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毕业斯坦福

  1

  6月13日上午,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体育场内一片喜庆欢腾,学生毕业典礼正在这里盛大举行。

  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毕业生高举着用各种文字书写的“感谢父母”、“感谢老师”的牌子,其中不乏用中文书写的牌子。毕业生们以载歌载舞、相互拥抱、拍手欢呼的形式庆祝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来临。有些毕业生甚至举出了由各国国旗拼成的“万国旗”。

  头戴毕业帽、身穿黑色毕业礼服坐在台下的林嘉豪,此时的心情如同洒在身上的阳光一样,明媚而灿烂。他和在座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所有学子一样,将以这所学校为荣为傲。因为今天是他在这所世界顶尖的大学毕业的日子。斯坦福大学以及他个人的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林嘉豪--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以优秀的成绩在这里获得毕业。

  校长约翰汉尼斯在致辞中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确令人欢欣而鼓舞,不过这只是你们人生旅途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漫长的道路要你们去走……”

  下午,商学院也举行了毕业典礼,为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林嘉豪。”商学院的毕业典礼结束后,林嘉豪的导师柯林斯叫住了他。

  斯坦福大学校园中心的椭圆大草坪旁边,林嘉豪和柯林斯并肩走在一起。柯林斯微笑着说:“林嘉豪,说说吧,毕业了有何打算?”

  林嘉豪不假思索地应道:“回国。”

  柯林斯停下脚步,专注地看着林嘉豪说:“作为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其实你留在美国发展会更好。”

  “我知道。可是我必须回去。”林嘉豪笑了笑说,“中国有我的父母,还有我父亲的企业。他们都需要我。我必须得回去。”

  柯林斯耸耸肩,一副无奈的样子说:“我觉得你可以在美国的企业干上一阵子再回去。我是说至少你可以实习一段时间再说。这对你的职业生涯很有帮助。我的很多企业家朋友都非常愿意接收你这样的毕业生。你知道的,斯坦福商学院的毕业生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谢谢您对我的关心。”林嘉豪说,“可是我必须回去,而且马上就要启程。”

  柯林斯又耸耸肩,摊开手,微微一笑道:“噢,既然是这样,我尊重你的选择。”

  林嘉豪说:“感谢您对我的关心。”

  柯林斯说:“希望你把斯坦福商学院的精神带到中国去。”

  林嘉豪点点头:“一定的。我将把在斯坦福学到的知识以及思想理念应用到父亲的企业当中去。您如果有机会去中国,希望能够去我的企业做指导。”

  柯林斯点头笑笑,又耸耸肩,然后伸出手握住林嘉豪的手说:“我希望是去旅游。我很高兴能有你这么一个中国学生。祝你成功。”

  林嘉豪用力地摇了摇导师的手说:“我很荣幸能够成为您的学生。谢谢您。”

  柯林斯笑着纠正道:“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学生。”

  与柯林斯分别后,林嘉豪独自一人漫步在校园里,思绪飞扬,心情舒畅。是的,这里就是全球最顶尖的商学院之一--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现在,他学业有成,即将回国在商业天地里大显一番身手,协助父亲把企业做得更强大。刚才导师所说的斯坦福商学院精神,他的理解应该就是创新精神。作为全球顶尖的商学院之一,斯坦福商学院的使命是钻研拓展工商管理理论,培养敢于创新、坚持原则、善于洞察的改造世界的领袖。斯坦福商学院的口号是:改造人生,改造组织,改造世界。

  是的,在他看来,创新精神是企业永葆青春、永续经营的生命力,也是企业得以强大的有力保证。企业一旦离开了创新,就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当然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他希望能够把创新精神带到父亲的企业当中去,甚至能够改造父亲的企业。虽然他对父亲的企业还缺乏足够地了解,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那就是父亲的企业当中存在着浓厚的家族式管理理念、缺乏制度化的管理,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民营企业。他相信,父亲当年送他来美国留学的目的,应该也是希望他能够学到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有朝一日能够把这些东西用到自家的企业当中去,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让企业发展得更强大,实现永续经营。他至今还记得他的父亲林耀祖当时送他上飞机时说的那句话:“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回来协助我管理企业。”

  手机响起。林嘉豪掏出一看,是苏菲的号码。

  “姜,在哪呢?”苏菲甜美的声音传入林嘉豪的耳朵,对于他而言,她的嗓音简直就是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学校啊?你呢。”林嘉豪说了自己的具体位置。

  苏菲说:“我也在学校呢。毕业典礼一结束就不见了你。你跑到哪去了?”

