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三章 劫后余生的顿悟

  1

  祝天奇的前妻汤玉玲喝农药了!

  吴小丽是这天下午从祝天奇那里得到这个惊人消息的。她既吃惊又纳闷:好端端的汤玉玲怎么会走上这条路呢?

  吴小丽赶到医院病房的时候,汤玉玲已经醒了过来,祝天奇守在她身边。

  从死亡线上刚刚被拉回来的汤玉玲身子很虚弱,脸色惨白,两眼空洞,目无表情。但她见到吴小丽,还是挣扎着试图坐起来,吴小丽朝她摇摇手,示意她不要乱动。

  “吴经理啊,我对不起你!我真的不是个人啊……”汤玉玲拉着吴小丽的手,眼泪已经爬到了脸上。

  吴小丽轻轻地拍着汤玉玲的手心说:“快不要这么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她过去吧!”

  “天奇,我也对不起你,你能原谅我吗……”汤玉玲又拉起祝天奇的手说。

  祝天奇的眼泪滚了出来,他转身跑到病房外面去了。

  吴小丽也跟着跑了出去。

  说实话,吴小丽的心里一直以来都是有些憎恨汤玉玲的。她和汤玉玲无冤无仇,汤玉玲却三番五次地伤害她,叫工商和记者找她的麻烦,叫私家侦探跟踪她、拍她和祝天奇喝茶的照片……

  但是她现在看着汤玉玲这个样子,就怎么也恨不起来了。她问祝天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祝天奇就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汤玉玲和祝天奇离婚后,终日无所事事、心情萎靡,整天在家睡觉、上网、看电视,晚上就到酒吧去喝酒打发无聊的时光。

  空虚无聊的日子就这样被汤玉玲重复着、延续着。

  直到有一天,她在“今夜不回家”酒吧认识那个名叫阿风的男人。

  阿风是一个30来岁的男人,是一个在“今夜不回家”酒吧“提供服务”的男人。

  “提供服务”就是专门为女性提供性服务。外面社会上的人都把他们叫作“鸭子”,在天池市的一些酒店里他们被称为“男公关”,但在“今夜不回家”却被称为“提供服务”。

  “今夜不回家”是天池市一间颇有名气的酒吧,这间酒吧以女性顾客居多。酒吧的生意很火,几乎是通宵达旦营业。据说就是因为这里有一群质量不错、专门为那些有需求的女性“提供服务”的男人。

  汤玉玲起初并不知道“今夜不回家”有“提供服务”的项目的。她是在网上得知的。

  有一次,汤玉玲在家里上网时认识了一个网名叫“离婚女人”的女人。“离婚女人”离婚一年多。汤玉玲和“离婚女人”在网上聊一些同病相怜的话题,聊得很投机。聊天中,汤玉玲表露了离婚后的空虚和寂寞。

  “离婚女人”马上就说:“你可以到‘今夜不回家’去喝酒呀。”

  汤玉玲说:“干吗要去那里喝?哪里的酒不一样?”

  “离婚女人”说:“不是酒不一样,酒还是那样的酒,是陪你喝酒的人不一样,关键是那里有‘提供服务’的……”

  汤玉玲很纳闷:“在哪里喝酒没有提供服务的?”

  “离婚女人”说:“你说的那个提供服务不是我说的‘提供服务’。”

  汤玉玲被搞糊涂了:“你说的是提供什么服务?”

  “离婚女人”说:“你去了就知道了,很刺激、很爽的……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女人,还想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提供服务’来得又快又实在,我经常去那里享受‘提供服务’的……”

  汤玉玲说:“我都不知道你说什么?到底是什么服务?你就说说吧。”

  “离婚女人”说:“说穿了就没意思了,留一点神秘给你吧。你赶快去吧,你去了就知道了……我下了。”说完就下线了。

  汤玉玲当时不知道“离婚女人”所说的“提供服务”是什么意思,但“离婚女人”说得神神秘秘的,让她有了一种想去看看的欲望。

  汤玉玲来到“今夜不回家”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多。“今夜不回家”和其他酒吧的不同之处是:这里没有那种振耳欲聋的重金属音乐,播放的是那种撩人心弦的轻音乐。

  汤玉玲找了个台坐下,点了一瓶洋酒。

  她就这么一个人坐着,一个人听着音乐,喝着闷酒。

  大约20分钟之后,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在忽明忽暗的、红红绿绿的灯光下走到她身边。

