四和谐”总体要求,计划早安排、工作早发动、措施早落实,科学谋划、组织发动、强力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连线成片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坚持统筹布点和分类建设相统一,推动新农村协调发展。各地既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的自然村开展和谐秀美新农村建设,又选择部分贫困村点推进扶贫攻坚式新农村建设,还选择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大村庄集中开展镇村联动、村落连片新农村建设。2012年,全省共选择新农村建设村点9282个,确定了新农村建设镇村联动集镇219个。通过统筹村点布局、分类规划建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多层面的协调发展。

  坚持整治建设与社区化管理相统一,实现新农村秀美和谐。各地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要求,对新农村建设村点实施整治建设,并对联动集镇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点共硬化道路1.35万千米,改水39.8万户,改厕38.8万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9.1万户,新增沼气用户4.2万户,植树504余万株,打造了一大批和谐秀美村镇;有7055个村点规划和发展了一村一品产业,24.7万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创办企业4473个、安排就业6.1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积极完善村点卫生室、农资点和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健全“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合作社”的管理体系,制定筹资投劳、村规民约等制度。据统计,全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点共建社区公共设施2万多个,村点农民群众逐步实现了公共服务优质化、事务管理社区化、卫生保洁常态化。

  坚持年度建设与后续提升相统一,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全省继续坚持新农村建设年度试点制,新选择一批村镇开展整治建设,使广大村镇年度内基本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的目标。同时,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实施了主要干道沿线和谐秀美新农村改造提升工程。截至12月底,全省干道沿线村镇累计完成屋顶改造1965万平方米,房屋墙面改造6167万平方米,拆危旧破房13.1万间,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5万盏,新建4579个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新种植各类树木1348万株,初步形成了“沿线生态美、村镇皆是景”的格局。

  坚持三级共建与多元融资相统一,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按照省出大头、市县配套的原则,三级财政共同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此外,继续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受益群众出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金融市场贷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多渠道集成资金。特别是在省领导亲自调度下,各地将主要干道沿线和谐秀美乡村改造提升工程列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筹集专项资金。201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点累计投入65.38亿元,其中财政和涉农项目资金28.15亿元、农民自筹资金30.23亿元、社会捐助等资金7亿元;干道沿线改造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10.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40.73亿元、集成项目资金13.8亿元、农民自筹资金49.92亿元、社会捐助等资金5.98亿元。

  坚持高位推动与强化督导相统一,确保新农村建设见实效。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安排、相关部门狠抓工作落实,从政策、投入、人力、物力等方面实行倾斜。进一步强化领导挂点、部门驻点、干部蹲点以及社会力量帮扶制度,建立和完善适时调度、定期督查、通报情况、公布排名、奖优罚劣等督导制度,使督查指导更加科学、有效、得力。许多市、县(市、区)的主要领导还带领四套班子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乡镇主官,定期开展“巡回看变化”等活动,实地督导,现场办公,确保新农村建设氛围浓厚、势头强劲、力度持久、效果明显。

  “承办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4月26~28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省文联主办的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在江西吉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古村落研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当前新农村建设古村落的抢救、保护、发展和村落文化传承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副省长朱虹到会并讲话。

  “重点支持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月3日,省委农工部、省新村办、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原中央苏区、特困片区县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3年内省、市、县三级每年统筹集成50亿元资金,紧扣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主题,按照“突出重点、集成投入、连片布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共建新农村建设村点5000个,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以及高速公路沿线村点新农村建设,每个村点建设资金平均达到100万元,力争3年内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有大的起色。

  “全省新农村建设会议在上饶召开”7月7日,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在上饶召开,总结江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情况,表彰先进,交流经验,部署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省长鹿心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尚勇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副省长姚木根,以及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谭晓林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建设和谐秀美乡村是惠及江西省农民、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各地要深刻领会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五美四和谐”的总体要求,以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江西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举办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8月4日,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尚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培训班由省委农工部、省住建厅、省新村办承办,通过大规模集中轮训,全面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参培对象包括各设区市、县(市、区)新村办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分管领导,乡镇(场)主要负责人共2000人,分10期举办,每期200人左右,主要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交流和分组研讨等形式举行。

  “实施主要干道沿线和谐秀美新农村改造提升工程”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精神,2012年下半年以来,江西各地积极开展主要干道沿线和谐秀美新农村改造提升工程工作。工程共涉及114个县(市、区)和风景区、经济开发区的8617千米干道的488个集镇、8834个村庄、358万乡村人口。截至12月底,累计投入资金110.43亿元,完成屋顶改造1965万平方米,房屋墙面改造6167万平方米,拆危旧破房13.1万间,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5万盏,新建4579个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新种植各类树木1348万株,全省主要干道沿线初步形成“沿线生态美、村村皆是景”格局。