  林嘉豪说:“柯林斯刚才找我谈话。”

  “噢,难怪呢。我这就去找你吧。”苏菲说完就收了线。

  10分钟不到,苏菲出现在林嘉豪面前,挽着他的手微笑着问:“柯林斯和你谈了什么呀?”

  林嘉豪边走边说:“他建议我留在美国。”

  “是呀,你应该留在美国发展。”苏菲兴奋地说,“你本身就这么优秀,又是斯坦福商学院毕业。汉语有个词语怎么说?”苏菲想了想说,“如虎添翼……对,如虎添翼。”

  “可是我得回去。”林嘉豪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苏菲,字斟句酌地说,“我知道留在美国对我的事业发展可能会更好些,但是我必须得回去。”

  “为什么?”苏菲看着林嘉豪,不解地问。

  林嘉豪说:“我的父母需要我回去。我们家的企业需要我回去管理。”

  “马上就得回去吗?”苏菲想了想说,“我觉得你先在美国企业工作几年会更好。这样对你管理你们家的企业会更有帮助。”

  林嘉豪笑笑:“柯林斯刚才也是这么说的。”

  苏菲说:“那你为什么不采纳他的建议呢?你知道,你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林嘉豪说:“可是我必须回去协助我的父亲。他需要我,他的企业需要我。他送我来美国留学,就是为了让我能够协助他管理企业。”

  “可是,我也需要你。”苏菲低下头,幽幽地说。

  林嘉豪搂紧苏菲,轻声说:“我知道……我也离不开你。”

  苏菲把头靠在林嘉豪身上说:“我也要跟你一起走。”

  林嘉豪拍拍苏菲的后背说:“等我回去安顿好之后,马上就过来接你。好吗?”

  “嗯。”苏菲点点头,眼睛里已是泪光晶莹。

  林嘉豪说等他回去安顿好之后再来美国接苏菲其实是缓兵之计,他的真正原因是担心过不了父母那一关。因为他和苏菲之间的事情,他一直都没跟父母说起过,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父母能不能够接受他的美国女友?他们会怎么看、怎么说?他心里都没底。特别是父亲,他每次回国的时候,父亲都会笑着对他说:你在国外怎么玩都行,可别给我带个洋媳妇回来就行。父亲说话的样子像是开玩笑,但又像是说真的。亦真亦假,让人捉摸不透。记得有一次他还笑问父亲为什么不希望他带洋媳妇回来?父亲没有详谈,只轻描淡写地说不喜欢。父亲为什么不喜欢?不喜欢什么?他当时没有细问,也不敢多问。怕问得多了,倒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引起父亲的无端猜疑。

  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应该是个思想开明的人。父亲的思想要是不开明,也不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辞职下海经商。父亲的行为在当时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父亲还说过,当时周围的很多同事和亲友都说父亲是“疯了”。

  他记得,从小到大,父亲对他也并不是很严厉,甚至连管教他的时间都很少。更多的时候,都是母亲对他进行教育,教育他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明辨是非、如何搞好学习,等等。从小到大,他对父亲的印象都是一个忙碌的身影,每天见面都是来去匆匆。更多的时候,家庭更像是父亲的一个驿站,稍作短暂地停留之后,就会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小时候,他甚至很羡慕身边一些小朋友的父亲,他们的父亲虽然很普通,却能够经常陪他们玩。不像他,要求父亲陪他逛一次动物园、或者上商场买一次玩具都成为奢望。父亲通常要食言好几次才能够兑现诺言,因为每次都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父亲去处理。比如约见某个紧要的客户,拜见某个领导,或者参加一个紧急的会议,或者是其它更重要的事情,等等,都可能让父亲拎起包就走,只留下一个匆匆离去的背影,让他倍感失落。