  这个男子就是阿风。

  “小姐,需要什么服务吗?”阿风弯下身子低下头来,轻轻地问道。

  “有什么服务?”汤玉玲抬头看着阿风笑问道。

  “陪您喝酒,陪您聊天,还可以为您提供服务……”阿风熟练地说。

  “好啊,你陪我喝会酒吧。”汤玉玲轻描淡写地说。

  “好的。”阿风说着就坐在她旁边。

  “小姐的气质很好啊!”阿风开始寻找话题。

  “气质好有什么用!心烦得很!”汤玉玲甩了这么一句。

  “小姐有什么心烦事?说说看嘛,到了‘今夜不回家’,您就是我们的朋友。”

  “离婚了!一个人烦得很!”

  “哦,这样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有什么好心烦的?”

  “唉!哪有那么容易来啊?我都40几岁的人了!”

  “40岁的女人是女性最有魅力的时候,何况小姐您的气质这么高雅……您要想重新来还不容易吗?”阿风微微一笑说。

  汤玉玲觉得这个男人怎么这么会说话?怎么才几句话就说到我心里去了?让人听起来觉得怪舒服的。

  她哪里知道人家这是专门“提供服务”的呢!

  “你叫什么名字?”

  “哦,叫我阿风好了。”

  “阿风?”

  “对啊,阿风。像风一样。其实有时候缘分也像风一样,飘来飘去,飘到你身上,你抓住了就抓住了,没抓住就又飘走了……小姐您说是吗?”阿风的声音就像酒吧里的音乐一样悦耳动听,磁性中还带着几许暧昧。

  汤玉玲感觉眼前这个英俊的男人说话就像是徐志摩在写情诗,浪漫得很。伴着酒吧里的音乐,听得她飘飘忽忽的。

  “小姐,我感觉您的眼中有一种愁怨,您就像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阿风继续在写诗。

  “生活过得太无聊了。”汤玉玲苦笑了一声说。

  “生活其实就像一杯酒,靠你去品味。酒的好坏关键看你品酒的心态,您想开了,这杯酒就是香甜的;您想不开,它就是苦的、辣的。其实我们何必要去想那么多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说着说着,阿风的手已经不知不觉地搭在了汤玉玲的肩上。

  汤玉玲只觉得全身上下有一种触电般的感觉,她已经好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她不由自主地扑在了阿风的怀里。

  昏暗的灯光下,暧昧的音乐中,阿风疯狂地吻着汤玉玲,吻得她心脏肿胀,全身血管都快要爆裂了……

  “小姐您需要提供服务吗?”阿风猛然停止了吻说。

  “什……什么服务?”汤玉玲急促的呼吸并没有因为阿风接吻的嘎然停止而马上停止,就像进站的火车还有一段惯性距离一样。

  “陪一个晚上800块。”阿风轻声说,声音柔得像只八哥。

  汤玉玲这才知道这个说话像写诗的帅哥是专门“提供服务”的,她这才知道“离婚女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她早已经被阿风吻走了魂魄,全身已经软得像团棉花,连坐都坐不稳了。

  凌晨3点,汤玉玲把阿风带到酒店。阿风不愧是“提供服务”的老手,把汤玉玲服务得神魂颠倒、死去活来的,让她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天亮后,阿风拿着汤玉玲付给的800元提供服务费,走了。

  汤玉玲躺在床上睡到中午12点,这是她离婚后睡得最好、最美的一觉。她松垮垮、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一脸的满足。就像一头在森林里行走多天、饥饿难耐最终捕捉到猎物饱餐一顿之后的狮子。

  认识阿风后,汤玉玲的生活即刻有了色彩,三天两头叫阿风来“提供服务”。

  阿风招之即来,来之“提供服务”,服务完陪汤玉玲聊一会天就拿钱走人。

  他们各有各的需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倒也相安无事。最不该的就是汤玉玲最后竟对阿风动了真感情。

  阿风刚开始对汤玉玲一声声的“我爱你、爱死你、想你、想死你”的话并不太在意,听她说完就一笑了之或者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哄她开心。因为也经常有一些客人会说出同样的话,毕竟他“提供服务”的水平在“今夜不回家”是出了名的。

