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绝非一位称职的母亲。从老鬼文章中罗列的大量事实来看,她是一位对孩子很冷酷,也缺乏母爱的母亲。
杨沫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她的《青春之歌》曾经令我如醉如痴、百读不厌。她儿子老鬼创作的《血色黄昏》也是被我珍藏在书架上、常读常新的一部作品。当我从《血色黄昏》中知道杨沫是老鬼的母亲时,我想当然地认为是杨沫这位出色的母亲,用母爱和良好的教育激发了儿子潜在的文学才华。
直到最近,我读到老鬼用心写就的《母亲杨沫》这部书,才知道自己最初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杨沫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绝非一位称职的母亲。从老鬼文章中罗列的大量事实来看,她是一位对孩子很冷酷,也缺乏母爱的母亲。对此,老鬼的定论是“不母爱”,她的“不母爱”可以通过很多细小的事情表现出来。比如因为杨沫重视工作,嫌麻烦,不情愿奶孩子,五个孩子中有四个是找别人带的。到要生老鬼时,她决定打胎,却因手续问题没有打成,只好在阜平生下他。又很快地把刚生下的老鬼送回老家,找人喂奶。其实,老鬼出生时,环境明显改善,她完全可以自己带,因为把孩子当作累赘,骨子里对孩子情感冷漠,她才做出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选择。
再比如,老鬼6岁时患了肠粘连,肚子疼,疼得满地打滚,吃什么吐什么。杨沫认为是虫子病,一直没当回事。保姆看他痛得难受,吃药也不管用,再三向她报告,她都无动于衷,继续把他扔在东屋,任其疼得呻吟。几天过去,老鬼已奄奄一息,眼看要不行了,她才让他哥哥带着去看病。医生检查之后马上动手术,后来对家人说,孩子的肠子都黑了,胀得快要破裂,再晚就没救了……
动完肠粘连的大手术后,老鬼肚上的伤口剩下一窟窿,迟迟不愈合,出院继续在家养病。一天因为点蜡烛玩火,烧着了窗户纸,窗户冒起了浓烟和火苗。他知道惹了大祸,怕挨打,躲到厨房。杨沫冲过来把火扑灭后,拿着鸡毛掸子连吼带骂,把他抽倒在地上。
对一个刚动完手术,腹部伤口还未痊愈,还缠着绷带的弱小孩子这么毒打,让老鬼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终生难忘。所以他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对孩子来说,要母亲就要有母爱的母亲。不管孩子,再有名气,再有钱的母亲也别要。”
我一直觉得,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很少有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时,能够无动于衷。就像我,儿子患感冒,我都有一种天塌地陷的感觉,恨不得替他病、替他痛。所以,我无法理解杨沫对自己的孩子何以会那么冷酷无情,这真的不像是一位母亲的作为。这段文字让我震惊得无以复加,就特别关注杨沫“不母爱”的原因。
在这点上,我特别尊重老鬼,他既不讳言母过,又以成熟的心态,精辟的文字,全面地分析让杨沫“不母爱”的原因,在心理上达成对母亲的谅解。在老鬼看来,造成杨沫“不母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与她童年时的遭遇有关系。
杨沫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童年很苦。她的父母感情破裂,各自寻欢作乐,不管孩子。她从生下后,就缺少母爱与父爱,老挨打。在这个冷酷环境里,潜意识中她也深受她父母的影响,不大管孩子,对孩子的事漠不关心。杨沫的母亲醉心于打牌串门,很少理她,她不得不跟街上捡煤核的孩子玩,可能受此影响,她自己也很少陪孩子玩。杨沫年轻时,因反对包办婚姻,让她母亲非常气愤,曾与她断绝关系,停止供给生活费,这对她的伤害是终生的。她也变得不重亲情,与老鬼的舅舅、叔叔、姑姑等亲戚的关系都相当疏远,极少来往。与自己的孩子也动不动就断绝关系。
所以,心智成熟的老鬼为杨沫说了一句公道话,如果杨沫的父母很爱她,很关心她,她绝不会这个样子。母爱能传染,“不母爱”也能传染。因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杨沫才丧失了爱自己孩子的能力。是杨沫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潜移默化教给了她“自己第一,孩子第二”的观念。
值得欣慰的是在杨沫的晚年,她与既正直又纯净的李蕴昌老人结婚,在这样一个特别看重亲情的老伴儿的熏陶下,潜在的母爱苏醒,使得老鬼重又感到了母亲的温暖和慈爱。在替老鬼感到高兴的同时,我特别赞同他那句话:母爱能传染,“不母爱”也能传染。衷心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爱自己的孩子,只有沐浴着爱长大的孩子才有能力爱别人,人类的爱才能因此延续下去,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