  (徐清华 吴义勇)

  机关党的建设

  “概况”2012年,全省机关党组织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三个重点,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继续保持了“全国有影响、全局有位置”,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了贡献。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有新提高。开展“喜迎十八大,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做好省直机关出席十八大代表候选人推荐提名、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等工作。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对中心组学习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党员干部,针对重大敏感问题做好教育工作,抓好“六五”普法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狠抓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新作为。认真抓好省直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活动督导、考核等工作,深入开展“访民情、办实事、转作风、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评选表彰百篇优秀民情日记、百件惠民实事,引导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解民忧、惠民生。省四套班子领导连续四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与党员干部一道参加新春万人植树。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廉政教育,加大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突出信访问题和违纪案件力度。省直机关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717件(次),立案27件,结案24件,处分违纪党员35人。把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振兴作为锤炼机关党员干部作风、服务发展大局的着力点,深入开展“四级联动、携手共建”活动,并被确定为全省党建工作典型示范项目。支持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继续开展“共建文明社区、共创文明城市”活动,协调省直有关单位做好南昌轨道交通建设搬迁动员等工作,在大局中彰显作为。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机关基层组织建设有新进展。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表彰及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机关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抓好分类定级、整改提高等工作,基层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解决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基层党建项目化发展,确定122个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和6个重点项目,着力解决机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工作规程(试行)》,推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工作。

  突出抓好机关文化建设,文明机关创建有新成效。制定了《关于加强省直机关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核心价值观研讨、征集和展示活动。评选表彰第六届“十佳文明机关”和第九届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推荐95个省直单位为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单位,比上届增长35.7%。深入持久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省直机关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立了网上心理服务平台,系统开展了《公务员心理疏导机制建设研究》。筹资400多万元继续办好走访慰问、金秋助学、医疗互助等实事。机关工青妇组织按照各自章程认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举办了“四办”机关健身运动会、百场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展示了党员干部健康向上的风貌。

  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机关党组织自身建设有新提升。开展贯彻《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专题调研,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责任机制、工作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组织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和机关纪委书记赴北京大学培训,指导20个省直机关党组织按期换届,推动党务干部交流和提拔使用,增强队伍活力。编辑出版了十七大以来工作资料汇编,启动了《机关党建志》编纂工作,办好《风范》和机关党建网。评选表彰设区市机关基层党建“十佳”和优秀项目,为原中央苏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直机关工委配送电教设备,推动设区市机关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省直机关工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迅速召开省直机关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会,发出《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举办省直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和机关纪委书记及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和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举行专题报告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按照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逐步深入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着力抓好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做到机关各级党组织全覆盖、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全覆盖。

  “组织开展“万名群众评机关”活动”2012年,省直机关工委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召开各类评议座谈会94个,1万多名各界群众围绕服务大局、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干部素质、机关形象等5个方面重点内容,对机关作风进行深入评议,对省直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征求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2809条。5月15日,召开评议情况通报会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并将评议情况及收集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反馈给被评议单位。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督促被评议单位抓好整改落实,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苏荣、鹿心社、尚勇等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获全国机关党建科学化“十佳案例”称号”2003年以来,坚持每年为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办好“十件实事”,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寓党员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涵盖教育培训、走访慰问、扶贫济困、帮残助学、就业援助、医疗互助、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覆盖省直机关6000多个基层党支部,直接受益的党员近5万人(次),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励广大党员更好地关心和服务群众。这一做法在9月12日召开的全国机关党建研讨会上,被评为全国机关党建科学化“十佳案例”。

  “举办首次全省县级机关工委书记培训班”为不断提高县级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6月19~21日,省直机关工委举办首次全省县级机关工委书记培训班。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第一书记赵智勇出席开班式并作专题报告。全省设区市直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共100余人参加培训,收到了提高素质、开阔视野,交流经验、拓宽思路,共同推动县级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良好效果。

  (付利明)

  高校党建工作

  “概况”2012年,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党建项目推进年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抓重点、破难点,积极探索建立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抓培训、提素质,不断加强高校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省委教育工委和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精神,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开展了各级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工委积极举办高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和党建组织员示范培训班,全年共培训6期500余人次,还完成对全省高校所有基层党组织书记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轮训。各高校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建述职述评重要内容,分层、分期、分批开展了党员、干部集中轮训,特别是突出抓好了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培训。二是拓宽了干部培训培养方式。继续实施党员干部进修和挂职锻炼计划,先后选派70名高校领导干部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全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高级管理研修班,选派23名高校干部到新西兰和加拿大著名高校研修,安排了16名高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委厅挂职锻炼,使干部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三是完善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全省26所本科高校均实现省领导联系,通过举办高校领导干部论坛加强了研讨交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建设,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升。