  到后来,阿风就觉得这个客人和其他客人不太一样了。其他客人一般都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的,但这个客人却很真诚地告诉他她叫汤玉玲,久而久之竟关心起他的生活来。因为每次都是在她家里“提供服务”,所以每次叫他来“提供服务”之前她都要煲一锅鸡汤放在那里,提供完服务之后就叫他喝鸡汤,并且是坐在他旁边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喝完,让他感觉她不是自己的顾客,而是自己的女朋友。

  后来汤玉玲竟要求阿风不要在“今夜不回家”上班“提供服务”了。她养着他,每个月给他一万块钱,但必须专门为她一个人“提供服务”,不能再为其他女人“提供服务”。

  刚开始阿风是不愿意这么干的。因为凭他“提供服务”的水平,他一个月的收入何止一万块?心想你一个40多岁的黄脸婆,你以为我真的认为你气质好啊?以为我真的对你写诗啊?这都是我们“提供服务”的职业习惯。在我们眼里,需要我们服务的女人没有好看和难看之分,来者都是客,什么女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就算对方是一头母猪,只要它愿意给钱,我们也会说它是双眼皮。

  后来阿风发现,汤玉玲不但有着数千万的资产,而且人单纯得像个小女孩。他就萌生了要从汤玉玲这里得到更多钱的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后,阿风不但从硬件上不断提高“提供服务”的水平,让汤玉玲神魂颠倒、死去活来,而且还从软件上不断改良“提供服务”的花样,同时还极尽花言巧语,哄得她开心得很。

  “阿玲,你真的对我好吗?”为了加深感情,阿风已经这样称呼汤玉玲了。

  “我是真心的,你呢?”汤玉玲用初恋般的目光傻傻地看着阿风说。

  “我也是。”阿风违心地说,“其实我早就不想在那里做了,只是身不由己。”

  “为什么?”汤玉玲关切地问。

  “我想等我赚够了开公司的钱就不做了,现在没有钱,还得接着做。”

  “你想开公司?开什么公司?”

  “商贸公司,代理几个产品。”

  “大概需要多少钱?”

  “可能要一两百万吧。”

  “那你就开公司吧!不去那里上班了。我给你钱。”汤玉玲连想都没想就爽快地说。

  虽然阿风等的就是这句话,但他还是不动声色、装模作样地说:“这可不行啊,我从来不乱借别人的钱的。”

  “什么借不借的,你先拿去用就是。你和我还分什么别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汤玉玲干脆利落地说。

  其实阿风哪是开什么公司,他只是想忽悠汤玉玲的钱而已。因为现在他虽然“提供服务”的业务很多,但一个月所得的钱还不够他抽10天的粉。随着抽粉剂量的加大,他需要更多的钱去堵那个窟窿。

  阿风是半年前染上抽粉的。半年前的一天,他去一个客人那里“提供服务”。服务完之后,客人拿出一支烟给他抽,他连想都没想就抽了。抽的时候,他觉得这烟跟往常的好像不太一样,说不清楚具体哪里不一样,反正就是觉得有点怪怪的。他没在意。第二次去“提供服务”时,客人又给了一支,这回他有点感觉了,这烟抽下去好像整个人都飘飘的,很舒服,似乎提供起服务来也特别有劲一样。那个客人就这样每次给他一支烟,抽着抽着他就觉得怪事情出现了:这烟抽了浑身有劲,不抽身子就像要散架样难受。他才知道是抽了粉了。

  阿风知道自己抽上粉的时候已经晚了,已经陷进去了,他不能没有粉了。

  抽着抽着,阿风就发展到了注射。注射更是个烧钱的无底洞,为了维持注射的钱,阿风只有不断加大“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但注射的剂量和他“提供服务”的质量也有关系,剂量不够的时候,他就浑身没劲,疲软得像头死猪一样,客人意见就很大。剂量够了,有劲了,客人就满意了。

  正在阿风为钱发愁的时候,汤玉玲就很及时地送上门来了。他知道汤玉玲的家底后,决定死死抱住这棵大树。

  很快,“办商贸公司”的200万用完了。阿风又叫汤玉玲“追加公司的投资”,汤玉玲连想都没多想便又给了他100万。

  100万很快又光了。

  怎么办?总不能说“再追加公司的投资”了吧?阿风终于想出了办法。他把那个客人勾引他抽粉的过程在汤玉玲身上表演了一遍。

  汤玉玲知道自己染上抽粉的时候也晚了,于是两人就一起抽粉。

  他们有分工也有合作。阿风负责去买,汤玉玲负责拿钱。买回来之后两人就一起注射,然后阿风为她“提供服务”。这种逍遥的日子过了一年多。

  汤玉玲也从来不知道卖粉的市场行情,更不知道该去哪里买,她只负责拿钱。阿风就不断用一些“最近风声紧,涨价了”、“越来越不好买,贵得很”的话来忽悠她,让她不断地把钱拿出来,然后他就把钱截留下来,存进了银行。