  关于父亲的印象,林嘉豪只能在脑海中由很多碎片拼成一整幅图画。对父亲,他的确是缺乏了解的,甚至是有些陌生的。因此,对于父亲所说的“别带个洋媳妇回来”这句话,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不知道真实的原因。但父亲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想必也不是开玩笑--父亲干吗要经常开这样的玩笑?况且这样的话题并不好笑。

  因此,他当然不敢在没和父母通气的情况下就贸然把苏菲带回家去。一句话,要让自己的父母接纳苏菲,还需要时间。而这些,他又不能和苏菲说得太白,免得她有什么想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

  林嘉豪和苏菲回到住所,苏菲坐在沙发上一直低头不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刚叫了一声“苏菲”,她就扑上来一把搂紧他,两只手还开始在他身上摩挲。他便俯下头去,用嘴巴堵住了她的嘴巴,把舌头伸进她的口腔,两条舌头迅速地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

  两人都是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拉扯着对方挪到了床上。苏菲迫不及待地脱光了自己,一把抱住林嘉豪,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林嘉豪赶紧宽衣解带,心急火燎地伏了上去。

  在苏菲的激情撩拨下,林嘉豪来不及上演更多的前奏和序曲就直奔主题地长驱直入。两人如同在惊涛骇浪中驾驶着一辆摩托艇,时而冲上浪尖,时而又跌入海面。又像是两个正搏斗得难分难解、不分胜负的摔跤手,在床上左摇右摆、翻滚不已。身下的苏菲紧紧地抱着他,时而像条跳上海滩的鱼儿,拼命地晃动着身子,然后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时而又像只小母兽般,不断地发出销魂蚀骨的声音,咬紧着牙关,一副歇斯底里的样子。

  一阵山崩地陷之后,一切又回归平静。苏菲呵气如兰,胸脯时起时伏,一只手勾住林嘉豪的脖子,一只手轻轻地摩挲着他的背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林嘉豪的一只手揽住她的腰,一只手抚弄着她的金发。

  两人都不说话,就这么静静地躺着,幸福而恬静。

  林嘉豪的思绪飞扬,记忆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以前和苏菲认识的日子。那时候还是大一,他和苏菲是同学。进入斯坦福大学的第三天他们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她老是向他打听关于中国的事情,对中国充满着好奇。他不厌其烦地给她一一讲解。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恋人。与很多同学为了追求一个心上人耗费了一年半载的时间相比,他们之间无任何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可言,一切都似乎是上帝安排的结果,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汉语中“一见钟情”这个词语,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完美地验证。

  在斯坦福的几年里,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无比快乐幸福的时光。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苏菲的时候,他眼睛都发直了。他没想到这个美国女孩如此漂亮,金发碧眼、皮肤白嫩、美腿修长,身材有着完美的曲线,笑容特别迷人,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简直就是个洋娃娃。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苏菲那时候竟然还是个处女--这是特别让他感到惊讶的。加上他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爱,所以当时两人在惊慌错乱中,都显得很笨拙,好不容易才完成了既定的程序。记得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他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西方国家的人崇尚性开放,女人都水性杨花,风骚无比。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甚至很多新闻报道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西方人进行着误读。西方女孩虽然比中国女孩热情奔放、坦诚爽朗,情感表达没有东方女孩那么含蓄。但是她们对感情也很专一,很多人对感情甚至比中国女孩还忠贞、真诚。西方人虽然也有婚外恋情和一夜情,但是与男人包养二奶、女人当二奶做小三这种现象在中国泛滥成灾相比,西方人对感情显得更专一,也更富有责任心。他甚至经常在想,除了法制健全之外,可能还有价值观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以及宗教的熏陶。

