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陌生人或不太亲近的人对给予了我们某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时,我们常常感激渧零,久久不能忘怀,并想方设法地希望回报他们。比如,当你在街上走着,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就在你即将成为落汤鸡时,一把温暖的雨伞遮住了你的头顶,从此,你把这个人当作了世界上最友好、最善良的人,并发誓要以涌泉相报,但事实上,别人只是为你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事而已。然而,对于父母无私的付出与关爱,我们却常常无动于衷,有时甚至还显得十分不耐烦。比如,父母担心你受凉,屡次提醒你加一件衣服,你不但不领情,还愤怒地说,知道了,你烦不烦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我们觉得父母的爱理所当然,而别人的爱稀缺难得。
难道父母的爱真的不值钱吗?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虽然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从不希望得到儿女什么回报,但它却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和感恩。
有史以来,爱都属于行下有余,而形上不足。大部的人都对父母的爱不以为然,很少有人认真地对待它,理解它,珍惜它。试想,父母为什么要对我们那样好呢?那是因为我们是他们最爱的人,他们之所以愿意为我们付出,是因为他们不想让我们受苦,希望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比他们过得更好。换一句话说,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亲、最重要的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一辈子为我们呕心沥血,操碎了心,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或漠视他们的存在与感受呢?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十分短暂,他们给予我们的爱也十分宝贵难得。能够成为他们的子女是我们的缘分,也是我们的福分。除孩提时代外,一个人大约从七岁就开始进入学堂,并渐渐远离父母,等到学业有成时,又忙着工作和娶妻生子,大多时候都与父母相隔两地,唯有逢年过年才能相聚在一起。而等到自己事业有成,想好好地侍奉父母时,父母多大已经双双老去。细细算来,我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总共叠加起来,通常不会超过十年,而在这有限的十年里,我们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爱呢?为什么不尽量让他们过得快乐一点、幸福一点呢?
其实,侍奉父母、尽取孝道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也许就是在他们生病时,能在一旁端茶递水;也许就是在他们孤独时,能打个电话聊上几句;也许就是带着儿女回去一家团聚;也许就是吃吃他们亲手做的饭菜;也许就是穿穿他们一针一线缝制的衣;也许就是坐在他们的身边,听我们轻声细语;也许就是……这些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然后对父母来说却胜过金山银山。
父母的爱都并非理所当然,古语曾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我们一定要趁父母健在之时,好好地孝敬他们,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