  汤玉玲也不过问,存款很快就拿没了,她就开始卖房产。

  就在汤玉玲准备卖房产的时候,阿风最后真的就像风一样飘走了。他把手机也换了,从此人间蒸发了。

  汤玉玲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她觉得自己无脸见人,内心充满着绝望,一气之下就跑到农药商店买了一瓶敌敌畏,躺在家里喝了下去。

  可能是阎王爷不愿意收她,刚喝药过后她就被保姆发现了……

  “她的确很惨。”吴小丽听完汤玉玲的故事后惊讶地说。

  祝天奇摇头苦笑道:“这是命运的安排。”

  “为什么?”

  “她当年真的是太变态了。她对我太猜疑了。她把我亲手推给了别的女人,然后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其实她以前变成那个样子也不能全怪她,你也有一定的责任。她整天在家里没事做,当然只能围着你转啊。围着你转,当然也最怕失去你,怕失去你就想看紧你。”吴小丽说,“其实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哪个女人不想看紧自己的男人呢?只是她用的方法不是很恰当而已。”

  “我当初要是让她找点事情做就好了……千不该万不该我最不该让她在家当全职太太啊!”祝天奇摇着头,脸上充满着惋惜。

  “那她以后怎么办?”毕竟都是女人,吴小丽最关心的是汤玉玲今后的生活。

  “送她去戒毒啊,毕竟是夫妻一场啊!她都落到这个地步了,我还能恨得起来吗?”祝天奇无奈地说。

  汤玉玲出医院之后就进了戒毒所,是祝天奇亲自送她去的。

  半年后,汤玉玲出来了,她找到吴小丽说:“吴经理,我想来你们这里。不知道可不可以?”

  吴小丽纳闷地说:“来我们这里?来做什么?”

  汤玉玲说:“我要做ABC。”

  吴小丽有些惊讶:“你要做ABC?”

  汤玉玲说:“对。我要做ABC。”

  吴小丽问:“你为什么要做ABC?”

  汤玉玲没说具体原因,只说:“ABC很好,我一定要做。”

  吴小丽和祝天奇都搞不明白汤玉玲为什么要做ABC,他们心里都在想:她为什么要做ABC呢?

  2

  汤玉玲的心情是复杂的。

  她为自己付出的沉重代价而后悔,而惋惜。她这才知道自己当年对祝天奇的确是太过分了。

  悔恨中,她想起了祝天奇的好。她已经10年没想起他对她的好了,10年来,她想到的都是他的坏。

  其实祝天奇本来就不坏,那只是她想象出来的坏。直到现在她才知道,以前心目中祝天奇的种种坏处都是她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汤玉玲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起她和祝天奇的往事--

  她和祝天奇是通过亲戚介绍认识的,她是天池市棉纺厂的工人,祝天奇是天池市石油公司的干部。见面,相亲,恋爱,结婚,两人的结合简单而迅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虽然没有享受到琼瑶小说中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她却感到很满足。婚后的生活平静而实在,她继续在棉纺厂面对机器,他继续在石油公司上班。

  平静的生活随着祝天奇的下海而被打破,那时候正是天池市开发那田村的时候,颇有经济眼光的祝天奇到处借钱,还向银行贷款,在那田村买了几块地皮。几年后地皮涨价,祝天奇赚到了一大笔钱,他就想下海,她却坚决表示反对。她认为祝天奇不应该放弃铁饭碗,有钱存到银行吃利息多好,下海做什么生意?亏了怎么办?