  比如苏菲,就是一个对感情非常专一、对人体贴入微的西方女孩。她的身上既有东方女孩的似水柔情,又有西方女孩的热情奔放,可谓东西合璧,恰到好处。自从和他相恋以来,她就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男人的追求。虽然也不断有男人追求她,包括美国的、韩国和日本的,但她一直都不为之所动,心无旁骛地深爱着他。就像她经常对他说的“你是上帝赐给我的男人”一样,她像珍惜上帝赏赐给她的一件珍宝一样珍惜着他,依恋着他。为了能够更深入、更彻底地融入他的世界,她曾经苦学汉语,现在每次见面都是用汉语跟他交谈,说是为了让他在异国他乡能够找到一份亲切感;她还买来介绍中式美食的书籍,学习做中国菜,如今她已经能够做得一手地道的中国菜;她甚至能够牢牢地记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中秋、重阳、春节这些传统佳节,她都要陪着他一起庆祝,还买回唐装和他一起穿上。总之,就像她对他说的那样,她早已把她自己定位成了“中国媳妇”,她要让中华文化融入她的生活,进入她的血液。

  次日,林嘉豪和苏菲去逛街、看电影。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挽着苏菲的手,他都有些不忍放下。这里虽然不是他的家,是别人的国度和城市,但他却非常熟悉,恋恋不舍。他喜欢这里,不仅仅这里有他深爱的女人,更有他喜欢的生活方式。在美国的这些年里,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反而不太适应国内的生活。每次回国和朋友、同学聚会的时候,他都不太习惯,别的不说,比如和他们喝酒一定要一醉方休、不喝醉就显得不够朋友这一点,他就很不喜欢。

  两人走进一家珠宝首饰店,苏菲买了一条耶稣十字架金项链,挂在林嘉豪的脖子上,目光脉脉含情,声音轻柔动听:“让上帝保佑你,我每天都会为你祈祷。”

  “谢谢你。小宝贝。”林嘉豪心里填满着感动。他本来想买一个戒指送给苏菲,但想想戒指应该要等到求婚的时候再送,就也买了一条项链给她。这个美国女孩,实在是让他爱她至深,依依不舍啊。要不是父亲的企业需要他回去协助,他真的想留在美国,与她长相厮守,直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

  苏菲说:“我希望能够尽快去中国,我向往那里。”

  “我也希望你能够尽快去。”林嘉豪说,“等我回去安顿好之后,马上就过来接你。”

  苏菲说:“不用你过来接,到时候我自己去就行。”

  林嘉豪赶紧说:“那你就等我的消息吧。”

  苏菲抿嘴一笑:“好的。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姜,你走之后,我会度日如年。”

  林嘉豪说:“我也是。”

  对于苏菲而言,毫不夸张地说,林嘉豪的离去就等于她的生命失去了一半的意义。这个长相酷似中国明星费翔的男人,确实让她着迷、让她神魂颠倒。他身上无不散发着东方男人特有的魅力,又有着西方男人的绅士风度。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够让她回味无穷、失眠多梦。自从认识他的那时候起,她就在上帝面前一次次为他祈祷,并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包括离开美国,跟他到中国去。

  其实,苏菲喜欢林嘉豪,不仅仅是喜欢他这个人,还喜欢他的祖国。她从小就听爷爷讲述中国的故事。做过美国驻中国大使的爷爷是个中国通和中国迷,对中国有着极为深入地了解。爷爷无数次地跟她说过北京的故宫、长城和胡同,说过上海,说过杭州的西湖,说过鬼斧神工的桂林山水,犹如仙境的漓江。在爷爷的描述下,中国简直就是梦幻中的天堂,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3

  林嘉豪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这天晚上,他跟几个要好的同学在酒吧聚会,朋友们为他饯行。

  席间,迈克举杯道:“姜,我们明年去中国看你。”说完他竟说了一句蹩脚的汉语,“祝你一路顺风。”

  迈克曾经跟林嘉豪学过几句汉语,其中就包括“一路顺风”、“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之类的贺词。迈克把“一路顺风”这句话记得深刻,却不太理解话中更深的含义,当然也不会知道中国人坐飞机其实是忌讳“一路顺风”的。但人家也是一番诚意,也就不便纠正。想到这里,林嘉豪举杯回敬道:“谢谢。我在中国等你。”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替我照顾好苏菲。”

  迈克说:“好的。都是同学和朋友。你尽管放心。”

  韩国人金大明笑着说:“你这一走,难道就不怕苏菲成为别人的女朋友吗?”