  抓服务、求实效,不断推动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高校实际,在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体要求,认真制定解决高校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全面完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工作。健全完善了党员干部联系师生、服务基层制度,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社会公益等活动,帮助师生员工解决一大批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造了一批为民务实的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形成了一批创先争优活动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评选表彰220个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高校营造了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基层组织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3个操作性文件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督促指导每个高校党支部至少建立一项长效性的创先争优制度,有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教育工委和各高校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一是抓好大学生党员质量。制定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意见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对党员发展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和检查,形成大学生党员“适度发展、保证质量”的良好态势。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突出抓好新生入学培训和新党员培训,实施党员“先锋创绩”制度,广泛开展学生党员服务站、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抓好发展“双高”教师入党。建立完善发展“双高”教师入党的引导培养机制、关怀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变“等待成熟”为“主动引导”,定期举办“双高”教师理论学习班和“博士读书班”,选派“双高”教师参加社会考察、挂职锻炼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真正从思想上引导“双高”教师入党。全省高校“双高”教师中党员比例达60%以上,进一步改善了高校党员队伍结构。三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条件保障。省委教育工委列支近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高校在安排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明确按每名师生党员不少于100元的标准落实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积极推进高校党建阵地建设,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教育工委列支30万元资助建设30个省级示范性党员活动室。组建近400人的高校党建组织员队伍,形成一支由党支部书记、组织员组成的初具规模的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省委教育工委新制定《“井冈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启动第二批15个“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工作。结合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江西省30个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需要,在第一批15个“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的基础上,增设15个“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使全省的“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达到30个,基本覆盖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30个高校高水平学科。加大了“井冈学者”的宣传力度,在《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网、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教育期刊等媒体上先后开展系列首批“井冈学者”的突出事迹和优秀成果宣传活动,营造爱才尊才的良好氛围。开展对第二批“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文社科类人选的考察和首届15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聘期届满的考核评估,为高校搭建一个引进、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平台。

  “推进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12年,省委教育工委围绕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如“强化标准和程序,严把发展入口关”“强化教育和锻炼,塑造党员先进性”“强化建设和创新,确保党建工作规范有序”等好的经验做法,实现大学生党员“适度发展,保证质量”的工作目标。这一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在中组部、教育部召开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工作会和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省委教育工委都作了典型发言。6月,省委副书记尚勇、省政府副省长朱虹先后在《全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情况专报》上分别作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2012年,省委教育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现场会和省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的通知精神,制定下发在全省高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的措施办法,采取项目化管理、过程化指导、精品化运作的模式,打造和确定一批具有高校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抓实抓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了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项目评选活动,共有55个优秀项目获准立项,省委教育工委将这些优秀项目进行汇编,免费发放到高校学习借鉴,还对立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并列支20万元给予资助。

  “加强高校内涵建设”2012年,省委教育工委以启动实施高校协同创新“440工程”为重点,评定首批10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十二五”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首次评定省级一、二类重点研究基地12个。4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所高校实现省部共建,4所高校(包括专升本、更名大学、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高校)的设置高票通过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全省新增博士培养单位2个、硕士培养单位4个。在年度省科学技术三大奖中,江西省高校共获得16项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30项科技进步奖,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4%、43%和38%,且一等奖全部由高校获得。

  (朱易)

  领导干部培训

  “概况”2012年,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提升办学质量、服务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有力地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突出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和主体班学员集中收看大会开幕式盛况,组织召开十八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和校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高潮。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积极推进十八大精神进专题、进课堂、进头脑,选派专家参加全省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活动,安排和鼓励相关教员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广泛宣讲,集中培训了市县党校130余名教研骨干。面对十八大前后出现的多种社会思潮,各级党校把坚持党校姓党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灵魂,深入开展“党校姓党,忠诚于党”实践教育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突出干部教育培训主业,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得到新发挥。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提升培训质量的同时扩大培训规模。2012年,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主体班学员21万人,其中设区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学员4.3万人,省直工委党校培训学员920人,省委国资委党校培训学员593人,县(市、区)委党校(行政学校)培训学员16.34万人。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果断停办高职,整合全校(院)资源,适当缩短常规主体班学制,增加办班期数,加快轮训节奏,年内共举办常规主体班26期,培训学员1229人;与省内有关部门合作举办各类班次13期,培训学员781人;全年培训各班次学员共计2010人。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框架,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安排“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板块,推进了经典理论研读和教学;进一步加大了与江西发展密切相关、与干部成长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比重,开设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系列教学专题,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把校内和校外“两个课堂”统一起来,把教师和学员“两个论坛”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分班次、分类别开展项目制专题研究式教学,着力增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手机学习平台、完善校园网络视频点播功能,营造全天候学习氛围;制定了《校(院)教师参加校外活动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出台了主体班精品课评选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开展了首届主体班精品课评选,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活动,以精品课建设为抓手,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专题形成和考核机制,坚持校领导带头讲课听课评课制度,对所有主体班次专题实行“一课一评”,形成了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新机制,主体班教学水平总体不断提高。