  但是不管她怎么反对,祝天奇最终还是下海了。他办起了房地产公司,赚了很多钱。赚了钱之后,他就叫她辞掉棉纺厂的工作,协助他一起发展。

  她毕竟只是一个工人,人虽然长得漂亮,但能力有限,辞职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协助祝天奇。祝天奇干脆就叫她待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太太。

  她每天除了买菜做饭、吃饭睡觉,倒也过得轻松,而且也觉得自己过得挺充实,每天都有事情做。但祝天奇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之后,给她请了保姆,她就没事可做了。

  没事干的她闷得心慌,干脆就每天出去逛街、购物。但街逛多了也没意思。于是她就迷上了看电视剧和言情小说。电视剧一部接一部地看,白天看完晚上看。她一点点地埋葬着自己的梦想和激情,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去的地方越来越少。而且她的生活开始变得虚幻起来,每天都是那些电视剧里的人物和情节在她面前晃来晃去。

  时间一长,她突然觉得祝天奇越来越像电视剧中的那些人物。祝天奇是大老板,电视剧里面也有大老板。祝天奇当大老板之前上过班,电视剧里面的大老板也上过班。祝天奇有个全职太太,电视剧里面的大老板也有个全职太太。

  她心里在琢磨:电视剧里面的大老板给那些当官的送钱甚至送女人,祝天奇也给当官的送钱送女人吗?电视剧里面的大老板给别人送女人的同时自己也玩弄女人,有固定的情人和二奶,也有临时的小姐。祝天奇给别人送女人的同时自己也玩弄女人吗?他有二奶和情人吗?他找小姐吗?

  她越想越紧张。电视剧里大老板的影子就一直在她眼前挥之不去,她把电视剧里的大老板和祝天奇比较来比较去,觉得他们有太多的相同之处。电视剧里的大老板每天晚上都是很晚才回家,对家里的全职太太说是在外面应酬,其实是在玩弄女人。祝天奇每天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也说是在应酬,他是不是也在玩弄女人?

  电视剧里的大老板甚至经常不回家,说是在外面出差,其实是在他帮二奶买的大房子里和那个如花似玉、娇嫩欲滴的狐狸精打情骂俏、翻云覆雨。祝天奇也经常不回家,也说是出差,他是不是也是在和哪个狐狸精打情骂俏、翻云覆雨?

  想到这里,她心里开始倒酸水了。电视剧里的大老板最后还和外面包养的二奶弄出了儿子,经常开着车带着二奶和私生子出去旅游。祝天奇和二奶弄出儿子了吗?想到这里,她就想起自己的儿子了。想着想着她就很后悔,后悔把儿子10几岁的时候就送到英国去读书。要是儿子在身边,至少还有个说话的人,现在自己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寂寞得很。

  电视剧里的大老板包了二奶觉得还不过瘾,又包了三奶四奶好几个奶,每个奶都买一套大房子给她住、买辆小车给她开,每个奶最后都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或女儿,大老板在外面子孙发达、其乐融融,家里的全职太太却傻乎乎地蒙在鼓里。祝天奇包了二奶还包三奶四奶吗?我是不是也傻乎乎地蒙在鼓里呢?想到这里,她的心里充满着烦躁和恐惧。

  电视剧里的那个大老板最终嫌弃并抛弃了家里的全职太太,说她太老、太难看。大老板没有娶二奶三奶四奶,而是娶了另外一个比他小20多岁的女孩子。祝天奇现在虽然没说她太老、太难看,但是他以后会说吗?他会抛弃她娶别的女人吗?她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电视剧里的那个被大老板抛弃的女人,而祝天奇越来越像那个大老板。

  越想越恐怖,越恐怖越想。汤玉玲的性格渐渐变得古怪、暴躁、多疑起来,她开始格外关心起祝天奇的生活来,经常问一些让祝天奇听起来觉得莫名其妙的话题。

  “今天晚上不去应酬了?”

  “明天才有应酬。”

  “干吗要明天晚上?”

  “客户明天晚上才有空。”

  “明天才有空?她不是天天都有空的吗?”

  “你怎么知道人家天天有空?”祝天奇觉得汤玉玲这话问得很奇怪。

  “我自己猜的……”汤玉玲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嘴,赶紧改口。

  “你好像很久没出差了吧?”

  “是有一段时间了。”

  “干吗不出差了?”

  “没事出什么差?”

  “你以前不是经常出的吗?”