  苏菲听出了金大明的话外音,马上说:“我怎么会成为别人的女朋友呢?”

  迈克诡谲地笑道:“金,不会是你对苏菲有什么想法吧?”

  “有想法也没用。”苏菲笑着说,“中国有句古话‘朋友妻不可欺’,是吗?林。”

  金大明揶揄道:“可是你是他妻子了吗?”

  苏菲郑重其事地说:“你难道不知道吗?我已经是半个中国媳妇了。”她指指林嘉豪胸前和自己胸前的项链说,“我们已经交换定情信物了。”

  金大明笑问:“那另外半个呢?是属于哪个国家?”

  林嘉豪不想继续这样的话题,举杯对金大明说:“希望有机会去中国看看。我在中国跟你们开怀畅饮。”

  迈克喝了一小口酒,问:“姜,你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林嘉豪说:“要回去协助我的父亲。”

  迈克说:“你父亲的企业很大吗?”

  林嘉豪思忖着说:“与美国的企业相比,算是中小企业吧。但是在中国算是不错的企业。在我所在的城市,应该算是大企业了。”

  迈克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又问:“苏菲为什么不跟你一起回去?”

  林嘉豪说:“我回去先安顿好,马上就过来接她。”

  迈克笑道:“你不会是打算一去不复返了吧?”又转头对苏菲说,“苏菲,你得看紧点啊,小心姜甩了你。”

  苏菲说:“不会的。我相信他。”

  金大明又插话道:“你就这么相信他?”

  苏菲点点头,语气坚定:“是的。我相信他。”

  对于林嘉豪和苏菲而言,最后的美国之夜是个不眠之夜,更是个难忘之夜。他们相拥在一起,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他们疯狂地做爱,一个晚上做了三四次,仿佛要将对方深深地刻入自己的骨头里,让双方的血液融为一体。苏菲的手指甲都掐进了林嘉豪的肉里,像是生死离别。口中老是喃喃地说:“姜,我舍不得你……姜,我好舍不得你啊……”

  直到两人都折腾得筋疲力尽了,才双双睡去。林嘉豪刚睡着,却又做起了梦--

  他和苏菲去海边游泳,两人在海里尽情欢快地嬉戏打闹。突然一个巨浪打来,慌乱中他赶紧独自一人游上了岸,却忘了苏菲还在海里。巨浪把苏菲抛上浪头,卷入了浪心。苏菲挣扎扑腾着、惊叫着向他求救:“姜,救我啊!快救我啊!”他却站在岸边呆呆地看着苏菲被海浪卷入海底……

  恶梦醒来,他浑身是汗,心惊肉跳。摸摸身边熟睡的苏菲,才放下一颗惊恐的心。

  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内,林嘉豪和苏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苏菲摸着林嘉豪的脸,泪流满面地说:“姜,我等你的好消息……”

  林嘉豪最后一次搂了苏菲,深吻了她,拍拍她的背说:“你等着我,我马上就回来接你。”

  苏菲眼里含着泪说:“姜,保重啊……”

  林嘉豪点点头,转身朝安检处走去,不忍再转身,因为他也早已是泪雨滂沱。

  从高中起就在美国留学的林嘉豪很少回国,最近一次回国是在两年前。平时除了和家人通通电话、用MSN和妹妹见见面之外,他已经两年没见到家人了。730个日日夜夜,对父母家人,他朝思暮想。

  20分钟后,飞机腾空而起,直冲云霄,朝着中国的方向飞去。

  机舱内的林嘉豪俯视着飞机下面渐渐变小的房子和街道,看着渐行渐远的城市,身旁飘动的白云,心中依依不舍,却又心潮澎湃。

  祖国,我的祖国!远方的游子归来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