  突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科研和咨询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围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不断推进科研和咨询工作。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全年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教材等10部;有16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获准立项,其中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有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28篇论文(或著作)在研讨会或学术评比中获奖;有3篇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3篇论文入选第四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1篇论文入选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加强了理论研讨和交流,与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共同主办第四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研讨会,评选了全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和优秀科研成果奖,设立了62项全省党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以《领导论坛》改版和设立重大省情省策研究课题为抓手,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这个主题,聚焦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和课题研究,全年有8项对策研究成果获省领导重要批示,为历年来之最;组织编写的《江西省情资料手册(2012年版)》得到省领导好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学习读本》被评为第二届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制定实施了校(院)《学科建设规划(2012-2015)》,明确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公共管理、法学六大重点建设学科及其重点研究方向,并以项目为纽带加强了理论研究和课题攻关。校刊校报有效发挥了科研阵地作用,《求实》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政治学(含马列)类核心期刊,并遴选为CSSCI(2012-2013年)来源期刊;《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和《江西党校》报办刊质量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继续加强了纸质文献、数字文献、网络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突出办学渠道的拓宽,开放办学实现新突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培训资源,大力构筑常规办学以外的“第二平台”。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连续第9年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合作举办中美研修班,培训学员25名;会同省委组织部举办第二期“中德合作环境和气候课题领导能力培训班”,培训学员28名;全年共组织25名骨干教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来访官员、学者和友好人士58人次。研究生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年内招录学员495名,毕业学员413名,进一步完善报名、上课、毕业论文撰写等重点环节的制度机制,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不断上升,2012年报考人数与上年相比增加30%,创历史新高。对外培训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主动参与培训市场竞争,与全国多所党校、行政院校、组织部门等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学员4700多人次,培训质量得到全国各地学员的好评。

  突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呈现新活力。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加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年内新引进3名博士和1名硕士;制定并实施了《2012-2016年中青年教研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选拔确定了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建立“传帮带”导师制度,按照“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的方式,逐人制订培养措施;安排12名博士或青年骨干教师到主体班担任学习辅导员;完善了职称评审机制,切实按教研工作业绩“算”出教授、选出先进,有12名教研人员通过评审,分别获得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任职资格;2名骨干教研人员分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年内提拔任用处级干部36人次,处级干部轮岗交流10人次,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师节之际,对2009-2011年度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10人获“优秀教师”称号、10人获“先进工作者”称号、4部门获“先进集体”称号。

  突出风清气正学府的建设,从严治校和民主治校取得新成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主题实践活动和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为抓手,坚持从严治校和民主治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继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1个党支部获“省直机关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获“省直机关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篇文章获全省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优秀论文,连续9届获得“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在全校范围内查找、梳理岗位廉能风险,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认真落实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大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和干部任职的监察、审计力度;首次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离任的3名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审计。进一步完善了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严格实行集体决策和责任追究。认真落实校(院)《重大情况通报实施办法》,及时向教职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通报校院发展的重要工作情况。把教书育人与文化育人结合起来,开展“每日一读”“每月一课”以及“喜迎党的十八大书法摄影作品展”“红歌满校园”等活动,建设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

  “举办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业务指导专题研讨班”3月15~18日,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业务指导专题研讨班在赣州市举办,研讨班的主题是“加强和改进业务指导,推进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整体建设”。研讨班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业务指导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研讨班期间,与会人员赴广东省韶关市委党校考察学习当地创新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深化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各设区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省委教育工委党校分管业务指导工作的校(院)领导及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处(科)负责人,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研讨班。

  “瑞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3月31日,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在瑞金“一苏大旧址”举行“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该教学基地的建立,对于组织开展理想信念、苏区革命历史和苏区干部作风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学员党性锻炼,将发挥重要作用。揭牌仪式结束后,省委党校第四十期中青班开展了系列现场教学活动。

  “举办全省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校长培训班”5月15日,首期全省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校长培训班在南昌县委党校开班。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两条例一纲要”和全国县级党校工作座谈会精神,帮助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进一步掌握做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治校办学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全省县级党校、行政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央党校地方办、省委组织部干教处、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职能部门和南昌市委党校、南昌县委有关负责人出席首期开班式,共有48名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参加培训。第二期培训班于6月12日开班,有45名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参加培训。

  “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7月21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