  “你这人说话怎么这么奇怪?以前事情多就出,现在没事就不出了呗!真是莫名其妙!”祝天奇有点不耐烦了。

  就是这一句“真是莫名其妙”,让汤玉玲更加怀疑祝天奇心里有鬼了。她决定实施她的行动。

  每天晚上祝天奇回到家,趁他进浴室洗澡的间隙,她就会抓起他的手机迅速地翻看里面的短信和电话,再翻看他的包和衣服。甚至连那些文件资料也不放过,一本一本地翻,边翻边抖。

  有一次她正翻得入迷,竟没察觉到祝天奇已经洗完澡出来了。祝天奇问她找什么?她急中生智说帮他整理一下资料。

  虽然没从祝天奇身上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但她心里还是不踏实。她担心哪一天祝天奇真的会像那些电视剧里的大老板一样,突然之间就抛弃她、和她离婚。

  她决定去祝天奇的公司看看。她从电视剧里知道,那个大老板的女秘书其实就是他的小蜜。她要去看看祝天奇有没有女秘书,看看女秘书是不是他的小蜜。

  一去就认识了温可心。她一看到温可心就醋海生波,心里五味杂陈。马上就想起了电视剧里那个大老板的女秘书。那个女秘书也是这个样子,漂漂亮亮、白白净净、亭亭玉立,最后抢走了那个全职太太的的老公。

  看到温可心笑盈盈的样子她心里就冒火,心想你这是笑里藏刀、黄鼠狼给鸡拜年啊,说不定你就和我老公有一腿呢!

  自从去了一趟祝天奇的公司后,温可心就成为了她的第一个假想敌。她把这个假想敌的样子输入自己的大脑、储存在自己的潜意识当中,然后在心里诅咒了这个假想敌成千上万次。

  要不是祝天奇去了解什么ABC直销,她也不会把假想敌说出来的。那天晚上祝天奇了解ABC回家竟然叫她去做ABC。她心里很恼火:他竟然叫我去做传销?听说那些传销吓人得很,能把你的脑袋洗得干干净净,还能对你进行精神控制。他为什么要叫我去做传销?难道是他想把我的脑袋洗干净,然后对我进行控制?她越想越害怕。心想他也太狠了,居然能想出这么阴险毒辣的招来。她当场就和他吵了一架,而且第一次说出了“你想包二奶就早说,你和那个狐狸精的事以为我不知道”之类的话。

  夫妻关系就是这么微妙,吵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脸皮一旦撕破,要想重新愈合不是那么容易的。她把祝天奇在外面搞女人的想法说出口后,心里感觉爽得很。从此以后,“祝天奇在外面搞女人”的思想就开始在她的大脑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她慢慢发现,祝天奇并不是说到很多有关温可心的事,而是经常提起一个叫“吴小丽”的女人,还经常和吴小丽打电话,通电话的时候眉飞色舞。

  刚开始她还不知道吴小丽是何方神圣,后来才知道是ABC公司的一个什么经理。心想难怪祝天奇开始痴迷传销了,原来是被这个传销女头目精神控制了!

  她很自然地把假想敌换成了这个还未见面的吴小丽,祝天奇只要一提到吴小丽,她心里就冒一次火。她把心里的火压抑着,直到压抑成一团火球,一个燃烧弹。

  直到有一天,她找来了私家侦探。叫私家侦探去搜集祝天奇在外面搞女人的证据,当然重点对象就是吴小丽。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私家侦探跟踪的结果是祝天奇在外面没有任何女人,和吴小丽也只是朋友关系而已。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私家侦探拍回来的照片一不小心就落在了祝天奇手里。

  盛怒之下的祝天奇很快就和她离了婚。离婚后,她的内心彻底地崩溃了。她变得萎靡不振,破罐子破摔。她遇到了阿风,落入他的桃色陷阱,搭进了她几乎所有的财产。

  最后她想把生命也一起搭进去,她觉得活下去没意思。但是保姆救了她。

  她想不到的是,祝天奇和吴小丽还会来医院看她。他们应该恨她的呀!干吗还来看她呢?

  从戒毒所回来之后,她内心里充满了愧疚。她没想到自己还会有愧疚,以前她只有怀疑和憎恨。

  最后她就想到了要加入ABC公司。她虽然不知道ABC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有一点她敢肯定:ABC公司没有她以前想的那么坏,ABC绝对不是骗人的、精神控制的传销。因为她从电视上看过那些工商和公安打击传销的新闻,做传销的人不是这个样子的。

  她还觉得ABC的人不记仇。她都这样对待祝天奇和吴小丽了,他们却不记仇。她觉得自己对不起祝天奇,对不起吴小丽,她要用做ABC来赎罪,或者说叫做感恩。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